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大内幕,一个艺术粉丝的强烈呼吁!!!
发起人:徐震邻居  回复数:46   浏览数:2844   最后更新:2006/02/22 14:48:50 by
[楼主] 皮力 2006-02-17 16:06:10
A.   “拾贰”:中国当代艺术奖CCAA获奖作品展
时间:9月4日至10月10日  
地点:证大现代艺术馆
策展人: 皮力

B .“谈话十 + 十”艺术展
时间: 9月4日至9月15日  
  地点:九间堂12号楼  
策展人:苏文祥 张爱东

C:“风水”九间堂艺术活动    
    时间:9月4日至9月15日
  地点:九间堂6号楼  
策划人: 黄岩 赵树林

D. 李斌个人作品展        
时间:9月4日至9月15日
地点: 九间堂李斌工作室
策展人: 张爱东

E.. 音乐活动    
时间:9月4日
地点: 九间堂水边凉亭

证大当代艺术节(上海双年展期间外围展)综述
——CCAA作品展、“十+十”艺术展、“风水”艺术活动、雕塑展


■ 展览:拾贰:CCAA当代艺术奖获奖作品展   ■ 展览:十+十”艺术展、“风水”艺术活动、雕塑展                  
展览地点:证大现代艺术馆             展览地点:证大九间堂别墅

展览开幕酒会:2006年9月4日           展览开幕:2006年9月4日

       

2006年上海双年展来临之际,上海证大当代艺术节也将于9月4号隆重开幕。该艺术节由中国当代艺术奖(CCAA)作品展、十+十艺术展、“风水”艺术活动、雕塑展构成。其中CCAA作品展在上海证大现代艺术馆开幕,由上海证大集团主办的“十+十”艺术展、“造景”艺术活动、雕塑展展出地点在证大九间堂别墅。

“CCAA当代艺术奖”是由中国当代艺术协会创立于1998年的奖项,英文简称CCAA,该奖以表彰有突出艺术成就的艺术家,每两年颁发一次。2006年的评选于5月15-16日在北京举行。在2006年上海双年展期间,中国当代艺术奖作品展将陈列12位艺术家——郑国谷、曹斐、陈劭雄、龚剑、洪浩、阚萱、李大方、刘韡、琴嘎、邱黯雄、周啸虎、黄永砯——的作品,从9月4号到10月10日在上海证大现代艺术馆展出。命名为:《拾贰:CCAA当代艺术奖获奖作品展》,这是中国当代艺术奖主办方第一次获奖作品展。

这也是上海双年展中最大的一次外围展,对于群众和国际性收藏家来说也是一个了解中国当代艺术最新发展的最好机会。

在上海一个非艺术空间的高档别墅——证大九间堂里,各种艺术门类活动犹如造景般得以实施,乐队表演、服装秀、装置作品、摄影作品、现场涂鸦、实验戏剧、人体彩绘……

“谈话十+十”艺术展是由证大艺术馆苏文祥、张爱东共同策划的一个展览,展览核心主题是“关涉绘画的多维表达”。展览邀请了20位艺术家,其中10位艺术家提供绘画作品,另10位艺术家将围绕“关涉绘画”的概念分别创作作品,形式可以囊括绘画之外的所有媒介(装置、录像、摄影、行为、文本等等),希望“关涉绘画”的多样表达,可以或丰富,或质疑,或重构绘画的崭新概念。10位创作架上绘画的艺术家则是在绘画本体范围内重新定义和试探绘画新的可能性,提供充满差异的新视觉经验。我们希望20位不同趋向的艺术家,在这次十+十艺术展过程中可以形成对话式的沟通,每位艺术家独立创作,同时又互为关系,在艺术理念交叉点的附近,展览可以成为一个艺术表达的综合体。


