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建伟:让我们“冒犯”一下这个世界吧……
发起人:毛边本  回复数:0   浏览数:1305   最后更新:2015/09/22 22:25:59 by 毛边本
[楼主] 上苑艺术馆 2015-09-22 22:25:59

【上苑艺评之丰雷】觉知

——读李承宰(Lee Seungjae)的观念摄影《七天》


 弗洛依德认为,孩子玩游戏与艺术创作具有相似性,两者都创造了一个自我的幻想世界,间离了现实,并使创作的主体沉浸其中,通过转移,超越现实压迫。“一篇创作性作品像一场白日梦一样,是童年时代曾做过的游戏的继续和代替物。”(引自《作家与白日梦》一文,弗洛伊德/作)这是从艺术家的心理和表象两个角度所做的速写。洛克认为,人的心灵是一张白纸,经验改变之。经验以及人类的经验——知识的教育所造成的结果就是人的知识结构的化成,它以不同强烈程度的主体性表现出来。在我看来,韩国观念摄影人李承宰(Lee Seungjae)的作品《七天》(7 Days,是成年人所玩的一种游戏,但带着艺术家强烈的主体性,也即他对处身于世界之中的理解与观念,而且后者不可避免同时对前者施予影响。

 “七天”作品的形式,让我联想到儿时所玩的打水漂游戏。只是,相对于原初的过于闲散的游戏形式,李承宰作品的变异是莫大的。首先,薄石片变成了太阳,薄石片每一次亲吻水面这一行为本身变化为一天中每小时拍一张照片,薄石片所亲吻的水面改换成一个凝固的视角:一个看上去由几个几何体构成的墙角、一小片斑驳的地面、略旧窗户的一个细部……。其次,把某一无聊时刻的一次或多次虚无行为,理性地变换为发生在七天内的艺术行为。发生的变化是,前者不过是一次打发时间的游戏,而后者通过对空间、时间、光影的觉知、考察、探究,达到对存在本身的细究,用“七天”创世纪式的方式,构筑了一个具有多重阐释空间的艺术世界。

 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一书揭示,存在(to be)是在自我显示的过程中成为存在状态,并获得存在物(beings)的具体名称,它的前提是人的存在,因为存在本身经常在历史与日常生活中被遮蔽,需要人去揭示,通过回到事物本身,来意识到存在本身及其意义。海德格尔又说,人的存在方式是一种“在世之在”(Being - in - the - World) ;人及其与其他事物的“遭遇”,构成了“世界”的概念。李承宰在他的艺术世界中面对这些空间对象,在光影的变幻中,捕捉不同时刻中的空间变化形态,清晰地觉知、捕捉日常生活中变迁的轨迹,与日常生活“遭遇”。

 正是通过觉知,一个没有个性的人通向了“此在”。因为“人是唯一关心其他存在物的存在、能够对于存在的一般意义提出问题的存在者, 一个与存在的意义最贴近的存在者, 这就是‘此在’”(引自《现代西方哲学新编》,赵敦华/著)。人不像其他存在物那样具有固定不变的本质,但通过觉知,以及进而产生的行动(思想、语言、行为),人的本质始终不断处于生成中。这启示了萨特提出“存在先于本质”。由此可见,觉知在一个人的本质生成过程中,处于关键的枢纽位置。假使不通过面向对象的觉知,就很难通向人的本真状态,而人的非本真状况的危害就是使其成为“常人”,个性完全消泯。海德格尔说,人的本真状态是通过对人的非本真状态的不断揭示而抵及的。揭示,需要凭依觉知以及行动。

 觉知的名词形式是知觉(perception),在心理学里是指,大脑接受并以有意义的方式解释随时随地体验的感受。因此,意义也就构成了觉知行为的翻译,甚至是同声传译,没有意义的产生也就是没有觉知到事物。这即表示觉知与静观、考察、研究,是对同一行为的不同角度或不同程度的表述。在日常生活中的敏锐觉知,造成基于经验的认识累积,经久必会产生质变,使得认知的主体丰富、深刻、完整,达乎既不疏离日常生活,又能具有敏锐的觉知力处理日常生活之上的人生问题。李承宰学过心理学,在他转向观念摄影后,依然能从其作品中觉察出心理学对他的影响。在《七天》作品的生产过程中,他与时间、空间、光影对话,用一种细腻的、敏锐的近乎心理活动的方式揭示日常生活世界的丰富性,从而启示我们如何处身、顺应日常生活,并从中超越。

 在佛教中,觉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佛陀的意译即为觉者,有觉悟真理者之意。在觉知与觉悟之间,分明含纳着显著的通道。网络世界里有一个流传甚广的关于龙树的故事,说龙树获赠了一只金钵,有一惯偷尾随欲窃之。龙树进得一破庙,随手将钵朝窗外一丢,恰在贼的脚边。贼惊讶万分,于是走进庙里问龙树为何如是。龙树说:自从领悟自性后,其余都不值一文。贼便想要这更有价值的东西。龙树告诉他偷东西时要保持觉知,否则别偷。贼以为此极易做到。但是两周后,他发现他一旦做到觉知就无法偷东西。龙树对贼说,你如果想重操旧业,就忘掉觉知;但那贼说,觉知的时刻那么自在、安详、宁静、喜乐,确实是任何财宝都比不上的。这个贼就成了龙树的门徒。

 觉知接近于佛学中的正念概念,后者的意思是指如其所是地明了当下的心、身状态及其变化,通过专注,觉知、关照我们的存在状态与行为。因为海德格尔曾教导我们,人是世界的前提,因此,身心必然处于世界之中。如其所是地感知身心的细微过程就必然牵扯其他事物,即正念始终是对象化的,是在对事件全然的觉照中的行动。上述那位贼头正是在偷窃行为中全然地觉照了他的行为,他没法实施一个坏的行为,因为他认知到善的观念正在拦阻他,这也许正是他欣悦地放弃偷盗,而投入真理的门下的原因。我们可将正念与觉知施行在日常生活中的处处,其过程的丰富及其行为本身的真义就会得到揭示。因此,我们也可以说,李承宰的观念摄影是一种摄影禅。

2015.9

【上苑跨界艺术批评专员】丰雷简介: 原名苏琦,诗人。1984年生于安徽青阳。曾参与创办《诗托邦》网刊并担任首期责编。2014年与友人共同发起“北京青年诗会”。现为上苑艺术馆驻馆诗人、跨界艺术批评专员。







-------------

上苑 & 鸟巢-文学艺术国际联盟(简称:国际文盟)

International Network of Literature and ArtINLA

电话: 010-60635299 60635757

Website: http://www.inlac.cc/

http://www.syartmuseum.com/

交通指南□北京东直门916路、942路到怀柔,转杯柔-沙峪口(上苑艺术馆)
□京承高速12出口 > 右拐过水渠西行2KM > 良善庄路口北行到底>右拐300m路北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