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然9小时电影启幕 携手惘闻来一场即兴音乐实验
发起人:叮当猫  回复数:2   浏览数:1606   最后更新:2015/06/03 10:06:58 by guest
[楼主] 艺术眼artspy 2015-06-02 17:36:31

来源:艺术眼

2015年4月11日开始,由知名策展人夏彦国策划的展览项目《活的》在北京文丞相胡同智先画廊开幕。整个项目持续了一个多月,共有36位活跃的中外艺术家参与。策展人为每位(组)艺术家策划了单独的个展,展期为24小时。这个项目构建了一种问题语境,旨在探讨艺术与社会、空间、观众以及其他社会现实之间的关系。


活的——每个作品不是简单的、对象化的“物品”,它不是为了表达而表达,不是为了展示而展示,也不是为了证明某种东西,而是为了交流,它们是“活的”——更多强调参与和互动。所以,整个项目,是为了交流而存在,它需要不同类型观众的参与。


ARTSPY艺术眼将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内,通过官方微信为大家呈现一个“活的”展览,一个有观众参与交流提问,有艺术家和策展人参与反馈的艺术项目。观众可直接回复点评、问题等至艺术眼官方微信参与互动,小艺君将会挑选出部分问题和评论在翌日微信上进行展示,以期引发进一步的讨论。同时也会将问题同步给策展人和相关的艺术家。【活的】系列每三天进行一个总结,小艺君会将观众的评论和问题以及艺术家的解答呈献给大家。欢迎参与!


此次特别设置了“最佳评论奖”,小艺君会随机赠送一本画册,请关注ARTSPY艺术眼官方微信通知,中奖人员请私信小艺君联系方式和邮寄地址。


今天为大家呈现的是:掉队小组 & 栾雪雁 & Garcia Frankowski组合

掉队小组:掉队饺子

4月11日下午四点,项目展【活的】开幕。陆陆续续来到小展厅的观众各自抱着对“作品”的不同期待,但看到却是一群人在忙着包饺子,有的失望,有的无语,有的若有所思。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了这个展览的事实,纷纷加入到包饺子的行列里来,大家自包自吃,边吃边聊,其乐融融。五点多,掉队小组的成员陆续入展,包他们的“掉队饺子”,九层皮九层馅的大饺子,从很小的饺子,煮熟后,再用皮和馅继续包裹,饺子越包越大,最后,大家说都包成“饺子精”了。


策展人夏彦国:“希望来的人能有一个美好的回忆。多数人进门都想找‘作品’,今天除了包饺子就是吃饺子,在这个过程中,体验日常,交流聊天,并没有常规意义上的作品。观众自己即是作品的参与者,一部分,都是活的现成品。”

展览刚开始,观众围在门口好奇张望

策展人夏彦国和智先画廊的经营者Cruz在和观众交流此次展览的主题并回答观众的提问。

策展人夏彦国(左)和观众在快乐地交流。

虽然开幕式是让大家意想不到的包饺子,但是随着最初的惊讶过后,所有人都快乐地接受并融入进了这场反差之中。

展览刚开始时,志愿者团队在紧张地忙活着,九种馅料,九种包法,每一种里面的馅料都不同。

即使用筷子吃饺子对外国朋友来说有些难度,但是美食的诱惑难以阻挡啊!

大家都在仔细安静地观看周老师包饺子。

周老师在认真地制作第一个也是最小的饺子。

第七层饺子已经煮熟啦!

包上最后一层那可不是闹着玩的,馅料也有讲究,要好熟的,韭菜鸡蛋的最好。

周老师在专心致志地制作最大的一层,也是最难包的一层。

“饺子神”横空出世,兄弟们上香!

刚刚出锅的九层饺子,大家都觉得这个经过九次滚煮的大饺子此时已经带有了某种和通常所见的饺子不一样的东西,于是,大家给它点上了一支烟,以示敬畏。

九层的大饺子煮熟后被切开的样子,很像老北京的一道面食——蒸懒龙。


栾雪雁:Living Room

小展厅,大舞台,这是栾雪雁的living-room。

艺术家把展厅当作自家的客厅,给所有超过半年没有联系的朋友发出邀请,请大家来展厅聊天。艺术家事先没有告诉朋友们这是在展厅聊天,大家也是自愿前来。艺术家邀请了大约50位久未谋面的朋友,最终前来赴约的不到10人。

