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偷偷地盗用了那些没有素质的人的统治素质,来统治我们的
发起人:理论车间  回复数:0   浏览数:2166   最后更新:2012/03/19 16:16:42 by 理论车间
[楼主] 顾灵GL 2012-03-19 16:16:42
样板屋:2012林明弘

展览时间:2012年03月10日— 06月03日

主办机构:上海外滩美术馆

艺术家:林明弘、犬吠工作室、李翔宁、程然、B6(楼南立)

策展人:赖香伶、亚历山德拉·孟璐(Alexandra Munroe,协同策展人)

研讨时间:2012年3月10日14:00-17:00

主持人:赖香伶

发言人:长谷川佑子(东京都现代美术馆总策展人)

姚嘉善(独立策展人、评论家)

李翔宁(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参与者:林明弘、程然、楼南立、王长存、许宇、顶楼马戏团、照骏园




“本次展览的灵感源自于上个世纪初同期发生的上海外滩美术馆的历史,和强调艺术的社会功能性的包豪斯宣言,也是在当代社会现实下对这一艺术史上的重要信念的回应。”


展览标题从原定的“样板屋”变更为《样板屋:2012林明弘》,高亮强调了展览作为林明弘个展的基本性质。而展览本身的呈现,除了来自主角艺术家林明弘贯穿美术馆六层楼建筑内墙的条纹壁画外,却更多地让观众看到了来自多方合作的“填充”或“占位”。林明弘为此次展览亲自邀请到多方人士助场合作:与日本建筑团队犬吠工作室(Atelier Bow-Wow)合作设计工棚(即标题中“样板屋”的所指);与从未做过涂刷工的工人合作,令其根据花纹设计样稿在墙上勾描涂画;与木作家具商合作,令其根据家具设计样稿生产木制桌椅;与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李翔宁教授和其学生团队合作,借展览空间展示其调研项目“上海制造”;与影像艺术家程然合作,后者创作了十件录像作品,布置在展厅各处;与声音艺术家B6(楼南立)合作,后者依照壁画花纹的建筑平面图创作了展览的“主题曲”。

回望上海外滩美术馆自2010年成立至今的所有展览,从蔡国强、曾梵志、日以继夜(侯瀚如)到张洹、林明弘,每一位都站在目前国际艺术圈知名度、美誉度的高度前沿。有鉴于美术馆的地理考量与历史背景,每一次展览都几乎围绕着外滩美术馆的建筑本身而展开:其中国首座博物馆(亚洲文会)旧址的身份,由戴维·奇普菲尔德(David Chipperfield)操刀改造的当代历史空间,坐落于洛克·外滩源的地理位置。此次展览亦不例外。开幕前臆想中整栋楼被林明弘标志性的“花纹”所覆盖的情形并未出现;正如媒体发布会上来自Global Times的记者坦言,乍看上去这是一场非常“干净”的展览。所有作品都或多或少地融入了建筑空间本身,从而去除了某种“展览的堆积感”。这位记者后来将“干净”引向了被净化过的“工棚”与其保留工人生活痕迹的内景,但这一形容词同样适用于整场展览。

城市·建筑·生产

展览主题延续了林明弘既往定制展对“本土性”的关照,“城市、建筑、生产”三个关键词在上海这座城市特别具有标识性,从立意上无可厚非,甚至可圈可点。

城市是生活在当代城市中的人们心中永远的痛。如果读过卡尔维诺《看不见的城市》的人,或许会对这句话有更深层次的理解,正如此次项目的参与者李翔宁。“这些城市是众多事物的一个整体:记忆的整体,欲望的整体,一种言语的符号的整体;正如所有的经济史书籍所解释的,城市是一些交换的地点,但这些交换并不仅仅是货物的交换,它们还是话语的交换,欲望的交换,记录的交换。 …构成这个城市的不是这些,而是她的空间量度与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断章取义总是不可取的,卡尔维诺这本书的结构本身即是一种充满形式主义的探索与尝试,然而这段对城市的描述放在40余年之后的今天依然适用。尤其在超级城市之如上海,移民作为其主体在这里打拼未来,尚不及收拾乡愁,乡愁早已随风飘落不知所往。若有附身于某位高楼建筑工人的可能,当其来回于某摩天高楼即将完工的塔尖,在工作时小走一下神(正如程然的诗意提醒)鸟瞰一眼脚下的城市全景,心中是否也会慢慢生长出一个卡尔维诺来?


