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9月展览一览,不断更新……
发起人:hk-art  回复数:8   浏览数:3806   最后更新:2006/09/03 05:48:07 by guest
[楼主] 嘿乐乐 2006-08-30 04:13:35

[p_w_upload=64710]

栗宪庭

在我的眼里,艺术是不断变化的,它总是不断地通过语言的变化(新的语言模式的创造和旧的语言模式的变异),给人类提供或揭示新的感觉世界的。--- 栗宪庭


1949年生吉林省
197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
1979——1983年任《美术》杂志编辑,正值中国刚刚改革开发,力图从文化战略的角度把握当代艺术的新变化。推出“伤痕美术”、“乡土美术”和具有现代主义倾向的“上海十二人画展”、“星星美展”等。并在杂志上组织过“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艺术中的自我表现”、“艺术中的抽象” 等理论讨论。
1985——1989年任《中国美术报》编辑,并把该报改变成为推介新思潮和新观念的主要阵地。诸如推出“’85 美术思潮”、“新文人画” 等艺术思潮 。同时对一些敏感的艺术观念问题,如“后现代主义”、“大灵魂和语言纯化”、“现代设计”、“城市雕塑”等艺术问题组织过讨论。

自1979至1989,主要通过编辑刊物和报纸,对新艺术的发展起过推波助澜的作用。配合这些工作,发表过多篇艺术批评文章,有文集《重要的不是艺术》。1990年以来以独立批评家和策划人的身份活动至今。

1989年2月, 作为主要策划人策划《中国现代艺术展》, 中国美术馆,北京。
1990年3月, 策划《中国现代水墨展》,世田谷美术馆,东京,日本。
1993年2月, 策划《后89中国新艺术展》,香港艺术中心和大会堂,香港。
1993年5月, 策划《Mao Goes Pop.》,当代艺术博物馆,悉尼,澳大利亚。
1993年6月, 参与策划《第45届威尼斯双年展:走向东方》,意大利。
1994年10月,出席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组织的《当代艺术讨论会1994——亚洲思潮的潜能》国际学术讨论会,作《文革后的三代艺术家》、《中国近代艺术思潮》的演讲。
1995年5月,应温哥华美术馆、西蒙·菲莎大学当代艺术学院的邀请,到加拿大讲学。
1995年5月, 应纽约当代艺术新博物馆和纽约市立大学皇后学院亚美研究中心的邀请,到美国访问讲学。
1995年9月, 策划《从国家意识形态出走》中国当代艺术展,国际前卫文化中心,汉堡,德国。
1995年12月,出席韩国95年艺术组委会组织的《远东亚洲艺术——今天和明天》的国际学术讨论会,作《引进与再创作》的演讲。
1996年5月,与廖雯共同策划《大众样板》、《艳妆生活》艺术展,北京艺术博物馆画廊和云峰画廊,北京。
1996年10月,出席德国世界文化宫组织的《形象的空间:文化的地志和乌托邦》国际学术讨论会,作《当代艺术,挑战艺术的西方概念》。
1997年5月,应新加坡艺术博物馆、南洋艺术学院、LASALLE SIA艺术学院、’97宝藏国际艺术博览会的邀请,赴新加坡作关于中国当代艺术的演讲。
1999年1月,《时代转折》国际艺术展策展人之一。德国,波恩艺术博物馆。
1999年5-6月,策划《酚苯乙烯》展览,北京,中山公园。和廖雯合作策划《跨世纪彩虹》展览,天津泰达艺术博物馆。
1999年10月——2000年4月,获得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ACC(亚洲文化协会)的研究基金,在美作当代艺术研究。
2000年5月,策划《对伤害的迷恋》展览。
2001年5-12月,策划创办《新潮》另类艺术档案月刊。
2001年9月,首届日本《横浜三年展》国际委员会委员。以及策划过《大众样板》
2001年3——10月策划《12花月》《死亡档案》展览。

点击进入  栗宪庭简历

栗宪庭 --- 中国前卫艺术的教父

栗宪庭:艺术圈是个名利场

在人文和艺术史的双重语境中寻求价值支点

栗宪庭批评双年展“太盲目”

