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评:孔令楠“海滩”
发起人:artforum精选  回复数:2   浏览数:1522   最后更新:2014/09/15 11:32:27 by guest
[楼主] wangxiaoer97 2014-09-14 16:28:04

来源:艺术界LEAP

摄影:李梅

模特:庄严

编辑:赵梦莎/何磊


P先生,代表着艺术展览现场中最常见的一类非专业观众,尽管形象上明显有别于那些谈吐得当、着装时髦,不屑于开幕食物的黑衣人们,但他是毋庸置疑的艺术爱好者,有着观看艺术作品独到的视角和判断。近日,P先生因为“大声展”的活动从上海来到北京,当然不能错过正在发生的诸多好展。但他发现,来看展览的“素人”在北京实在司空见惯,他甚至总结了不少看展心得想要分享给大家。


P先生观展手记:

入秋是艺术圈一年之中最热闹的时节之一,几乎每个周末都有不同的展览开幕。通常来讲,北京展览的开幕时间都会安排在下午5点到7点之间,找好位置,看准时机,你大概可以喝到不错的红酒和美味小点(当然也有开幕只提供玉米片和啤酒的画廊)。尽管北京的艺术观众群中游客比例更多(也就意味着你很少会看到那些似乎是来比美的时尚人士),但观展气氛很是轻松自由,不必担心遭到画廊女孩们白眼冷遇,艺术家或相关从业人员在闲暇时还是乐于接受观众的发问,送你一份画册,或让你借用画廊的洗手间的。



以下图片均为展览现场

------------------------------

1

北京录像局

档案28:鲍蔼伦

档案29:胡介鸣

2014.07.25-2014.09.18

2014年七月,录像局最新整理和收录的档案为鲍蔼伦和胡介鸣,包括鲍蔼伦从1987年至2010年共20件录像作品,以及胡介鸣从1996年至2013年共27件作品。


2

北京魔金石空间

李景湖:时间就是金钱

2014.07.26-2014.09.14

本次展览是李景湖系列个展的下篇,展出了其涉及动态影像、声音、雕塑以及绘画元素的全新创作。展览空间的惯常“经验”被转换为一种夜间场景,灵感来自东莞——这座正迅速崛起的的“世界工厂”。而本次展览的标题“时间就是金钱”也与上次展览“效率就是生命”一起构成了80年代改革开放时那句响彻南中国的口号。


3

北京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

妻有物语
2014.07.26-2014.10.26

荣荣和映里的作品一直以来是围绕“生命环”的主题探索人与自然的关系。2012年,两人受邀参加日本越後妻有三年展。初到妻有,他们立刻被那里自然的力量所震慑,自此开始了“妻有物语”的创作。现在正在三影堂展出的“妻有物语”是此系列作品在中国的首展。


任航:身体的边界

2014.08.02-2014.09.28

展览集中呈现了任航从2008年至2014年近60件作品,这些照片无谓“禁忌”,展现了任航对解放身体极限的好奇和探索。


迪特尔·格雷夫:光

2014.08.10-2014.09.14

德国摄影师迪特尔·格雷夫个展包括其2012至2014年间用手机拍摄的近40件摄影作品,以及一个由他和作曲家福尔克•施陶普合作的基于三首诗创作的声音装置。“我从哪里来?”这对于德国战后出生的一代人是一个核心问题,对格雷夫也不例外,展览中的这些图像与物件使人关注德国战后时期的美学,以及在尸首遍野的战争之后的井井有条。


4

北京蜂巢当代艺术中心

花鸟——申玲个展
2014.08.16
-2014.09.14

本次申玲个展主要展出了其花鸟系列作品另外也包括了人物创作、铅笔画以及手稿等内容。近年来,申玲关注的焦点逐渐由对人的内观向自然造化过渡,在视觉经验和知识构建上,亦表现出自觉向传统中探寻的诉求,她以兼工带写的表现性风格,展开与整个中国花鸟绘画体系的隔空对话。