“风水”艺术活动是由黄岩、赵树林策划的一个活动,它的学术主题定位为造景。造景是中国住宅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它借用了中国传统园林的概念,将庭院与住宅连接起来,这是西方园林理念所没有的。展览策划主要以别墅现有的各种不同功能的空间和庭院为依托,使各种艺术门类包括表演得以实施。这样每一个艺术门类的展出就犹如造景,它不仅突出了展览的艺术品也强调作品表演和建筑的关系,这是完全建立在一个展览艺术家与建筑发生互动的关系,展览的元素以中国古代风水中的金、木、水、火、土命名(展览共分5个单元,每一个单元以金、木、水、火、土命名)。这就强调艺术与当代人文环境的联系,探讨展览方式在非展览空间新的可能性。
[沙发:1楼] guest 2006-08-29 08:52:37
亲一下 皮老师真棒
[板凳:2楼] 皮力 2006-08-29 09:31:58
互亲以下,我继续发一店现场布展的照片
[地板:3楼] guest 2006-08-29 11:21:15
[quote]引用第15楼皮力2006-08-29 17:31发表的“”:
互亲以下,我继续发一店现场布展的照片[/quote]
工程是大的,但怎么看都有点像家装啊。不过我喜欢家装,家装胜于展览。家装万岁!
[4楼] 快乐舞悠 2006-08-29 06:30:45
皮老师的发文,顶! [s:54]
[5楼] bill 2006-08-29 07:00:11
[6楼] 艺网打尽 2006-08-28 06:02:32
顶!
[7楼] guest 2006-08-28 09:11:38
一个评奖搞得这么姗胡,写这么多文章,真是有点欺负中国的当代艺术。这几个人的作品很多都看见过,大家都心里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没有必要写成这样。
[8楼] guest 2006-08-28 09:20:19
谎言和赵树林根本就是一个摆地摊的,多年前是那样现在还是那样,正大晕头了
[9楼] kavkalu 2006-08-28 09:31:29
想起了赖声川的相声里一句话

s:54]
中国当代艺术长此以往自我yy必恒亡 [
菩提树下,裸女骷髅
[10楼] kavkalu 2006-08-28 09:32:38
但看九月
菩提树下,裸女骷髅
[11楼] guest 2006-08-28 09:40:55
应该较首届正大希克和国际收藏家双年展。执行策划爱薇薇,披沥
[12楼] 皮力 2006-08-28 05:35:35
《拾贰:CCAA当代艺术奖获奖作品展》
新闻通稿

展览时间:2006年9月5日-2006年10月10号
展览地点:上海证大现代艺术馆(上海市芳甸路199弄28号)
开幕酒会:2006年9月4日
评委:范迪安、Noack Ruth、Uli Sigg、Chris Dercon、艾未未

策展人:皮力

艺术家:
郑国谷、曹斐、陈劭雄、龚剑、洪浩、阚萱、李大方、刘韡、琴嘎、邱黯雄、周啸虎、黄永砯

在2006年上海双年展期间,CCAA当代艺术奖作品展将陈列12位艺术家的作品,从9月4号到10月10日在上海证大现代艺术馆展出。这是中国当代艺术奖主办方第一次获奖作品展,在中外展览界都受到热切的关注。

  这将是上海双年展中最大得一次外围展,对于群众和国际性得收藏家来说也是一个最好的机会去了解中国当代艺术的最新发展。




中国当代艺术奖:谁是赢家? --------皮力 (中国当代艺术奖评委会主任)


“CCAA当代艺术奖”是由中国当代艺术协会创立于1998年的奖项,以表彰有突出艺术成就的艺术家,该奖项每两年颁发一次。2006年的评选于5月15-16日在北京举行。

  评委团为:范迪安,中国美术馆馆长(北京);Noack Ruth, 第十二届卡塞尔文献展策展人(维也纳);Uli Sigg, 中国当代艺术奖创始人(瑞士);Chris Dercon, 德国 Haus der Kunst美术馆馆长(慕尼黑);艾未未, 观念艺术家(北京)。

获奖者为:
郑国谷,中国当代艺术奖2006年大奖获奖者
曹斐,中国当代艺术奖2006年最佳年轻艺术家

荣誉获奖者为:
陈劭雄
龚剑
洪浩
阚萱
李大方
刘韡
琴嘎
邱黯雄
周啸虎

评审委员会同时评选黄永砯为中国当代艺术奖2006年杰出贡献艺术家,以表彰他对中国当代艺术的长期贡献。

Uli Sigg, 中国当代艺术奖创始人说:
“在目前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已经到了白热化程度的时刻,像中国当代艺术奖这样一个客观的,意义明确的评选对于反映当下的中国艺术创作将是非常有意义的。”
建立中国当代艺术奖的目的是在于鼓励那些具有创作力和特殊的艺术创作的天赋的艺术家。中国当代艺术协会也致力于通过配套的出版物和展览来推广当代艺术家和他们的作品,其主要目的在于协会促使社会了解并尊重中国艺术家们在当代文化中的建设性作用。


