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票:那些你曾经混迹过的艺术论坛
发起人:art娜娜  回复数:14   浏览数:5162   最后更新:2008/01/09 12:27:26 by guest
[楼主] 北门骞 2007-04-01 07:32:28
照相机时代的油画艺术与计算机时代的当代艺术                                              

——北门骞

在一百多年前的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正象地球人都知道的,当时的油画艺术是以描绘现实世界为能事的;“画得太真实,太像啦。”这是艺术大获人心及其基本的美学品质。
可是在这个时期,万恶的科技开始突飞猛进,在某次小小的猛进中,居然让它发明了照相机;于是乎,“画得太真实”的油画艺术所赖于盘踞的地盘,便逐渐被那个方方铁壳子里的玩意占去了。面对着这样威胁或说挑战的油画家们,没辙了,只好行动起来,开始保卫自己的地盘,他们总算没有白吃干饭,这一场保卫战的最后结果,倒是让他们搞出了诸如印象派、野兽派及立体派,一直到最后的抽象主义。……这样一段艺术史变迁,俺想,也是地球人都知道吧。在此重温它,并特意提出来,用意呢,不过在于提出或者用来启示,一百多年后的今天咱们又面临着的艺术问题。
什么问题?容俺一步步道来。
现在的艺术,不可否认其主流是“当代艺术”。这“当代艺术”呢,至上世纪约60年代发展至今,除了具体特指如“影像、行为、装置”等门类,它的重要特征,就是愈发走向系列化和综合化;以单件作品打天下的做派多少显得老套。由此,诸如复制、挪用、篡改、反讽和调侃,作为常态的艺术手法之运用,也就构成了这“当代艺术”的地盘。它的基本美学品质,套用一百多年前的那种句式,便是“搞得太精彩,太妙啦。”
可是,万恶的科技迅猛发展,它在20世纪末,新世纪初又发明出了由计算机及其互联网世界。于是乎,要求“搞得精彩”的当代艺术所赖于盘踞的地盘,事实上又面临着,比当年照相机大不了多少的新方壳子里玩意挑战了。是不是?有例为证。
例子,俺无妨拿现成的,就拿最近在互联网上赢得国人无不关注,且被按上“世上最牛钉子户”标题的事件为说罢。那本是次常见事件,城市要开发,官商搞勾结,然后他们以“公共利益”名义鱼肉百姓,然后其中一个拆迁户不服,起来抗议。在中国当下现实里,这类事件真不知发生过多少多少起了。(上帝知道!那是比英国资本主义早期那场“圈地运动”不知要肮脏多少倍的。)这等事情让谁摊上,谁都是剜肉放血般剧痛的,但对于置身于事外的国人们来说,这些年来早已麻木。(也只有麻木。)可是这次当事人的抗议之声,通过互联网传播出来后,突然间引起国人们深切关注和声援。(是否借着“物权法”刚颁布的东风,则就不知了。)
国人的深切关注和声援,到头来,就象我国的互联网里出现这等事经常遭遇的那样,不出几天,官方就大感不爽,给你一下子屏蔽掉。自然,国人围绕这“钉子户”事件,在互联网的平台或空间里,展示出来的各式各样“话语”毕竟留了下来。这些“话语”,当俺回过头来审视它时,油然发觉它们早已超越“新闻事件”所要遵循的真实性和叙述性原则,而进入与“当代艺术”一脉相承的“语境”里。这,不仅反映在其中大量文字类内容中,也体现在后来滚雪球般越滚越多的诸如音乐、图片、视频等繁多的方式里;更体现在其中无不渗透着的反讽呀篡改呀调侃呀以及大家称为“恶搞”的东西。
当然拉,其中的图片也好或者某段视频、音乐也好,要是单一地去看,那是可以将它们视作“当代艺术”种种“泛社会化”后结果;但是,手法的东西毕竟如同油画技法一样,只是表面性的玩意;透过它们,让人看到的是几乎扑面而来的叫做老百姓的多数人,因这件事迸发出的压抑已久的愤忿之情,是他们一颗颗突突跳动得要蹦出来的心,更是一张张非说不可的嘴;正是这种真生命东西在沸腾,任谁都会与之共鸣;因此也深深地打动着象俺这种算是在艺术圈混着的一个人;当俺进而将它们作为一种整体审视时,则再一次看到了博伊斯提出的“社会雕塑”、以及它的力量。是的,社会雕塑、以及它的力量!
