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到南,在22个最新当代艺术展中圆满一个视觉饕餮的中秋
发起人:clclcl  回复数:0   浏览数:2226   最后更新:2015/09/27 21:36:55 by clclcl
[楼主] 欧卖疙瘩 2015-09-27 21:36:55

来源:文艺星球  文:小愚儿

9月24日,空气回归到北京往常的水平,略带腥涩,能见度不高。这一天也是第九届宋庄艺术节开幕的日子。地处通州区小堡村的宋庄艺术区,远离城市中心,俨然一座文化的孤堡。在地图上端详这里,会发现其美术馆、艺术机构之多,完全超越人的想象。然而,多数有关此地的消息,仅仅能通过新闻中出现的只言片语获得,真实的宋庄,是艺术家的世外桃源吗?

在离小堡村很远的广告牌上已经满是宋庄艺术节的宣传

艺术节的标志在宋庄入口处更为显眼

艺术节期间,更召开“首届‘全国艺术专业媒体联盟’全会”,是否口号叫得过于响亮?


作为由当地政府组织的艺术产业项目,宋庄艺术节似乎肩负起了串联当地艺术场馆资源的职能,亦是一个外来人进村探访的好时机。虽然本次艺术节的主场馆活动将在26日开始,但大多数的美术场馆已经在24日各自启动了艺术节期间的项目。

艺术节的大海报在宋庄随处可见


所以,当小编满怀期待的从徐宋路的入口处进入宋庄,看到的却并不是节日时的那种热闹景象,而是一如往常的平静时,多少感到一丝诧异。接下来,小编沿着主路向更深处行进,在小巷中寻找地图上标记出的艺术场馆,又收获了更多的诧异。

艺术节期间的宋庄一如往日般宁静

商铺林立、门可罗雀

宋庄街边的瓜藤

宋庄街头沿街摆卖的画作

这里究竟是艺术的工厂吗?

抑或仅仅是一个京郊的主题景区?


不生活于此,很难了解到这里表面的那种繁荣究竟建立在怎样的根基之上。在宽阔的道路旁,经营美术用品的商铺俯拾即是。多数所谓的画廊,不过是贩卖些劣质画作的商店,让人没有一丝想要进入的欲望。此地的美术馆,也大多在前面冠以名讳,似乎只为了彰显出此人资历之老成、画作之畅销、实力之雄厚。街面上不乏发须满面、仙风道骨的“高人”,但多数商户还是在一老本实的经营着自己的小买卖,卖画的卖画、绷框的绷框,慢生活的休闲气息扑面而来。

街边的风景和歇息的工人


行进许久,终于在道路一侧发现了注明此次宋庄艺术节主题展的场馆之一——艺术国际美术馆。这里的展览名为:艺术村里的村子—社会学视野下的宋庄原住民精神生活。无论从场馆名称还是展览主题,都已足够震人。沿标示进入小巷,步行百米,小编终于与这场高大上的展览相会了。虽然是群展,然而随意挑选的作品以及无法播放的影像,不但完全与展览主题毫无关联,甚至难以称之为一场真正的展览。

寻找路边树立的标志牌,几乎是找到相关场馆的唯一途径

名为“艺术国际”的空间

展厅的布置并无异样,然而作品的选择却十分随意

展览空间内的影像无法放映


复行许久,来到了此地颇为宏伟的国防艺术区。显然国中美术馆并未开馆,因此看到工作人员在馆内酣睡也就不足为奇。

气势十分雄壮的国中美术馆

不过今天场馆并未开放


下一处,是紧邻槐谷林美术馆的破美术馆,这里的展览名为:装置作为一种解构方式(宋庄户外装置创作营)。既然是户外创作,顾名思义,此展览是不在场馆之内进行的。走进院落,若干形式各异的装置作品散落各处。毗邻此地的,是槐谷林美术馆。那里上午刚刚进行了名为“艺术巡游 助力宋庄”的哈雷机车车友骑行活动,虽然让人摸不着头脑,但无论是展厅内还是展厅外都随处停放着许多辆机车的场面属实难得一见。相比之下,在这里进行的展览“孙侃——纸上喷泉”,就完全淹没在机车的气场中。

破美术馆的标示

似乎摆放空酒瓶在此地十分时兴

的作品《圆满》

刘水洋作品《不确定性穿越》

李秀芳《地上水》

槐谷林美术馆门外的海报与机车

更多的机车

摆入展厅之内的机车


显眼的宋庄环岛旁,是建筑体量巨大更加显眼的上上国际美术馆。这里的展览是“希望的田野·中国宋庄47个行政村艺术家采风”。这里场馆开放参观,但展厅又完全不是开放参观的模样。随手散落在地上的纸张、无序堆放在展厅正中的一堆土壤和铁锹、在展厅中行驶着的农用货车……

环岛上高耸的雕塑

俯瞰就十分凌乱的展厅

展厅内的土壤

展厅内的小卡车


在一个又一个的惊吓之后,小编终于来到了这次艺术节展览最为集中的宋庄当代艺术文献馆。这里分别进行着“万神——中国当代艺术的圣家族”、“小宋庄——年轻一代艺术家的工作方式”、“走过圆明园——圆明园画家村文献展”、“中国宋庄——宋庄艺术群落文献展”这四场展览。抛去文献展中许多官方意味的吊诡元素不谈,这些展览虽然只是简单的罗列摆放,但是基本已经达到一场正常展览的标准,与之前的牛鬼蛇神相比已经算得上是高端大气。

宋庄当代艺术文献馆

宋庄当代艺术文献馆

展厅内进行的文献展

文献展通过时间进行梳理

然而内容仍是不忍卒读

万神展可以理解为宋庄优秀艺术家联展

俸正杰《space series-Wood》

方力钧《2013春》

伊灵《妖艳》

青年艺术家的作品被归为《小宋庄》

陈琳《主》

张木《伴游》


走出文献馆,这一下午的艺术远征也就告一段落。在观看到如此多骇人听闻的名号之后,忽然发现宋庄的艺术空气竟如此稀薄。即使抛开街边随处可见的中年大妈模样的“艺术名家”不谈,被隐藏在众多的“艺术”与“国际”背后的,依然是此地艺术生产力匮乏的现状。在投资巨大的产业“布局”大跃进之后,若只留下满地的躯壳,实在是伤感的结局。所以,当看到“本届艺术节的主题‘转体与重建’,是围绕‘变’与‘不变’的两个价值维度,来呈现顺时与守心两种心理态势,对艺术家、对宋庄也是对今天的艺术界所带来的一系列新的思考和新的选择。”这段八股文时,发觉这里的规划者似乎感受到了现实的骨感与尴尬。


所以,若再来此地,真的可以同“生活在宋庄,热爱着宋庄的国内外的艺术家乃至海外的艺术爱好者遨游在艺术的海洋”时,艺术节才不会再沦为一场徒增内火但又无人问津的大秀。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