中国当代艺术奖2006评审意见
“评审会的选择显示出了这些二十岁到四十多岁的艺术家在中国大陆当代艺术中特殊的个性及其不间断的发展。他们的创作独立于那些无可避免的全球化艺术市场,肤浅的主题化国家展览以及在某些双年展上常见的所谓的国际性艺术之外。他们的作品内容及其形式具有一致性,同时也反映出艺术家在当下复杂的城市和社会环境中的风险和境遇。他们的风格体现了传统的艺术形式和不同的年龄特征,这也意味着他们融汇贯通了传统和现代媒体形式。作为当代艺术家,他们的艺术不仅是对抗,同时也是一种连接和沟通。”


评审团对CCAA当代艺术奖2006年艺术家的评价
郑国谷,中国当代艺术奖2006大奖获得者
“郑国谷的意愿是将艺术的表达推动达到极至,他的作品表现了中国社会和传统的转变,尽管困难多多,但他始终在追寻个人的视觉感受,他的兴趣在于拓展他的创作及其包容性。艺术家在形式上的精确度始终指向强烈的艺术智慧,无疑这一点打动了评审团。”

曹斐,中国当代艺术奖2006最佳年轻艺术家
“曹斐的作品从流行文化中吸取意象并使其达到奇特而睿智的风格,从而以视觉的形式呈现出当代中国城市中年轻人的情绪和社会境遇。”

   黄永砯,中国当代艺术奖2006杰出贡献艺术家
“黄永砯代表了中国艺术家早期的先锋运动,他创造了一种以强烈的冲突为观念基础的作品。在过去的二十年中,他不断的影响和启发着国内外的中国艺术家。移居到法国之后,黄永砯发展了他自己的形式和内容而没有放松原本的‘基础’,从而创造了属于他自己的具有国际化面貌的中国艺术。”
   

the twelve: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Awards Exhibition 2006

Press Release


Exhibition title:   the twelve: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Awards Exhibition 2006
Exhibition dates: 5th September-10th October 2006
Venue: Shanghai Zendai Museum of Modern Art,Bd. 28, 199 Fangdian Rd, Pudong, Shanghai
Opening reception: 4th September 2006,18:00
Judging Panel:Fan Di an、Noack Ruth、Uli Sigg、Chris Dercon、Ai Weiwei
Curator: Pi Li
Artists:   Zheng Guogu、Cao Fei、Chen Shaoxiong、Gong Jian、Hong Hao、Kan Xuan、Li Dafang、Liu Wei、Qing Ga、Qiu Anxiong、Zhou Xiaohu、Huang Yongping


During the Shanghai Biennale in 2006, the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Award (CCAA) will present the work of 12 artists, from September 4 to October 10 at Shanghai Zendai Museum of Modern Art. This is the first time the CCAA organizers are showing the winners’ works, and highly anticipated by the art world in China and abroad.

This will be the biggest satellite exhibition during the Shanghai Biennale, and it presents a great opportunity for the public and international collectors alike for understanding the latest developments in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Awards (CCAA): Who Are the Winners?
                      ------ PI Li   (Director of CCAA 2006)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Awards (CCAA) is an award first established in 1998 by the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Association to honor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ists for their outstanding artistic achievements, given every two years. The CCAA jury convened in Beijing, May 15-16, 2006 to select the winners.

The jury consists of Ai Wei Wei (Conceptual artist, Beijing), Chris Dercon (Director of Haus der Kunst, Munich), Fan Di’an (Director of National Art Museum of China, Beijing), Ruth Noack (Curator of DOCUMENTA 12, Kassel), and Uli Sigg (Founder of CCAA, Switzerland).

The winners are:
Zheng Guogu, Winner of CCAA 2006
Cao Fei, Best Young Artist of CCAA 2006

Honorary Mention:
Chen Shaoxiong
Gong Jian
Hong Hao
Kan Xuan
Li Dafang
Liu Wei
Qing Ga
Qiu Anxiong
Zhou Xiaohu

The jury also selected Huang Yongping as Contribution Artist of CCAA 2006, honouring his longtime contribution to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Uli Sigg, founder of the CCAA says:
“An unexcited and deliberate reflection of the present art production in China such as the CCAA is quite useful in a time where the market for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has heated up to this degree.”

