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查德·普林斯的“抗议绘画”系列将在伦敦展出
发起人:叮当猫  回复数:0   浏览数:1305   最后更新:2013/08/28 10:57:48 by 叮当猫
[楼主] colin2010 2013-08-28 10:57:48

文: 静竹 来源: hiart.cn


Nils Klinger


在全球经济及文化愈发深入一体化的今天,尽管人类的生活方式早已不似几百甚至几十年前那样紧密地绑定在自己的故土范围内,“故乡”这个代表了我们私人意识发源之处的词汇依然是许多艺术家创作、思考的源泉,出身非西方文化体系的艺术家尤其需要思考如何定义我们本源的文化、如何看待我们本源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关系。日本文学家谷崎润一郎就曾发问:“假若东方独立发展完全不同于西方的科学文明,那么我们的社会状况也就会和今天迥然相异吧。”非洲艺术家梅斯查克•伽巴(Meschac Gaba)以“英国美术馆中的非洲美术馆”形式,表达了自己对此问题持续数年的思索。


美术馆中的美术馆


6月3日至9月22日,英国泰特现代美术馆(Tate Modern)用近四个月时间展览梅斯查克•伽巴的大型装置作品“非洲当代艺术美术馆(Museum of Contemporary African Art)”。这组作品创作时间历时5年,包括12个房间,堪称“美术馆中的美术馆”。艺术家将整个美术馆分为草图间、图书馆、餐厅、游戏室等不同主题,展品结合个人创作和现成物,包括来自伽巴个人生活体验的私人物品,如婚礼的照片、收到的礼物甚至是妻子的结婚礼服。如此,整个“非洲当代艺术美术馆”探讨艺术与日常生活的关系,形成一个独特的小世界,邀请参观者实际深入甚至动手与展品互动。

伽巴在谈到这组作品时曾说:“我的非洲当代艺术美术馆没有墙壁,我就是要告诉大家,艺术家们可以在任何地方展示自己的作品,你可以自己完成这些,要有勇气自己决定自己的身份。”他还提到自己之所以创作“非洲当代艺术美术馆”是因为没有人做过类似的东西,“我在别人之前创造了它”。


从非洲到欧洲


伽巴1961年出生在西非国家贝宁的科托努市,以画家身份闻名于贝宁。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时,他无意发现了一整包被切成小圆片的废弃纸币,引发了他的灵感,利用这些废弃纸币进行创作,引起了一些策展人的关注,邀请他1992年去法国的非洲及大洋洲艺术美术馆参展。此次参展是伽巴第一次去欧洲。他曾说过自己在此次法国之旅前“知道当代美术馆的概念,但不知道它如何运作,也不知道当代艺术的存在”。

尽管从某方面来说,欧洲扩展了伽巴对西方当代艺术体系的认知幅度,但他在整个创作生涯中,一直尝试立足贝宁乃至非洲文化,抗击欧洲中心主义。1990年至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贝宁开设现代艺术美术馆,注重展示贝宁的拜物教这种西方文化认识中的“异国元素”。伽巴对此不满,创作了一系列表现耶稣基督的作品。1996年,他申请赴欧洲学习,为避免“向任何势力服从”,他没有选择曾是贝宁宗主国,与这个国家保持紧密联系的法国,最终赴荷兰阿姆斯特丹学习。2000年,他与荷兰Stedelijk美术馆前工业时期设计策展人Alexandra van Dongen结婚,辗转生活在鹿特丹和贝宁两地。2002年,他的作品入选卡塞尔文献展,2010年入选利物浦双年展,曾在欧洲与非洲数家美术馆展览。


始终关注非洲


1996年初赴阿姆斯特丹学习时,伽巴继续其废弃纸币系列的创作,并借机游览了许多欧洲的美术馆,发现了“另一种现实”,由此萌生了创作“非洲当代艺术美术馆”的想法。

1997年阿姆斯特丹学习结束之际,他向公众展示了此系列的第一个房间“草稿间”。那时,伽巴尚未完全确定整个计划的组成部分,只决定要用12个房间完成。“草稿间”帮助艺术家形成了许多对整个“非洲当代艺术美术馆”计划的概念和审美取向。

伽巴以画家身份开始艺术家生涯,之后作品涉及装置、雕塑、影像等多种媒介。常有非洲观众将他的作品评价为“欧洲风格”,他坚定地指出,自己的作品“表现非洲的问题,其中牵连欧洲”。例如,他在2004年创作了影像作品《非洲面包房(Boulangerie Africaine)》,拍摄装满法式长棍的橱窗。在这个作品中,法式长棍代表了法国,也代表了法国在贝宁的殖民统治和文化入侵,他们将自己的长棍面包洒向这个并不盛产小麦的土地的各个角落。

伽巴曾表示,历史在不断变化,时间会改变一切事物。由于贝宁的历史,他不喜“革命”一词,曾想将美术馆命名为“时间美术馆”或“新美术馆”,但最终以具有浓郁故乡特色的“非洲当代艺术美术馆”命名。在伽巴的整个创作历程中,贝宁和贝宁的历史是深刻影响其价值体系的部分。正因为如此,他常离开荷兰,到故乡贝宁创作和展览。

“我的美术馆并不存在,它只是一个问题。我心中有许多冲突,我借此在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如果不做这个美术馆,我永远也找不到任何答案。”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