栾雪雁老师在展厅里耐心地等待她邀请的久违的老友们。

第一位栾老师久未见面的好友终于出现了,栾老师很激动,特意走到门口迎接。

又来了两位好友,虽然和栾老师已经有半年多没有联系,但今天见面,大家彼此没有任何的尴尬和不适,还像当年一样的畅所欲言。

这位好友还带了新鲜的草莓前来。

前来观看展览的观众,显然对于今天的展览-----空空的展厅,孤零零的桌椅,他们更加的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栾雪雁老师和前来参观今天展览的第一位观众在交流。

栾老师说,“胡同里有阳光,大家搬椅子到外面,一起晒晒太阳。”

栾雪雁老师夹在画廊门缝中的提示条,上写:“我在隔壁caffe,有事call我”。

著名艺术评论家王小箭老师、曹星原老师和本次展览的策展人夏彦国老师在亲切地交谈。


Garcia Frankkowski:双联画

《双联画》展览的整体效果图。

这是一个关于“两部分”的展览,所有的事物都是交叉存在,互为一部分,互相对立。比如艺术家vs策展人VS展览空间VS公众VS艺术品VS艺术家......


【双联画】探索艺术作品内在的辩证本质。整个【双联画】是一个同时互相赞赏又相互挑战的装置作品。在【双联画】中,艺术家、艺术作品、艺术空间、策展人和公众都要面对他们自身的角色和意义。绘画、雕塑、影像、装置、诗歌与行为艺术等,使哲学的调查具体化,这个调查将会质疑那些公众、艺术家、策展人、艺术作品、艺术空间和展览等概念上的假定。【双联画】同样也质疑“活的”这个展览中的概念、观点和执行。

装置作品之一,类似的黑色正方形装置还有大小两组,这是居中的一组。

Garcia Frankowski是一个致力于寻求普遍性和崇高性的艺术合作体。他们利用油画、装置、表演、出版、图像、多媒体、拼贴画、文字、诗歌和空间构成来讨论有关虚无的可能性。Garcia Frankowski认为艺术应当更自由地去寻求终极的自主性。他们有目的地构建一个有关虚无的系统,它容纳了指代与被指,客观与主观,作为一个超越现实的客体,这个系统对当代变迁无常的社会的影响免疫;建立在唯物对话上的绝对权威。Garcia Frankowski以无形创作虚无。

艺术家在布展

前来参观的观众在观看今天展览的影像部分的作品。

每隔半个小时,Garcia Frankowski组合会深情严肃庄重地为大家朗诵诗歌。

艺术家在朗诵诗歌,诗歌由多种语言组成,虽然来宾多数不能听懂他们在朗诵什么,但是对于艺术家专注、凝重的表演大家还是予以了敬畏和肯定。

装置作品之一,由长短不同的几根圆棍粘连在一起,被安置在展厅一进门的地方。

本次展览的影像作品。

本次展览的影像作品。

前来参观的日本艺术家在和本次展览的艺术家交流。

大家对于今天的展览既感到迷惑又被深深吸引,层层围裹着Garcia Frankowski组合,与他们进行着热烈地交流。

[沙发:1楼] guest 2015-06-03 02:28:41
贵国教育界人士都很热爱艺术!
观众是不是也都是老师?
[板凳:2楼] 艺术眼artspy 2015-06-09 10:33:21

来源:艺术眼


活的 | 陈曦 & 梁半 & 辛云鹏


陈曦:闭馆日“大霍”



打扮成大卫.霍克尼模样的陈曦老师


在“活的”展览中,4月20日发出的通告是“闭馆(Closed)”——它是一个由艺术家陈曦主动嵌入的事件,因为4月20日,是星期一,艺术界惯例的休息日。

4月20日上午(正值大卫·霍克尼在京访问展览期间),陈曦受到他1981年来华事件的启发,决定以“大霍”的身份再现“写生”情景。下午,陈曦购买了鸭舌帽和黑框眼镜等道具、画具,在智先画廊所在的文丞相胡同画了一张水彩写生,并署名“大霍”。