The purpose of setting up the CCAA Awards is to encourage these Chinese artists who show originality and peculiar talents in artistic creation. By granting the Awards the Association also aims at promoting knowledge about contemporary artists as well as about their works through its publications and exhibitions accompanying the awards. Thereby the Association intends to enhance people’s awareness and appreciation of the constructive role that Chinese artists are playing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temporary culture.

Jury Statement to CCAA 2006
“The choices by the jury reflect highly individual positions in contemporary art from mainland China, by artists in their 20’s, 30’s and 40’s, who are developing work, independently from expectations raised by an uncontrollable, globalized art market, superficial, thematical or nationalistic exhibitions, and the so-called internationalist art as seen in some biennials; They combine technical and stylistic discipline with content matter which reflects their own hazardous positions as artist in a complex urban and social environment. Their reflections go as far as revisiting more traditional art styles or visualizing generational issues, through the means of both conventional and new media. These artists not only confront, they also connect.”

Jury Statement about selected Artists
Zheng Guogu, Winner of CCAA 2006

“Zheng Guogu’s willingness to push the limits of artistic expression, his reflection of societal changes as well as Chinese tradition, his pursuit of his personal vision despite difficult conditions, his interest in expanding his practice to include others, and his formal precision all point to a strong artistic intelligence, which unanimously convinced the jury.”

   Cao Fei, Best Young Artist of CCAA 2006

“Cao Fei is giving visual expression to the feelings and social conditions of contemporary urban Chinese youth, taking up images from popular culture and moving them across genres in a surprising and intelligent way.”

   Huang Yongping, Contribution Artist of CCAA 2006

“Huang Yongping represents an early pioneering movement of Chinese artists who created conflictual work with a strong conceptual basis, which continued to inspire and influence Chinese artists both in China and abroad for more than twenty-years. In moving to France, Ping developed his own style and content without loosing “base”, creating his own<
[13楼] 皮力 2006-08-28 05:35:02
1    CCAA当代艺术奖简介
“CCAA当代艺术奖”是由CCAA当代艺术基金会创立于1998年的奖项,以表彰有突出艺术成就的艺术家,该奖项每两年颁发一次。从1998年以来,该奖项一直就受到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并对国际艺术界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力。
建立CCAA当代艺术奖的目的是在于鼓励那些具有创作力和特殊的艺术创作的天赋的艺术家。CCAA当代艺术基金会也致力于通过配套的出版物和展览来推广当代艺术家和他们的作品,其主要目的在于促使社会了解中国艺术家们在当代文化中的建设性作用。
2006年的评选于5月15-16日在北京举行。今年参加评选的评委为:
范迪安,中国美术馆馆长(北京)
Noack Ruth, 第十二届卡塞尔文献展策展人(维也纳)
Uli Sigg, 中国当代艺术奖创始人,前瑞士驻华大使(瑞士)
Chris Dercon, 德国 Haus der Kunst美术馆馆长(慕尼黑)
艾未未, 建筑师、艺术家(北京)

评委审核了由包括今年上海双年展策划人黄笃,上海朱屺瞻艺术馆执行馆长顾振清在内的4位提名评委提交的近100份艺术家资料。经过充分的讨论,结合艺术创作规律和中国的社会现实评选出今年的12位获奖者。

今年的获奖者为:
郑国谷,中国当代艺术奖2006年大奖获奖者
曹斐,中国当代艺术奖2006年最佳年轻艺术家
提名奖获得者为:
陈劭雄
龚剑
洪浩
阚萱
李大方
刘韡
琴嘎
邱黯雄
周啸虎

