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径”苏畅个展 2015年格兰菲迪艺术家驻村计划
发起人:展览预告  回复数:0   浏览数:1316   最后更新:2015/11/06 23:22:10 by 展览预告
[楼主] 橡皮擦 2015-11-06 23:22:10

来源:瑞象馆


在上海,便利店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赶走了几乎所有日用品商店、个体户杂货店、中型连锁超市(联华等),成为了我们上街购买所需商品的唯一去处——说“唯一”不准确,因为一段街道马路两边很可能有三家便利店,一个地铁两家。


我们为什么喜爱便利店?因为它似乎应有尽有。一个小小的店铺,满足我们每一次踏入时怀揣的期待和欲望,我们从早到晚都离不开它。


每一个便利店都有一整面冰箱墙的瓶装饮料选择。有人爱每次尝试不同的种类,有人每天定时出现,径直走向目标,付钱,走人,也是一种“态度”。但是除了令人眼花的瓶装饮料以外,其他同种类或同功能商品的选择却非常有限,比如每家店可能只有固定两三种品牌的洗发水、一两种笔、同一个规格的扑克牌等。这种选择性的反差让人着迷:我们一边面临着选择的难题,一边被剥夺了选择的权利。


久而久之,在选择的泛滥和选择的欠乏双重夹击下,我们忘了如何选择。也许犬儒们说得对:选择越多越不自由。


便利店的便利正如微信的“万能”:我们所需的一切都能在同一个平台获取。短信、新闻、他人的生活、小说、哲学、段子、潮流资讯、商店、活动指南……而且海量。我们再也不需要书籍、杂志、相册、礼物、钱包……连电视都可以被淘汰了。然而,信息一体化正如商品一体化:它暗示出的“可选择性”是一种假象。


久而久之,我们也忘了,除了今天推送的那些新闻,世界还有其他事在发生;除了“大牛”们一起转的哲学家文章,我还可以自己决定阅读哪本书;除了总是风格稳定、沉着自信的微信个人形象,还有笨拙但诚实的肉身。


这种虚假的信息可选择性导致的另一个不良后果是意见的简化、倾倒和同质。上两周在我的朋友圈“疯转”的《乐高凭什么不能拒绝艾未未》正是这种意见萎缩的体现。这篇论证非常薄弱的文章,它所产生的情感共鸣被误当作是意见共鸣,短时间造成了广泛的响应。因为微信的封闭,我们等待着那些权威性高于个人账号的“公共号”来哺喂看似缤纷多样的信息。朋友圈的媒介特性使我们在同一个事件的讨论中听不到个人意见之间的有效交流,只有“伪公共”实则个人的“发布”,偶然性极强。


或许朋友圈本不是一个意见场,更谈何“公共领域”(public sphere)。在大众媒体难以形成一个与政府意见发布抗衡的公民舆论的情况下,自媒体被赋予这个使命,而精确地体现了“媒介即讯息”的微信的出现又将这股希望掐灭。在过去几年的全球经验中,一旦有人肯定了社交网络在公民性社会活动中的地位,立即有人否定,于是我们读到了“正在走向保守的互联网”这样的说法,想反驳却力不从心。


某天凌晨两点,我在一个位于市中心商务区的24小时便利店里惊奇地发现,平日里供上班族迅速解决午餐的桌椅是两桌嘈杂的午夜牌局,不断有人从高楼间的缝隙出现,加入,他们也不需要消费,似乎与店员形成了某种共识,就像在自己家一样。我仿佛误闯了别人的“朋友圈”,但那也是我见过便利店真正最为“便利”的时刻。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