陈曦老师正在打扫上一个展览留下的一地灰尘。上个展览是电工师傅在展厅打磨了8个小时的铁板,展厅里不是一般的脏啊,地上、墙上,哪儿哪儿都是灰尘。


在胡同里画画的陈曦老师和凑上前观看的好奇孩子们。


陈老师的画:展厅外的胡同。


陈曦老师在用手机给自己刚刚完成的水彩画作品拍照留念


一幅写实水彩作品完成了。陈老师说,这感觉就像他当年上学时无数次经历的户外写生。


展览中遇到突发事件:写生时,因接到陌生来访者电话,需要打开画廊大门。不料在开门过程中,锁芯损坏,大门无法再次开启。之后打电话叫来开锁公司人员,拆除坏锁并更换新锁。


意外发生了,陈老师打不开门了,是该往左拧,还是该往右拧啊?陈老师很是纠结。


展厅门彻底打不开了,无奈之下,只能求助于开锁师傅了。


开锁的师傅一通忙活,陈老师站在一旁,一点儿也插不上手,只能摆出一副艺术家的从容和淡定。


梁半:白南准的遥控器



梁半展览《白南准的遥控器》整体布置图。


展览分为两部分,其中一部分是视频,视频内容是-----艺术家裸体躺在沙发上,手拿电视遥控器不断调节目,电视频幕上颜色的变化反射到艺术家的身体上。


影像作品,艺术家手持遥控器不停地拨按,电视荧光屏的光线反映在艺术家身上,一会儿红,一会儿绿.....


今日展览的作品之一,《外星人的眼睛》铝板喷漆装置。


另一部分是铝板喷漆装置,作品名称是【外星人的眼睛】NO1、NO2,作品将现成等比例缩小的凹凸地图即兴喷上颜色,直至覆盖原有的信息,最后得到不具备任何信息的抽象图式。


艺术家梁半


艺术家梁半的创作方式像是一位懒散的货车司机。没有驾照,但迫于生计,又不得不穿梭在历史与现在交叉的小道上叫卖,且一卖不复返。他迷恋科学,却在不具备科学考证下煞有介事地把各类野史与MP3之后的美学扯上关系。不仅如此,他还在网上购买义乌产品而转化为诗。他的个展由两件作品《外星人的眼睛》和《白南准的遥控器构成》构成。《外星人的眼睛》是进行中的计划,他将现成等比例缩小的凹凸地图喷上了颜色,最后得出具有抽象意味的图式。另一件录像作品呼应着他漫不经心的艺术实践态度——他躺在沙发上拿着遥控器不断地调换电视节目,但录像并没有给出节目的内容和声音,仅是呈现反光在身体上不断变化的电视频幕颜色。


艺术家梁半在和前来观看展览的观众交流他的作品《外星人的眼睛》


梁半在给90后的观众解释他的影像作品。


策展人夏彦国在和艺术家、观众交流。


梁半和观众在一起观看他的影像作品。


因为展厅小,胡同也成为展厅的部分延伸,观众们在这里互相认识互相交流。


辛云鹏:20140422



展厅现场图


作品是一个长达18分38秒的录像,它仅仅记录了一扇窗,其来源是作者站在自家阳台上拍摄对面一扇亮着灯光的窗户,一旦开机拍摄便一直持续到这一户人家熄灭灯光——窗的图像消失在夜色里,随即作者才喊“停”终止了记录。影像从头到尾不经后期处理,开始和结束都录下了作者的声音“开始”和“停”。


在现场调试设备


曹星原老师在观看今天展览的影像作品。


策展人夏彦国和曹星原老师在交流对作品的看法


艺术家展出的作品影像


艺术家辛云鹏

[地板:3楼] guest 2015-06-09 11:14:49
屌丝玩法
[4楼] guest 2015-06-10 09:31:31
[5楼] 艺术眼artspy 2015-06-12 15:59:14

来源:艺术眼

 

活的 | 厉槟源 & 邵译农 & 贾淳 

 

厉槟源:请假

厉槟源的请假条

厉槟源在今天向策展人夏彦国和举办展览的智先画廊提交了他的请假条,他因摔伤不能出席他的个展。在展览现场,除了贴在墙上的请假条,还有一个投影在播放厉槟源曾经做过的行为作品录像。

这一日,策展人和艺术家都请假,展厅显得空荡荡的,只有艺术家的行为录像在不断循环

厉槟源的请假条:

夏彦国、智先画廊的负责人:

你们好,我因在2015年4月6日在老家意外摔伤(脑震荡、多处关节扭伤)至今仍行动不便,医生嘱咐宜在家静养,故此不能出席完成事先约定的4月27日的个展项目,特此向你们提出申请,请假时间为4月27日一整天。

望批准,谢谢!

