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时代文艺精神系列群展——第二季
发起人:yishuwenyi  回复数:0   浏览数:1756   最后更新:2015/07/17 17:00:57 by yishuwenyi
[楼主] 愣头青 2015-07-17 17:00:57

来源:艺术财经

历时10个月

40人(组)参与

40个村庄

40份调查

几百万字文献

5-6环之间


有个“事儿”

  7月11日,展览“六环比五环多一环”在单向空间开幕。展览现场没有常规的墙上作品,也没有雕塑或是影像装置,进入单向空间二楼,看到的是两排整齐划一的展示架,每一面都是一位参展艺术家的调查展示。展览有别于严谨的社会学调查,也不同于艺术的纯视觉表达,在单向空间这样一个社会化形态的机构,展示了40位艺术家自发、集中完成的同一个艺术项目,这和常规的展览不太一样,更像是件“事儿”。

  2014年9月,李一凡和葛非、葛磊、满宇开始发起了“六环比五环多一环”的调查项目,这个项目是针对五环和六环之间的村庄,展开的一次在地实践,项目完全开放,对六环和五环之间的村庄感兴趣的艺术家都能参与,参与者选择此区域内的一个村庄,独立或和当地人合作,对此村庄的某一方面展开一次不少于十天的田野调查,调查的方式、主题皆无限制。

  今年7月,这个项目结束,共有40人(组)参加,他们有建筑师、艺术家、设计师、导演、作家。调查的角度涵盖卫生/环境,居民/生态,生活/就业,两性/身份,教育/文娱,规划/历史等几类。这40个村庄,为宏观的历史写作提供了另一种细节;这40个在现实中发生的切片作为一个整体,让群体性转向的象征意义得以浮现。

展览现场

轻松一点,比较好进入

  从名字来看,这并不是一项严肃的调查项目,在采访中,此次项目的发起人之一葛非,对项目名称解释道:“岳云鹏有首歌叫《五环之歌》,里面有句歌词是‘五环,你比四环多一环,五环,你比六环少一环’,我们的调查范围是北京的五六环之间,就把歌词稍微改了一下,正好也符合我们的考察项目。大家不想把名字起得特别严肃,轻松一点,这样比较好进入。”

  轻松的名字背后,是并不轻松的五至六环的中间地带。这是一片非常宽广的地带,是北京最近的城郊,也是都市体制中的边缘地区。这里饱受暴力与贫穷、漠视与误解,同时又充满希望与活力。这40个调查汇集在一起,像是40个片段性现实的发生,它们没有一致的内在逻辑,也不能立刻激起历史趣味的故事。这些信息混杂着现实生活的残酷,田野调查的碎片,艺术想象力的未知,真实有力的问题本身。

艺术家包晓伟在南皋村的性用品商店调查

艺术家冷月梳理了韩家川村打工者的血缘关系

导演胡立夫以纪录片的形式,对朝阳区管庄村的卫生环境等方面进行考察

周艳峰、秦安心记录了昌平区沙河镇松兰堡村里,水果摊老板、快递员、搓澡工等居民的一天


没在意结果,更关心问题

  这个项目汇集了各种目的、身份、经历的参与者,他们并未受过严谨的社会学调查训练,这40人(组)从各自感兴趣的角度切入、跟进,感性地感知村落里的日常,还原事实的局部数据。无论是此次项目的发起人还是展览的策展人,他们都不认为这40份调查足够代表五环和六环之间的整个生态。葛非说:“我们不太讲究结果,只不过是关心这些问题。因为在目前的语境中,不会有什么具体的结果,也不会改变什么,我们希望引起大家的重视,能让更多人知道五、六环之间有这么多鲜活的存在,让更多人认识这个正在消失的区域中所发生的事情。”

  策展人崔灿灿认为“六环比五环多一环”是一次在地实验,再次强调了“参与”这一行为的重要性,和对介入方式的落地尝试,并强调了它存在的理由和背景——这个理由源于中国具有的“独特性”问题,以及对需求和处境的诚恳回应,解决中国自身的实际性遭遇。在这个背景下,这些形形色色的调查者,呈现了当代艺术对紧急公共事务的集中表达,在无形之中,它去除了学科精英化和芥蒂化,像是一场自由公调,既呈现了许多陌生的信息,也为艺术寻找到一个新的出口。

徐倬尔、王葛在于辛庄村的纹身店

摄影师戴建勇在西北门村的自拍照

导演丛峰在疃里村农贸市场和一位商贩交流

作家、策展人郑念缇在铁匠营村

艺术家周艳峰在记录环卫工人的一天

艺术家徐坦在董村采访一位餐厅老板

艺术家冷月在韩家川村

艺术家包晓伟在南皋村


六环比五环多一环
时间:2015年7月11日- 8月11日
地点:单向空间·花家地店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望京中环南路1号尚8人文创意园D座2层
策展人:崔灿灿
发起人:李一凡、葛非、葛磊、满宇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