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入口港—商成祥个展
发起人:艺术眼artspy  回复数:3   浏览数:1477   最后更新:2015/09/24 15:06:52 by guest
[楼主] 另存为 2015-09-23 15:52:51

来源:iArt  文:侯瀚如

顾德新,《2002.09.30》,塑料玩偶,2002


成年人的童话:性爱是愉快的

看顾德新的作品,第一个印象便是,性爱在其中为自己争得了合法的表现。

表现性爱,是艺术史的永恒课题。由于精神分析学的发展,这一课题在二十一世纪艺术中更变得极其重要了,因为自佛洛依德以来的精神分析学已表明,性爱是人类最基本的心理因素,生存的根本条件。的确,在二十世纪艺术中,对这一主题的表现早已是直接、坦率之极,以至不惜多有夸张。同时,还存在一个奇妙的现象,即,这些表现的大部分都是以表现苦闷、压抑的基调的。原因可谓简单:人类文明发展就是以压抑性爱为代价的。然而,痛苦、挣扎之外,是否还有另一条出路?如果有,那显然就是与前者相对立的愉快与享乐之路,顾德新就是要用他的绘画来证实这一点。

顾德新要追求的是性爱愉快的原型。这是一个成年人的:童话之所以说是成年人的,是因为对于性爱的自觉意识与关注,是青春期之后,进入成年阶段的事;之所以说童话,则是”因为性爱是愉快的”的意思是说,性爱应当是纯洁、天真和美丽地表现出来的,是一种无功利的快感——这只能存在于童话世界中。看了顾德新的画后,大概都不会反对这一界定吧,即使他会有其他的补充!

顾德新《捏肉》:顾德新从90年代中期开始了对肉的“玩弄”。1997年到2001年期间,顾德新每隔一段时间就去买一块猪肉,然后切成36块拿到照相馆拍照,数字“36”正好是一卷胶卷的张数。肉块被顾德新天天在家捏,一直捏到干为止,然后他就会再去买一块猪肉。这个行为一直持续了4年时间。


顾德新的绘画想象自由,笔调畅快,极其生动清新,但这一点也不妨碍我们对之进行冷静、理性的分析,作为(假定的)愉快的性爱的原形的体现,它们无疑是一种具有独特意义的结构。我们可以通过分析这一结构的成分,进而发现其构成与方式,最终真正揭示这一结构的内在含义和它所喻指的意义。作为——视觉形式的结构, 我们把它分为三个层次:处于下面的基本形象单位或基本符号;处于上面的基本语境或构成面;处于二者之间的基本形式单位或符号素+构成素。一种视觉形式构成, 是由着三个层次叠加而成的,而叠加方式如何,则决定着整个结构的意指功能的实际内涵。

在顾德新的绘画中,主要的剧本形象单位或基本符号可以分为一个大类以及一个重要的分支:大类即,那布满画面的拟人化动、植物或拟动、植物化人物,确切地说,人与动、植物的混合而成的形象,这些形象奇特有趣,总是以摸中魅力吸引着观众。尤其值得注意的是, 在塑造这些西时,艺术家作了两个巧妙而意味深长的:处理每个形象都具有超出人类生理正常情况之外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人类女性乳房,他们往往是重点强调的部位,被描绘得硕大、丰满;同时,一部分形象还被描绘成兼有两性特征,或两个异性形象合为一体。显然,前一种情况所要按时的是:性爱是一种触觉——最直接的感官享受。这种处决是柔软、光滑、丰润的;而且,因为有意识地把性爱快感的焦点从通常的并被禁忌传统视为不洁的生殖器转移到乳房上而显得足够洁净, 是一种纯然的愉悦。 性爱的压抑与痛苦, 其实是来自于两性相合的不和谐,因为人类文明才把种种禁忌加诸其上。而兼有两性特征形象的引入无疑正是要喻示对压抑的一种非冲突性排解,从而把性爱引领到愉悦的理想国中。

