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车间后门:资本主义是第一种以吞噬整个星球为目标的人类经济形式
发起人:点蚊香  回复数:1   浏览数:1422   最后更新:2013/03/16 12:13:27 by guest
[楼主] 小白小白 2013-03-15 09:03:46

来源:艺讯中国 作者:严潇潇


关小谈“幸存者的狩猎”(上):“核样”不仅是一个科学概念也是一个文化概念


关小

《博物馆方式》,黄铜雕塑 图片来源:魔金石空间


在参加去年第七届深圳雕塑双年展的装置作品《纪录片:地心穿刺》中,关小以相机等摄影工具作为本体性的构成元素来表达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观看与认知;现在她将之推进了一步,尽管仍旧采用抽样、拼贴、重组等主要手法,但却是更直接地面对图像本身,继续在创作中厘清自己的整体认知过程。日前在魔金石空间展示的幸存者的狩猎是关小的首次个展,展厅中穿插的几件雕塑装置与一件三频录像糅杂了诸多日常生活与知识体系中的既有元素——它们大都被从原有语境中解放出来——,更为重要的是,这场视觉体验也邀请观众参与到有关认知的逻辑系统中。


在更早的创作中,关小引入了地质勘探中的“核样”概念(见文后名词解释),这也成为她创作、也是我们了解她创作的一条线索。切片式的抽样及其组合无疑是她的作品的一大表征,而她因循这一方式摸索出新的经验图谱过程中是如何工作的,乃是我们好奇之所在。

ARTINFO:在日常生活(包括日常性的自我教育和信息获取)中,你最感兴趣的话题有哪些?


关小:之前我一直认为我的问题是太容易对特别多的事物发生兴趣,不过我从不会试图制止或引导这种情况,而是任由自己不断的在这种情况中进行下去,事实证明这反而成为跨越底线的有效方法。


总的来说,有两个主要的方面:1,声音(音乐)语言以及运动,同视觉之间的关系。2,不断被更新的观看方式或者说是关于“如何观看”的更多的可能性。其中包括了,网络艺术;各种类别的音乐;考古,自然历史博物馆;广义文化上和科学上的纠纷事件;不断出现的各种人类社会的新的习惯和服务类项目;流行文化;科幻小说;自然,以及生物技术。


ARTINFO:请简单谈一下你的创作方式。以《思维的形状》这件三频录像作品为例,你为之工作了多久?这些视觉片断的采集、编排因循了怎样的逻辑?


关小:这件三频录像从开始构思到最后剪辑完成大约用了6个月的时间,我根据自身兴趣的关键词从不同的渠道收集和拍摄了大约1000条视频素材,这些素材有的来自YouTube和vimeo,有的来自卫星电视录制、DVD以及我生活中拍摄的片段。它们来自不同的知识和文化类别以及不同的地域。最后根据形态、结构、环境、速度、行为方式、目的、主体、功能等不同的标准从中选出大约30条素材进行创作。


录像在结构上被我以“原始感官”、“石头的故事”、“历史”、“艺术,作为世界的现象”、“像形交流”分为5个部分,共同展现我“从认识世界-到形成思维-最后回到工作”的过程。


ARTINFO:来谈谈你的核样模型。可以想像的是核样片断之间的断层与连接同等重要,这在你的作品中也能看到对应。每件作品的局部元素都具备原有的个体内涵,却又在新的编排中为新的表达意图服务。那么你最开始是如何对这种表达方式发生兴趣、产生怎样的共鸣?还是这种科学机制给你带来了某些启示?


关小:这是关于我观看世界的方法的模型。其实它们是比较有纪念性的,在初期的实践中我一直用“核样”的方式来工作。


就像之前我提到过的,我是一个极其容易对各种事物发生兴趣的人,互联网让我的这种嗜好得以尽情发挥,就像打开Google只需一秒种,整个世界的现象便平铺在眼前,无论它们是公元前的资料还是当下最先进的生物技术,我们可以简便的zoom in和zoom out。就像“核样”自身的结构一样,各个“层”中来自不同时间,文化和事件中的各种物质和精神样本在被取出的瞬间都相遇在同一时空和文化中。当下的世界不仅提供给它们一种新的存在方式,也提供了另一种读解它们的方式。物质之间原本的关联也呈现出新的可能性。在我看来“核样”不仅是一个科学概念也是一个文化概念。而文化样本之间不断“跨时空”的遭遇不仅“向外”改变我观看世界的方式,也“向内”改变着我认识世界的方式。


所以这并非特别是科学机制带来的,而是在这不断的遭遇中我开始建立起自己的语言和世界观。




* 摘自“维基百科”:


核样(Core sample)由天然生成的物质组成,通常是一段足以容纳一个分层结构的圆柱形。大部分的核样靠特殊钻头钻入物质而获得,例如一根叫做核钻的空心钢管进入沉积物和岩石。核样的不同种类来自于对于不同条件下的不同媒介进行抽样而获得。核样同样可以取自生物活体,包括人类。主体材料包涵的范围几乎可以从液体到自然界或科技中最坚硬的材料不等,而主体材料取材的位置也从试验台到地表下超过10公里的钻孔不等。

[沙发:1楼] 小白小白 2013-03-15 10:14:10
来源:艺讯中国 作者:严潇潇


关小谈“幸存者的狩猎”(下):让图像说话的必要



《云图》,五部分雕塑

ARTINFO:符号、图腾在你的好几件作品中成为将抽象逻辑视觉化的承载元素,甚至《云图》、《博物馆方式》这样的作品本身也有图腾化的表现。为何选择这种所含信息量巨大的集萃式呈现来表达?

