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画廊看展览开幕,结果艺术家摔伤请假了没来
发起人:无厘头  回复数:0   浏览数:2141   最后更新:2015/06/01 16:23:30 by 无厘头
[楼主] 橡皮擦 2015-06-01 16:23:30

来源:东方艺术大家  

中国馆的困惑与挑战


方振宁/威尼斯报道摄影


自从2003年威尼斯双年展上首次有了中国馆以来(最终因非典未能成行),今年已经是第十二年,我印象比较深的是2007年由策展人侯瀚如策划的第52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主要是主题和空间布展上可以圈点,而此文主要是谈谈今年的第56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


困惑


我在这里所说的中国馆的困惑有两个方面:首先是场地的问题,由于中国馆进入威尼斯的事件比较晚,所以主办方给了军械库端头的地方,好在那里有个处女花园算是一个奢侈的空间,因为其他国家馆都很难拥有这样一个宽敞的室外空间,然而不理想的是,中国馆的室内则是一个油罐库,除了空间狭窄以外,还有呛鼻的油味,长期以来中国馆的室内空间只是油罐中的夹缝,我每次看到这样的情景都有一种屈辱感。

位于处女花园的刘家琨的装置作品《随风2015·由你选择》,家琨建筑提供


直到我作为中国馆的策展人策划2012年的第13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不得不沿用这个场地时,才把这些不利的“限制”因素转换为“必要的制约”,才发现,如果没有这些油罐,实际上我的布展和展出的作品概念是不能成立的。这次实践让我认识到,限制中产生自由的道理。因此,那次“原初”展成为成功的案例走进伦敦大学策展课程中的优秀案例。

OMA中国馆室内布展图,OMA提供


2013年在中方和意方长年持续交涉之后,意方终于撤除了他们认为是文物的油罐,于是中国馆有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豁然开朗的单一巨大的空间,然而接着而来的问题是,如何使用和控制这个空间?这对策展人和参展艺术家来说都是一个挑战,而中国官方一直希望中国馆有新的起色,也就是说,以往的展览有因展览效果欠佳而埋怨场地局限的,而现在如果展览效果再有问题,你也就不能再吐槽场地了。接着而来的困惑就是怎样让这个空间生辉,作出引人注目的展览,而今年的中国馆有了不小的起色。


起色

与以往不同的是,2015年第56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的策展人崔峤是一位女性,而她的身份是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BCAF)的负责人,这在以前的策展人挑选历史上未曾有过。离双年展开幕只有两个月的时间时,中国官方决定了中国馆的策展人人选,崔峤领衔的BCAF的方案获得全票通过连她自己都感到意外。那么我们来分析一下这是一个怎样的框架?

OMA中国馆室外布展图,OMA提供


为切合本届双年展的总主题“全世界的未来” (All the World’s Future),中国馆的主题为“民间未来”。我记得2000年建筑双年展的主题就是“未来”,这次总策展人奥奎·恩维佐(Okwui Enwezor)只是多加了一个“全世界的” 未来,应该说和这样一个宽泛无边的说法吻合不是一件难的事情,也就是说奥奎提出的概念没有什么新意,可以忽略,其实很多国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意志出展,所以今后中国馆也可以不必那么拘谨。


BCAF最终邀请了3位艺术家个体以及2个艺术平台自组织共同参与:刘家琨、陆扬、谭盾、文慧(生活舞蹈工作室)、吴文光(草场地工作站),崔峤对媒体说:“首先寻找能够足以体现这个标题的艺术家,在多年的工作中跟这个主题相关的会有哪些艺术家。又在其中进行筛选,包括对于艺术家的作品类型、年龄、领域都有不同的涉及,从艺术家名单中也能看出张力,这并不是一个规整的艺术家的名单。就如吴文光老师有超过20多年的时间都在从事独立纪录片的领域,这样的类型在中国并不多见。”


威尼斯现场

我匆匆穿过暗黑的中国馆室内,来到处女花园充满阳光的草坪,我知道这样走并不是顺行,但为看家琨的新作心切不得不直奔花园。来自成都的建筑师刘家琨散步在用众多钓鱼竿搭建的空灵的拱形长廊中,中国建筑师以艺术家的身份参加威尼斯艺术双年展还是新鲜的事情。这件题目为“随风2015·由你选择”,长二十四米,高五米,跨度为十二米的装置作品,出人意料的通透和抒情,只是看图片很难理解它的奥妙和玄机。

刘家琨的 “随风2015……” 草图


我的疑问是:这件作品是建筑还是艺术?显然它是一件互动装置,不是因为你可以走进这个空间休闲,而是你可以感受到力的对立与均衡,温度对物体的作用,使得一排鱼竿的弧度以及钓鱼线前梢悬挂的钢剑有着微妙的升降,建筑师期待参观者意识到什么?就是让观众去感受一种敏感和脆弱的关系平衡。我没怎么去想鱼竿的社会意义,那一排根部由原木压重的钓鱼竿利用捎部悬剑的重量而弯曲形成拱廊,会受力微妙,随风颤摇,相互碰撞;这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脆弱平衡,让人有一种危险的感觉,这是培养人类敏感感觉,起着教化作用的装置。观众可用便签写就自己的看法,并用悬剑上的磁铁将便签吸在悬剑上,我写的便签是:“剑道为万道之道”。便签可每日收集,作为后期文本,成为这个装置的延伸。

刘家琨的装置作品《随风2015·由你选择》,方媒体提供


刘家琨自己说:“从表面看,这个装置可以概括为:一排根部由原木压重的钓鱼竿因捎部悬剑的重量而弯曲形成拱廊。构建拱廊的方式通常是“抵抗重力”,而这个拱廊却一反常规“利用重力”而成形。相比于构成装置的实物,重力是看不见的,然而它却是这个世界赖以存在的基本要素,是这个力学构筑的内在逻辑和构成原理。由长长的钓鱼竿所形成的力臂决定了这个装置的平衡极限。一端是粗重的原木,另一端却是细长的悬剑,由细细的几乎看不见的丝线连系并维持着的这种风吹草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脆弱平衡。”巧妙的利用力学原理来构筑形体、空间和运动,这或许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从而我们看到刘家琨的作品与许多其他中国建筑师的作品有着本质上的差异,有差异而产生的距离将在日后见分晓。既然一只蝴蝶翅膀的振动可以引起飓风,一个人的意见也可以影响未来。所以刘家琨说: “未来在你手中,由你选择。(未完待续)

刘家琨在他的装置作品《随风2015·由你选择》前,方媒体提供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