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ouch:中国艺术家海外发展环境解读
发起人:灰常灰  回复数:1   浏览数:2200   最后更新:2013/01/23 14:06:01 by 灰常灰
[楼主] 点蚊香 2012-12-19 11:46:45

来源:曲以虞

 

当夏娃吞下第一口禁果的时候,景观就已经形成了。

 

赵千帆——《技术可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1.对Aura一词的词源考证以及最终定位其实都是可商讨的。而真正有意义的是辩证的过程,而不是最后归为哪个词。

 

2.本雅明显然是个对技术持乐观态度的左派,在他的时代,经历着古典绘画到摄影及电影的变革生成了他的政治化理论,这其实是与温克尔曼对希腊艺术的注解平行行动的。当艺术作品利用复制技术达到它的展示价值时,这种无限展示价值的增殖反而使得气息在此过程中逐渐凋蔽,以致人们不再能够驻足在作品前静观了。虽然在经典艺术史当中,这是一直被艺术史家所警惕的倾向,但在本雅明看来,这种艺术作品的无阶级扩散反而成就了它的政治意义。

 

3.当对象转向电影之后,本雅明所说的“变革”意义似乎更迈进了一步。当然,这种说法得处在它的大前提之下:电影的非商品性。而俄国电影正符合他的要求,他认为俄国电影中的演员不是西欧电影中的那种物化的人,而是真正意义上的劳动的人们。而人们通过看到电影当中的自己,在看与被看的反复置换中反观自身与技术的处境。

 

4.虽然本雅明理论的“失效”可以归咎为大前提太过乌托邦,但是这不过是政治与美学的一场拉锯战罢了。他对马克思主义的寄望不仅可以说是落空了,甚至可以说一开始就是虚妄的。

 

周诗岩——《理解媒介》

 

1.麦克卢汉是个去政治化的批评家,他所谈论的媒介可以对照人生活当中的所有物,虽然可以用资本套用媒介一词,但是这样的结果是将麦克卢汉所讨论的范围直接影射到政治,这样的做法应该是偏离了麦的本意,而用异化来说明媒介对人的作用则会显得不够火候。

 

2.一本书的内容是信息,但是这本书出现在媒介批判导读的选读书目中和出现在考研必考书目中,所传达的讯息就不一样。更甚者,当这本书印刷成纸本或是以电子书的形式下载在电脑上被阅读时,所蕴含的讯息也不一样的。即使是同样被印刷成纸本,纸张的选择、书的装帧、排版、一切都是讯息。当麦克卢汉谈媒介的时候,他谈的是一切被人利用的物,所以Postman认为是“媒介生态”。而“媒介即讯息”甚至不能够像以上分析一样单向进行,它应该是互相交叠且没有穷尽的。

 

3. The media is the massage 是个精妙的比喻,也可以部分的说明麦克卢汉所警示的渊源,“媒介把你按摩得很舒服,也很麻木,趁你麻木的时候,重构了你的家庭和邻居,重构了你的教育和工作,重构了你的‘他’,也重构了你......”,当我们被未知的镜像诱惑住的时候,就像陷入真实而残酷的爱恋,你总想要,而且要更多,最后迷失在这层关系中。即使是你意识到你迷失的时候,媒介还是显示了它的不可抗力,并且在这样的环境下,人普遍倾向于无意识的麻木。

 

4. "The serious artist is the only person able to encounter technology with impunity, just because he is an expert aware of the changes in sense perception." 麦克卢汉在对媒介做了一系列悲观的阐释之后,最后还是给了大众一点希望。虽然麦克卢汉是本着重新定义的念头提出artist这一身份,并且这里的artist和艺术几乎是没什么关系的,但选择artist作为唯一“能够迎向技术而又处之泰然的人”还是可以有两个解释,其一是art这个词根的意思就有技艺之意,就此选择artist可以理解成“专擅此道的人";其二是当代艺术家在社会洪流中确实是处在比较不可控的位置,可能是这种印象使得麦克卢汉认为artist可以被选定为他所要重新启用的名词。

 

5.对于"Art is anything you can get away with."这句话的翻译是颇有意味的,是“逃之夭夭”?还是“侥幸逃脱”?还是“忽悠”?但仔细想来,这句话是有其源源不断的生命力的,因为媒介的强大,你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逃脱,就好像《越狱》第一季讲的是怎么从监狱里逃出来,但逃出来之后发现才没有完,于是可喜的是,可以拍续集了!所以将句子理解成"Art is anything you can constantly get away with."似乎就有了拉康式的积极悲观。

 

徐敏——《技术与文明》

 

1.《技术与文明》在这次媒介批判导读中就好像开在军火工厂区的咖啡馆,莫名又必须。说它莫名是因为这本书讲的是技术史,而在媒介批判中,为技术写史就像是在景观社会的语境中还对艺术史念念不忘一样毫无意义。但是它又是必须的,因为这次导读的其他读本对技术进行的都是整体哲思式的批判,只有芒福德的这个文本细致到具体,给我们细掰人与技术的关系。

 

2.芒福德将公元1000年到1930年代的西方技术发展史分为三个阶段:始技术时代(水木文明)、古技术时代(煤铁文明)、新技术时代(电气文明)。他对各种对象的分析都给媒介批判者提供了过度解读的空间,而这种过度解读可以说成是一种必要,过度解读使得此书的历史感得以显现。