两性合一,人与动、植物混合,成了性欲转移与释放的巧妙途径。此外所有形象都被树立得非常可爱、诙谐,即使平常被认为是丑陋、凶恶的鳄鱼、公牛之类,都被驯化成了一对对纯真、优雅的情侣。这一切显然是一种维吉尔《变形记》式的努力:维吉尔在他的书中描绘一个神、人、动物相混合的快乐天堂。当然,维吉尔的书同时必须作为一个特定版本的神话来解读。它的神话性质是通过显示各种神——人——动物转化奇迹而获得的。同样,顾德新画中的形象,也因为类似的转化而获得了童话——神话的性质。 而这些形象类型中的一个特例则更进一步肯定了这样的:性质在顾德新的绘画中,几乎从未遗漏过这一种奇特的形象——在天空中飞翔的鸟、蜻蜓、人的混合形象。它们总是吹着喇叭,奏着乐器,到处传布喜悦。它们自然地唤起人们对基督教绘画(我们显然可以视之为一种神话艺术)中不可或缺的天使形象的回忆——它们在基督教图像志(iconography)中与性爱相联系的角色正是性爱与喜悦之间存在着某种密切关系。总而言之,这类形象扮演着性爱之喜悦和童话——神话性质只提示者的双重角色。

我们知道,作为基本符号的基本形象单位要获得自身成立,即成为“形式”,并表达一定意义,就必须被放置于一定的情境之中,即要融入一个特定的构成面(语境)之中。因此,我们有必要对顾德新绘画的典型情景加以描述。转换为一般绘画构图学用语,这种情景可以被大略成为“背景”或“氛围”以及相应的“景物”(道具)。首先,顾德新的绝大部分作品都是田园画——不仅具有田园诗趣,而且直接是田园风光——其“背景”是蓝天、白云、绿草、丛林、池塘或湖泊;它们可以大致分为两:大类:一、开阔的田园景色;二、田园的局部(“小景”),如花草之类。这里,一切都染上了一种飘渺柔丽,童话的梦幻色彩。它们截取和再造的是大自然中最愉悦、最无忧无虑的时刻或片断,与其基本形象充分吻合。这样,基本形象因素与构成面的叠加处于完全和谐统一之中,从而使得对其整体含义的读解变得流畅顺利读者享受到一种直接而单纯的快感。

顾德新《2009.2》:红色的宋体文字印在四周墙上,重复着一句话: 我们杀过人我们杀过男人我们杀过女人我们杀过老人我们杀过孩子我们吃过人我们吃过人心我们吃过人脑我们打过人我们打瞎过人眼我们打烂过人脸(没有标点)。展厅中央一个巨大的水泥方块上对刻着一句话“我们能上天堂”。


当然,还不应该忘记使这一切具有意义并构成一个完整原型的媒介因素,或象已提及的那样,基本形式单位—在绘画用语中,即是形、色、线等因素。我们可以根据其生效的不同方式、方向进一步把它们分为:两类:作为媒介物,它们在形式结构下面的基本形象单位与上面的构成面二者中都是不可或缺的条件,是其物质因素。针对基本形象,我们可以界定它们为“符号素”;在顾德新的画中,就是细腻、流畅的线条以及其所构成的形,还有各种鲜艳、温馨而雅致、深邃的淡彩渲染,颜色主要是粉红、草绿、湖蓝、淡黄等。而作为“构成素”,其基本形式单位在另一个方面,即构成面上,则呈现为流动、圆转而不乏“气”和“力”的构成线,如处于画面三分之一高左右的隐隐约约的地平线,还有形象单位之间舒展、协调的连构方式(构图线),指向单纯、朴素和非时间性的二维空间(平面)效果——这一效果之童话性质由于时常与某种三维空间成分的半透明的重合而得到进一步强调。此外,还有一些介于这两个类型之间并连结二者的因素——严格而言,它们可以被归纳为符号——基本形象,但在这里,由于其实际功能,我们仍可以更恰当地归之于形式单位中:那就是在大部分画面上都可见到的,连结多个形象并确定其意义的诙谐、有趣的表情。这可谓画龙点睛之笔,使画面贯注了生气。另一点睛之笔,则是那些奇妙的、仿佛使人闻其声、听其音的喇叭、乐器——有些画面甚至是一片喇叭的森林——构成了一个个欢腾的庆典场面。这一切起到了制造气氛、提示意义的作用。所以,我们倾向于视之为出自形象单位的构成素,促成各个层面恰当叠合的线索和纽带。

