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迪·沃霍尔聊爱情,很毒舌
发起人:八卦连环掌  回复数:0   浏览数:2006   最后更新:2014/05/21 07:57:04 by 八卦连环掌
[楼主] wangxiaoer97 2014-05-21 07:57:04

来源:东方艺术大家微信



我愿用耳朵听到影像间的每次喘息

文/郝科


展览:“以扰之名”James Richards中国首次个展

时间:2014.5.8日-2014.6.15

地点:魔金石空间(北京?798)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性和毛病,换种自我欣赏的说法是——对于个人风格的固执与坚持。我不喜欢平铺直叙的美丽,但对于过份玄虚的意义也抱有本能的排斥。我喜欢魔金石空间做展览的一贯“腔调”,但也不是对它的每次展览都能说三道四或欣赏有加。


此处省略掉一些我不喜欢或看不懂的展览,直接转入这次名为“以扰之名”的英国艺术家James Richards的个展上——如果以10分标准来评价一次展览好坏的话,那么我给“以扰之名”11分——喜欢有时候不需要太多理由,但作为一篇文章,我又必须给自己的感性喜好找到一些相对理性的注脚。



在面对很多影像作品的时候,我所体验到的通常是两个空间的乏味叠加——在一个昏暗的展厅(空间一)里,由光线所虚构出的影像像一贴规整的膏药,在平板的墙面上切割出了一段蠕动着的明亮“故事”(空间二)——没有溢出、中规中矩,两个看似紧密粘合在一起的空间,却时常因为艺术家对于故事性痕迹的刻意规避,而在一种“静默”的状态中各安其命并分道扬镳着。


彼此间毫无关联的影像并置、或以抽象的逻辑模糊掉常规的叙事方式等,已成为很多影像作品用以“打破”传统叙事方式的固定手法了。但在其中显露出的过度经营和谨慎,却往往反证着艺术家对于媒介和自我表达能力的不自信,并最终只能呈现出某个极具装饰性的“非叙事”结果;而前边提到的“静默”状态也不等于“无声”。我觉得,当声音在作品的整体空间构成中处在手足无措的次要地位时,空间即是绝对“静默”的。


但在“以扰之名”中,影像和声音的有序咬合与交错,却在一种并不华丽的节制诗意间,将我们习惯中的“静默”状态转换成了一个秩序井然的、多变的空间关系。


在名为《无题(电影项目)》和《雾之组曲》的两件作品中(两段影像间一闪而过的黑屏,会让观众误以为这只是一件作品),一些来源和拍摄时间各不相同的片段被组合在了一起。其中并未被打磨掉的素材感和浓重的穿帮味道,在不同片段的切换间,经常会毫无顾忌地袒露出种种被移植和被拼接的痕迹来。



在此,艺术家并不执着于对影像中叙事性窠臼的追寻,却也不刻意规避或涂抹掉原始素材中的故事本性。


但当这些影像经过无数次的转录和过滤后,却最终促成作品中的重重“假象”。由技术的逐层损失而造成的“失真”——画面上的细节,消失在条纹状的颗粒、从暗部蔓延出的杂色和夜视仪的单色视野之中——像是在影像与观众之间拉起的一道时间帷幕。随着慢放的影像和抽象旋转的几何形体等,一以贯之的“粗糙”被无限地放大成空间中一个可变的像素,并带领着观众在迟缓的旅行中逐步远离了“事件”发生之初的“真实”。


而就在失真的颗粒,像是从地平线边缘吹起的遥远风暴一般,虚化着过去“真相”的同时。始终充盈在展厅空间内的声音,也用不同层次的质感填满了影像喘息间的每一寸缝隙——没有具体指涉的重复念白、清丽歌剧中的人声、原始影像中的底噪、绵长的电子泛音、被磁头挤压变形的音乐、音箱中回授出的无规则声响等等,在艺术家的控制之下,通过叠加、错位和混响等方式,柔和了不同的影像段落间“生硬”的转折关系。



这会儿,我面前的音箱里传出了Golddrapp的《Horse Tears》,从舒缓的曲调中渐渐拖沓出的诡谲,是人声和电子键盘混合在一起的暧昧。由远及近的小提琴声,穿过重复的副歌部分而成为点点闪烁在遥远天幕上的星光,这或许是一首关于暗夜的歌,气质有点像James Richards的作品中,那场在人声鼎沸的广场上聚集出的孤独狂欢,每个人都被暗绿色的调子剥掉了欢愉艳丽的色彩,并在缓慢上摇的镜头中,借着彼此的孤独升腾进了灰黑色的夜空里……


或许只有在节制的美感中才能显现出自然的诗意吧,且不论它的轴心是阳光还是暗夜、精致还是粗糙、美丽还是丑陋等等。但它一定是流动的(可能略带点虚无的颓废感),没有画地为牢在语言框架中的固定意义,却可以在头脑中越来越明晰地扩散出诸多层叠的、关于空间的随想——我愿用耳朵听到影像间的每次喘息。

[沙发:1楼] guest 2014-05-21 10:44:29
这是颜峻改行写展评了吗???
[板凳:2楼] guest 2014-05-22 18:00:40
接了这活也不好好写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