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参与式艺术家迈克尔·频斯基到成都,以蜀绣编织当代艺术
发起人:陆小果  回复数:0   浏览数:2134   最后更新:2014/04/22 15:14:54 by 陆小果
[楼主] wangxiaoer97 2014-04-22 15:14:54

来源:墙报



你是否因为美术馆的审核和威严望而却步?你想进入艺术家的工作室与艺术家面对面吗?那么这个让你轻松、自由、探秘的时机来了。
由策展人海杰发起,得色空间出品的“自助餐”2014艺术家工作室开放计划第一季于4月20日正式在北京拉开序幕,共有37位艺术家加入该计划,计划将一直持续到6月20日结束。
在采访中,海杰坦言,这个艺术计划其实是根据当下的美术馆体制来做的,不能说是对美术馆体制做出的对抗,但算是避开这个权利的中介来探寻更多可能性的项目。

“美术馆现在已经成为权力的中介,特别是在对艺术家作品审核上,非常权力化。在这种机制下,艺术家已经成为最弱势的群体,这个想法已经存在很长时间了,却一直没有实施,这次促使我实施计划的其实是微信,以前没这么便捷的平台,而且微信的特殊性和朋友圈与微博的公开化不同,有更多的生活属性,都是趣味相投的人在里面,是更有动员能力的媒介。”
“现在时机也到了,很多艺术家愿意参加这样的项目,所有活动还比较顺利。选择艺术家的时候,当初就选了一些比较知名的,也有一些年轻的,更多的还是在推动年轻艺术家,尤其是一些还正在创作中,还没有在市场中取得明显成绩的艺术家。而我的角色就是协调他们,建议他们把一些美术馆审核未通过、没有获得展览机会的作品展出,因为在这个私人空间艺术家有自己的主导权和处理权,我把这些权力都交给他们,让他们即是策展人,又是推广人,又是艺术家本身。”
最后他告诉墙报,之所以取名为“自助餐”也是因为活动中每个人都有一定的自主性,所以想通过这种“自助”来达到“自主”。

这个主题为“自助餐”的艺术家工作室开放计划,似乎处处都在强调艺术家以及大众的自主性。据发起人海杰介绍,发起这个计划的主要目的就是激活工作室这个当代艺术的第一现场,揭秘艺术的生产密闭性,实现开放性,建立自我组织。在开放艺术家工作室的同时,也预示着开放了观众作为访客的身份体验(这访客此前是藏家、批评家、策展人等艺术精英人群),使得观众可以与艺术家触碰直接对话的原生气质。同时,这个艺术家工作室开放计划的启动,也试图努力把展览和艺术行为规划权、生产权、空间构建和处理权移交给艺术家,艺术家可即兴的创作,自由的布局和实施艺术行为,重新打量和应对这个此前他再也熟悉不过的场所。除了给予艺术家创作和展示的自主权之外,这个计划所要做的,也是把艺术家暂时从美术馆和画廊的审核机制和削平身份的白盒子中解脱出来,让创作在艺术家自我空间里野蛮生长,艺术家就此着力自我实现,并向访客打开这个自我。


在这个计划的组织过程中,发起人也组建了“自助餐”微信群,通过这个微信群,推进和公布计划的实施进度和内容,通过这个艺术家工作室开放计划社群的设置,也可以实现部分艺术家互访机制。
本次计划涉及的艺术家工作室分布于798、草场地、环铁、黑桥、宋庄等艺术区,还有部分分布于望京、怀柔、昌平、顺义、首都机场、燕郊等地,对于那些没有工作室的艺术家,发起人做了特别有针对性的通融,比如说,部分艺术家也可以在家里实施自己的艺术行为,也可以在工作室和家之外的空间(如借用空间)实施自己的艺术行为,但需保证自己行动自由,意志不受控制。

在召集艺术家的过程中,发起人海杰也兼顾了艺术媒介的丰富性,比如在加入计划的艺术家名单里,我们看到了中国行为艺术的先行者和推动者,主张行为艺术与心灵治愈的蔡青、诗人巫昂、著名乐评人、实验音乐家颜峻等人,这个汇聚了摄影、雕塑、绘画、装置、录像、行为、诗歌、声音、设计等艺术媒介的艺术家工作室开放计划就等着开门迎客了。
在艺术家工作室开放计划实施期间,还会有部分艺术家举办艺术沙龙,邀请批评家与观众分享艺术家的创作,本次主推自媒体,微信公共平台“海杰视界观”将联动其他媒体陆续发布开放计划线路图,以便观众选择和联络。届时,观众可以根据公布的开放项目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和艺术家预约观展或者现场参与艺术家的开放项目之中。
据海杰介绍,第一季结束之后,这个工作室开放计划还将在全国其他城市陆续进行。
工作室开放计划艺术家:(共37位,按照姓氏拼音顺序)
博尚、蔡东东、蔡青、蔡伟、陈羿冬、迟鹏、邸晋军、杜艳芳、封岩、付羽、韩啸、和威、胡尹萍、贾淳、金酉鸣、桔多淇、李明、刘瑾、刘铮、芦笛、孟瑾&方二、莫毅、舒勇、司马媛、宋建树、苏溯、他们艺术小组、唐晶、王旭东、王庆松、巫昂、颜峻、张立洁、张巍、张小迪、赵钢、朱英豪。