“本展中的‘工棚’是由塚本由晴(Yoshiharu Tsukamoto)、贝岛桃代(Momoyo Kaijima)所领衔的日本实验建筑设计团队‘犬吠工作室’(Atelier Bow-Wow)的作品,是为壁画工人所定制,供其在布展过程中居住。展览筹备期间,该建筑被摆放在洛克外滩源两幢历史建筑之间的狭小空隙中;开幕前,这些保留着工人生活痕迹的临时居所被移入美术馆内,成为展览中的装置作品。工棚的规划和运用显示了犬吠工作室在城市现象研究中的现实关怀和智慧;同时,代表着辉煌的城市化进程背面的工人群体的生活空间在艺术的‘殿堂’中的出现,不仅为观众提供了具有现场真实性的观看体验,也是林明弘思考艺术家角色与社会实践的具体行动。”



谈及艺术家在社会实践中具体行动与所扮演的角色,在上海当代艺术馆“怀念——东亚当代艺术展”同期举行的论坛上,日本艺术家椿昇(Tsubaki Noboru)在介绍了一些艺术介入社会的实例后说“艺术家是需要社会中许多非常复杂的力量作支持的”,但同时“艺术家仍需保持独立”。在“样板屋”展览开幕后第二天的论坛上,长谷川佑子、姚嘉善与林明弘本人通过PPT中大量的图片与简单的介绍展示了林明弘遍布世界各类艺术机构的定制项目,大面积的色彩斑斓的花朵纹案遍布墙面、地面、建筑立面或自成结构,从俱乐部的餐桌到私人会所的壁纸,从椿昇和林明弘都提及的十和田现代美术馆(Towada Art Center)中的厕所室内设计到夏威夷的网球场地面,不一而足。这些好比艺术家个人标签式的花纹蔓延出浓烈的装饰审美趣味。同文艺复兴时期大师们的工作方式相似,这些花纹均由林明弘在当地招募的工作团队手工绘制,保留了其绘画过程的时间投入与人工价值,然而其波普艺术的内核依旧昭然若揭。

这次的上海之行,林明弘招募的团队变身为没有描画经验的工人,他们中有些是建筑工,有些做过快递,来自五湖四海。工人们依照美术馆墙面上由林明弘团队打好的纹案样稿“描红涂色”,线条从一楼的单一交错到六楼的丰富纹案,颜色亦由少到多、由深入浅。林明弘将工人带入美术馆空间中,但并不像宋冬那样让工人被赤裸裸地注视观看,而是让其描画笔触保留在墙面上,作为其艺术制作的痕迹供观者欣赏。

在程然位于展厅二楼的两个录像投影中,分别记录了一名壁画工人和一名建筑工人在一个多月中的工作过程与休闲状态。不夜城遥遥灯火的近景处是百无聊赖抽着烟的风尘脸。画面中有几个镜头捕捉了工人们在现场合影留念、用手机拍下伙伴工作状态的瞬间。工人们睡着那床纹案被抽象到墙面上的棉被,是否会在乎潜在的对自身身份的讨论(如策展人赖香伶所言“相对的真实”而非“阶级”)?他们在备展的数月中居住于犬吠工作室设计的工棚中,在交叠的木板床上开夜谈会,透过床头的一方小窗看两侧楼宇立面上夜的脸孔,在联体屋的透明中庭打牌抽烟,或爬上屋顶平台在漆成蓝色的屋顶下享受独处时光。这座被搬进美术馆展厅和顶楼天台的样板工棚被艺术家期待能够投入批量生产,但在如今上海遍地的联排房般的工棚宿舍六人一间甚或更挤的格局是否会被这套理想化的“样板”所取代呢?如果组织上海各大施工公司工会的负责人前来参观展览,那我们倒能听听这些决策落实者的意见。

