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思·伊蔓艺术项目《回到田野》在伦敦卡姆登艺术中心
发起人:wangxiaoer97  回复数:0   浏览数:1848   最后更新:2015/03/26 17:34:48 by wangxiaoer97
[楼主] 另存为 2015-03-26 17:34:48

来源:新浪博客  吕胜中

谁都知道,多年来各种美术高考培训机构驾轻就熟的“老三样”:素描、色彩、速写已经形成套路。但凡文化课不好考不上综合性大学的中学生,靠着临时突击,靠着突击背诵口诀掌握套路,混入一流美院的,大有人在。这样的学生在卷面上无比熟练,进校后往往并没有创造力。各大美院其实对此早有警惕,近年来也试图在考题上翻新,避免被越来越专业化的考前班控制。但是招生报名人数庞大,有些试题是无奈的。当考生有9万人的时候,30个人画一个模特儿,就需要3000个模特儿,一个团的解放军战士。这是不现实的,连雕塑工厂赶制3000个石膏像都存在漏题的风险,于是写生被取消,到处出现默写题。默写题更纵容了死记硬背的应试套路。今年中央美院实验艺术学院第一次争取到了独立本科招生的机会,而这套试题的出现,可能也是第一次狠狠闪了应试备考者一把。可喜的是,在这种情况下,还是有460人来吃螃蟹,这无疑是一场勇敢者的盛宴。

我这次参加了两个科目的阅卷,这个过程是生动愉快的,不断有出人意外的表现激发兴致,阅卷过后仍然有挥之不去的回味。不过,在这里我首先谈谈“美术鉴赏”评阅工作的程序以及个人的一些看法。

美术鉴赏考试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可以死记硬背的知识题。指定了书目。其范围基本基于、但略超出超出中学美术课本。这类题目有标准答案,其实任何人甚至计算机都可以统计。有难度的是作品赏析和艺术思考题。由有经验的老教师根据行文来判断一个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四百多份答卷,900余篇短文,工作量巨大,两天之内完成,是不可思议的。我们之所以能做到,是因为很快地探索工作方法,发明建立了有效的工作机制。形成了有效的评判标准。

我们先解决公平问题和可操作性。首先测试我们五个不同老师之间的评判标准是否一致。我们先选了10份答卷,各自在纸条上写下答案加以比照。结果发现,大部分是有共识的。绝对不会出现我给20分而他给9分的情况。而有些浮动的意见,这正是为什么要由五个老师来打分的必要性。然后我们各自陈述沟通了自己的打分标准,达成共识。

最后,我们建立了一套工作机制:五个老师形成流水线,分别对一篇文章打分,平均分作为最终成绩。随着打分的进行,标准越来越明确。进度也越来越顺畅。最终提前于规定时间完成了这项工作。

统一的原则标准不可动摇,而每个阅卷者又会有自己的评阅方法与尺度。也正是这样,才丰富了总体标准的内涵,也更加体现出集体给出成绩的公正性。在这里稍微陈述一下我的方法与尺度。

作品赏析题,比较梁楷画的减笔画《太白行吟图》和罗丹的《巴尔扎克》。总分25分。

考生常见的错误是:胡诌一番艺术家和灵感的关系,胡诌说这两个作品都是表现大作家,胡诌说东方艺术和西方艺术截然不同;胡诌一番艺术家要有个性,要敢于创新……等等,完全抓不住这两件作品的关联。这类的答卷,一般会在10以下。

有一批考卷居然都说这两件是“包裹艺术”,最后都扯到了包裹艺术家克里斯托。另一批试卷则都说这两件作品是“意象艺术”(这算是沾一点边),这类试卷往往接连出现。我们推想他们来自同一个考前班,一群小伙伴一起来报名,作业的思想来源一致,并非自己的感悟。说“包裹艺术”的大概看过吕先生《造型原本》中相关“印象与概括”的一段文字便照本宣科,一点也没有自己对于作品的感悟,甚至还有可能招来抄袭的嫌疑——幸亏他不是这个小组的成员。

为了加快进度,我自己在一张纸条上写下了提醒:

凡出现简约、概括、提炼、省略之类的词汇的,就得15分以上,如果这类词用的是“洗练”,而且居然引用了《二十四诗品》,那我会看在国学的面子上给加分的。凡出现传神、取神遗貌、大虚大实、虚实相生、留白之类说法的,能得到20分以上。

要是能进一步分析其细微差异,如简约的结果一则走向飘逸一则走向雄浑,又或者行文清晰,更带有文采,则能得到接近25满分的高分。

下一道是艺术思考题“谈传统艺术与当代艺术在语言形式上的变化”,分值25分。

但凡只是列举了传统艺术是国油版雕,当代有装置、行为、影像的,能得到10分。但凡讲到多元、多样的,得到15分。要是进一步讲到科技的影响、合作、互动、观众的主动性等,再加5分。要是更进一步,讲到社会问题意识或当代生活的关联,再加2分。要是有人在面对这道题的时候,能来一句:当代之于传统,不但有变化,其实也是有延续的,要奖励。

一般考生试卷总是在以上那些点中摘一点来写。最优秀的试卷是能够分类:分别从媒材角度、作者创作方法角度、观众角度、体制角度加以分析。这类的试卷很少,但还是出现了。

另一道艺术思考题是“以亲身经验谈对基础美术教育的看法”,分值25分。

从试卷的情况来看,可以清楚地看到考前班的速成教育模式对考生思维方式的钳制。同时也反映了他们对应试教育的普遍不满。几乎所有考生在答卷中都提到了考前班的速成式应试教育对他们创造力的扼杀,普遍地感到厌恶而无奈。可惜的是,一半以上的答题者仅仅停留在对考前班的声讨,有的甚至完全是控诉式的泄愤。凡是能进一步分析其原因的,原则上都能得到25分中的15分,也就是及格线以上。凡是进一步谈到中小学美术课程不被重视、教材问题、幼儿园教学的问题等等的,就能得到20分左右。再进一步谈到整个社会美育缺失、美术馆系统的缺失等等因素的,则能得到22分以上了。考前班的应试教育和基础美术教育是很不一样的概念,大多数的考生把前者完全等同于后者,这是这道题中最经常出现的问题。另一方面,因为比较有真情实感,这道题目基本上没有完全不靠谱的答卷。但是要得高分,确实需要全面的见地。

以上所说的只是我个人的评阅方法与尺度,每个评分老师之间的方法与尺度不尽相同,但有基本的共识,统一的原则定位。精彩的答卷总是让不同的评分老师在互相不知情的情况下不约而同地给出高分。

顺便提一句,最高分段的一批试卷,往往书法较好,笔迹清晰,很少涂改和错别字。而且,会把试卷的格子稿纸写满直到最后一行。甚少出现要求写600字只写300字的。说明这样的考生在试题面前有很多话可说,而且理性地对写作进行谋篇布局,经营了论述每个层次和角度的字数,表现非常从容淡定。

从这些写作类型题的评分经验来看,这样的试卷是可以有效建立优劣评判标准的。我们相信每一份试卷得多少分,评分老师都是说得出所以然来的,客观性为主导,绝非凭感觉和个人趣味来进行。

从我这次参加央美实验艺术学院评卷的经验来看,试题设计认真而合理。出题的教师事先准备了几套试卷进行过测试,最后的试卷能够有效地检测考生的全面素养。这套试题设置了更能看出考生的艺术潜质的测试点。我深信,通过这次考试进来的学生,会比此前的学生有更好的表现。而且经过这次考试,各类考前培训机构和中学美术班也会不得不调整自己的战略,增加美术史和人文素养的课程,最终受益的一定不止是实验艺术学院本身,而会使国油版雕和设计等各专业普遍受益,它的意义将是全国性的。

2015年3月25日星期二凌晨

[沙发:1楼] guest 2015-03-26 18:12:18
好土喔
[板凳:2楼] guest 2015-03-26 18:17:02
以为是潘石屹
[地板:3楼] guest 2015-03-26 18:35:43
这不是要找好苗子糟蹋吗?关键教的不好啊
[4楼] guest 2015-03-28 05:03:15
潘石屹哈哈哈哈哈哈哈
[5楼] guest 2015-04-09 11:34:14
考上的学生知道自己选择的是什么老师,考不上和说风凉话的都一边呆着去吧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