至此,可以说,我们已经对顾德新的新绘画所追求的愉悦性爱的原型做了初步的分析、陈述。追寻这种原型表现,即是认同于这样的:理想性爱必然是愉快的,也必然是超脱世俗的欲望的满足方式的。爱欲的实现是以某种转移为手段:的:这种手段,在此,便是直率地强调性爱之非功利性、非肉体性,即所谓洁净、健康、愉悦、超脱。无疑,这是逃避理智(“超我”或“意识”)对本能欲望(“原我”或“无意识”)禁制的巧妙手法——描绘虚构的梦幻般的童话世界便是梦发挥其功能的变体,用佛洛伊德主义术语来说,即欲望的替代物之替代物(alternative)。这样,无论从个人意义或社会意义上说,性爱都是“健康的”、“卫生的”。

触觉的饥渴:交流方式的异化与修正

我们知道,性爱,在原初的意义上说,是通过两性的接触来达成的。触觉是其直接的感受途径。如果我们接受性欲是人类心理的基础,是人类生活的基本动力,那么,也就可以说,触觉是人类知觉系统的原始部分,当然,也就是人类交流之基本手段了。然而,人类文明的发展是一个压抑与无意识的过程,这自然也意味着对触觉的某种压抑。这种压抑是通过夸大知觉系统的其他部分的功能,发展处于纯知觉系统之上的理智系统,使之成为触觉的替代者而完成的。同样,人类文化创造总是伴随着一定程度的对触觉的禁制,其极端的例子莫过于中国传统“男女授受不亲”的封建礼教(竟然有女子因被男人不意碰触手臂而自己砍去胳膊,并且被称誉为美德之典范者!)。今天,人类前所未有地重视对自己历史的回顾,审视并再次评价文明发展的得失。人们发现,全人类都患有一种机能失调症——对触觉的饥渴。从另一角度看,这种饥渴使人类的交流方式的异化。

顾德新对性爱,对人类生存和文明的根本问题的关怀,引致他对触觉这一关键问题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从一个与上述绘画的性爱之愉悦的主题不同的角度,以完全不同的媒介揭露了触觉的饥渴,交流方式的异化,并提出修正、补偿的方案。

早在三、四年前,顾德新就设计过一个计划,布置一个“关闭视听”的展览。实际上,这是一个人们相互交流的特殊空间:展厅内黑洞洞,伸手不见五指,人们进入其中,不得做声,但可以相互触碰,而达到交流信息与感情的目的——用艺术家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达到“人类之间的融洽”。透过这样的体验,人们将有机会找回自己感觉世界中失落的部分。艺术家解释说:“人类应该有一种抛开文明,关闭视听的状态。那么,大家都可以坐在一起,透过体验和人与人的接触而感觉到相互的存在。”

1989年2月在北京“中国现代艺术展”和同年5月巴黎“大地魔术师”大展上,顾德新分别展出了两件塑料装置。它们是用废塑料或塑料原料烧结、悬挂而成的,起材料与构成方式的选择都极其独特,并且有强烈的刺激性。问题还不止于此:这两件多少让人吃惊,以至恶心、眩晕的装置被赋予了诬术般的魔力,令观后禁不住要上前触摸,尽管他们的心里可能会觉得:躲得越远越好!这不还是经过文明熏陶的人们面对赤裸裸的爱,赤裸裸的灵魂时所产生的典型反应吗?

