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生日
发起人:弥撒  回复数:1   浏览数:2502   最后更新:2013/07/24 14:50:26 by guest
[楼主] 小白小白 2013-02-08 11:51:15

来源:纽约时报中文网 报道


中国艺术家宋冬和他的志愿者在香港《三十六历》的开幕式上。


香港——这从一开始就是有史以来最令人紧张不安的自发运动。宋冬的《三十六历》被认为是群众性的集体创作,将有几百名普通市民参与其中。

宋先生作为香港亚洲艺术文献库的驻场艺术家,用了一年的时间创作了432幅素描,描述过去36年里他人生中的每一个月,每幅画配有一篇短文。这些铅笔画被复制成数码印刷品,做成36个日历,悬挂在空旷的ArtisTree展览馆墙上。场地中央的432张桌子上分别放着每幅画的复制品,展览期间公众可以在上面随意添加内容。


宋先生对纽约“9/11恐怖袭击”的描绘。


这个项目在本质上具有自由精神。但是这里是香港,这个商业之都正凭借着坚定的决心和雄厚的资金努力把自己变成全球“艺术中心”。结果就是如今的艺术活动有太多政府机构和公司参与,几乎榨干了其中的乐趣。

在1月21日的开幕式上,贵宾们品着葡萄酒,几百个志愿者在外面等候,其中包括很多中小学生。为了安抚他们,工作人员分发巧克力棒和加糖的柠檬味饮料,这个方法很受欢迎,但是并不能有效地让孩子们保持安静。一些上了年纪的志愿者站不动了,被带到附近的座位上。

差不多一小时后,志愿者被天鹅绒围栏围了起来,一个组织者站在椅子上,用头戴式麦克风向他们喊话:“从最后一排开始,按次序走到座位上。所有的书包必须放在书桌下面或后面。在右上角工整地写下你的名字。”这场面像参加高考。

《三十六历》可以被看作是一个明证,证明了香港作为一个中国城市,却具有独特的定位,这里的公众可以对一件艺术作品自由地发表评论,即使作品中提到了1989年天安门广场镇压事件或者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比如达赖喇嘛或刘晓波。但是在活动进行的此时此刻,最能证明的还是香港人耐心排队等候的能力。

这432个低矮的黑色书桌配有黑色垫子,供人跪坐在地上,有亚洲古代书房的感觉。看起来别致,坐着可不太舒服。年纪最大的一些参与者得到一些木凳子,凳子面也就比纸巾盒大一点。

然后就是各种发言——每个发言都相应地被翻译成英文或中文——在发言中,赞助商们再次相互感谢。身体僵硬的观众开始活动双腿。失去耐心的观众开始往素描上涂颜色。

宋先生出场时,观众的注意力被调动了起来。宋是中国最著名的概念艺术家之一。他说观众可以做任何事情。他们可以开心地玩,把纸撕掉,把他的心爱的作品毁掉或者扔掉。“我们开始吧!”他说这句话的时候,引发了当晚第一次真诚的掌声。

场地上终于响起了几百人同时工作时发出的自然的嗡嗡声。

年轻的艺术家们在iPhone上查资料,寻找灵感,用笑脸和彩虹装饰他们的页面。年长的人则在上面展示自己漂亮的传统书法。有些人不理会宋先生的素描,另起炉灶。也有些人把他的素描完全擦去,画上自己的作品——宋儿睿就是这么做的,她是宋冬的女儿,很年轻,坐在后排。有些人只留下了一大堆灰色的橡皮屑。也有人祈求耶稣基督,发表政治评论或者写些奇怪的猥亵的话。公众的作品是颜色的大爆炸,与宋先生的极简主义黑白素描形成对比。

香港画廊总监凯蒂·德·蒂莉(Katie de Tilly)在一幅画着犯人的素描上潦草地写道:“我想……我想……让这个结束。”

克莱尔·莫林(Clare Morin)是缅因州波特兰市的一位作家,她曾在香港居住过,这次是回来访问。她画的是被卡在高楼大厦之间的小小的抗议者。她写下了对2003年的印象,那是黑暗的一年,香港经历着SARS的考验,还爆发了要求言论自由的大规模抗议。