评审委员会同时评选黄永砯为中国当代艺术奖2006年杰出贡献艺术家,以表彰他对中国当代艺术的长期贡献。

在目前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已经到了白热化程度的时刻,像中国当代艺术奖这样一个客观的,意义明确的评选对于反映当下的中国艺术创作将是非常有意义的。本次评审显示出了这些二十岁到四十多岁的艺术家在中国大陆当代艺术中特殊的个性及其不间断的发展。他们的创作独立于那些无可避免的全球化艺术市场和某些所谓的肤浅国际性艺术之外。他们的作品内容及其形式具有一致性,同时也反映出艺术家在当下复杂的城市和社会环境中的体验和境遇。他们的风格体现了传统的艺术形式和不同的年龄特征,这也意味着他们融汇贯通了传统和现代媒体形式。

结合评审结果,CCAA当代艺术奖将于2006年9月3日到10月10日在上海证大现代艺术馆举办名为:“12:CCAA当代艺术奖2006”的获奖作品展。
[14楼] 皮力 2006-08-28 05:31:38
谈话十+十
展览时间:2006年9月5日—9月15日
展览地点:证大九间堂别墅12号楼(上海市浦东新区芳甸路599弄)
展览开幕:2006年9月4日18:00
展览主办:上海证大现代艺术馆
展览协办:纽约798先锋画廊、新加坡季节画廊
艺术家:包忠、高雷、郭鸿蔚、何杰、李青、罗晓冬、沙伟晨、孙亮、汤艺、王俊、杜岩、黄盛开、李牧、李颂华、李小松、李洋、李勇、刘波、吕滢、彭韫、王阿可
策展人:张爱东、苏文祥

谈话和谈画
在尼泊尔靠近加德满都的一座小山的僻静处,法国思想家让-朗索瓦•勒维尔(Jean- Francois Revel)与他皈依佛教的儿子马蒂厄•里卡尔(Matthieu Ricard)展开了谈话,那意味着一场关于佛教与西方思想的碰撞;《论语》记录了孔子与弟子们的谈话,那里有正义、道德、治学……;大哲学家苏格拉底(Socrates)一生没有著作,他的思想是弟子柏拉图(Plato)和色若芬(Xenophon)记下的他的谈话,并因此得以流传。不过齐泽克(Slavoj Zizek)好像不是很喜欢柏拉图的谈话,他认为那太做作,但是齐泽克也不能拒绝谈话这样的形式,正如我们是因为看到了齐泽克的谈话,才知道了齐泽克的观点。

历史上的谈话仿佛是伴随着我们人类的思想进程,或者说籍由谈话人们对自己/他人的思想将会越来越明晰。“十+十”正是带着这样的期望。谈话本该就是轻松愉快的聊天,那些过于严谨小心地做出来的谈话只适用于那些大部头的传记和伪学术文章的需要,或者是对此枯燥上瘾的人们。当然我们对于抱有政治性的话语权争夺目的谈话也持有谨慎态度,因为这里的谈话并不是任何宣言和表态的格式。我们只是想通过与艺术家们的谈话,将他们鲜明生动的生活展现给人们,而不仅仅只是他们的创作。当然还有另一个理由我们不能不说:让采用绘画形式表达的作品与用非绘画形式进行表达的作品之间产生交流。注意这里是谈话不是对话!刻意的对话安排可能将导致攀比和竞赛,不过你相信处在同一空间的它们真的会对彼此无动于衷吗?我们有理由相信它们会彼此谈话。好比处在与世隔绝的两个美男,即使做不了情人他们也会以兄弟相称。

艺术史的延绵更替造就了太多汗牛充栋的主义。艺术家,特别是今天的艺术家更是处在各种讳莫如深的主义和流派之中。细微到绘画这个门类,尤其如此。

在通常的艺术研究上,归纳法的使用的确可以使我们的分类工作趋向清晰,但批评家或艺术史家们若一味以贴标签为乐趣,那便会使这项工作变的毫无乐趣,就像制造车间里的某个流程,同时那更是诋毁了艺术家辛勤而又富有创意的劳动。不过为什么会导致贴标签这样的习惯出现呢。我们猜想,这与艺术家的工作也不无关联,特别是当前艺术投资的兴起,绘画因为相比其他门类艺术品更容易为收藏者把握,所以现在大部分时候它仿佛受到了较多的重视,因此艺术家/画家也有可能在不自觉当中被某种力量规训,甚至是主动投入怀抱。