正是这样的“社会雕塑”以及它的力量,你看,“钉子户”的形象从从前总是与“刁民”联系在一起,一个很差劲的负面形象,一跃登上了“保卫家园”挑战强权的英雄的、正面的形象。(几乎是一夜之间,这样形象转换便告完成。神速得简直要让人骂一声奶奶的。)正是这样的“社会雕塑”以及它的力量,使得一处被断水断电的危楼悬崖。20米深巨大圆坑。四周的高楼大厦。房地产商巨幅广告:彼岸就是幸福。对面地铁线一辆辆轻轨穿梭而过。危楼之上“钉子户”挥舞着血色的国旗——这样的视觉画面,(真像部大片那!)也是在一夜之间,传遍大江南北,络进了每个国人的脑海里。从此后,完全有理由可以想见,在我们母语里的“拆”字将会有这样幅画面,在我们大大小小城市化版图里会有这样幅画面,在中国底层百姓向来做奴隶不得的命运里一样会有这样幅画面。是呵,正是这样的“社会雕塑”以及它的力量,让总是“沉默的大多数”百姓们,为自己终于能够鸣鸣不平而多少解解气。(尽管这样地解气没用,但不解气会憋死人。)而让从来说一不二的英明领导们的脸上,那个挂不住呐,嘎嘎~~;让房地商呢,估计以后他们西裤里的腿肚子总是颤索索的。
由此再看这“钉子户”事件一波三折、极具戏剧性的也好,刹时的亿万人瞩目、万人参与的轰轰烈烈性也好,以及现场一幅幅照片,所谓“恶搞”类图片也好,以及法厅的“判决书”、那个《物权法》起草“专家”的帮腔、重庆市长明确表示“拆”的态度也好,媒体的同样明确表示反对声,象《南方都市报》的社论《钉子户,挺住》也好,还是互联网上众口一词的嘘声骂声,还是文化人的多样解读也好,音乐、视频、影像,口水战也好,就都成了这样“社会雕塑”的一块块体与面,一行行点与线,及至某种抽象的表征、符号。
这样的“社会雕塑”,很显然只有在互联网上才有它施展的平台;这样地纷繁复杂又精彩绝妙,也只有到了现在的计算机时代才可能实现。
批评家邱志杰现在据说忙于搞一种“综合艺术”,俺没见过他的“综艺”是怎样种面貌,搞得精彩与否?但在互联网世界里,在这件“钉子户”事件中,本人是感受到了一种真正的“综合艺术”,——真正到让俺从视觉、语言文字到音像,从恶搞到正解到反讽,多层次、多角度的感受同深,亦喜亦怒又全身心为之牵挂。——真正到让俺觉得,这些年来见过的那么多的同行展、双年展,还不如这样一次给予的信息量更多,冲击力更强;因为这样的“钉子户”形象,它触及到的是自我的良知、灵魂,而以前的不过是视觉,仅仅是视觉。批评家王南溟近年来一直在倡导“批评性艺术”,俺也没有细读过他的理论到底咋样,但同样在互联网里,在这“钉子户”事件中,让俺真切地感受到什么是“批评性艺术”,而且是全民参与的,而且充满现实穿透性,犀利无比。
回过头来,再看看咱们专业艺术家们在专业美术馆及画廊里制造出来的,被冠于“当代艺术”作品的都怎样呢?拣个人比较熟悉的说,“玩世”那几个?“艳俗”的那一溜人?那些搞影像的炮制出来芸芸“杰作”——都是将某人某地用摄像机咔嚓一下,然后应用计算机上那种咔嚓类的软件作一变形,就算OK了的玩意?还是搞行为的,象以妖艳、装嗲加裸男身份而出名的那个马六民?还是那个喜欢在自家背上种草、络铁印的杨志超?还是那个到处伸舌头,舔个不停的苍鑫?