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上海双年展2012年10月1日举行
发起人:ba-ba-ba  回复数:2   浏览数:4615   最后更新:2011/12/30 11:47:31 by guest
[楼主] 蜡笔头 2011-12-30 09:56:49
来源:鲍栋的艺术空间

告别一个观念:抽象
文/鲍栋

1983年的《美术》杂志第一期出版后,该期责任编辑栗宪庭就被停职了,因为正逢官方发动“清除精神污染”运动,他却在杂志上组织了一期“抽象”艺术的专题,正好撞枪口上了。

这个叫做“美术中‘抽象’问题研究”的专题,除了几篇已被人淡忘的理论文章,还有让人记忆深刻的封底、封二的吴冠中,封三的王克平,内页的黄永砯、曲磊磊、黄锐等人的作品,以及黄永砯的一篇介绍自己作品的文字。(形成对比的是,这期杂志所发表的其他作品正是当时如日中天的乡土绘画,如封面及内页的罗中立、怀斯、艾轩与何多苓。)

现在看起来,把这些艺术家们的作品都叫做“抽象艺术”,是不太确切的,更贴近实际的说法是这些作品都体现了“抽象美”,这是一个非常中国化的概念。“抽象美”也是这期专题的重点,在专题的理论文章中,几位作者的一致理路是强调中国传统美术中的抽象因素,以论证抽象美的在当时的合法性。实际上,中国大陆80年代初对“抽象”的讨论发端于1980年吴冠中的一篇《关于抽象美》的文章,而在他看来,“抽象美是形式美的核心”,换句话说,那时关于“抽象”的讨论是形式美讨论的一部分。而“形式美”与“抽象美”这类概念的重心是落在“美”之上的,在八十年代初的中国,人们借助于这些现代主义的概念外表所表达的其实是启蒙主义的内容,审美教育是实现启蒙价值的一个重要途径,“美”在这里属于 “真、善、美”的一个部分。在这个层面上,形式美及“抽象”的讨论与伤痕美术、乡土绘画是属于同一个文化逻辑中的,因为它们的共同背景是对文革美术及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反思与反叛,以及文革后人道主义话语的复苏与传播。

于是,在对西方现代艺术史并无多少了解的情况下,西方艺术史中的“抽象”——立体主义、未来主义、风格派、至上主义、构成主义、抽象表现主义、后绘画性抽象、色场主义、极少主义及光效应艺术——都被轻松而轻率地处理成了简单的“抽象美”,它们背后复杂而具体的艺术史语境都被弃置了,尤其抽象艺术在西方的理性主义与超验主义的背景,这在客观上使其更便于被纳入新时期求“美”的人道主义话语。有趣的是,在83年的那期《美术》杂志上发表的“抽象”作品几乎都是那种从自然中抽出纯粹形式因素的绘画,只有黄永砯是一个例外。他的作品是用汽车喷漆在钢板上完成的,他的作品努力不去体现出当时流行的人道主义话语,比如艺术家主体论及审美主义等,这尤其体现在对工具、媒介、材料的尊重上,“工具在这里已不是单纯的工具,已经从被动转向主动,无论是画面的构想以至于最后达到的效果,更多的是受工具的启示,是顺从它而不是强加于它”。这反而表现出了现代主义的对媒介的认识,但很快,黄永砯就转向了对现代主义的彻底批判,他的重心就从工具上升到了方法,85年他开始用轮盘来制造他的“非表达绘画”,以达达主义的方式完全抛弃了那种浪漫主义化的艺术家主体,在号称“新启蒙”的主体性高扬的八十年代,黄的观念与实践无疑是一个另类。然而,其后很多被叫做“抽象”的艺术实践,却都是他的同类。

首先是丁乙,他从八十年代末开始的《十示系列》是反复地画“+”与“×”,这两个像是印刷校准线的符号据说是来自他在印刷厂工作的经验,但是在不断重复下,它们负载的公共意义及个人经验都被耗尽,仅仅只剩下了其物质躯壳。观者看到的只是密集而冷漠的笔触,以及不同媒介、材料的特殊质感,虽然有色彩,但这些色彩来自于“自动取色”的原则,即通过限定色彩(更确切地说是颜料)的使用规则而驱除色彩的审美性与个性风格。在这些特意设定的方法下,丁乙把作品的意义压缩为一块画布上的一层颜料,以及它们所积累的数量与消耗的时间,虽然这并不妨碍观众把他的作品视为一个审美对象及解释客体,但是就他的出发点而言,他尽量使作品不去指涉任何心理的与社会的意义,他明确地表述“我希望人们可以聚焦在绘画的色彩上,线条上和结构上,而不是画面所隐含的意义。只有当人们忽略了所谓的意义,他们才能更开放地接受艺术带来的新感觉。”