然而,上述原由都不足以成为我们为什么会关注绘画的理由。事实上我们并非只关注绘画,虽然绘画本身已有足够的空间让人驻足。艺术家们也会继续奔走,后面也会有人来继续跟进研究,但这些甚至都不是我们想做的。我们真正感兴趣和期望的是:提供类似于这样的谈话的机会,以此催生更多的新作品的出现。而且不止于绘画。
[15楼] 皮力 2006-08-28 05:34:22
《拾贰:CCAA当代艺术奖获奖作品展》

新闻通稿一:陈述篇

CCAA作品9月首次全景展示

从9月4号到10月10日,CCAA(即: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Awards 中国当代艺术奖)作品展将在上海证大现代艺术馆展出12位获奖艺术家的作品,命名为《拾贰:CCAA当代艺术奖获奖作品展》。这是CCAA主办方的第一次获奖作品展,同时它也是2006上海双年展期间规模最大、分量最重的外围展。对于群众和国际性收藏家来说,更是一个了解中国当代艺术最新发展的良好机会。

“CCAA”是由中国当代艺术协会创立于1998年的奖项,以表彰有突出艺术成就的艺术家,该奖项每两年颁发一次,迄今已举办4届。2006年的评选于5月15-16日在北京举行,郑国谷和曹斐分获“中国当代艺术奖2006年大奖”和“中国当代艺术奖2006年最佳年轻艺术家”称号。荣誉获奖者为:陈劭雄、龚剑、洪浩、阚萱、李大方、刘韡、琴嘎、邱黯雄、周啸虎。评审委员会同时评选黄永砯为“中国当代艺术奖2006年杰出贡献艺术家”,以表彰他对中国当代艺术的长期贡献。《拾贰:CCAA当代艺术奖获奖作品展》所展出的正是这12位艺术家的作品,这是自CCAA创办以来首次全景展出同届所有获奖艺术家作品,而本次CCAA大奖获得者郑国谷还专门为本作品展创作了作品“一个赌徒的三种可能性”。
CCAA创始人乌利•希克(Uli Sigg)在谈及该奖时表示:建立CCAA的目的是在于鼓励那些具有创作力和特殊的艺术创作的天赋的艺术家。中国当代艺术协会也致力于通过配套的出版物和展览来推广当代艺术家和他们的作品,其主要目的在于社会了解并尊重中国艺术家们在当代文化中的建设性作用。


CCAA新闻通稿二:反思篇

反思点一:为什么是希克?

CCAA(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Awards 中国当代艺术奖),这个以“中国”为大头衔命名的当代艺术奖,创始人却是一名老外。随着这个奖的颁发不急不躁地缓步进行,摆在中国艺术家和艺术服务者面前的种种矛盾和悖论也随之清晰: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关注、对中国年轻当代艺术家的关注,没有在中国人的手下完成,却在一个“外人”手上成为了事实。
瑞士人乌利•希克,当过记者、总裁、银行顾问……。对于艺术界来说广为人知的是他“前瑞士驻华大使、艺术品收藏家”的身份。我们有理由只通过金钱数额来猜测这个奖创立时的轻松程度:2年一次,3000美圆奖金,折合成人民币2万多元。放眼中国,2年可以拿出2万多元的、热爱艺术的大有人在。然而,我们也同样可以从这看似轻松却没有人去做的事情中,感知出这个奖在设立时有可能遭受的种种困难和障碍。最起码,中国当代艺术家中对这个奖“能持续多久”保持怀疑的,大有人在。

可是怀疑归怀疑,给中国当代艺术家、艺术服务者留下的反思却接连不断:为什么希克做成了这事?为什么CCAA的权威度在外国人手上操作正在越来越强?为什么国内那么多双年展、三年展正逐渐消退成一次次笑柄?为什么当代艺术的风火程度要由“外人”来控制?而这些“为什么”,最终都可以归结到一个问题:为什么是希克,是希克成就了CCAA,还是CCAA风光了希克。


反思点二:为什么是当代艺术奖?