栗宪庭-我眼中的艺术批评

当代艺术的评论家栗宪庭 谈画家村流变

回顾中国前卫艺术——栗宪庭访谈录

栗宪庭不畏强奸的历史或讲述被奸历史的莱文斯基

重要的不是艺术!——宋庄农居专访栗宪庭

沉浸在一个个“圈子”里的中国人

“孤胆英雄”——栗宪庭

中国重要的问题还是“人”的问题——与老栗聊艺术

栗宪庭先生来我院作《中国百年艺术思潮》专题学术讲座

新中国美术文献博物馆——序 栗宪庭

喻言篇1号评论员--前卫艺术评论家 栗宪庭

流亡文化必然枯竭? - 给栗宪庭的一封信

“对伤害的迷恋”策展手记

生命的沉淀物

重要的不是艺术

栗宪庭栗宪庭栗宪庭

请点击
栗宪庭超级资料

[沙发:1楼] 嘿乐乐 2006-02-17 04:10:06
[板凳:2楼] 嘿乐乐 2006-02-17 04:17:05
[地板:3楼] 嘿乐乐 2006-02-17 04:19:46
秋意渐浓的太原,透露出即将入冬的讯息。

阴郁的天空下,平凡的人群一如既往地穿梭着。

9月19日下午,山西大学文瀛苑,平静中突然出现了一股热潮。一些青春年少的学子们有些兴奋地一边交头接耳,一边朝楼上的大礼堂走去。

他们是去听栗宪庭先生的艺术讲座,栗宪庭被西方媒体誉为“中 国当代艺术教父”,是当代最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的美术评论家之一...............

重要的不是艺术
[4楼] 嘿乐乐 2006-02-17 04:44:15
满脸胡子,表情平和,声音沉稳。象宽容的长者,象得道的高僧,除个矮一点之外,是个极具魅力的中年男子。

第一次见到他,他就递给我一支烟。没有丝毫迟顿犹豫,我接过了烟。"我是不抽烟的,"我告诉他,他听完只是无声地笑了。他有一种领袖风度.........

第二章 圆明园画家村 (6)
[5楼] 嘿乐乐 2006-02-17 04:50:17
[attachment=93679]  [attachment=93673] [attachment=93674] [attachment=93678] 
  《枪击事件》的访谈录及再解读

栗宪庭

――萧鲁访谈
[6楼] 嘿乐乐 2006-02-17 04:57:23
艺术观点摘录——栗宪庭

公社  近日夜读《镜间对话》,对某些片断颇为欣喜,且于摄影创作探索多有指导意义,故录于此。此篇专录艺术家栗宪庭的观点。

怎么能把你自己的感觉表达出来,这才是最重要的。……谈一些抽象的东西都没有什么意义。到最后,艺术家拼的是敏锐的感觉,你这个人敏感不敏感,有没有感觉。技术再好,没感觉,不能触动别人,谁看了也没感觉。摄影也用样,再就是语言的到位,语言还包括技术。

所谓真实的东西其实也未必是真实的,只有心灵受到的创伤才是真实的。
整个中国的艺术教育非常糟糕,袭用前苏联的办法几乎没有太大的改变,现在往现代艺术早期进一点。包括画人体的课程,一些欧美的艺术院校也有,但判断作品好坏的时候,就体现出教育模式的不同来。我们会强调结构不准,这个块面不对,这儿画的再硬一点。这套办法还是前苏联的。有一个学生,在国内画了很多年,到了国外,老师说他画得不好。有一个女孩画得一点都不像,老师反而说她画得好,他好多天都犯不过劲来。后来,他逐渐明白了,那个女孩在画她特别感兴趣的一点,而不是把模特画像,是把感觉画出来。我们总是找到一个公共标准,就是技术上的标准,而不是强调我在面对这个对象时,跟你是不一样的,我一定要把我对这个对象的感觉传达出来,而不是传达一个大家公共遵守的“体”、“面”和结构的关系这样一种技术。

