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自由的个人才能创造自由的社会——格蕾丝·施温特
发起人:colin2010  回复数:0   浏览数:1390   最后更新:2015/09/29 10:00:21 by colin2010
[楼主] 另存为 2015-09-29 10:00:21

来源:艺术界LEAP

陆扬,《移动神佛》,2015年,单频录像装置,4分43秒


威尼斯双年展中的亚洲馆


文:岳鸿飞

翻译:李佳桓

随着威尼斯双年展各大展馆内容愈发彰显的后民族性,今年兴许就是亚洲全球化的轮廓初露之时。坐落于军火库展区主入口对面的香港馆令人垂涎,艺术家曾建华与策展人郑道炼在此合作,呈现了不可思议的新面目:展馆内的庭院大部分都被遮盖了起来——两年前这里的面貌经由上一届的香港艺术家李杰诗意地留白——这块被覆盖的空间和整个展馆内部,营造出一幕令人身临其境的视觉体验:只见流动的白色文字滚动着滑过天花板、墙壁和地面。水,终究是威尼斯和香港这两座不断下沉中的群岛共有的特征,在此,可被解读为某种洗礼或者重生之兆。由于视觉体验吞噬了文字本身,该装置显得有些雷声大、雨点小。曾最擅长以神秘怪诞的格局来引发观众对文本的仔细阅读,接着又在惊叹中猛然抽身;但在此展中,观众却懒洋洋地飘进飘出,欣赏一番展览现场后便随即离开。

曾在《艺术界》第29期中被深入报导的林育荣,同样从水的角度斟酌威尼斯和新加坡之间的联系。这很好理解:他是前奥运帆船手,又是前网络艺术的先驱,已无需多言。人们常以民族主义之谈来阐释林在创作中对自己国家流动疆域的多重定义,在威尼斯双年展新加坡国家馆这一情境下则更为显著;这或许是他的艺术实践(或者说对其作品的解读中)最乏味的一面。真正直击人们内心的是分为九个章节的作品“海况”系列末章中,那录像的原生质感,好似让曾建华作品情境中始终未落下的雨点,全都猛烈地砸了下来——林在小艇上拍摄的录像里,自己经受了生理和心理的双重惩罚,其间的痛苦显然比关于身份的变化模糊要煎熬得多。尽管这一能量在艺术家兼本展策展人沙比尔·胡赛因·穆斯塔法过多的纪录片陈列中有所耗散,但印象犹存。

林育荣,《海况3 反转》(SEA STATE 3: Inversion),(渲染过程,数码),2015年,尼龙聚合物3D打印,90×59.8×6.2厘米


走进军火库的深处,耳边渐渐传来有关中国馆的窃窃私语:这不是有史以来最糟糕的一次,甚至可能是有史以来最好的。当然,这并非多大的荣耀,但本展至少通过搭建起看起来相对专业的展览,成功地保全了颜面。本次中国馆再次呈现了一个群展,名为“民间未来”,而锋芒毕露的是来自年轻艺术家陆扬的作品:她把西藏佛教做成移动神佛,蕴含了狂怒、骄傲以及其他种种难以名状的情感,为目前正在中国兴起、与全球同步的视觉文化赋予了话语权。电影导演吴文光和编舞文慧呈现的项目也可圈可点,不过它们被安排在本届双年展中有些不得其所,对该展应当表述的艺术话语有着微乎其微的贡献。真正让人唏嘘汗颜的是作曲家谭盾,他在儿童游泳池里带来的弦乐演出显得分外格格不入(且不合时宜),最好还是避而远之。

台湾馆位于大运河上风景如画的监狱中,艺术家吴天章在此呈现了一组录像装置,描绘了一个在各式各样的军事盛装中循环往复、雌雄难辨的乳胶玩偶。吴将台湾艺术界在后殖民时代的焦虑升华为对台湾全球化进程和权力演变之历史的窥探;作品怪异而赏心悦目,且富有当代性,其民族思潮回溢流淌于威尼斯的运河之中。从吴天章的乳胶玩偶到林育荣的没水之躯,从陆扬朝圣的背包远行到曾建华彰显尼采哲思的咒语,尽管今天的地方性和全球文化状态在塑造着双年展,但这些年轻的艺术家仍然以其青春活力、自信和意志身处其中。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