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廖:两幅“伪作”背后的契约与江湖
发起人:点蚊香  回复数:1   浏览数:1401   最后更新:2016/02/09 08:59:30 by guest
[楼主] 橡皮擦 2016-02-06 13:33:54

来源:纽约时报国际生活 文:SCOTT REYBURN



去年有一部纪录片,对20世纪最受尊崇的女艺术藏家的生平发表了新见解。

《佩姬·古根汉:痴迷艺术》(Peggy Guggenheim: Art Addict)由丽莎·伊莫迪诺·弗里兰德(Lisa Immordino Vreeland)执导,4月首次在翠贝卡电影节(Tribeca Film Festival)上上映,12月还在迈阿密海滩的巴塞尔艺术节放映。古根汉于1979年逝世,享年81岁,该片在迈阿密巴塞尔艺术节上映四天,随后又进行公映,它不仅令人们开始重新评估她非凡的生平,也开始思考,自从她的黄金时代过后,艺术世界究竟发生了多少变化。

弗里兰德重新发掘了遗失已久的70年代古根汉采访录像带,采访者是她的指定传记作者杰奎琳·波加德·韦尔德(Jacqueline Bogard Weld)。在这些录像带中,古根汉的回答格外简短清晰,充满冷嘲热讽,它们构成了本片启发性意义的基础。



丽莎·伊莫迪诺·弗里兰德关于佩姬·古根汉记录片中的一幕。

ROLOFF BENY/NATIONAL ARCHIVES OF CANADA



我们知道,尽管古根汉21岁就继承了45万美元,可以在欧洲独自生活,但她其实来自家族中相对较为“贫穷”的一方。在巴黎,她与萨缪尔·贝克特(Samuel Beckett)上了四天的床。康斯坦丁·布朗库西(Constantin Brancusi)也是她的众多情人之一,她觉得两人的关系令他的雕塑《太空鸟》(Bird in Space)贬值了。马塞尔·杜尚(Marcel Duchamp)则是她的艺术顾问。

在德军占领期间,她从法国偷运出一批最经典的先锋艺术作品,一共只花了她4万美元。她视自己为抽象表现主义的“接生婆”,不过,20世纪40年代,是她的一个朋友、画家彼埃·蒙德里安(Piet Mondrian)率先发现了杰克逊·波洛克(Jackson Pollock)的才华。

她在纽约开创了“本世纪的艺术”(Art of This Century)画廊,以每幅200到600美元的价格出售波洛克的画作。她收藏了326件现代主义作品与部落艺术,其中包括最近修复的波洛克1947年的滴画《炼金术》(Alchemy),它们都放在威尼斯大运河畔一栋部分落成的豪宅里。在纪录片中接受采访的21世纪画廊主人拉里·高古轩(Larry Gagosian)说,这些作品价值“好几十亿”。

当然,如今的艺术界比古根汉的时代要大得多。全球化、金融撤销管制风潮、艺术成为一种可避税的替代投资手段,以上种种都鼓励人们大笔投资战后以及当代艺术市场。画廊、艺术节、拍卖会还有艺术家的数量在世界各地激增,艺术品价格也水涨船高。

2006年,报道称一幅1948年的波拉克作品以1.4亿美元的价格被娱乐业大亨大卫·格芬(David Geffen)购买。如果2016年另一幅波洛克的重要作品进入市场,价格肯定会超过2亿美元。

“艺术界是一个以金钱为导向的群体,”巴黎艺术交易商克里斯蒂安·奥吉尔(Christian Ogier)说。“我们有不少富有的收藏家。艺术家的价值都是以他们能诱发多高的出价来衡量的。”

奥吉尔还说,现在和20世纪的先锋艺术世界完全不一样了。“当时的收藏家要比现在少得多,”他说,“他们真的是为了艺术而收藏。”

在这个收入日益不平等的时代,有些人觉得当今艺术品市场的过度膨胀令人不快。10月,伦敦泰特现代艺术馆的馆长克里斯·德康(Chris Dercon)为《艺术报》(The Newspaper)撰文,指出“那些把艺术当做私人利益并从获取利润”的人与那些把艺术视为“一种建立在内容与途径之上的集体性过程与共同努力”的人之间,存在着冲突。