关于如何判断哪些作品才是艺术
我觉得首先要抛弃过去的标准和经验,我坐出租车经常被司机问:“你是艺术家,一张抽象画我看不懂。”我说你先放弃过去说一张画讲的是什么意思,讲的是什么故事这个经验,你先当花布那样看,你觉得它很热闹,热得慌或者冷得慌,或者很烦躁,或者很安静,这就看懂了。这个时候,你一定要先回到你的直觉,你的感受是什么,这个时候不要理性判断,因为我们生活的时代里,这个理性判断是值得怀疑的。以自己的个人感受为第一,然后再分析。比如,你的生活经验,首先还原成人的经验,不要还原成艺术的经验,就因为过去经验那道墙卡着你,不能去体会这种东西。现在都会有一种习惯,它表现的什么,它多美。其实,传统艺术中“美”是一个非常有害的东西,它太粉饰生活,我觉得现代艺术比较“丑”,因为我们生活中丑的东西更多,只是艺术家在提醒我们,人类太容易健忘了,告诉人们不要健忘。其实我们生活中充满了丑恶,包括暴力、色情,到处都是,我们生活中充满了这种东西。当然也有很多美好的东西,人是容易去向往美好的东西,忘机丑的东西。我觉得我们生活中虚假的东西太多,我的一个朋友的小孩,很喜欢熊猫,有各种各样的熊猫玩具,后来父亲带他去动物园看熊猫,一看就哭了,他不能接受真实的熊猫。

关于艺术与宗教的关系
我自己觉得本质上都是一种心灵的自我拯救。我喜欢司马迁的《报任安书》中的看法,心有郁结,不得舒其愤,抒发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心灵需要,宗教和艺术都没有任何现实的功利性。事实上,现实中无论是艺术还是宗教,有太多的功利色彩,这是人的现实功利,对艺术和宗教的污染。艺术和宗教都是需要一定形式的,宗教的仪式,修行的方式,念经、冥想等。艺术尤其依赖特别的媒介来传递人内心的感觉,一种艺术门类,表达的是无法用别的媒介和语言诉说的东西。你如果能用说就说吧,能写就写吧,就不做艺术了。能说出来的就不用看了。只要能说清楚的作品就肯定不是好作品,它真的没有办法说,诸如绘画或者摄影,只有看,一个笔触,一块颜色,一种色调等等,就是这么具体的东西给人的感觉。
以上文字引用于《镜间对话》,宿志刚主编,吉林摄影出版社2003年3月第一版
[7楼] 嘿乐乐 2006-02-17 05:03:44


栗宪庭 点石成金

  很少“进城”的栗宪庭在宋庄小堡村过着半隐居的生活。

  老栗的邻居多是方力钧、刘炜这一批“玩世现实主义”的代表人。这个“主义”又名“泼皮无聊”,这都是老栗在1993年琢磨出来的概念,那时很多人都抢着为“文革”后第三代艺术家命名,最终被接受的就是老栗想出来的这两个名字。55岁的老栗过得挺“泼皮”,已经不再参与社会工作的他虽然在嘉德之类的机构出任顾问职务,但那都是些没有收入的名誉头衔而已。老栗说自己现在终于过上了理想中的生活--“吃软饭”,因为现在家庭收入基本都依靠同样也是策展人的妻子廖雯的工作。

  老栗是一个当代艺术无法绕开的人物,虽然他自己没有一幅有名的作品。从1979年开始,老栗在任职《美术》、《中国美术报》、《艺术潮流》编辑期间,参与甚至是制造着“文革”后三、四代艺术潮流的形成,“政治波普”、“玩世现实主义”、“艳俗艺术”等概念都是其最先提出的。

  在老栗的客厅墙壁上,看不出秩序地挂着张晓刚的《大家庭》、宋永红的《洗澡》、方力钧和刘晓东为他画的肖像画。大大小小的当代艺术中坚力量送给老栗的作品证实着老栗在中国当代艺术中的分量。

