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的新公共艺术
发起人:missbobo  回复数:0   浏览数:2415   最后更新:2011/07/11 11:05:35 by missbobo
[楼主] colin2010 2011-07-11 11:05:35
来源:东方视觉 作者:唐莉



“‘桃浦大楼’是一栋大楼,也是当代艺术活动的发生现场。这里将不断展开创作、讨论、展示等全方位的艺术实践”。这段话来自桃浦大楼微博的简介。几个月之前在微博上看到桃浦大楼,就一直关注它的动向。

7月3号,上海桃浦创意园5号楼开幕了一个大型系列展览活动,被组委会特别声明是“项目”:包括数个群展、个展、文学、戏剧、电影、音乐、哲学等将近30个,展出时间持续到2011年10月,从正式开幕前的6月份开始,历时有4个月时间,50余位当代艺术家参与其中。东方视觉在开幕后采访了组委会成员之一、也是参展艺术家的杨振中和余极。

桃浦大楼所谓的组委会由6个艺术家组成:杨振中、徐震、周啸虎、(小)金锋、丁力、石青,他们都是工作室在桃浦创意园的艺术家。 据成员之一杨振中介绍说:这个项目缘起来自2011年初艺术家金锋和丁力发起的一场名为”未来的节日”的讨论活动,时间长达一年,涉及的艺术家和哲学老师50余位。在讨论的过程中想到做一个平行的艺术实践活动,“桃浦大楼”就应运而生。在给这个活动取名的时候,大家觉得很多事件都是以地名来命名的,所以就用了“桃浦大楼”。

目前这座大楼是园区里的5号楼,一直空着没有出租出去,开幕时的展览活动全发生在这栋楼里,是无偿提供给艺术家们使用的。大楼的建筑属于毛坯房,做展览活动等需要的基本费用:诸如组织、布展、设施、海报宣传之类,将由组委会6人承担解决,这期间他们也在试图寻找一些资金赞助,还没有明确落实。具体的花费是多少,杨振中说目前没法统计,因为项目都还在进行中,还没到最后结束。参展作品的制作费都是艺术家自己想办法。

当天开幕的活动可以用声势浩大这个词形容丝毫不夸张,几十个展览、几十个参展艺术家,加上现场观众,不知是否把大楼挤爆。只有6人的组委会如何协调这里面的工作?每个展览都有一个负责人,直接向组委会沟通。比如张培力策划的“模糊参数—杭州艺术家”群展,就由张培力全权统筹安排。对于具体的参展作品组委会不做任何干涉,只提出一些建议而已。主要参展艺术家以上海杭州的为主,川籍艺术家余极在参展名单上显得比较特别。余极近几年一直在持续参与上海艺术家组织的群体展览活动,去年10月桃浦创意园区开放日的“快递展”就参与其中。这次余极提了4个方案,最终作品“研讨会”被组委会选中。作品计划选择“左派”、“右派”、“自由派”人士等交锋论战,艺术家现场视频记录,最后用录像方式呈现。但由于开幕当天参与作品人员时间的问题,没有实施,由于展览持续到9月份,期间艺术家再找个机会现场实现。组委会成员杨振中在现场有一个记录“桃浦大楼”前后产生过程的纪录片,这个纪录片也是处于进行中、未完成的状态,随着项目的推进,会做增加和不断地修改,只有最后结束时,观众才能一睹全貌。“未来的节日”讨论会现在还是每周一次没有中断在继续。

杨振中坦言说,做这个活动并没有太多商业上的目的性,现在艺术圈的外部环境都是围绕拍卖、画廊、美术馆、双年展等话题,艺术家们想凭借热情做点东西,寻找另类空间玩玩别的事情,有点集体公社的意味。余极认为这个活动形式非常好,它不是常规意义的展览,形式内容广泛包容,打破了传统、僵化的展览模式,怎么做关系不大,是为探索不一样的展览模式。组织方对艺术家也采取很开放的态度,不带有功利性,艺术家能够很轻松地参与,没有任何禁忌,这才是后现代的艺术方式。

相对于艺术机构等,当下的艺术现实是,艺术家是很小的个体,在这样被动的势态下如何发声,挑战话语权,挑战展览方式,是“桃浦大楼”带给我们的思考。在一个以商业利益为导向的艺术市场,艺术家怎样才能坚持自我,被接纳,被认可,做出更多艺术价值大于价格的作品,这需要当代艺术圈里每个人共同行动,努力推动。
[沙发:1楼] guest 2011-07-26 15:02:57
“桃浦”撇开繁杂的商业诱惑,直面艺术和生活,开启了好头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