(舔得老让俺想到自家那条小狗“阿哇”,它在院子里那个样。唉,请恕这么联想。)……且不说他们那些作品到底有多少创造性?(因为显而易见,如果没有国外同类作品作过底色的,他们恐怕连想都不敢想的。)就是有的,呈现的都是单件性的,某个创意类点子而已;它们带给人只是小小的惊讶,小小的触动,自然包括小小的精彩;就象九十年代挺入小资们胃口的那首歌《我是一棵小小草》,就象这些年叫春得愈来愈闹猛的小资情调;它们与上述“钉子户”事件造就的“社会雕塑”相比,给俺的感觉,打个比喻,那等于是八年抗战时期,一个是国军在台儿庄及在长沙进行过的集团军式浴血会战,一个是土八路游击队在山角旮旯里,用什么麻雀战、地雷战的干活,去骚骚日本人的痒。哈哈,骚痒。虽然说起来呢,现实中咱们那些艺术家去作土八路式的“骚痒”,多少是需要的,因为正如俗语说的,馒头你也得让人一口一口吃嘛;只有他不是隔靴的,总是好的小东东。但是,但是呵,这毕竟是“世无英雄而使竖子成名”;而今英雄来啦,那就是万恶的科技发明的计算机、互联网,以及运用它们的无数有头有脑、有血有肉的网民们的互动,这种互动造就的英雄叙事,英雄式碑林。那样的“英雄”虽然无名,然而,他们造就的一件件“社会雕塑”却是有名的,而且因着其社会性而巨大无边,精彩无边,最后又是有名得无边。(以至于连上帝都快忌妒了。)
联系到前段时间,本人写过一篇“现在的行为艺术在哪里”文章,内中曾写到“中央一套”被作为避孕套商标注册的妙不可言,写到“芙蓉姐姐”所引起国人审丑之狂欢的精彩等等,那么,俺上述提出来的当代艺术地盘,而今面临着比照相机更大些的方壳子挑战的立论,应该是有理有据吧。
诚如是,当代艺术家,如果还具有这个“家”的身份的话,真需要深思,真应该去另辟蹊径,以使当代艺术的美学品质作一方向性改变,为了不至于白吃干饭,亦为了保卫自己的地盘,就象从前油画的前辈们所面对过的,所做过的那样。
不然的话,在而今“人人都是艺术家”时代里,人们要是老见到专业艺术家做出的艺术,反而连“人人”都不如,那就令人肯定怀疑,专业艺术家们的脑子是否进水了。呜呜呜~~


                            —— 2007-3-30
[沙发:1楼] 北门骞 2007-04-01 14:38:07
俺一直在想,如果说上个世纪后期最能够代表中国大江南北典型形象的,只能是两只细轮胎、还得靠脚力踏动的自行车的话,那么到如今最能够代表典型形象的,实就是这种象螃蟹那样怪模怪样的推土机。在它横行下,中国大江南北遍地在拆迁,到处成废墟。虽然接踵而来的,是那种光鲜亮的所谓现代化城市,可是呵,其中掩藏着怎样地惊天黑幕,黑交易,黑手;而老百姓为此又经历过怎样地痛苦与辛酸。至少在俺的老家这样地光鲜亮改造中,俺不知多少次目睹过,一户接一户的老百姓面对着这横行着螃蟹机,那寻死寻活的阻拦和抢天哭地的眼泪。呜呜,不说了,不说了,还是让这种螃蟹机横行在中国吧,就象上世纪两只细轮胎转动在中国。没法子,历史总是在无边的残酷中挪行,尤其在我们这个被上帝扔到一边去的民族。
[板凳:2楼] 北门骞 2007-04-01 14:40:05