如果把黄永砯及丁乙的这些具有表面抽象形式的艺术实践,与西方(尤其是欧洲)现代主义的抽象主义相比较的话,两者背后的文化逻辑是完全不同的。欧洲抽象主义的背后总有着一个超验的内容,抽象形式的合法性与必要性即在于可以绕过再现性的中介而直达超验内容本身,这些超验内容包括:风格、个性、天才、上帝、理念,以及历史进步论等各型各色的主体。而黄永砯及丁乙的“抽象”却丝毫不包括甚至一直试图去拒绝这些内容,他们去主体、去个性、去审美,甚至反艺术,正如黄永砯明确诉求的达达主义。换一个角度说,黄、丁的艺术实践是无法以“抽象”这个概念去概括的,他们的作品不仅不是为了“抽象美”,也不是为了引发任何审美活动,或表达任何个性的及先验的精神内容,在他们那里,作品的形式结果所呈现出的是手段、方法、观念及态度,作品更多地只是一种不可回避的物质结果而已。

具体到中国当代艺术史及其背后的观念史,在七十年代末出现,八十年代初兴起的人道主义思潮,以及八五时期的现代主义思潮中,人们借助于西方艺术史中的“抽象”概念所希望确立的是一定程度的形式自律与艺术自治,即现代性原则。而中国当代艺术的另一个重要维度却是对现代性原则的背离、反思与批判,黄永砯、吴山专、池社、新刻度等等艺术实践是只有放在这个背景中来理解才是有意义的。而在这个背景下,我们或许可以区分两种“抽象”,一种是人文主义的、现代主义的抽象,它是由八十年代初开始的形式美诉求所引发的;另一种则是当代艺术的或者说反现代主义的“抽象”,一种否定性的“抽象”,它恰恰诞生在对人道主义及现代主义的反思与批判中。这两种“抽象”之间的距离比它们在表面上所显示的那样要大得多,甚至,后者,比如丁乙的十示,与张培力的具象的“橡胶手套”,《X?》系列更应该属于一类,因为它们都是来自于对过剩意义的厌烦和抵制。

也就是说,黄永砯、丁乙的作品,以及后来的颜磊、刘韡、王光乐、刘文涛、李姝睿、谢墨凛、詹蕤等人看起来是“抽象”的作品,都可以不叫做抽象艺术,甚至,“抽象”这个概念对理解他们的艺术实践是有害的,因为会遮蔽住其最关键的地方。在这里,一个值得讨论的个案是孟禄丁,他是从象征主义、表现主义转到现代主义抽象,又最终超越现代主义抽象的艺术家,他不断转变的动力是对艺术观念与本体的反复把握。他八十年代末转向抽象是为了强调本体——例如《元态》系列的材料与结构——的重要性,而他近几年的《元速》则是用机器作画,其观念与方式本身即成为了艺术本体,已经属于否定性的“抽象”,这些作品实在没有必要冠以“抽象”这个概念的。

实际上,“抽象”这个词并不是中性的,语言总有奥斯汀所说的述行性(performativity),总是在生产着它所描述的那个现实,在中国目前的智识水准下,“抽象”这个概念实际上鼓励了其使用者去忽略不同的艺术实践背后的观念、思维、方法与手段,而只把最后的物质结果作为评判对象。因此,如果不对“抽象”这个概念做进一步解释的话,它带来的将会是一种认知上的惰性,并会使自身蜕变为一种新的流行符号,实际上,我们已经看到了这种危险,尤其是在有艺术市场营销大举进入的时候。

还有一种理论推销或许也是值得警惕的,即把反现代主义的“抽象”想当然地引申为一种中国的、东方的“抽象”,把西方思想中对启蒙主义及现代主义的理论反思简单地等同于佛、道、禅,把这种西方内部(即使借助了非西方的思想资源)的自我批判视为彻底转向所谓东方。有些反讽的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理论家用“古已有之”来为“抽象美”及其背后的普遍主义做辩护,而现在,人们又用“古已有之”为一种反现代主义的抽象及其背后的地方主义做推销。

在社会符号绘画,及庸俗社会学批评泛滥成灾的情况下,用“抽象”来强调媒介与本体的重要性是不为过的,但以表层的抽象形式作为艺术类型区分的标准是没有更多的意义的,甚至把“抽象”这个概念作为坐标(如‘后抽象’)也是不必要的,艺术史并没有在它那里投入过多,何况也早已超越了这个概念。艺术市场难道不也应该如此吗?

