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小资产阶级身份认同及其左翼想象
发起人:之乎者也  回复数:0   浏览数:2228   最后更新:2013/10/10 11:50:02 by 之乎者也
[楼主] 无厘头 2013-10-10 11:50:02

来源:墙报


上海泓盛拍卖近日突然提了一个新概念,叫做“why not!拍卖双年展”。首先这个名称就叫人犯晕,参与者艺术家史金淞做为新晋策展人发长文,阐述这个概念的前因后果,试图使艺术“全境生长”;而另一篇媒体采访文章,泓盛CEO赵涌、项目主要负责人胡湖提出“why not”是一场背悖艺术市场而进行的一场游戏,它具备一定的实验性和自己设定的规则。

大概了解了一下,似乎是要把拍卖市场的商业性和双年展的学术性加以综合、平衡,这终竟行不行得通?现在还不能预见,这种艺术“革新”终竟会形成气候还是一不小心成了怪胎?那就要看泓盛的表现了。



拍卖双年展:“离经叛道”的拍卖游戏

千呼万唤始出来,在今年6月上海泓盛拍卖的春拍发布会上,泓盛正式对外发布将在今年下半年举行“拍卖双年展”,而这一概念的相关细节也在三个月后的9月25日17点才由主办方正式公布。

对于这样一场首届主题为“Why Not!”,由艺术家史金淞策划,泓盛拍卖主办,赵涌在线提供网络平台,主要呈现当代艺术的拍卖双年展带着种种疑问,媒体采访了泓盛CEO赵涌、策展人史金淞,及该项目的主要负责人之一胡湖。


拍卖+双年展,你能想到什么?

拍卖+双年展,你能想到什么?如果按照惯常思维:拍卖重市场,以买卖为主;双年展重学术,以探讨为主。虽然近几年国内艺术品市场一直在增加学术探讨的比 例,也有策展人直接与拍卖行合作专场的情况出现,一切的基本立足点还是建立在希望艺术品能流通起来的前提下。但站在学术的制高点上的双年展,却没有听到哪 个双年展明面上赤裸裸的打着生意的旗号在外行走江湖,国内外双年展上明码标价卖作品的情况也鲜少见到。

于是这就会引发一个讨论:在中国艺术品市场局面混乱的当下,特别是在当代艺术板块中,这场拍卖双年展究竟是想“拨乱反正”引导市场走向,还是想“火上浇油”让当代艺术市场乱的再猛烈点?

泓盛CEO赵涌在接受雅昌艺术网记者采访时,首先谈到:“我们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去切入这个问题,拍卖、一二级市场的概念是怎么来的?中国艺术品自古以 来都是私下交易的,20多年前在拍卖这块领域可谓一片空白,而欧美在经过一、两百年的时间才形成了这样一套拍卖模式。这使得我们很多从业者在很多情况下都 盲目崇拜欧美模式。在我看来,这个传统的拍卖模式本省就是陈旧的,在21世纪的当下,传统的拍卖模式完全可以突破。”赵涌用刀叉与筷子来形容目前国内艺术 品一、二级市场的关系,就像是要始终用筷子吃中餐的中国人改用刀叉去吃米饭一样,显然就会出现各种问题。

而对于这样一个全新的概念和模 式,赵涌接着谈到:“我们为什么一定要按照西方的刀叉模式来经营我们中国艺术的发展呢?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这样我们的话语权始终都要归纳到西方传统的标准 里边去评判,我们只是想做一种尝试和突破。不光是今天拍卖的市场经营模式,也包括艺术本身。我可以反问一点,大家现在在淘宝、京东上购物,原来的市场模式 还存在吗?这完全已经不是原来一种市场结构了,所以这个我觉得是说在大家探索的过程当中绝对不是来扰乱这个市场,而是希望在中国这样一个市场环境下能作出 新兴的或者是更有利于市场发展的一种模式。所以为什么不是我们自己来建立话语权和提出不同的游戏规则?”

泓盛的这次尝试,在赵涌看来就 是要达到“一线通”的效果:“在市场中,顾客现在可以通过网络平台直接向品牌厂家进行订购,物流公司直接打通这个过程,所以泓盛的这一次尝试是要对艺术品 行业做一些探索,让艺术家的创作和藏家建立直接‘一线通’的关系,这个基础实际上是借用了21世纪互联网的思维,让今天的艺术品收藏家和艺术家直接进行对话。”

与当下市场相悖的“游戏规则”

策展人史金淞将“拍卖双年展”定位在是一个探讨当代艺术生产力关系,以拍卖为线 索和平台,两年一次的展览。要求是邀请艺术家挑选自视为很重要,但又不符合现行市场流通方式的作品。在不违背基本拍卖规则的前提下,艺术家可以参与设计自 己作品的拍卖方式。展览将不仅有参展艺术家,还将有参展批评家、参展藏家、参展媒体、参展行业人士等。