顾德新着迷于触觉的本原与禁制之间的冲突,也力求找到解决这种冲突的出路。他与王鲁炎等人合作,以观念艺术(conceptual art)的手法,创作了,《触觉艺术》系列。这是一批方形黑白图表,标明直接作用于触觉的环境、:条件:如“室外,迎风,36°c”,“光滑、身体直接接触、麻状”等等。人们清楚,观念艺术是以排斥感官的决定性作用,试图将艺术的实质改变为纯观念的存在,从而摆脱和超越传统艺术极其背后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努力。无疑,“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包含着传统的、以性禁制为核心的道德伦理观念。而性爱与文明,触觉与理性之间的冲突似乎永远不能消除,只能以后者优势的延续而维持下去,因为人类不可能抛开文明,退回到原始状态。对于深受压抑而盼望自由的人类,这是一个莫大的尴尬。顾德新等人选择观念艺术这种“纯理智”方式正是试图寻求超越,摆脱尴尬,使生命状态达到新的和谐的努力——让触觉在沉思与冥想中得到快感,在理智层次得到满足。无疑,这是像梦一样巧妙的设计!

顾德新的水果装置,8吨的苹果铺满展厅,这些苹果会在展期中慢慢腐烂。



超越性爱:寻找生命的乐土

我们在前面部分的分析中,已经明确认识到,顾德新的绘画与装置(及观念艺术)大致分别是对性爱的愉悦的愿望和触觉作为性爱之原始媒介的表现。这多少还只是初步的分析。在这一点背后,隐含着顾德新创作的本质意图——借性爱主题以求某种精神超越,最终找到生命的乐土。

显而易见,在顾德新绝大部分绘画中,画面总是由众多的,或歌舞狂欢,或戏耍作乐的形象所构成的。它们共同造就了一种欣喜、欢腾的气氛。这与其说是情人相聚的快乐,不如说是酒神祭奠式的仪式。如此一种节日庆典的场面淹没了卿卿我我的浪漫幽情,也就是说,性爱被处理为非隐私的,结果即是作为性爱原型的特征之一的隐私性的丧失,最终还导致性爱失去其生理与心理的一般含义,失去其功利性,进而发生质的变化:性爱是作为一种普遍生命力与生命过程的象征的存在。易言之,性爱变成了一般意义上的爱。生理意义上的性爱一旦变为这样一种泛爱,便不再有那么多水火不相容的矛盾,生活也将美好起来,生命的乐土变成了现实。

如前所述,顾德新笔下的性爱是“健康的”、“卫生的”。这种“卫生学”处理使观众联想方向不再返回到肉体之爱这种法定蒙受压抑的痛苦中,性爱的肉欲本质成了一种可以接受的、愉快的外在形式。也正如已分析过的,顾德新的画刻意追求这种形式的童话——神化化,赋予它们以神话的本质及功能。性爱被转换成某种特殊的叙述形式而被再次超越,进入本体论的层次。神话是人类在文明早期对世界起源、人类命运等重大问题的探求,其思维方式与人类文明成熟的基础——理性——是相对立的,它是非理性思维的体系化产物;作为人类精神最接近大自然的状态,它永远是人类存在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是人类活力之源,然而,在一个世界观念普遍性化的时代,非理性变成了被压抑窒息的对象,在这时,重新指出并强调非理性的表现形式——童话或神话,显然是要找回理性与非理性之间业已丧失的平衡,寻求文明与天性及大自然之间哦、平衡、统一,这就是人类生存真正的快乐的时刻。顾德新的根本理想,不正是达到这一点吗?

我们已经看到,顾德新的另一部分创作,即塑料装置《触觉艺术》,亦是寻求人类生命和谐状态的努力。他通过将触觉的基本功能——满足性欲转化为创造“人类之间的融洽状态”,人类理想的交流状态,就是要把以触觉为起点的感知方式的改善泛化为对于人类生存与交流的基础,从而达成另一种意义上的性爱的超越。

至此,我们有理由下一个论断,以独特、生动的方式谋求性爱的超越,最终找到人类生命的乐土,正是顾德新创作的真正意义所在。

1990年3月于北京

[沙发:1楼] guest 2015-09-23 19:04:29
89年的老文章
[板凳:2楼] guest 2015-09-24 09:29:40
[地板:3楼] guest 2015-09-24 09:30:00

[4楼] guest 2015-09-24 09:30:32
[5楼] guest 2015-09-26 08:10:48
猴子以前也干过人事
[6楼] guest 2015-09-29 08:06:50
引用guest的发言:
猴子以前也干过人事


[7楼] guest 2015-10-06 13:44:32
为什么伊拉克人歧视中国人-转
发表:2015-10-06 00:36
文 | 熊永立

从伊拉克南部城市巴士拉进入伊拉克境内的中国人大都有这样的经历:办理落地签的中国人先交护照,但在一些时候,中国人都是最后一批办理完毕。那些慢悠悠的西方人后交护照,但落地签却早早办妥。很多中国人很是纳闷:中国人冒着生命危险,全身心投入到伊拉克的战后重建工作,为何还被伊拉克人歧视和慢待?而那些干涉伊拉克内政、到处被宣扬为侵略者和破坏者的西方人为什么被伊拉克人尊重和敬仰?