这是一幅已经广为传播的现场照片。孤楼、悬崖、突兀得匪夷所思,还挺像俺们男人裆下那具勃起物;极具视觉张力;加上后面插着血色之国旗,前面挂着白底黑字一条横幅,一行毛笔字:“公民的合法私有财产不受侵犯”以及紧跟着三个大大感叹号;它们又联系着一个关于“拆”房扒房的令人憔悴的故事,……怪不得有人给它加上“史上最牛钉子户”。这照片可解读的东西的确太多太多了。今天我们大大小小城市的光鲜亮是怎么炼成的?我们究竟在走向现代化还是“拉美”化?有此照片就足够了,而将来进入历史,若干年甚至几百年后的后人研究今日中国,立此照片,亦够了。
它让俺还想起前年沙河镇一所小学被突如其来洪水淹没的孩童,在临死的挣扎中留在墙上一排排泥手印的现场照片。都是同样地震撼心灵,让天地侧目的作品;这样作品因此将成为凝聚着民心向背以及让今天的国人抹不去记忆的载体,当然,它还将是经得起时间筛选的作品。
[地板:3楼] 北门骞 2007-04-01 14:42:14
这位“钉”女,可真是一个很会说话的女房主,她会说话在于让俺看了都大跌眼镜的活学活用官方语言,在于善于拿起宪法和合同文本为武器,与房地商及其背后的官方的较量。按官方的鉴定,确实一个“刁民”也。而此照片,完全可以代表当今中国的“刁民”照。如果有谁搞一个“刁民”排行榜,男的应是前些年那个“打假”的王海,女的,则非她莫属了。扩展一下,如果有谁再搞一次中国“刁民”形象展,那么,她应该挂在展览厅里最中央、最大的一幅吧。呵呵~~
[4楼] 北门骞 2007-04-01 14:46:50
这样所谓“恶搞”图片还有许许多多,俺在此选一幅.从这些图中,谁都能看出,内中包含着篡改、反讽等与“当代艺术”一脉相承手法。事实上“当代艺术”本来就是以最简明手法作表达的;只是它们又用故意模糊的观念性让人不知所以,使画面看起来因此乎象有深度。这些“恶搞”图片指向很明了的,明了到如同宣传画;但其强烈批判精神同样跃然而出,以至于让本人想起了以前读过的一本中世纪艺术史,里面选出的中世纪的基督教圣像画,其艺术手法拙稚得令人可笑,可画面中无处不在的精神之虔诚、之纯粹,却是连文艺复兴时期的拉斐尔的圣像画都无法去比。
作为社会雕塑的“钉子户”事件,如果说其抽象主题在于今天的国人对正义、公正,对法律、私有权的呼唤;而其代表权力一方的关键时刻的“判决”,“讲话”以及房地商暗中运作,房主硬生生地“钉”着,——这样的博弈是其基本结构;而各类传媒与千千万万百姓通过各种途径声援与表达是其血肉部分,那么,作为表达之一的网上这些图片,则可以看作是其裸露于最外面的肤色;虽则薄薄的一层,却鲜活地透出其皮下沸腾不已的血液;它们的价值即在于此。
[5楼] 北门骞 2007-04-01 14:58:12
如果从"社会雕塑"意义上言之,其中更多的还应涉及此事所包括文字内容,(凡关注过的都知道,那些甚是精彩,在此但只好舍去.)还有种种视频的,音乐的"恶搞",有兴趣的人可自己去看,俺只希望大家将它们作为一整体审视之,思考之.
而今中国社会太需要这样的"社会雕塑"了.
[6楼] guest 2007-04-01 20:14:27
好帖子!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