如果再怀念一把文艺复兴时期的工作方式,那达芬奇的维特鲁威人(Vitruvian Man)与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的人体测量建筑比例方法(Modulor)或还与犬吠的“行为学”(behaviorology)有共通之处?豆友duan在评论犬吠工作室的《后泡沫城市的汪工房》(Bow Wow From Post City Bubble)一书时说工作室的设计与其名字犬吠“汪汪”是相通的:“简单、直接、朴素有趣味”。这次工棚的制作材料其实与普通工棚一致,想必并不是因为美术馆的展览预算有限,而是切实考虑其可行性。

“本展的另一个重要参与方是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李翔宁教授和他的学生团队,他们与犬吠工作室共同带来了正在进行中的调研项目‘上海制造’。这一项目选择了数十个上海的历史和当代建筑,从政治和文化地标到违章建筑和市民空间,乃至建筑废墟,追溯了它们从建设到使用过程中的活生生的变化。在本次展览中,这些建筑的线描图像被彼此分离、并置、侵入、交叉、覆盖,最终组成165米的巨幅长卷沿着虎丘路的工地围墙直接向公众展示。这些既典型又非典型的空间结构经过折射、过滤和变形,组合成一个既熟悉又疏离的城市图景,路人们可以从中找到自己独特的城市记忆、欲望和想象。这一项目还在美术馆二楼的‘工人俱乐部’空间中以个案的方式得以展示,并定期更新,让观众可以对其研究成果有更全面和细致的认识。



 
“本展最鲜明的特点是在不同艺术领域、专业与非专业之间的跨界与协作。这一特点不仅以各种形态的作品直接呈现在观众面前,更在展览的执行过程中获得了最充分的体现。艺术家、建筑师、大学研究团队、建筑工人、木作家具商、美术馆团队,以及涉及展览的各方之间从一开始就在指令与接受、交流与协商,直至争执与妥协等动态的过程中展开,最终形成这个展览极为丰富的形态。基于这一理念,艺术家林明弘作为项目的发起人和协调者,提出将所有工作人员,包括安保、保洁、厨房等工作人员的姓名并列出现在展览海报和画册封面等印刷品中;这也进一步呼应了策划人与艺术家对本次展览最初设定的宗旨——‘利用这个展览让大家聚在一起,形成社会成员之间的互动’(林明弘)。《样板屋》的展览名称看似与犬吠工作室的创意工棚建筑直接对应,但实际建立起的毋宁说是一个艺术与社会之间互动关系的样板,也是上海外滩美术馆对自身在社会中的角色的一次新的探索。”

媒体发布会上一位记者在策展人和艺术家作了导览和简介之后提问:“到底什么是重要的,过程还是样板屋?”事后回过来看,我们经常会自问:“到底什么是重要的,解释还是展览呈现本身?”对合作与艺术的定义在展览中并未被追问。本次展览的灵感来源是沃尔特•格罗佩斯(Walter Gropius)的《包豪斯宣言》,但它并不只单纯强调艺术的社会功能性,而是“取消工匠与艺术家的等级差异,把一切——建筑与雕塑与绘画——都组合在一个单一的形式里。”这一点,或许展览恰恰真的做到了。

展览策展人:

策展人:赖香伶

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美术史硕士,并曾于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博物馆学研究所进修,于台湾美术界具有逾20年的艺术策展以及运营经验。曾任职于台湾国立美术馆与台北市立美术馆担任展览组策展人,以及台北当代艺术馆馆长。此外,赖女士具有多年非营利机构工作经验,曾担任台湾帝门艺术教育基金会执行长以及国家文化艺术基金会奖助组总监。赖女士于2001年获得台湾国家文化艺术基金会以及美国傅尔布莱基金会共同受奖人。