中国人在海外被歧视是个普遍现象,但被伊拉克人歧视,还是第一次碰上。那究竟是什么因素造成的呢? 我想聊聊有关伊拉克工作和生活中的几件小事,从中我们也许能管窥出伊拉克歧视中国人的原因。表面上和中国人被歧视没有直接的联系,但在深度上,却最能说明问题。 在伊拉克南部鲁迈拉地区,某中企建立一个营地,作为办公生活的场所。有来自20多个国家的人入住这个营地,包括西方人、东方人以及很多的伊拉克人。可以说,某中企建立的这个工作营地就是一个小小“联合国”。
生活在这个小小“联合国”的各国人在一起工作、生活,但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却截然不同,处处呈现出着强烈的对比,比如,在以下几工作生活细节方面:
一、住宿安排。中国人是严格按照等级制来安排中国人的住宿的。小领导是单间,大点的领导(也就是处级)是套间,普通的工作人员是2个或3个人一间(普通房间),工人是6个或8个人一间(集装箱)。房间不同,房间里面的配置区别也很大,领导房间的床是大床,配备高档的床单被罩,有冰箱、烟酒及零食等,后勤保障人员每天端来新鲜的水果放在领导的房间供其享用。一般的房间就是一张小床。工人更惨了,7、8个人挤在一个用铁皮制作的集装箱里面,没有洗澡设施和卫生间,他们每天都得去公共厕所解决个人卫生问题。不过,这些中国工人并没有怨言。他们能来到伊拉克工作,就是万幸,毕竟能多挣不少钱,根本不会计较生活中这种很低的待遇。他们不仅不会憎恨领导,反而对领导感激不尽。显然,在这个地处伊拉克境内的小小中企营地里,中国人官分五等,衣分十色。 而入住这个中企营地的西方公司是如何安排其员工住宿呢?英国的PETROFAC公司安排其员工住宿和我们中国公司大不一样。每人必须是单间,单间必须配备齐全,甭管是不是领导。当初就这个问题谈判的时候,某中企希望PETROFAC公司2个人住一间,但PETROFAC公司毫不让步,某中企不得不妥协。后来,由于PETROFAC公司的员工越来越多,房间实在不够住,PETROFAC公司就贴出了一张告示,说只要两个人愿意住一个房间,每个人每月补助1300美元。这样的事情,令我们中国人无法想象。
二、迎来送往。某中企在伊拉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迎来送往非常高调。如果某中企领导来营地视察,营地要动员一番,要求中方员工到门口列队欢迎。如果是大点的领导来了,整个营地彩旗飘扬,擂鼓喧天,还请伊拉克分包商的伊拉克人和其他外籍员工和中方员工一起列队欢迎,以彰显国际化。晚上当然是接风洗尘的盛宴了。如果领导要走,要喝个送行酒,很多得到消息的中国员工都主动到领导的房间,希望能送领导一程,以留下好印象。而那些默默无闻的中国籍员工如果要出门远行,连个送行的人影也找不到,更别提喝什么送行酒了。 而西方公司的领导的来去,从来都是悄无声息的。英国PETROFAC公司的Steve 先生相当于我们的厅局级干部,他时不时出现在这个营地里,没人知道他什么时候来的,也没人知道他什么时候走。英国PETROFAC公司的项目经理Peter 先生是个快70岁的老头子,一个人经常默默地在营地散步,自己去吃饭,没有人陪伴在他身边忙前忙后。而中国公司的领导在营地里,总是大呼小叫,前呼后拥。
三、打招呼。在这个营地里,不知道为什么,中国人遇到西方人,双方一般都微笑打招呼,不管认识不认识。而中国人遇到中国人,情况就不一样。遇到领导了,极力微笑逢迎。其他情况,除非比较熟悉,否则,形同陌路,谁也不理谁。在营地的伊拉克人摸准了中国人的禀性,遇到了中国的领导,也开始笑脸相迎,遇到了一般的中国人,也开始爱理不理了。