  参与了中国当代艺术二十多年的喜怒哀乐,老栗觉得“现在越来越商业化了,每个展览都有商人投资,要回报,跟艺术关系不大了,跟以前不一样了”,2003年8月策划完《念珠与笔触》艺术展之后老栗便停止了策展工作。

  老栗说过一句话,“有名的艺术家已经不在我的视野之内了”。能打动老栗的是“艺术刚出的鲜活状态”,“艺术家一旦变成品牌就成了制造”。

  同样在中央美院接受过四年中国传统画专科训练的栗宪庭没有成为画家,却阴差阳错的成了批评家。在老栗看来,批评家也是艺术家,他们和艺术家生活在同一个时间段里,感受着一样的环境,只是说话的方式不一样而已,“艺术家使用自己的作品,我是用一批艺术家的作品”。为了这“艺术家”一般的批评家身份,老栗放弃了很多,除了牺牲了很多经济收益以外,老栗也不知何时起放弃了成为一名传统意义上的艺术家的愿望。

  老栗说自己最新的职业是“房地产开发商”,帮着镇上新兴艺术园区做一些设计、招商的工作,义务的。老栗说自己的历史使命结束了。

  据说,宋庄之外,新一代批评家正在为“老栗第二”这个头衔花落谁家争夺得不可开交。
[8楼] 嘿乐乐 2006-02-17 05:44:19
[attachment=93675] 只要栗宪庭在家,家里几乎总是高朋满座,艺术家们常常相聚在这里谈论艺术,交流信息。一些国外的机构和展览策划人也来到他这里,获得他们需要的信息并找到他们想找的中国艺术家。尽管他自己并不画画,但他身体力行,长期致力于研究、推介、策展工作,使他绝无仅有地成了中国现代艺术史的见证人,以致于他自己也因此而成了一个文化符号......

京城流浪艺术家的幸福生活
[9楼] 嘿乐乐 2006-02-17 05:58:10


栗:你是哪一年到宋庄的?

尹:九八年七月份。

栗:你开始住在哪个村子?

尹:刚开始来是白庙,住了一个月,后来搬到大兴庄,住了三年,是一个诗人朋友介绍我过来的。二零零一年搬到小堡的。

栗:我最早去你那里的时候你还住在大兴庄。

尹:那是2000年。那次一大帮人过来,我当时画的是天安门大阅兵,我记得你站在画面前没说话,指了指(笑)。那是你第一次到我家。

栗:对。画的是什么我的印象不深了。

尹:女民兵嘛,每个人拿着钱。

栗:噢,画了很多人民币,我现在想起了,画了很多人民........


栗宪庭和尹坤对话录 [1]
[10楼] 嘿乐乐 2006-02-17 07:02:27


栗:你来北京是哪一年?

杨: 91年8月28日。那时的圆明园画家村人很少,显得冷清,孤独,那也是我平生第一次离开家乡,在一个陌生的环境有点心神不安,心里没着没落的。唯一觉得舒畅的是从此不用到单位上班了。生活没有着落,未来是什么样,心里一点底都没有。两年之后卖了第一张画,是个美国人,500美金卖了一张画,在那时对我来说是个很大的数目。

栗:有信心了。

杨:有信心了,有人买了。

栗:我第一次看你画是什么时候?

杨:91年冬天,我刚来北京不久。在唐山也画画,但画的比较少,业余时间画点小东西。你来的时候我记得特别清楚,我住在圆明园的福缘门,在挨着达园宾馆的后墙有一个小院子,几个人合租。有天晚上你和方力钧一起来看我,房间很小,我还在画原来那些东西,画窑和石头。

栗:我印象中你画的是旧式瓷窑,有圆圆的拱顶,石头垒的墙面,一块块石头也是圆吞吞的,有点象方力钧早期素描的那种味道...........