协同策展人:亚历山德拉‧孟璐

美国古根海姆美术馆资深策展人,亚洲当代艺术、跨国当代艺术领域的国际知名学者和策展人。曾策划多项重要亚洲当代艺术展览,积极推动亚洲当代艺术之国际交流。

参展艺术家:

林明弘

生活和工作往返于上海和布鲁塞尔。他从绘画作为一种供人们观看之物的框架中跳脱出来,使绘画艺术变成了一种有界限的,可以让人们进入并安定下来居住的物理空间(Vivian Rehberg)。他巧妙构思了一系列大型的绘画装置,重新概念化了公共空间。

他采用台湾传统纺织品的花样设计的作品已在世界各地的主要机构和国际双年展中展出。包括:当代艺术馆,东京,2007年;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北京,2008年;里昂双年展,2009年;温哥华艺术馆,2010年等。最近一次是在新加坡双年展和十和田艺术中心。改变了公共博物馆的建筑结构,他的非传统绘画让参观者们重新思考他们对这些空间的通常看法,并使观者成为这个空间的一部分,让他们与之互动,发现和再创造。

犬吠工作室

犬吠工作室由冢本由晴与贝岛桃代于1992年在东京设立。这对夫妻搭档涉猎领域广泛,基于他们称之为‘行为学(behaviorology)’的理论,二人的创作范围涵盖建筑设计,城市研究,公共艺术等等。

其设计和建造的住宅以及各种公共和商业建筑主要分布在东京,欧洲以及美国。在全世界展出的实验项目‘微观公共空间(micro-public-space)’则体现了他们在城市研究领域的成果,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公共空间概念。

李翔宁

2004年获得同济大学博士学位,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历史、理论与评论的教授,并担任院长助理和国际项目主任,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了大量关于当代中国建筑和城市化的理论和评论文章,其中包括两本专著《想象与真实——当代城市研究中价值视角分析》和《更新中国》。他也是中德建筑论坛和展览系列活动的主要策展人。2010年他担任海南设计双年展策展人以及2011年成都双年展和深圳双年展联合策展人。

程然

录像艺术家,1981年生于内蒙古, 现生活和工作在杭州。其作品在索菲亚王妃美术馆、民生现代美术馆、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等机构展出;并参加了留尼汪双年展,MADATAC新媒体艺术节,地景艺术双年展,广州三年展等大型艺术展事。2011年在北京麦勒画廊举办个展“热血、温血、冷血”。

楼南立 (B6)

电子音乐家与新媒体艺术家。1981年出生于上海, 2004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 现居上海。1999年开始使用代号 “B6” 进行电子音乐与声音艺术创作。2008年开始涉及新媒体装置与观念艺术。

上海外滩美术馆简介
上海外滩美术馆(RAM)座落于上海黄浦江与苏州河交汇处的洛克‧外滩源片区,其所在的建筑曾是中国最早的博物馆之一上海博物院(亚洲文会)的旧址,由著名的设计师戴维‧奇普菲尔德(David Chipperfield)主持改造并于2010年完成修缮。作为外滩地区唯一的美术馆,RAM以「人文的关照、艺术的推广」为使命,是一个致力于当代艺术研究、推广与国际交流的平台。

上海外滩美术馆于2010年5月4日以《蔡国强:农民达芬奇》展正式开馆,之后推出了一系列重要的个展和群展,展出的艺术家包括曾梵志、张洹、Nedko Solakov、孙逊、周铁海、 Pedro Cabrita Reis等等。通过与著名的国际策展人巫鸿、侯瀚如和南条史生的合作,这些具有高度原创性和丰富的美学及社会意义的展览使外滩美术馆的愿景和优势得到了国内乃至国际当代艺术界的认可。与此同时,从开馆之际起,美术馆就策划并推出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主题涉及青年网络文化群体、城市生活与记忆、社会文化现象、环境保护、当代艺术、设计、摄影等文化和社会议题。这些教育活动所构成的整个“艺术夜生活”系列已经成为一个当代艺文思想交流的平台,并获得了艺文界、媒体以及社会公众的热烈回应。