参考文献:

黄永砯:《谈我的几张画》,《美术》,1983年第一期。
吴冠中:《关于形式美》,《美术》,1980年第十期。
丁乙:《无意义中感受无序和刺激》,《投资有道》,2011年第三期。

[沙发:1楼] guest 2011-12-30 13:00:39
好文字。把最后一句那样的尾巴割了吧,,,
[板凳:2楼] guest 2011-12-30 14:28:21

小鲍对抽象狗屁不懂
[地板:3楼] guest 2011-12-30 14:34:36
说道最后还是在对着藏家再说。尾巴露馅了。
[4楼] guest 2011-12-30 15:54:01
说来说去,大家总结一下,他说“告别抽象”说了什么有建设性的叼见解?
[5楼] guest 2011-12-30 21:02:32
研究抽象有什么意思,应该去研究一下皮包公司
[6楼] guest 2012-01-01 19:42:41
来自豆瓣“一杯生普洱”的一篇文章:http://www.douban.com/note/186979260/

上周去佩斯看了“著名”的“现实主义之后”。之所以说著名是因为开幕前两个人的微博人我觉得很逗。一个是傅晓东的微博,意思是由谢墨凛的作品参展她很骄傲,因为这是第若干个在她画廊展览的艺术家能在佩斯展览。其实傅晓东的空间展一直就算出色,这么一写,反倒把自己搞成了追星族。其次就是梁远苇的微薄,意思是自己多年受罗申科和莱因哈特的影响,这次终于能够在一起展览了,是如此的激动等等。

画廊惯例到年底都是作群展的,因为天气原因也因为一系列各种节日开始,大家对展览很难有集中兴趣,所以一般画廊的重点项目都不在这个时候出现。现实主义之后就是这样一个展览,去年的佩斯的北京新声也是这个展览。画廊的展览的目的就是要卖画的。但是佩斯的这个展览仿佛被搞得很学术似的就有些可笑了。仔细看展览名单,就是北京公社的年青艺术家加上纽约佩斯的存货。所以阿特爸爸上有人调侃说是拿了一对大小王和诈弹,亮出来吓唬人,其实目的是为了过小牌。这个调侃其实倒真是的说出了冷林的真实目的。无端揣测别人动机是没有道理的,还是说事实吧。名头是些大名头,但是除了唐贾德的作品以外,其他罗申科和赖因哈特的作品真的是一般。看起来好看,但是谈不上什么特别影响。特别是莱茵哈特的作品,其出名在于他要求作品超逾波洛克那种情绪性,所以他的作品总是很霸气外露并具有机械感。这张兰色的小作品在展厅中显得特别的娘娘腔。<图片1><图片2>

抽象这个题目从今年年开始以后,一下变得非常时髦。冷林在前言中要标明他似乎也要来抽像一把。姑且不说现实主义之后是否必然就是抽象,也姑且不说现实和抽象之间是否就一个线性的进化论关系。我只知道,展览中李松松的画虽然是他作品中“最抽象的”,但是也谈不上“抽象”。而小刘伟那种装饰性和对视觉的无限追求,乃至材料强烈的文化气息,根本就是和所谓的抽象不搭界的东西。而像宋冬那种,完全就是现实主义的观念艺术,或者观念的现实主义。所以在我看来,这是一个鸡同鸭讲的展览。无论是用抽象,还是用现实主义之后都统一不了这些作品。回到前面的话题,卖画就是卖画,不用搞得那么玄学。而且是很蹩脚的玄学。

谈些题外话,卢迎华在上半年曾批判说“最近在中国许多艺术空间和展览一窝蜂地出现了抽象性的绘画,但是,不管创作者、评论者和销售者们如何用各种名目来庆祝、吹捧和津津乐道此类的创作,也消除不了艺术行业前沿的实践者们普遍对此类创作所产生审美疲劳和乏味的情绪。这些创作实际上是对前些年某种带有叙事性和被冠以政治和社会学意味的流行艺术样式的自然反映,而不带有艺术自觉的思考,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是沦入了简单二元论的思考模式,仅仅从一种选择不自觉地投入到另一种选择的怀抱,并不具备自己深入的认识和立场。不关注社会问题、不关注政治成为一种姿态和创作的出发点,将自身的体验和个人的经验过于放大,这种放弃和选择是建立在大众媒体的经验和感知模式之上的,而这种经验本身就是不可靠和不应该作为唯一依据的。”其实这些话和卢迎华的所有其他文章一样,文笔相当精彩,但是却有一种典型的当代艺术道德优越感,而且这种优越感是西方中心主义式,最糟糕的是她从来不反思这种优越感。因为有很商业的抽象,也有很商业观念艺术。你不能用商业的性来证明观念艺术优越于抽象绘画。