以希克收藏家的眼光和经验,他不可能不知道中国当代艺术作品充斥着良莠不齐,他也不可能不知道,投资中国当代艺术,意味着一次又一次的冒险——尽管他的眼力和操作方式可以使他大大规避投资风险。而这,毕竟只是从商业角度来谈的。
当代艺术的走向,永远是 “现在进行时”的状态,所以,任何预言、预测,都是基于过往经验基础上的一家之言,它们贡献的是种种可能性。当代艺术作品,贡献的也是人之想象、探测的种种可能性,尽管这些可能性常会以“复古”、“传承”、甚至“嬉闹”的面貌出现。
在这种“不可知”的大的混沌状态中,我们当然也有理由反思:当代艺术,是不是仅仅依靠着它的“开创可能性”而吸引着许多人?当代艺术,还有什么魅力,让如此多的艺术家、艺术服务者为之前赴后继?为什么要单独设立一个奖来“扶持”当代艺术?当代艺术对人类文明进程能有什么样的积极作用?在当下的中国,当代艺术为什么总给人要么骂声连篇要么叫好不断这两种极端的感觉,而不是给人以平常心态去打量它们,其中的原由何在?

反思点三:为什么是“奖”?

以奖的方式,推进某个领域的进程,这在古今中外并不鲜见。大而泛之地说,诺贝尔奖给5个学科注入了强心剂几乎是世人公认的。在文化艺术领域,英语世界里的文学奖“布克奖”、法兰西文学院颁发的“龚古尔文学奖”,都各自为英语、法语作品遴选出了许多优秀作品。
可是事情就那么奇怪,在中国,各种各样的奖为数不少,但真正能推进某个领域进程的、遴选出优秀作品的,却并不如人意。艺术界的状况亦是如此吗?
以“奖”的方式推进事件的进程,当然也是方式的一种,不过在艺术界,“奖”的方式,是不是暗示着艺术界的发展进程呈现着“各自为战”的态势?CCAA的不断壮大,给日常的美术馆、博物馆、画廊运行操作,构成了什么刺激?为什么非要用“奖”才能刺激到人民的神经?

CCAA新闻通稿三:畅想篇

CCAA能走多远?

现已是第四届CCAA当代艺术奖的评比活动了,究竟CCAA当代艺术奖会持续多少届?在圈内以及整个中国社会会形成多大的影响力?有一天它会不会成为中国艺术家们争相竞争的一个奖项,在中国当代艺术史上划下属于它的一笔?种种的猜测都是个未知数,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这个奖项所关注的艺术家角度不会改变,目的不会改变,希望通过这个奖项社会能更了解并尊重中国艺术家们在当代文化中的建设性作用。
不管这个奖项能走多远,在当下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已经到了白热化程度的时刻,像中国当代艺术奖这样一个客观的,意义明确的评选对于反映当下的中国艺术创作还是非常有意义的。


CCAA在日后有没有可能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第一大奖?

一个奖的评选程序、评委组成,在一定程度上就决定了这个奖的重要程度。我们可以看一下CCAA评委的组成:范迪安(中国美术馆馆长)、Noack Ruth(第十二届卡塞尔文献展策展人)Uli Sigg(中国当代艺术瑞士收藏家)、Chris Dercon(德国 Haus der Kunst美术馆馆长)、艾未未(建筑师、艺术家),他们的学术水准几乎可以说是不容置疑的。而对于CCAA来说,如果它有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第一大奖野心的话,那么,评选程序、评选范围、包括它将来是不是会跟一些美术馆合作形成评、展、售一个整体系统的立体性“工程”,将决定着它的涉及范围以及权威性的强势程度能够得几分。
当然了,本次在证大现代艺术馆举办的CCAA作品展,恰逢2006上海双年展开幕,个中是否暗含玄机,是否具有某种针对或暗示性,这,或许是见仁见智的事了。






CCAA作品展新闻发布会:2006年9月3号下午3点

地点:证大现代艺术馆(芳甸路199弄28号)