作为一家非营利性艺术机构,上海外滩美术馆是是呈现创意与交流思想的平台,也扮演着提问者的角色。美术馆通过艺术的媒介,敏锐地去观察世界,反映社会及时代的发展,并努力使自身发展成为一种对于文化作为社会机制的探寻。我们期许这一机制能够扩大民众的观看视域,向外延伸到现实世界,向内走进当代人的精神层面。它不仅是对当下现实的反映和介入,更是对未来理想生活的描绘和展望。

洛克‧外滩源简介
洛克·外滩源项目旨在重新启动近代上海外滩文化的源头。项目东起圆明园路和33号公园,西至虎丘路,北临南苏州路,南至北京东路,坐落于黄浦江与苏州河的交汇处。作为西方文化融入上海的源头区域,以“重现风貌,重塑功能”为宗旨,洛克·外滩源除了为11栋历史保护建筑的改建之外,还将结合新建的6栋现代建筑,创建上海最高端奢华的区域,为奢侈品零售、高档餐厅、酒店式服务公寓和商业办公都提供了一个独特迷人的环境,重现新时代上海的魅力。在这充满西方文化烙印的地点,随着11栋历史建筑中首推的历史建筑——上海外滩美术馆的开馆,让洛克·外滩源为外滩的源头添上更浓厚的艺术文化气息。有关洛克·外滩源更多详情,请登录www.rockbund.com。


李翔宁在研讨会上的发言从“样板屋”的标题说起,是英文名“Model Home”翻译而来。“样板”一词不仅有“样板戏”中样板的意思,也指工业或工程上供比照或检验尺寸、形状、光洁度等用的板状工具(《汉典》)。“上海制造”借鉴了犬吠工作室“东京制造”(Made in Tokyo)项目,期望借此项目与上海这座城市发生关系,摆脱传统的建筑评判标准,表现城市正在进行中的状态,并可将此项目泛化、推广。亚洲建筑不仅是对西方市民城市的补充,更有其积极性、当代性,这一点同犬吠工作室对城市的认识是一致的。也就是,不仅是通常的宜居、干净、生长力,而是某种更为珍贵的本土气息。如犬吠工作室提出的烂建筑(Dame Architecture)概念,即指那些在城市中存在着的“臭烘烘、热烘烘”的建筑。

80年代的著名科幻影片《银翼杀手》对未来城市的描绘与当今现实有着令人咋舌的相似。如今的全球旅行者不应如既往的旅游团般围着地标式的景点作明信片似的行程,而以艺术家与知识分子的视角来实践“漫遊者(flâneur)”的体验。而“上海制造”项目试图将持续变化的状态固化到某种框架中来。二楼展厅目前展出了15组案例,展期过半时将更换另外15组。美术馆所在的虎丘路的工地围墙也将作为项目生成的“既像上海又不是上海”的“类推城市”的展示栏。关于项目的更多详情,可参与3月24日由李翔宁主讲的讲座。作为一个进行中的项目,“上海制造”豆瓣小站也欢迎有兴趣者的访问与参与。

“上海制造”的黑色钢铁展架绕着展厅中央的一组木制桌椅,椅子是艺术家林明弘对丹麦设计师Hans J. Wegner(1914-2007)的几款经典座椅设计的演绎版本。1932年,Hans J. Wegner受中国传统明式椅的启发,经过数年钻研、于1943年推出了中国椅(Chinese Chair,左图)。在此基础上,1950年Y-Chair诞生,在保留了圆融扶手造型的同时结合了北欧的有机曲线 (organic curve),而椅背的Y字型取代了厚重的传统中式椅背,把意象上的抽象美与功能上的人因性结合。Y-Chair的坐垫采用天然纸纤(Natural PaperCord),在增进舒适性的同时富有可塑性。做过三年手工木匠的Wegner在参军退役后于哥本哈根理工学院读书期间做了大量的人体测量工作,并于设计中提出“剥去传统家具的外表,保留纯粹的结构核心”的观点。林明弘设计的椅子参考了中国椅的圆融扶手、Y-Chair的纸纤坐垫与牛角椅的圆弧靠背,并最大化了椅子中接榫的应用。