艾未未一直是中国政府的眼中钉。他的画像被改成了一个黑脸的恶魔在割他的喉咙。艾先生的嘴里冒出了一个卡通对话框,里面写道:“我爱中国。”在达赖喇嘛的素描上方,有人写道:“如果你想要和平,那么先予人和平。”

1989年6月的那一页,也就是北京镇压事件的那一页,被分配给了夏佳理(Ronald Arculli)。他是香港的一位政治、文化人物。他把6月4日的方框涂成了黑色,在6月5日的方框里用红字写道:“我们会记住。”

宋先生原来的素描是个颇令人意外的发现,不是因为他画的是“坦克人”,这个是可以预见的,而是因为画中的“坦克人”出现在中国的电视上——这种情况在如今绝不会发生。“我当时在北京的家中,在电视上看到了这个人和坦克,”他在采访中说,“那是在电视上。他们播放这个画面,意思是:‘看看西方人报道的都是些什么’,而且对此极力谴责。”

2009年,宋先生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展示了他的装置作品《物尽其用》,他在其中展示了他过世的母亲家里的每一样东西,从木制家具、两个灶眼的炉子到旧鞋子和用了一半的高露洁牙膏。

那次他是把另一个人的生活完全展示给世人,现在他是把自己的生活完全展示给世人。

《三十六历》是对“一位年轻艺术家”的中国式“描述”。这个故事始于1978年,那时宋先生是个贫困的12岁男孩,一直讲到他与艺术家尹秀珍结婚,女儿诞生、父母去世。他特别提到20世纪80年代他初次看到波拉克和毕加索的作品,讲述了他的艺术历程,从在中国边远地区给购物中心绘制壁画,到仔细研究泰特现代美术馆的每个展品。2013年,他已经是一位周游世界的著名艺术家了,但是他仍然思慕北京的胡同,这种传统的窄巷现在几乎都被毁了。

让人意外的一点是,其中的文化参照让在西方长大的人看来也有些熟悉。20世纪70年代末四四方方的电视机,80年代的日本漫画,90年代的大哥大。多亏了香港电视里的片段,宋先生还发现了一些奇怪的新潮流,比如“喇叭裤、超大墨镜、长发和科幻小说”。

这个作品还带着点幽默感。他回顾了与西式快餐漫长而不愉快的关系:他喝的第一杯可乐(后来发现是中国仿制的假货),必胜客的至尊披萨(他觉得吃起来“很恶心”),以及肯德基(他只在特别款待客户时才买)。与此同时,其中还夹杂着现在看来像古代历史般的中国现代历史片段,比如“外汇券”,这种东西出现在普通中国百姓不能购买外国商品的年代。

融合在这些个人记忆里的,是塑造了他这一代人的重大政治、文化事件:柏林墙的倒塌、克隆羊多丽、“9/11事件”、网络的兴起和四川地震。宋先生仔细追溯了中国在世界上的许多“第一次”:奥林匹克奖牌、在电影节上获奖,以及《时代》杂志的封面。《三十六历》既是个人历史,也是国家历史,追溯了中国从文化大革命的苦难中走出来,崛起为世界强国的历程。

《三十六历》是否会在其他地方展出,尚未可知。当被问及是否会在中国大陆展出时,宋先生耸了耸肩,说道:“我不确定。嗯,你知道——审查制度。”亚洲艺术文献库将把宋先生和公众的图画以及译成英文的全部文本上传到网站上。

这些图像放在一起形成了一个4万字的作品,你可以把它当成短篇小说来读,或者作为一本图解小说出版。当组织者被问及是否会出版时,他们警惕地回答说,假如有人把英文译本带出了场地,那必须尽快寄回来。

《三十六历》。香港ArtisTree展览馆。2月8日结束。

翻译:王艳


[沙发:1楼] guest 2013-02-08 18:51:28
可笑!
[板凳:2楼] guest 2013-02-10 11:59:38
太土了,土得掉渣,是不是都很羡慕艾未未啊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