四、人员休假。西方人工作一个月回国休假一个月,休假期间待遇不变。中方管理人员是工作6或1年休假一个月,休假期间,基本没什么待遇。中国工人没有休假制度的安排,能否休假,完全由领导决定。也许,你认为中国工人太老实,不敢争取休假的权利。但实际上不是这回事。中国工人没有几个愿意休假的,因为害怕一旦回国休假,就来不了,能干多长,就干多长。中国公司的外籍员工有周末,中国籍员工没有周末,天天上班。中国公司和西方公司成立了一个联合体,按照联合体的休假制度,联合体的中国籍员工必须工作一个月休假一个月,但中国公司坚决不同意,只同意,在联合体的中国公司的外籍员工工作一个月休假一个月,中国籍员工不能享受这个权利。这个休假安排是非常奇葩的事情,最能体现中国人欺负自己人的精神情怀。
五、中国公司领导的工作和报酬。时间长了,这个营地的外国人都看出了中国公司的很多门道。他们发现,中国公司的领导的工作,就是动动嘴而已,从不动手,而且享有丰厚的特权和报酬,身边总是簇拥着一批人伺候。很多伊拉克籍员工说,在你们中国当领导,不干任何具体事项,总有人巴结逢迎,没有人敢向领导提意见,真是太舒服了。

人性是相同的,对美丑辨别的标准是一致的。通过以上几件小事对比,西方国家给伊拉克人什么印象呢?是平等,是正义,是对人性的充分尊重,是对普通人的极致关怀。而中国给伊拉克什么印象呢?是对底层的漠不关心,是对个体精神上的压抑,是严酷的官本位官僚体制,是老百姓天生的隐忍。很多伊拉克人看在眼里,想在心里,通过对比,他们会真正明白,谁是正常的国家,谁是正常的人。了解之后,我们对巴士拉海关警察对中国人投来歧视的目光和不屑的神情能说什么呢! “人民日报”批驳奥巴马“搭便车”言论,说:中国在伊拉克行义举因战而起,美国不要不服气;美国扮演的是入侵伊拉克、抛弃伊拉克的破坏者角色,中国扮演的是合作伊拉克、建设伊拉克的和平角色。人民日报的这个文章保持了其一贯的反对美国心态和立场,没有新意。但说美国是伊拉克的破坏者,中国是伊拉克的建设者,却很能蒙蔽人。
中国也是越南的建设者,也是非洲的建设者,也是阿尔巴尼亚的建设者。但最后,这些中国无私援助的国家,有几个没有倒向美帝国主义的怀抱?说美国是破坏者,但除了世界上几个独裁专政国家,哪个国家不是美国的朋友?美国入侵伊拉克,尽管没有冠冕的理由,但推翻萨达姆独裁政权绝对是一个符合人类发展潮流的正确选择。不管伊拉克现在还有怎样的阵痛和不满,但回到萨达姆时代,伊拉克的大多数人是坚决不同意的。人民日报坐井观天,一叶障目,看不清时代的发展潮流,满嘴谬论。 中国人在世界各地被歧视,不是因为我们中国人不够优秀,而是因为我们的价值观出了问题。价值观出现了问题,再多的经济投入,也换不来人家真正的友谊。如果看不到这个根本性的问题,海外的中国人遭遇被歧视的经历不会减少。中国要崛起,中国人要想不被歧视,必须摒弃人民日报的这种反美思维,必须要让世界各国人民包括伊拉克人看到我们真正有影响力、有渗透力的价值观。只有这样,我们才真正可以挺起腰杆,自豪地说:中国是伊拉克的合作者,中国是伊拉克的建设者,中国是美好世界的缔造者。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