展厅二楼冠名“工人俱乐部”,同样可以找到出处:苏联前卫艺术家亚历山大.罗德钦科(Alexander Rodchenko)在纽约MoMA的”Worker’s Club 1925”。这一“俱乐部”将成为展览的系列教育活动和外滩美术馆的长期免费公共项目“艺术夜生活”的举办地。

绘画·声音·影像

“本次展览的另一部分是声音与音乐创作者楼南立为本展所作的主题曲—‘带条纹的房间’。楼南立以壁画的图样和美术馆的空间作为乐曲的‘频谱’素材,壁画图样的粗细、颜色和构图,美术馆的门窗、结构、空间等等一一转化为乐曲频率的分布曲线。壁画由一到六层越趋复杂,音乐从单一的音色逐渐演绎成一首完整的乐曲,在整个美术馆内空间与壁画、影像等作品产生互动。在展览的开幕式上楼南立还将与影像艺术家徐文恺合作推出‘带条纹的房间’现场版的声音表演。”

楼南立更为人熟悉的名字是B6,正如展览同步发行的CD策划人许宇所介绍的,他有着丰富的声音创作经验,从商业娱乐性的DJ、制作师到相对实验性的乐队、实验创作。同时,B6的创作也不局限于声音,比如其2010年的作品“城市之音”(Sound of the City)即是将实地录音与纪实影像经过后期处理以多声道、多屏幕的方式呈现;与新媒体艺术家徐文恺(aaajiao,阿角)的现场演出合作在此次展览开幕之前就已有先例。由此猜想,B6对视觉与听觉两者的探索由来已久。这次展览中,他依照林明弘的图案设计蓝图,将建筑元素进行分类,结构元素如门、窗:图案元素如线条,线条再可分小类,如颜色、形状;颜色元素又相对独立地与音色对应。这些在图纸上可见的图形元素在B6与阿角合作开发的一款软件中变身为声音的“频谱”图。B6在研讨会上说:“我想用声音来反映空间。一般人可能会以为声音是抽象的,但对我来说,它非常具象。这次我严格按照林明弘的设计图稿,用图形来生成音乐。或者完全可以倒过来,也就是说,用图形来记录声音,而非经典的乐谱。所以这也是在开创一种新的记录声音的可能性。”

歌德在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时所关注的韵律感,或柯布西耶的现代建筑群中时常可见的由窗户的排列来呈现的节奏感并非此处的焦点。Iannis Xenakis(1922-2001)的故事或可被借来探寻以图形作曲的渊源。柯布西耶将数理比例(Numerical Proportions)、人体测量、黄金分割融汇到其著名的Modulor系统中,身兼建筑师与作曲家的Xenakis深受其影响;他回望故乡希腊,将毕达哥拉斯的数理比例分析“模型”和斐波那契数列同时用于建筑与音乐,寻找双方共享的潜在结构相似性。1958年比利时布鲁塞尔世博会,荷兰的国际电器巨头飞利浦(Philips)邀请Le Corbusier与Iannis Xenakis、Edgar Varèse合作设计、建造其企业馆。当时柯布西耶因忙于印度昌迪加尔(Chandigarh)的城市规划案,所以整个项目其实由Xenakis主持。为了展示战后科技的进步,整个场馆其实就是一件总体艺术(total work of art,Gesamtkunstwerk)。这场名为“电子诗歌”(Poème Electronique)的多媒体秀集双曲抛物面型的建筑本身、实验乐曲Concret PH与馆内综合装置于一身,400个喇叭被安插在场馆墙体内,赋予墙体以波动感。建筑表面的“滑音奏法”或已旖旎,Xenakis又借鉴了“点彩画”(pointillist)的技巧来混合“焖烧的碳”的录音碎片并以单一声源的方式播放,创造出持续变幻与无穷细节的音云,令人回味无穷。