为了与德康的说法呼应,或许也是为了赞扬西斯特·盖茨(Theaster Gates)这样关注更广泛的公众的美国艺术家,12月7日,泰特现代艺术馆颁发的2015年透纳奖(Turner Prize)并未授予代表商业画廊的艺术家,而是给了“Assemble”,这是一个由年轻建筑师与设计师组成的小组,专门设计社区项目。

2015年,英国最令人吃惊的一本畅销书叫《我们去画廊》(We Go to the Gallery),文字、插图与出版都由伦敦艺术家米利安姆·埃利亚(Miriam Elia)一手包办。

这是一本伪童书,灵感来自20世纪60年代Ladybird的《彼得与简》(Peter and Jane)系列图书,它尖酸刻薄地描述了当代艺术世界中的概念主义与商业化。

伦敦艺术家米利安姆·埃利亚的《我们去画廊》中的一页。

MIRIAM ELIA



“我想玩气球,”名叫约翰的小男孩指着杰夫·昆斯( Jeff Koons)的红色《气球狗》(Balloon Dog)说。他显然不知道,一个橙色的、创作于1994-2000年的气球狗作品在2013年拍出了5840万美元。

“只有投机资本家才能玩这个气球,”约翰的妈妈告诉他。

根据Nielsen BookSca提供的数据,埃利亚女士这本书的修订本在英国卖出了51175万册,每本售价8.99镑,约合10.3美元。该书的初版因为与《彼得与简》系列的出版商企鹅出版社发生纠纷而收回。

“自出版(self-publishing)给了我自治权,”33岁的埃利亚女士说。“我可以向更广泛的受众出售艺术。我希望这本书尽可能的便宜,可以被当成圣诞礼物。这比艺术交易商说‘这个我出一百万英镑’要民主得多。”

另一件颠覆当代艺术的“可收藏性”的作品是彼得·肯纳德(Peter Kennard)与奈维尔·布洛迪(Neville Brody)的高分辨率照片拼贴印刷品《大地上的和平》(Peace on Earth),它可以从皇家艺术学院的网站免费下载。画面上是一幅意大利巴洛克油画上圣母玛利亚的形象,但她的面孔被地球的图案取代,头顶上是和平符号形状的光环。

“这幅作品就放在那儿,人们想拿它怎么样就拿它怎么样,”现年66岁,在皇家艺术学院教书的肯纳德说,他的政治拼贴照片曾经在伦敦帝国战争博物馆(Imperial War Museum)展出。

“人们觉得,以拍卖来说,艺术圈与普罗大众距离遥远,”他说。“关于当代艺术,所有普通人能看到的,就是毕加索拍出了1.6亿美元的报道。这造成这样一种感觉:艺术无非就是钱。”



当然,佩姬·古根汉也属于少数富人精英,她毕生大部分时间都在买卖艺术市场上的顶尖作品。

但是正如佩斯画廊(Pace Gallery)的创始人艾恩·格里姆彻(Arne Glimcher)在纪录片中指出,“这不仅仅是关于钱,而是关于艺术。”因此就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古根汉在21世纪的后继者们之中,究竟谁能成为这样一部影片的主人公?哪个机构能像她在威尼斯的中心那样,创立一个每年吸引40万名观众的艺术馆。

那座艺术馆的参观者们不仅是被玛格丽特(Magritte)1953-54年的《帝国之光》(Empire of Light)吸引而来,也是仰慕古根汉宏大的人生(她的骨灰撒在花园里,在她为自己的14只狗树立的纪念碑旁边)。

如今,富于投资头脑的超级收藏家门喜欢低调。大型收购一般都是匿名进行,并且充满保密条款,就算私人收藏家自己开了艺术馆,受聘而来的顾问和策展人也会淡化处理收藏家的个人品味。

佩姬·古根汉在很多方面都是一个悲哀的人物。她的父亲在1912年泰坦尼克号沉船事故中丧生。她的两次婚姻都以失败告终,女儿自杀身亡。但她热爱艺术,买下大量艺术品,她是个有激情的人。

最终,尽管有那么多亿万富翁现在把大把的钞票投资在艺术上,但正是对艺术的热爱,使其令人望尘莫及。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