5

吞金术——潜浅摄影展

北京应空间

2014.08.16-2014.09.19

展览“吞金术”是潜浅在自身焦虑的真实生活状态下完成的表达焦灼的作品。她以虚构纪实的手法,捕捉拍摄对象隐藏的人格面具,并在拍摄过程中交换彼此能量爆发的体验。展览除了大量的摄影之外,还有多棱形八面体装置作为“吞金术”概念的原点及视频与音频作品作为叙事补充。


6

北京长征空间

开始之前结束之后

2014.09.02-2014.11.02

本次展览精选了陈界仁、胡向前、黄然、汪建伟、王思顺、徐震、周啸虎七位艺术家的十余件作品,其中一部分作品直接触及“时间”的概念,而另一部分的作品则因为被置于“时间”的语境下而引发了对作品新的想象和阐释。展览标题“开始之前结束之后”源自T. S.艾略特的诗《东科克》(East Coker),诗中 “始”和“终”的观念被解构、错置,始即为终,而终即为始;开始不再是在结束之前,而结束也不在开始之后。


7

北京麦勒画廊

夏小万

2014.09.06-2014.10.19

此次展览中,夏小万具有三维特质的“空间绘画”与其创作实践中相关的纸上手稿在展厅中并置呈现,展现出艺术家对于绘画的理解与探索,也为观众提供了了解夏小万由二维绘画转向空间绘画的线索及路径。  


Julia Steiner:deep voice – clear sky 净空-深声

2014.09.06-2014.10.19

通过两次麦勒画廊北京部的艺术家驻地计划,瑞士艺术家Julia Steiner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中国游历和工作。用拼贴的技巧来创作绘画和装置作品,以及对空间的实际状态和艺术氛围产生某种本能的、感官的、美学的回应,是Steiner艺术实践的系统方法。展览中庞大的、黏土制成的装置在展览期间将会继续风干,然后开裂、形变,直到最后成为空间中一个有生命的存在。


以下图片均为布展现场

------------------------------

8

北京空白空间

刘文涛:玄

2014.09.06-2014.10.19

“玄”是刘文涛在空白空间的第四回个展,展出了他最新的绘画作品。 玄是黑色,是经年以来刘文涛极简绘画作品中普遍的颜色基调。 作为一个形式实践者,画布的空无是刘文涛工作的起点,黑色的铅笔直线并非在刻意的制造意义,而是不断的实践“无”与“有”之间的辩证关系。


刘辛夷:土豆烧牛肉

2014.09.06-2014.10.19

展题的来由是刘辛夷的父亲借助赫鲁晓夫的名言为家庭生活提供的共产主义概念。在此次展览上,刘辛夷以那些曾经代表了共产主义理想,却已经不复存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国徽的图像作为素材库,结合他自身对多种今日世界共同面临的政治性议题,展开了一次游戏性的理解之旅。


9

北京当代唐人艺术中心

颜磊:图像未(不)死

2014.09.06-2014.10.20

图像会消失吗?颜磊似乎希望通过这个问题的切入探讨中国当代艺术中对图像的“消费”问题。在此次个展“图像,未(不)死”中,抽象色块系列延续了2012年他参加卡塞尔文献展“有限艺术项目”创作脉络,通过单色表面色块的创作探讨的则是图像被生成、生产、消灭和 再次复活的全过程。



10

北京站台中国

赵赵:无题

2014.09.07-2014.10.20

本次展览展出了赵赵今年创作的3件“无题”系列装置,以及2010年创作至今的系列油画作品。


11

北京杨画廊

孔令楠:海滩

2014.09.06-2014.10.09

本次展览呈现了孔令楠《海滩》与《岛屿》两个系列作品,相比其旧作,展览中作品的画面变得更加纯粹和抽象。展厅的尽头是一件硕大的白色霓虹灯管装置,呼应着周围画作中的海岛。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