于是,一切又和以前不一样了。首先,与当下的当代艺术市场的流通性要求背道而驰。一谈到当代艺术作品卖得好,大家的脑海中总是能迅速的冒出一二三,但自认为好却在市场上“不吃香”的当代艺术作品就像每个人心中的“哈姆雷特”,答案一定都不一样。

然后,拍卖方式和规则也不一样了,每件作品都有了自己的卖法。策展人史金淞向雅昌艺术网的记者透露,有的是从事策展工作的从业者专门为这个概念来创作的作品,有的行为艺术家是卖自己去现场表演的出场费,有的艺术家则是卖自己作品的机构代理权,有的艺术家是卖自己影像作品的使用和播放年限等等,每一个参与者的想法都不一样,每件作品都有它独特的“表演方式”。

再者,委托方不一样了。艺术家、批评家、藏家、媒体等等直接都参与到其中,跳过了“批发商”、“二级批发商”、“零售商”等众多中间环节,直接变成了厂家与消费者之间的一次“对话”,而拍卖双年展则充当着平台商的角色。

最后,模式的流程不一样了。一次传统的拍卖流程是:征集→寄图录“招商”→宣传拍品→在酒店中进行两天预展→现场拍卖→结款提货。而与一般意义上的双年展也大都不一样,相关负责人胡湖透露,与其他筹备充裕的双年展不一样,拍卖双年展是一次实验性的行为,它集合了众多创新想法,分为线上和实体展览两部分,10月1日官网上线,10月18日在上海世博会博物馆开始进行为期三周的展览及其相关活动,10月22日开放在线竞价功能,11月2日在展出地点进行部分艺术品的现场拍卖。除特邀艺术家之外,其他艺术家也可自由报名参展,入选作品将参加线上展览和线上拍卖。与传统模式上的拍卖和双年展有相互交叉部分,也有很多大胆尝试的部分。

主办方泓盛拍卖称这是对当代艺术的创造力与市场机制脱节现状的一种解决方案,是艺术家通过作品与市场建立的一种新的链接方式,是对面临失效的当代艺术拍卖模式的一次手术。


史金淞


Why not!拍卖双年展是什么?

文/史金淞

“Why not!”是我所知道的为数不多的几个英文短句之一。在中文里,洋派一点的,翻成“为什么不!”,文言些的,翻作“何不…”

无论是“何不…”还是“为什么不!”,都意味着座谈结束,行动开始,或在行动中讨论,或在行动中革命…

从自己出发,让一切发生,没什么不可以,没什么不可能…

这是一种态度…!

Why not!

“拍卖”应该是一种纯商业的行为…一种由来已久的、经典的、公开的以公平、公正及诚实信用为基本原则的公共交易形式和交易平台…

“双年展”,每两年一次的展览模式…实验性和即时性是其主要特征,旨在反映当代艺术正在发生中的前沿探索与当前面貌…

所谓“拍卖双年展”,就是一个以拍卖为线索和平台,每两年一次的展览。

在此,艺术活动将直接商业活动,并以商业的方式流通和传播,商业行为成为艺术行为的延伸,甚至成为艺术本身…

Why not!

已发生的、正在发生的包括未来将要发生的艺术和作品,都将设计专属的流通路径及拍卖方式,从线上到现场一路透明展现作品及其价格互动成形的完整状态。

既然是“拍卖”的“双年展”,那么邀请参展的对象将不仅仅只是艺术家,还将邀请批评家、收藏家、媒体人以及更多相关的行业人士共同参展,同时也欢迎任何对此有态度的个人或机构自由报名在线参与。

每个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公开表达,一句话、一篇文章、一段语音,或更多不同方式的态度呈现。

Why not!

艺术家、批评家、策展人、收藏家、画廊家…大家共同构成了艺术生态的基本格局,由于在不同时期大家所面对的问题都不尽相同,其格局的搭配也在不断地被反复重构更新,并因此而产生更多新的或不同的文化命题及思想生产…

在传统的生态循环系统中,我们通常只注意观察艺术家的工作及呈现的审美性,那么艺术家之所以成为艺术家的审美性,艺术家作品的价格形成及市场流通的审美性,艺术思想凝结及传播的审美性…恰被我们所屏蔽,就像一个花园我们只能看到花,而花只在那些特定日子里开放,更何况市场上流通的大多都是掐来的人工培育的花,甚至是永不凋零的假花…

那么,打开一个花园,一个野生的开放的花园…

走进去感受并参与一个活泼泼的全境生长…

Why not!

一群具有实验精神的人,一批实验性的作品,一场实验性的拍卖,一个探讨当代艺术生产力关系的展览,没有象征,没有隐喻,不是游戏…

只是,公开地让一切真实的发生…

艺术,还有商业。

So, Why not!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