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凤怡个展@温哥华当代美术馆
发起人:艺术民工  回复数:3   浏览数:1819   最后更新:2012/04/10 13:22:29 by guest
[楼主] clclcl 2012-03-31 14:50:25
来源:中国艺术批评



“摄影师如何预知火箭弹会从眼前飞过”;“火箭弹那么快,怎么能拍到”;“就算能拍到火箭弹,火箭弹也应该是一条线”……高润·托马斯艾维克拍摄的照片《利比亚冲突》,在刚刚揭晓的第八届国际新闻摄影比赛(华赛)中,获得年度新闻照片大奖。照片记录了去年9月,利比亚反对派武装发射火箭炮的情景。照片中横穿画面、轮廓清晰、拖着尾焰在半空飞行的火箭弹,随即引发了摄影爱好者的争议。

  很多人认为高速飞行的火箭弹,无法被相机如此完美地捕捉,很难呈现出获奖作品中静物般的清晰效果,由此认为照片涉嫌经过Photoshop处理。一则《前华赛年度大奖获得者质疑第八届年度大奖》的消息,被很多新闻网站和摄影论坛转载。前华赛年度大奖获得者张宏伟从专业角度分析称,飞行中的火箭弹看似“凝固”在半空中,要拍出这样的照片,需要事先知道火箭弹会从眼前飞过,而且需要足够快的快门速度。要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在很多人看来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问技术:速度800米/秒,相机“看”得清飞弹?

  高润拍摄的《利比亚冲突》中,最醒目的是照片左上角的一枚飞行中的火箭弹。火箭弹不仅轮廓鲜明,就连尾部的火焰和气流也十分清晰。尾焰几乎横穿画面,背景中站在武装皮卡上的人,则因火箭弹飞过的热浪,被罩在海市蜃楼般的效果中。

  “高清飞弹”成为照片真实性争论的焦点之一。有“懂军事”的摄影爱好者直言不讳,初速度每秒800米左右的火箭弹,在飞行过程中人眼根本无法看清,看起来白天是一条白线,夜间是一道火光。要拍出清晰的飞行火箭弹十分困难。同时,根据照片背景中的皮卡分析,整张照片涉及的“宽度”不超过20米,火箭弹从画面一侧飞到另一侧,用时不过1/40秒。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把“一条白线”拍成高清的“凝固版”难上加难。

  不过,力挺《利比亚冲突》的“技术派”网友也大有人在。一位摄影爱好者坦言,专业相机完全具备捕捉飞弹身影的能力。高润曾向媒体透露,他使用的相机快门速度最快可达1/8000秒。最快每秒可以拍摄八九十张足够冲印清晰度的照片。“从照片逆向推理,快门速度应该在1/5000至1/8000秒之间。”一位摄影发烧友表示,单纯从技术角度考量《利比亚冲突》,当时光照充足,足以保证拍摄者采用高速快门连续拍摄,就算火箭弹以每秒800米的速度飞行,用1/8000秒的快门连续拍摄,被摄的火箭飞弹也可以表现得“如同静物”。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