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美术馆展讯:陈福善的世界
发起人:弥撒  回复数:1   浏览数:2555   最后更新:2012/02/28 10:10:24 by guest
[楼主] 叮当猫 2012-02-18 23:54:49
何谓“晕轮效应”?万能的网络解释说,晕轮是指太阳周围有时会出现的一种光晕,远远看上去,太阳好像扩大了许多。“晕轮效应”后来成为一个心理学专业名词,指在人际交往中,人身上表现出的某一方面的特征,掩盖了其他特征,从而造成人际认知的障碍,所以晕轮效应指一种以偏概全的主观心理臆测。

视点空间“晕轮效应”的展览在2月18日开幕,陈天灼在一系列纸本上用马克笔臆想和捏造了一套“神、神权、神圣”的系统,有血腥的传奇、独眼的神怪、宗教风格的天庭、燃烧的陨石坠落、半人半身、牛头独眼……画的尺幅非常之小,故意来应对题材之“宏大”。它们拥有世界上一切“神权”的建构套路:神秘、传奇、震慑感、不可抗拒、上天注定……

韩五洲的“光环”在一个三角形的铁架上支起了五六个手电筒,在墙上映射出几个光环,同样是对“神的光环”的一种调侃。廖斐的《测量》,用一个铁管将几米高的画册、艺术杂志等书籍钉穿固定在天花板和地面之间。刘辛夷的单频录像《世纪崛起》,黑白画面,慢慢长出的水仙花枝叶上,中外政要像纸片一样黏连在花枝上随风荡漾,就像《卧虎藏龙》里的李慕白随着竹枝在飘荡。张天军和张云垚展出的都是绘画,张天军尝试在绘画中体现本能与无意识,而张云垚希望能有节制的去表达。

“晕轮效应”体现出年轻艺术家的两个方向:对所谓神圣与崇高的轻松戏谑,以及对绘画技术本身的某种实验。

[hr]

展览前言

对日常经验的考察发现,“晕轮效应”是影响我们对某些人或事物建立“好感”的重要因素。“影响源”如同具有光环或者辐射而渗入人们的知觉判断,将这种“影响原则”推想为广泛的,“晕轮效应”对“艺术好感”的建立也是有效的。艺术家为什么选择某些知识和话题?我们如何与一件作品实现沟通与欣赏?“晕轮效应”或许是一场关于公共知识运用在艺术中的探讨。

神圣,崇高,庄重或之相关的视觉因素,在这一种始终延续的“艺术好感”中充当显著而常见的案例,此类视觉映像最常实现在对古典绘画结构元素,象征性并具装饰感的宗教图示,厚重感的历史人物形象地运用。艺术家和观看者由牢固的公共知识唤起对知识形式的视觉“光环”,不但呼应出相对的心理效果,并缺渗透出与宗教、政治、工业文明的永恒背景。

展览力图实现的“光环”包含:利用廉价消费品完成宗教符号,建构出虚拟的“当代宗教”体验,冰冷的工业圆钢焊接的三角结构与手电筒交相辉成神圣结构和圣者的光辉印象,水仙在特定语境下的寓言色彩转换为水仙花上摇曳的纸片政治伟人,当各种书籍成为艺术家调动思维经验的直接来源时,自然出现了书本累成的耸天长柱。当然,还有最熟知的当代创作中化身各种形式的古典雕画框正是艺术配件退去手工艺特性后不断演化的身份……

[hr]

策展人: 巢佳幸
艺术家: 陈天灼 韩五洲 苗颖 田牧 廖斐 刘辛夷 张天军 张云垚
开幕: 2012.2.18 17:00
地点: 莫干山路50号3号楼210 (视点空间)
展期: 2012.2.18——2012.3.25




[沙发:1楼] 叮当猫 2012-02-19 10:22:39

















[板凳:2楼] 叮当猫 2012-02-19 10:32:37

























[地板:3楼] 叮当猫 2012-02-19 10:49:33
陈天灼的另两件题为《器具》的作品:一排硕大的粪球两头,分别有一个屎壳郎在奋力推顶,周围光芒四射;另一个是用木板和斑马皮围成的花朵,高高地挂在墙面上。








[4楼] 叮当猫 2012-02-19 11:17:57



















[5楼] 叮当猫 2012-02-19 11:38:05





















[6楼] 叮当猫 2012-02-20 08:58:29























[7楼] 叮当猫 2012-02-20 09:05:31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