关小:我一直对考古很感兴趣,不仅是古代物体的造型,还包括考古现场的状态。

从造型上来说,我认为人类文明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从未真的改变过。无论艺术还是社会结构。越是距离现在久远的古代物品,越能让我们从中不断的发现现代性。无论是100年前或者100年后,我们都不断的寻找当下的方式从而让它们重新进入语境。

另一方面从考古的现场和这个行为上来说,我们去一个尚未开发的地方挖掘,通常不是一个坑挖完才开始下一个,而是在一个范围内同时开始挖掘,所有的物件在考古工作者的眼中都是平等的。而很多物品直到最后都无法建立起特别确定的历史关系,考古工作者需要对它们展开联想或者推断。这样的工作方式对任何一个在自身的领域里有要求的人来说都是有价值的,我们对外界产生兴趣,然后我们试图去建立这些兴趣点之间的关系。主动思考是观看的基础。

ARTINFO:你会怎样去描绘这几件作品之间的联系?一如电影蒙太奇可在看似不相干的画面间建立起新的逻辑关系,你是否有意在引导观众建立各自的合理逻辑?如果有,这种引导从你的主观意图出发是怎样发生的?

关小:首先我想说的是,《认知的形状》这件录像作品是整个展览中最早确定下来的一件,所以我认为它是整个展览的核心。如同录像的名字“认知的形状”,这是艺术家一直在做的事情,我不是哲学家,我需要让观众可以从图像的视觉上感知到观点,而现在和未来所有我们做的事情又将勾画出我们思维体系的形状。因为这是我第一个个展,我希望它能够传达出一些对我来说最重要却又是非常基本的的点,那么显然这些点不是“花招”和“样式”而应该是和思考方式有关的。所以在整个展览的建立上我的确希望能够引导观众主动建立各自的逻辑。在展览开幕时的确不断有观众来询问我和作品有关的各种信息,在我看来这是一件积极的事情,也代表着“主动”。

让我来尝试描述一下参观的过程:首先进入展厅我们可以看见一组有体感和视觉愉悦的立方体《云图》,每个上面都有一块有同样颜色和制作方式的形状。我们其实并不知道它们是什么,它们布置得像一个有点散乱的现场,但是由于视觉制造的上的关联让我们觉得它们是一组,应该有关联。然后我们会看到《图层》那张黑白照片,照片上用图表的方式排列出每一个形状的参照和由来,比如那个弧形的形状来源之一是PS3的概念手柄,比如那个三角体一般的凸起形状的来源之一是杜尚的小便池,等等。在《图层》这件作品中我试图引导观众进入我“如何观看世界”的系统中,完成对物体联合的想象的实践。这时也许观众还没有太确切的知道我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最后进入录像那个展厅,当观众看完录像的时候,看到的是我比较系统的思维方式,然后出来回到现场,录像中所有的台词和尝试建立的关系便会比较立体的有所反馈了。

ARTINFO:同样是围绕着“核样”的模式,与《纪录片:地心穿刺》这样的前作相比,这次的这些作品(应该都是新作吧)在创作思路上有怎样的推进?

关小:《纪录片:地心穿刺》是2012年参加深圳雕塑双年展的一组装置,它其实是我刚开始变化的时候。这组作品也是在探讨“如何观看”,包括用摄影棚的背景布的概念和摄影器材来强调“物”的主体性,以及探讨带有原始感的雕塑的现代性以及器材等设备在美学上的主体性。但是让雕塑/装置“开口”表达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对环境和怎样和观众群建立沟通渠道有很抽象的要求。而在这次个展的作品,对,它们都是新作,我依然在探讨“观看的方式”和“如何观看How to see”。此时我有迫切的让图像“说话”的需要,同时我明白了特别重要的一点:我们无法给出答案,同时答案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呈现从观看到思考的过程,这个阶段是最有弹性的阶段。同时我开始认为不负责任的图像输出是危险的事情,它们会让人们一味的追求“答案”。

ARTINFO:回到标题,“幸存者的狩猎”也有种描述《云图》那件作品时提到的“食尾蛇”式的轮回、循环,怎样具体去理解它?

关小:这个题目一方面是我认为艺术家或者主动思考的人能够成为幸存者,让个体世界观能够幸存。另一方面,被捕获的外部材料也成为幸存者而得以在另一个价值体系中获得新的可能。而狩猎,是我认为自己观察世界的方式特别像是不断寻找和捕捉猎物的过程。

[板凳:2楼] guest 2013-03-20 14:54:46
[地板:3楼] guest 2013-03-21 06:22:01
这一代年轻艺术家越来越无害化了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