得色空间及得色影汇介绍
得色空间及得色影汇(DESE FOTOTIME)的启动源自几次头脑风暴,这个由摄影媒体人和影像文化爱好者组织的交流活动,最初动因是对摄影师、摄影批评家资源的整合与传播,通过这种整合以期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对影像文化的讨论之中来,通过对谈的方式给更多的人带来对影像文化和艺术更深层的思考。
2012年1月伊始,得色影汇正式亮相。最初几次得色活动围绕摄影教育、日韩摄影以及影像出版而展开,当时邀请了韩国中央大学毕业生杨洋、中央美术学院在读研究生张小迪、首尔Photo中方策展人于帆、泰吉轩画廊艺术总监卢骁、独立出版人言由、摄影出版物收藏者李达等一批在影像文化领域具有独到见解与阐释的年轻嘉宾,因为没有年龄的差距,大家在一起的畅谈全无障碍。得色最初的几次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初步奠定了活动的影响力。
在最初的摸索阶段获得一定效果之后,得色影汇放宽视野争取向大家推介更加有影响力的摄影人,在这样的思路之下得色连续推出了台湾著名摄影师、出版人阮义忠、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创始人荣荣的艺术心得分享。借助知名摄影家的业界影响力,得色的活动也首次取得了“爆棚”的效果。
当然,在知名摄影家之外,刚刚崭露头角的新锐摄影师也是得色重点关注的对象。作为推介新锐摄影师个案研究的尝试,青年摄影师塔可的心得分享会也吸引了许多人慕名前来。
除了个案研究之外得色影汇在办活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几个系列的话题方向,其中包括对当下摄影争论与交锋热点而推出的话题性讨论如:《古典工艺及其超越》、《辨析当下摄影流行词汇》、《原作100》给我们留下什么?等等。这几次活动得到了三影堂摄影中心艺术总监毛卫东、知名摄影评论家鲍昆、知名影像收藏家靳宏伟、青年评论家蔡萌、青年艺术家付羽等诸位的大力支持,使得得色影汇的活动层次获得了进一步的提升。
从借用751惠普材艺工坊场地而起步的得色影汇如今已经拥有了面积99㎡的得色空间。该空间位于北京草场地艺术区内,紧邻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和站台中国等艺术机构,地理位置优越。在空间的有力支持之下,得色影汇除了延续“知名/新锐摄影师个案研究”、“摄影热点话题讨论”、“摄影教育与出版”等已经趋向成熟的话题操作方式之外,还将继续拓展诸如“当代艺术与摄影”、“当代艺术研究”等相关话题。
除了话题讨论,依托得色空间60余米的展线包括专业的展览灯光设置,得色空间在未来还将要拓展更丰富的展览计划。
《Growth 生长》旅德摄影师唐晶作品展作为得色空间的开幕首展取得了业界热情的鼓励与不错的反响。
得色影汇从创立初始就秉承着严谨的学术思维和兼容并蓄的开放态度,通过一场场的高水平交流活动,得色影汇在不断的调整中自我成长与提高。在批判的视角与冷静的思考之下,得色影汇将为大家带来更多有益的当代艺术活动,对业界思考当代艺术的方式、探索当代艺术的发展产生一点点的良性影响。
活动发起人海杰简介

海杰,策展人、影像批评家、作家,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客座教授。成功策划和运作“不一样的风景”大型全国巡展、2012色影无忌年度影像奖、“发现中国新锐摄影师”、“哦:一个关于困境的声息”等大型项目。曾任TOP20-2011和TOP20-2013中国当代摄影新锐展推荐委员会委员、2011、2012、2013三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资助奖评委会执行主任、2012、2014西双版纳国际影像展学术主持,2013丽水国际摄影文化节评委;第七届AAC艺术中国年度影响力评选摄影组初评评委,2013第三届成都纵目摄影双年展学术主持,新浪“摄氏2013度”报道摄影师大典终审评委。
出版有:《照镜子的人——16位中国当代摄影艺术家访谈录》、《表态——与十四位中国当代摄影艺术家对话》等书。现主持《南方都市报》大型视觉评论类栏目“海杰视界观”和同名微信公共平台。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