八卦--
发起人:娱记  回复数:0   浏览数:2167   最后更新:2007/05/09 02:37:47 by
[楼主] 泥胡 2007-05-09 02:37:47
彼得·鲁茨卡 西方欢迎“前卫”中国作曲家 

[url]www.thebeijingnews.com · 2007-4-27 6:47:06 · 来源: 新京报 

 
 





www.thebeijingnews.com · 2007-4-27 6:47:06 · 来源: 新京报



世界顶级音乐节艺术总监来京选人才,以国际视角谈“中国古典乐热”

  鲁茨卡认为北京的古典音乐非常有活力,北京国际音乐节走的路是对的,越来越“全球化”。本报记者 郭延冰
  前萨尔茨堡音乐节艺术总监、慕尼黑双年音乐节艺术总监彼得·鲁茨卡(PeterRuzicka),近日来到中央音乐学院,开设了短暂的“工作坊”,为世界闻名的慕尼黑音乐节选才。
  最终,鲁茨卡为中国青年作曲家进入世界最高音乐平台提供了机会。鲁茨卡在11位候选人中,挑选了最靠近他“结合中国本土素材与西方先锋创作技巧”想像的王琳。鲁茨卡让这位中央音乐学院博士为慕尼黑双年音乐节创作一部歌剧,将于2010年4月在德国做世界首演,同时得到20万元奖金。此外,鲁茨卡还挑选了另一位女作曲家杨琳,参加明年的慕尼黑双年音乐节“作曲家肖像”项目。
  ■名片
  彼得·鲁茨卡作
  曲家、指挥家,1948年7月3日出生于杜塞尔多夫。1979年被聘入柏林广播交响乐团管理层。2001年至2006年,任萨尔茨堡音乐节的艺术总监。1996年继任由现代作曲家亨策(HansWernerHenze)创办的慕尼黑双年音乐节的艺术总监至今。
  新一代中国作曲家不需要走留学老路
  新京报:为什么来北京办“工作坊”,并挑选、委托中国作曲家为慕尼黑双年音乐节创作?
  彼得·鲁茨卡:歌德学院(中国)的院长阿克曼跟我是老朋友,聊天之间我们就想在中国办一次工作坊,挑选出中国年轻一代作曲家里最有才华的一位,邀请他(她)为2010年的慕尼黑双年音乐节写一部歌剧。1996年,谭盾的《马可波罗》在我们的音乐节上做世界首演很轰动。慕尼黑音乐节的最近一个“中国热”,是2004年世界首演瞿小松的歌剧《试妻》。
  新京报:“工作坊”没有公开进行,选才过程是如何进行的?
  彼得·鲁茨卡:“工作坊”开始之前,中国方面先给我寄了24个人的作品到德国,我听完再选出11位候选人。这11个人里,大部分是中央音乐学院的学生,也包括从西藏与四川来的作曲家。每位候选人需要呈现他们最近的创作。
  新京报:谭盾和瞿小松那一代其实也已在做这种结合的尝试。在工作坊的选才过程中,你觉得新一代与老一代最突出的不同在哪里?
  彼得·鲁茨卡:这一次我们旨在发现新一代的中国作曲家。谭盾和瞿小松那一代,一般都到过美国学习,再回国。新一代的中国作曲家似乎已经不需要走这条老路。而且新一代擅于结合新媒体创作。
  慕尼黑音乐节这样的西方音乐盛会很愿意迎接“前卫”一点的中国新人和他们的乐剧。
  乐坛也需要这样的实验向前发展。
  郎朗会“兜售”自己,李云迪更专注
  新京报:如今西方主流乐坛都倾向于将中国视为未来古典音乐的中心,你怎么看?
  彼得·鲁茨卡:在我看来中国的古典音乐市场也是在上升阶段。我听说中国版的《留声机》每个月发行三万多本,而《留声机》在素有古典音乐传统的德国,每个月才卖出5000多本。李云迪在德国就很受欢迎,郎朗更已是颗“巨星”了。因此我毫不怀疑中国古典音乐市场依然大有前途。
  新京报:独奏家的成功能够激发孩子学琴的热情,但中国琴童学音乐的动机却未必纯粹。
  彼得·鲁茨卡:郎朗有很独特的性格,他懂得市场运作,知道怎么“兜售”自己。但同时他确实讨人喜欢。可是对于青年人,最重要是要懂得说“不”,而花更多时间到精神世界的学习与探索上。郎朗也许从没说过“不”,因为有经纪人、公司在一旁,很难办。李云迪是更细腻的钢琴家,他与郎朗相比更专注,也许更适合于弹贝多芬和巴赫。
  谭盾迎合“美国口味”对创作毫无益处
  新京报:你曾担任了6年萨尔茨堡音乐节的艺术总监。
  以国际水平去度量北京国际音乐节,你有什么印象和建议?
  彼得·鲁茨卡:萨尔茨堡音乐节从1920年就开始了,各方面都很完善,北京国际音乐节当然还无法与其相比。但北京音乐节走的路是对的。北京音乐节的节目越来越“全球化”,重视现代音乐,各类的曲目都有顾及。如今越来越多欧洲的艺术家有兴趣来北京参与音乐节,北京太有活力了。
  新京报:听说你去纽约看了谭盾的歌剧《秦始皇》世界首演,觉得如何?
  彼得·鲁茨卡:在现场看《秦始皇》,我感觉谭盾也许是过多迎合“美国口味”,而这对创作毫无益处。
  本报记者 张璐诗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