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徐震: 快乐似神仙
发起人:叮当猫  回复数:7   浏览数:1863   最后更新:2014/11/17 10:32:07 by guest
[楼主] babyqueen 2014-11-12 10:01:45

来源:凤凰艺术


艺行者黄孙权的“天地之爱”(上)


第一次见到黄孙权便被他质朴的形象所感染,用一个“真”字足以形容眼前这个人。黄孙权的社会身份不少:艺术家、学者、大学教授、《破报》总编辑,但近年来最为人所熟悉的,是他以行动者的身份创作出来的一系列作品。我更愿意称他为“艺行者”,也就是艺术行动者。


(图注1:黄孙权在展览现场


10月26日黄孙权在北京红砖美术馆推出个展“天地之爱”,展出了四组作品,分别为《我们家在康乐里》、《日常生活的一天》、《复岛》系列、《乌托邦出柜》,展览将持续至明年1月6日。跟大多数抽象的、充满隐喻的艺术作品相比,他的作品记录的是正在发生的社会现实。就像他自己所说:艺术并不是要介入社会,因为它本身就是社会的一部分,它就发生在社会之中。


(图注2:纪录片《我们的家在康乐里》)


为了让我们能更准确的理解展览理念,黄孙权讲起了故事。在众多情节里,他对《我们的家在康乐里》的描述最牵动人心。时光回到上世纪90年代,在大中华地区,城市更新中的对抗活动在各个城市都有发生。过去三十多年来是亚洲地区经济大规模腾飞的时代,香港、台湾比中国内地领先一步,跻身于亚洲经济四小龙之列,其经济的扩张、产业的调整和人口的膨胀不断要求对城市空间进行重新洗牌,在这过程中发生对抗在所难免。台北是一个在民主政治方面比香港更活跃的城市,因此早在1997年,这里就诞生了“反对市府推土机”活动,它是台湾第一个针对城市更新的社会活动,知识分子和市民均涉身其中。


运动的引爆点位于台北市现第十四、十五号公园所在的地块,亦即中山区林森北路与南京东路的交界。日据时期这里是日本公墓,1949年国民党战败,从山东和江苏等地撤退的士兵及其家属经由海南岛来到台北,在无住所分配和新工作的情况下,他们自愿自谋生计,便在此搭起简陋棚寨聚居,后来慢慢吸纳从台湾其它地区来的移民,进而发展成一个叫做“康乐里”的社区。


1956年,台北市按日据时期的城市规划把这里编为公园用地,但多年来因为住户争议及预算方案的多次反复,公园计划一直未能实施。1994年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研究所曾深入康乐里,发动居民参与讨论,提出了“就地整建、社区重建”的设计方案并获得了台北第一届“市民参与都市设计奖”。1995年官方继续维持公园计划,但承诺先建后拆,妥善处理拆迁户的补偿和安置;1997年1月又推翻这一原则,决定在3月4日执行清拆。


由于活动的焦点是对一个历史上自然形成的贫民窟的清拆,涉及到这一社区居民的实际生存利益,所以它为城市更新及其对抗双方面的实践都提供了一个非常典型的语境。在这种语境下,黄公权拍摄了纪录片《我们的家在康乐里》。当时的他既是参与者也是记录者,作品真实的反映出社区群体争取生存空间,并与其他利益群体较量的事实,“我们对地方是很有感情的,慢慢我发现我这样记录他们,其实是透过他们的眼睛看他们自己。”这是华人地区第一部有关都市更新与社会运动的纪录片。


(图注3:黄孙权作品《A DAY》)


(图注4:黄孙权作品《复岛》)


创作这部纪录片的同时,黄孙权产生了一个新的想法,这便是他后来创作的《A day》:“透过台湾和深圳的市民,用手机拍摄一天的生活印象。”之后,黄孙权进入大学教书并长期致力于地方性田野、社区的调查工作,并尝试和当地居民一起创作,《复岛》系列由此而生。


黄孙权这些年来的艺术实践显然是四件作品无法尽数囊括的,但“天地之爱”却极好的阐释了他的出发点:从一时一地出发,却不拘束于一时一地;抛弃属地主义式的感情,与他人交换位置与视野,寻求与全世界的交流。在媒体导览结束后,我代表“凤凰艺术”对他进行了专访。


未完待续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