其实如果对抽象艺术稍微有些艺术理论层面的了解的话,就知道中国这些艺术家都不能归纳倒抽象艺术里面来。就“现实主义之后”而言,最有价值的丁乙,梁远苇、王光乐、谢墨凛这些艺术家其实只是有了个抽象的壳。但是即使把他们看作最近以来卢迎华所宣称的那种“抽象性绘画”的话,那么她们并不仅仅是对于玩世现实主义中“叙事性和被冠以政治和社会学意味的流行艺术样式”的反对,同时,也更重要的是,他们更多对最近当代艺术中,观念艺术中“智力主义”的一种反驳。(不厚道的说这种智力主义的典型代表就是卢迎华的老公刘鼎或者鄢醒那种混双年展的套路,看起来关注社会问题,关注政治,但是其实只是一种非常具有表演性的姿态。)这恰恰是21世纪第一个十年这些艺术家们崛起的背景和意义。可惜,卢迎华要么是夫唱妇随故意忽略,要么就是实在不懂视觉,恁是没看出来。丁乙、梁远苇、王光乐、谢墨凛这些艺术的作品的共同都有一个长时间“做”的过程。在他们的作品中,我们看到的不是姿态,甚至不是经验而是劳作,典型的要亲自弄脏自己的手艺术家的劳作。从这个角度来说,丁乙、梁远苇、王光乐、谢墨凛这些艺术家更具有观念性,他们和60年代末的那个观念艺术相比区别在于他们还继续纠结于视觉,而美国那些艺术家则彻底放弃了视觉。(这或许是这个展览中唯一能和西方艺术家有关系的联建,本可以申发,但是冷林没有。同样遗憾遗憾的是梁远苇展览中纸上作品非常好,可是油画却非常糟糕,不是别的,就是画得不好。simply bad painted)
[7楼] guest 2012-01-02 00:12:27
抽象不抽象的绘画还有啥好说的,就那点事,一个僵尸还魂而已,也就满足点收藏的便利,私下搞搞,提高点生活水平也就到此为止,居然投入那么多精力和热情,各个沾沾自喜,有意思吗!
[8楼] guest 2012-01-02 02:26:23
鲍爷我喜欢抽象的玩意
[9楼] guest 2012-01-02 04:35:39
抽象不好是因为诸位爱卿不理解“抽象”这个词语。需要各位爱卿多多象鲍先生学习。
所以,抽象的好坏和作品美多大关系,只和各位爱卿的理解有关系。

爱妃,你说说这是不是郑人买履,削脚穿鞋?

[10楼] guest 2012-01-02 16:06:56
把丁乙,梁远苇、王光乐、谢墨凛归纳在一起是个硬伤,
丁乙的抽象性和后三者完全不同.后三者的抽象性就是现在国际上流行的"肌理派"的中国版本,把某物平面化,陌生化,直到抽象化.
比如拿纸折一下,把折痕搞成绘画.摩托车轮胎上放点颜料在画布上来回开一下,也算.
这个思路真的是非常小资的,它的源头就是中产阶级脆弱孤独的审美需求.喝high了都差不多的.

好不好卖跟抽象绘画有什么关系,冷林作为老板为自己的艺术家找到合适的销售推广方法天经地义的,说他商业未免太洁癖了.
[11楼] guest 2012-01-02 16:12:33

经常看到,所谓的学术性艺术家为了生存,去画画.然后很不好意思的去想一些借口和艺术理论.来为自己的这种”非学术”行为再次敲上一个学术章.
这个群体能下手的往往就是抽象绘画,首先好画,第二好蒙.
支持,哈哈
[12楼] guest 2012-01-02 16:18:12
11楼,艺术一定要分成商业和学术的两块其实很迂腐,无所谓啦.真真假假,对对错错的挺好玩的.缺了那块都会寂寞.
艺术家们也是中了毒了,非要自己去站队,老子是搞学术的,你们全家才是商业的.至于吗.不就是生活那把杀猪刀吗.
[13楼] guest 2012-01-02 18:33:17
楼上的乖哦,去摆摊卖红薯合适你,那些简单劳动不要动脑筋
[14楼] guest 2012-01-05 19:25:40
梁远苇、王光乐chao货就别老拿来说事了
[15楼] guest 2012-01-08 14:12:20

鲍烂肉身边的臭鱼烂虾太多了,以之无味的胡扯
[16楼] guest 2012-01-09 01:46:57
鲍栋同学,得多喝喝生普!不要成了枪手。
[17楼] guest 2012-01-10 22:49:23

一个人作案过后故意留下一些证据,制造出另一个作案的假象,然后一些没思考能力的侦探想不通就草草把另一个被冤枉的人抓起来结案。长脑子没,还枪手呢
[18楼] guest 2012-01-24 15:34:45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