请假人:厉槟源

2015年4月26日

 

观众在观看艺术家之前做过的行为

艺术家的行为艺术有些看起来很疯狂

也有一些很严肃

 

 

 

邵译农:来福

来福 展览现场

来福展中醒目的花墙由一块一块铁浇铸图案组成:具体由传统四朵云组合成一个图案,呈四方连续状,以十字连接。其含义为福上加福。作品由花墙在狭窄的展厅形成一道墙、其中在墙角留有一个洞门。这高顶房脊的铁幕花墙给观者心理上和空间上带来某种体验——或在约束、在延伸、在通透、在隔绝之间,或在冰冷、在华丽之间展开生存和自由的微妙思考。该作品在花墙内和花墙外形成两个空间的一个场,也形成了如同剧场—看和被看的不同视点。因此,该作品的整体空间理念构成了对现实空间、艺术空间和心理空间的追问和换位。

艺术家在布展,将一个个部件组合起来也费了不少功夫

花墙的细节,由四朵云形图案组成的每一个来福,看起来很像中国传统建筑中的窗格

在花墙背后看画廊外面的世界,仿佛被隔离开了

花墙上留有一个空洞,许多观众都选择从这里进入花墙隔开的另一边。而策展人(左)和艺术家(右)在花墙之后交流

花墙下方的这个洞,对前来观看展览的观众都是种考验,多数人都会停下来,做那么一会儿的思想斗争,有的最终选择钻了进去,有的始终选择从外面观看。

也有人希望用手机留下这美丽而冰冷的墙

艺术家、策展人和观众在胡同里交流

艺术家邵译农和他的“来福”花墙

 

贾淳:美院毕业

贾淳老师一边读书一边在等今日前来参观的观众。

4月29日,“活的”展览第十九天,今天原本是由天津美术学院的贾淳老师带领他的毕业生一起谈毕业作品,但是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贾老师的学生或是因为有事,或是因为害羞,还有的是从众,都没有到场。空荡荡的展厅里,只有艺术家贾老师一人在场,于是,展览临时调整,变成了贾老师和前来的观众进行一场自由主题的交流会。有位观众是位热爱旅游的妹子,在旅游途中还会一边行走一边用iPad画画,她展示了她的绘画作品给大家看,还一起和大家交流了一直坚持在路上的诸多体会。贾老师还就本雅明的灵光消逝的年代给大家讲解了自己的认识和体会。展览,或说交流会在融洽和谐的气氛中结束。

因为原定参加展览的贾淳老师的学生多数未到场,展览临时调整为贾淳老师、策展人夏彦国和前来观看展览的观众席地而坐,畅谈艺术理论和人生感悟。图为贾老师和夏老师在布置现场。

前来观看展览的观众帮忙一起布置

艺术家自述:

在这次展览大的主题下“美院毕业”作为一件参与性作品有两个层次:首先由艺术家们合作 完成的作品创作,其次是开展后艺术家与观众展开的针对“作品内容”、作品制作过程的陈 述与讨论。如前来观看展览的观众所了解到的,展览现场的空间中没有物化的作品,或者说 作品的实质内容是我本人作为创作参与者之一对这件没有如期赴约的作品的描述。通过描述 所展开的是我所经历的不同范围内艺术圈相互漠视、相互无知的现状。 在接到参展邀请之后很短的时间内,我决定告诉我辅导的几位艺术专业准毕业生在北京有个 展览的机会,他们可以把自己毕业创作的实物、模型或方案带来,一起做一次毕业展的预演。 预演可以让创作迅速脱离创作者成为可被论述的主体,其他观众对创作的议论、评价或建议 都会是颇有裨益的补充。

这位前来观看展览的女孩指着旁边的俄罗斯男孩说:“这是我旅途中捡的男朋友。”

大家在观看这位女观众分享的自己的绘画作品。

今天展览的艺术家贾淳老师

 

[6楼] guest 2015-06-18 11:10:18

来源:艺术眼

 

活的 | 赵欣 & Jason Mena & 双飞艺术中心 

 

赵欣:释然在浮华掩映之下

艺术家赵欣用黑白照片纪录了一朵风信子花从含苞、开放到最终凋谢的过程。

 