预计出席者:Uli Sigg(乌利•希克)、皮力(本次展览策展人)、参展艺术家以及部分国际知名收藏家

联系电话:50339801-8002
[16楼] 皮力 2006-08-28 05:31:24
“风水”艺术活动策划

一.    展览背景:
公元2002年5月4日,北京大学的校园里到处都是旅游团,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小学组织的旅游团把北京大学变成胜地,旅游胜地,在北大校园里漫步你能看到举着小旗操着各地口音的中小学生,他们东张西望,还有带队的老师给他们讲解北大的历史与现状,这次经历对这些学生影响是终身的,边远山村的乡办中学、小学与北京大学完全是两个世界,但一次特殊的旅行将山村与北京联系起来,中国人的欲望正是由无数次这样的旅行者养起来的。农村与城市构成了中国的两极,农村相对落后的生活方式使农村的大量民工涌向城市,这犹如淘金,廉价的劳动力使城市繁荣起来,在中国你到处都能看到制造文明和使用文明的两个社会群体,这一切不是一成不变的,很多中国人在这个社会群体中穿梭,他们已经适应了这样一个运动的社会,运动的生活方式,一切都在变,一切都在运动,你不可能停下来,这是一个典型的后现代主义社会。艺术也一样,当24年前我们去欧洲旅行时,我们走进大英博物馆,走进卢浮宫,那心情不仅是朝拜,就跟一个边远山村的农民进北京、上海的心情是一样的,这是天上和人间的感受。24年以后,中国的艺术和中国的社会一样,你走进现在每年一度的北京、上海、广州艺术博览会,你就会明白艺术品商业化的进程,艺术品博览会就像艺术品超市,你所能想象的艺术品应有尽有,国画、油画、雕塑、版画、陶瓷、漆画、民间艺术应有尽有,各种风格、各种艺术流派应有尽有,这也很像中国的家电市场,由于“物美价廉”其大举进军欧洲市场与美国市场也只是时间上的问题。
艺术品商业化是20几年中国艺术转型最积极的成果之一,它造就了职业艺术家,每年艺术院校还在源源不断的向社会输送人才,使一些毕业生走上职业艺术家的道路,这在20几年前是不可想象的,这也制造了一种神话,一些年轻艺术家的作品一幅已卖到5万美金,这对经历过文革老一代艺术家来说已经是一个天文数字,当代艺术作品便宜的几元钱一张,贵的上百万元人民币,这种反差和中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惊人的相似,这从客观上满足了各种类型的人对艺术品的需求,这也是艺术品越来越风格化与多样化的原因之一,从更深层的意义上看,这是生活方式的改变,中国的艺术家逐渐的摆脱了艺术史的书本知识,而在自己的画面中注入了更多的生存经验,这首先就反映在使用相机和摄像机上,这些用于家庭记录、个人生活记录的影像器材它使艺术家更容易记录个人的体验,所以照片和录像成了很好的反映艺术家精神世界的工具,但同时传统的材料并没有过时,油画、国画、雕塑和新媒体艺术一样,当融入了艺术家个人的生活体验后,也日益呈现一种开放状态,在中国艺术规则的建立与打破只是一瞬间的事,它使中国当代艺术变得如此有活力。

二.    展览理念:
因展览是在上海一个非艺术空间的高档别墅里,因此展览的学术主题定位为造景,造景借用中国传统园林的概念,它是中国住宅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它将庭院与住宅连接起来,这是西方园林理念所没有的,展览策划主要以别墅现有的各种不同功能的空间和庭院为依托,使各种艺术门类包括表演得以实施。这样每一个艺术门类的展出就犹如造景,它不仅突出了展览的艺术品也强调作品表演和建筑的关系,这是完全建立在一个展览艺术家与建筑发生互动的关系,展览的元素以中国古代风水中的金、木、水、火、土命名(展览共分5个单元,每一个单元以金、木、水、火、土命名)。这就强调艺术与当代人文环境的联系,探讨展览方式在非展览空间新的可能性。

三.    艺术类别:(以下均为暂定)
摇滚乐队(北京美好药店乐队)
诗歌(物主义诗歌小组(苏菲舒)、橡皮诗歌小组(杨黎))
服装秀(枫翎设计)
装置(吴高钟)
行为(陈四有与李辽(散打)、也夫)
摄影(刘韧、吴伟强、佟大壮、王宝明、黄墨、也宁、黄万明)
油画(何杰、黄世鹏、张海鹏)
建筑(黄岩、西志敏、陈国标)
VIDEO(Katy Martin 美国、由金、陈晓文、Marc、董冰峰)
平面设计(旺望、齐彬)
瓷器(王长平)
人体彩绘(张铁梅)
学者(摩罗等两人)
模型(杨亦)
实验戏剧(两人)
现代舞(广东现代舞团)

策划:黄岩、赵树林

时间:
2006年9月4日 – 10月4日

地点:
上海证大别墅区8号别墅(附展览平面图)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