飞利浦馆的双曲抛物面在上世纪50年代的建筑中其实颇为流行,但它却同时出现在Xenakis的作曲“转移”(Metastasis,德国西南广播交响乐团SWF Symphony Orchestra,指挥Hans Rosbaud, 1955年10月)的手稿中。在电脑诞生之前,建筑师都是在绘图纸上进行设计。与传统记谱法不同,Xenakis这位作曲家的标志之一即将音乐画在绘图纸上。右图中的曲谱看上去更像是一张建筑蓝图而非乐谱,展现了作品大幅波动的曲面与结构化的框架线条,纵轴表声音频率(音高),横轴表时间。由此,与传统作曲从一个基调出发不同,Xenakis兼顾了作品的整体形势与末微细节。在Youtube的一支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转移”的频谱(0-20.000Hz)视图,由此直观地体察Xenakis实际上是如何“画”音乐的。

Xenakis曾坦言,在建筑和音乐之间互译并非重点,因为这只是两种表达的语言罢了:视觉的和听觉的。同时用两种语言说同一句话是做无用功。与之相反,将视觉与音乐的语言感知完全分离的概念体现在了其后大型的抽象声光装置Polytopes中,这也恰是Xenakis对总体艺术(total work of art,Gesamtkunstwerk)的诠释。

空间的存在让音乐得以被听见,音乐作为“最抽象的艺术形式”如B6所言可以拥有非常具象的形态。声音常能与肌肤相亲,经脉会随着音乐而收缩,人体仿佛简化为血液的容器,会为一场倾心聆听而精疲力竭。人有为自己重赋语境(re-contextualization)的能力,所谓身临其境即为此说。在音乐会的现场,有人选择闭上双眼关掉视觉,有人选择在听的同时观察舞台上演奏者的身体运动,将之与流走而出的乐音相联系;观察音乐厅的室内装饰、舞台透视空间;还有细节处的色彩,表演者的青红色领带,栗色的头发;姿势的弧线,西装、皮鞋的质感,弓弦交错的律动。关于“观看方式”的讨论古已有之,第一步或许要将关注感从自己身上抽开,完全地转移到空间中,释然地去听、去看。

影像艺术家程然原本想为展览摄制一部纪录片,但因在剪辑时发现没有一个林明弘的镜头而作罢,改编了10个相对独立的录像作品,系列标题为“最深的红色”,想来是与墙面的条纹色彩呼应。在所有参展艺术家中,程然与工人们待得时间最长,由此来自他的视角显得更为日常、更加安静。四件“静物”循环录像短片分别记录了曾在窗外一根五彩电线杆上停留又飞走的麻雀,一顶放在窗沿上的摩托车头盔和包在塑料袋里的早餐,一张施工现场地上随风摇动的小纸片。这些录像的屏幕被安插在它们曾放着的位置:窗沿旁。窗作为沟通里外的一道边缘,不仅给程然诗意的建议“偶尔走神一下看一下窗外”以可能,也让整场展览的展厅布置更贴合建筑本身。一部记录户外建筑电焊透过窗造成室内光影映动的录像被安放在美术馆六楼咖啡吧台处,很容易让人忽略它的存在。其余几部纪录室外作业的录像被投影在六楼窗户处半透明的遮阳幕布上,于是白天看影像同窗外实际的城市景观相交叠;夜晚则只能看到录像作品本身。这一对真实与虚幻的小试探同样隐身于墙面与窗户之间,让作品本身无形起来。

合作·互动·艺术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