 

夏凡——《单向度的人》

 

1.理解这本书的关键在于区分“工具合理性”和“目的合理性”,工具合理性(也就是技术合理性)不讲究工具的最终目的,只为了“更高、更远、更强”。虽然“人民群众的总体生活水平提高了”,但人民却成为了被技术奴役的对象,技术合理性则为政治提供了强劲的维稳作用。这其实也可以套用麦克卢汉所举的Narcissus神话,湖面倒影最终奴役了你。马尔库塞认为发达工业社会用“自由”使你不自由。当社会向你提供选择的时候,你就已经陷入它所划定的范畴了。就像你因为冰淇淋店里有上百种口味而兴奋时,你却忘了你其实更想吃蛋糕。当代工业社会通过对技术的控制来维护自己的政治权利,人们不愿意牺牲技术给人带来的既得利益。这种技术合理性社会几乎不存在全面反对派,因此是极权主义的社会。

 

2.当一个人对橱窗里的商品表现出需求的时候,人是没法知道这种需求是真实还是虚假的。你可能真的很需要一部手机但其实你也很可能真的很需要Leica、iMac、kindle、LAMY、Sennheiser......这些需求在大众媒体的狂轰滥炸下变得越来越“真实”,人成了不断丢弃的恋物癖者。当人们越来越相信技术可以积极地改变世界时,其实自身早已被技术异化的病入膏肓了。

 

3.现有社会使得人性愿意被欣欣向荣的假象所麻痹而不去追究真实的恶。当观众在为蝙蝠侠的华丽武器惊叹时,他们更愿意忘记他其实是个军火商和投机分子。这种麦克卢汉意义上的“截除”在马尔库塞的语境之下被表达为“幸福意识”,是自主意识的衰弱。

 

4.“这一社会的最高许诺是为愈来愈多的人民提供一种愈来愈舒服的生活,而人民并不能想象一个与此有着根本不同的话语和行为的世界。”也就是现在的技术还不够好,我们还可以发展再发展,一切阻碍技术发展的行为都是令人匪夷所思的,一切行动都要符合技术发展的需要!

 

5.马尔库塞提出的方案是“大拒绝”,拒绝资本主义制度提供的一切。这种乌托邦式的方案在我看来不够洒脱,也体现了他的悲观态度。“社会批判理论并不能拥有能跨越现在与其未来之间的鸿沟的概念”,也就是社会批判理论者至始至终只能是先知的角色,他超越他所讨论的范围,也必定尝尽范围之外的孤独。

 

陆兴华——《景观社会》、《神话学》

 

1.将陆老师的导读放在最后两场或许是别有用意的,《景观社会》和《神话学》算是比较好读的文章,而陆将之内化为自己的理论工具向我们解释当代艺术的力量。德波尔隐居式的、带有主动性的生活是陆所推崇的,它不是单纯的入世而是成为生活的作者,而这样的作者在其创造语词的过程中不断破除它,不断从旧的情境中真的死去,又从新的情境中生还。

 

2.当物品的交换价值彻底覆盖使用价值的时候,景观也就形成了。景观社会的符号是树的叶,你需要将树叶摇落,但是可怕的是可能永远看不到树干,或者它根本就是棵假树。

 

3.脱衣舞貌似是以色情为卖点的表演,却最终只能停留在没有结果的局面,而正是因为“没有结果”,这样的表演才成为合法。这也隐示了媒介批判的虚伪性,陆虽然承认这种“虚伪性”,但并不认为这种虚伪会让人迷失,批判给予我们方向并为我们预留空间,“改变在任何一刻都可开始、都可能到来”。

 

4.陆相信景观的不可破除,景观可以将一切收编。中国好声音已经不是可以单向分析的景观了,观众拥有参与评选的权利,因此选手的角逐让人感觉更加切己,舞台上的辛酸曲折都是排演好的。导演知道你需要什么,需要在什么样的时刻兴奋,什么样的时刻感动,每个情节都埋伏好只等着观众进入,并接受早已料想到的反应,景观也就在这一过程中越来越琐碎,异化的程度也就越深。

   

 

当技术的发展突然以可见的形式冲破社会的进度,给人最神经末梢的触动以后,作为与之遭遇的哲学家需要做各自的应对,这也可以看成他们成书的内在动力。本雅明选择将技术看作革命的力量,只要使用的方式符合大前提,那么就可以形成变革的动力。麦克卢汉却持着悲观的态度,他认为技术带给世界的改变已经使人的自识能力丧失,但是他仍抱希望于“艺术家”,相信艺术能够给予人们逃脱媒介的可能性。芒福德不提供方案,而是提供分析的材料。马尔库塞则是激进的寻求反抗,提出“大拒绝”将一切资本抗拒在外。罗兰巴特和德波尔已经不尝试寻求解决途径,他们只是告诉人们神话的层层编织已经足够密不透风让人无处遁形了;景观的无处不在并不是在你意识到之后就可以穿破的,它们就像是韧性很强的塑料纸,你越想用头穿破越感到窒息。但是,艺术家有着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可能性,既然不能破除,那我们就自己导演,每一天都是节日,每一刻都可以欢庆,我们有道具,我们自己排演。这应该是艺术家所要得到的最重要的启示,如果为了景观而焦虑,不自主的使得焦虑也成为了景观,那还不如一开始就深陷于此。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