艺术家赵欣的展览由两部分组成,这两部分分别以不同的方式展示了风信子花。

其中是一部分是以摄影的形式展现,艺术家用传统相机、黑白底片、手工印放的方式拍摄并制作了七副风信子花丛盛开到衰败的图像。

展厅全貌,左侧墙上是照片,右侧放置了影像

 

艺术家还为作品陪上了一段诗一般的文字:每一支风信子都知道自己是一支风信子。即使深谙易盛还易衰,浮华眼前飘过,依然尽自己所能,任自己本性,把握每个此时、此地、刹那、瞬间,竭尽所能扮演好自己角色。生命“实相”既是当下,然而虽身姿曼妙,性感妖娆,却依然难掩无常。从一张底片到一张底片,是心底潜藏的愿望、欲望和希望的实现,只是通常都是暗喻的,有可能不为别人所察觉,这就是为什么朱耷画的鸟总是翻着白眼。似曾相识,见景生情,俯仰之间,皆为陈迹。

影像记录的风信子

 

另一部分是影像,这段视频中,在固定机位连续长时间的拍摄一朵风信子花,画面安静,看似没有任何变化,但细心的人会发现,视频中右上角被特意放上了时间的标识,画面看似静止,可时间在那里却不知疲倦的一秒一秒地行进。

图片纪录了一朵风信子花从含苞、开放到最终凋谢的过程。

今日前来观看展览的人络绎不绝,小小展厅都略显拥挤。

因为智先画廊地处胡同,所以,每有展览开幕,胡同里的许多本地居民都成了展览的固定观众。“瞧,这位大爷看得多仔细啊!”

一位带着宠物猫来观看展览的观众。

也有很多外国朋友过来参观

艺术家赵欣和他的图像作品。

 

Jason Mena:无人生还

展览现场:正对展厅大门的墙上挂有两张“手”的图片;地下摆放着一摞经济观察报,报纸当中夹着温度计;另一面墙上孤零零地粘着一张百元人民币。

5月3日下午4点,【无人生还——Jason Mena个展】在智先画廊开幕。Jason Mena是出生在波多黎各,生活和工作在墨西哥的艺术家。在过去的五年,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灰色市场,以及它与国家政治、全球金融的关系和这些因素对艺术生产的影响。此次展览将呈现艺术家的装置作品,讨论艺术生产与政治、经济、市场的影响力之间的关系。

展览作品之一

放在地上的这一摞夹有温度计的《经济观察报》,无需言语解释,它所传递的意思大家一目了然

小伙子好奇地在翻看地上的报纸,想知道里面是不是还藏着其他奥妙。

前来观看展览的小伙子,手举着自拍神器,得意地和墙上的展览作品之一百元大钞合影。

参观展览的观众围在作品旁欢快地交流着彼此对作品的观感。

 

双飞艺术中心:替天行道

布展完成后的展览现场:双飞成员的身体雕塑为参拜对象,后面摆满了供品

继空间站的《双飞克莱因蓝》和今日美术馆《双飞荒蛋奖》两个极具特色的展览开幕之后,双飞成了艺术界最热门的话题。今天的展览,双飞艺术中心极尽荒诞夸张而又真实的为大家献上了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行为表演-----替天行道。

布展已经完成,一场极尽荒诞的表演即将开始。

这是双飞为智先画廊特制的一场表演,我们将自己的身体雕塑作为参拜的对象,供上了酒肉糕饼,随后指导观众纷纷上香,并分享食物;上香后当然双飞也毫不吝啬地拿出双飞币,不但分发给现场观众,也烧给了列祖列宗、天地神佛、仅以此向天明示:我们做艺术重德重道、嫉恶如仇。现场气氛庄严肃穆而不失活泼。在行动结束后,双飞并不辜负“替天行道”的原则,仔细地打扫干净画廊空间,道具整理妥当不留痕。

祭品很丰富,有肉有水果。

焚烧“双飞币”。

有的观众也禁不住参与了表演。图为一女观众在祭拜本次展览展出的泥塑作品。

展厅门外的胡同里挤满了前来观看展览的观众,现场气氛十分高涨。

表演结束后,大家狼吞虎咽的在分吃祭品。

表演结束后,大家狼吞虎咽的在分吃祭品。

表演结束后,大家狼吞虎咽的在分吃祭品。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