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艺术品是一种瘾:从不流拍的微信拍卖》
发起人:小时代  回复数:0   浏览数:2102   最后更新:2014/04/08 17:30:05 by 小时代
[楼主] 宁静海 2014-04-08 17:30:05

来源:墙报


《血缘:大家庭3号》

4月5日晚,香港苏富比2014年春拍“现当代亚洲艺术晚间拍卖”专场在香港举行,此次拍卖总成交额逾6.5亿元。张晓刚的《血缘:大家庭3号》最终以8300万元落槌,含买家佣金9420万元成交,刷新了艺术家个人拍卖纪录。刚刚去世的朱德群有三件作品亮相,其中,《创世纪》以1144万港元成交,《澄光之静》以950万港元落槌,而《绿的怀抱》遭遇流拍。
(以下内容截取自沈其斌新浪微、崔岫闻个人微信、赵能智个人微信)
艺术圈(微信微博)评论:
沈其斌 :昨晚苏富比夜场,张晓刚大家庭3号拍出9296万港元天价,和毕加索很烂作品也要几千万美金比,价格并不高,和我们自己的发展历史比高的太快了!至少对中国当代艺术是一次提振!你认为呢?
崔岫闻:在价值和价格的天平上,今夜谁是价值的坚守者,谁是价格的助推者?
叶帅:那时候,我和刚儿、老陈、安健共用一间师范系的教研室。四个人挤在不到四十平米的房间里画画,不分昼夜,象几个惶惶的囚犯和亡命之徒,那几个月,刚儿在我身后为威尼斯展画出这几件血缘系列,显得占地方些,背靠背画画的我特意退了退,腾点地儿给他…那时候的心气,只是有话要说!那时候的欲求,却是想跟着画儿去往他乡!如今当初的一切,不会有人真有兴趣再提,世人关注的不过是锤子砸落在哪个价位上。  
赵能智:都在关心钱的问题,是否过亿仿佛是压在那些标志性艺术家标志性作品上的沉重的稻草,谁去关心作品是怎么画出来的?艺术家在想什么?

《血缘:大家庭3号》


张晓刚的独白:
1995年5月25日 张晓刚致胡浪人的信:
这半年来可谓我从艺这么多年来最“勤奋”的一段了,天天像机器人一般,除了吃饭睡觉外,其他时间基本上都泡在工作室中了。这次“威尼斯双年展”我共有五张大画(180×230cm)和八张小画(130×100cm)参展,另外加上在西班牙的三张大画(150×180cm)这半年也算“高产画家”了。
1994年7月21日 张晓刚致栗宪庭夫妇的信:
随信寄上近作照片和反转片。四张大画是为“圣保罗双年展”画的,小的那张是开始画大画之前“练笔”的。还请两位批评家多多批评指正,看看是否比去年有了进步了。

记得年初时,老栗曾谈到我去年的作品感觉不够“纯”,今年我的想法是让形象再往“单调”、“假”和“中性化”靠一些。来自旧照片的启发保留在基本模式和表现效果上。有些感觉似乎又回到了过去。加上绘画的语言如今已经“走到了尽头”,能发挥的无非也就是形象和描绘手法这些平面的因素了。不知为何,我始终对装置语言有一种距离感。在样式上革命,西方人似乎早已做得非常完美。中国人这么多年的悲欢离合,要说的“故事”太多了,不是靠玩几把形式就能满足的。我现在的情况,也许与年龄和地域有关系吧,更多地有一种“历史情结”。记得老栗曾说到中国前卫艺术的发展时,举了肖斯塔科维奇的例子,我是非常赞同的。现在给你们写这封信时,我就正在放老肖的音乐。在画这批新作的同时,我又把过去曾一度迷恋的音乐重放了一遍,结果开除了许多音乐家,诸如德彪西、瓦格纳、勃拉姆斯,甚至勋伯格、柴可夫斯基等。留下来的只剩下贝多芬、莫扎特、肖斯塔科维奇等几位把生命和音乐融为一体的音乐家。你们知道的,音乐常常比哲学更能使我进入艺术上的思考和启发。我始终觉得中国人有足够的素质和能力创作出与这些大师媲美的作品,那种有厚度和力度的作品。不好意思,我似乎又扯远了……

我的新作品能在海外引起关注,这是我做梦也没有料到的。因为我已不把自己放在一个“前卫艺术家”的位置上了。西南的年轻艺术家常常与我讨论关于“前卫”的问题,我个人觉得自己只是交上了一点好运而已,这是大实话。我发现“前卫”与否,常常不是艺术家所能预定的,相反,如果艺术家一味单纯地追求所谓的“前卫性”,往往反而容易迷失了自己。当然,对资讯、知识和技术的把握,是一种必然的过程,而且应该仅仅是一种基础性的前提。还是那句话,咱们中国人有自己的“话”要说。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