杨少斌访谈录 [1]
[11楼] 嘿乐乐 2006-02-17 08:16:06
栗:我们第一次见面,大概是你毕业创作展览的时候吧。
曾:对,91年的夏天,毕业创作刚刚做完,就是《协和医院》那组画,你看得的就是那个三联画。实际上我在这之前就画了很多医院的画。
栗:那时我正在做后89展览,我觉得画得很好。当时我也想找更年轻的人参加后89的展览,心里就有了谱,但你只有那个联画,想让你再画一些画。
曾:那个时候我还不太清楚展览的事,但总觉得有事情要发生,因为那时候魏光庆和曹丹对我说你很重要,说你可能要做什么展览,但他们没有给我说得很清楚。
栗:当时我看了你的《协和系列》,很吃惊,我觉得你的风格已经很成熟,现在十几年过去了,那些画还立得住。不像大多数的毕业生,毕业创作还不成模样。怎么会形成那样一种风格的?包括我在你工作室还看了一些没有展出的画,我看几幅像贝克曼的风格,你能谈谈它和《协和系列》的关系吗......


永不安宁的灵魂
——栗宪庭和曾梵志对谈录
[12楼] 11yio 2006-02-17 10:04:57
顶!
[13楼] guest 2009-06-04 06:15:55
顶老栗
[14楼] guest 2009-12-07 13:51:19


姑苏一斗才子 少翁沈君

总和人家说我画哲学,有人质疑:你才几岁……哲学是什么……我不善言,更不善辩,每有默同者,心便欣慰,何憾笔耕。
鲁迅先生以文章醒世,我辈时记,学之,偶悟人生之哲理一二,以画笔记之,如有观者感同,理当明澈通透。
羽者、化者、从者、北者、嘲者、捧者皆我所需,你谓何者,且在你风思风行之间。
我说我已透得名利,悟得生死,恐你不信,问:名利之透,何以为市,生死之悟,惧死乎。答曰:为市之为,只在成就国与家之责任,得失当不失情趣;生死之悟,只在于生之痛苦体验,死只是卸载、松绑,本不当为惧。
涉足国画,誓不拜师,因市可仰之作甚少,陈其宽《机》、吴冠中《老虎高原》,当可一品,余作不可谓杰。
美哲之和,其难甚,历之一载,备作六十,全系感悟之作,借宋庄之台,一示不以为耀,杰者自杰,品评任风。
狂语之词,当是针言,能悟其理当作后浪。


我的狂语列表

1、中国现代艺术第一人。
2、不向任何艺术学习,不向任何艺术名人低头。
3、吴冠中,毕加索是我当前的参照物,我希望我能成为后人的参照物。
4、希望否定我,因为只有怀疑我,你才能有自己的创造,但是你得有怀疑我的真材实料。
5、独创易象抽象艺术,追求似与妙似的艺术结果,现在世界上暂无可比艺术家。
6、油画不售二作,绝不雷同。
7、国画4平尺以上不售二作,绝无雷同。
8、我画画绝不将画作画熟,画熟一样东西我认为那是卖油翁,不是艺术家,只有在自然偶成,才是真正的写意。画熟,再怎么熟那就是刻意。
9、吴冠中发明了一种画法,而他的这种方法可以应用的任何一幅吴氏作品中去,我在做艺术最难的一件事,我的画面构成需要为每一幅画发明一种创作方法和美感视角。
10、按我的似与妙似的审美理念,吴冠中只有一幅《老虎高原》、陈其宽《机》堪称杰作。
11、按我对艺术的判定,毕加索的艺术价值超过吴冠中10倍,我的艺术价值又超过毕加索10倍。
12、如果有人有证据证明我的画作抄袭而来,我会当众毁灭此作,重赏他并向公众道歉。



[15楼] guest 2009-12-07 13:55:57
天涯热帖:http://www.tianya.cn/new/TechForum/Content.asp?idArticle=564625&idItem=169&idWriter=30532525&Key=339087552&flag=1#Bottom

天涯网评述


作者:痴心堂主人 回复日期:2009-12-7 9:46:00 143#

  对你的画我很是欣赏,我上次说我会写诗来表达我的所感所想,但我一口气写就写成了,两首不过二十分钟就成了,虽觉不是非常满意,但还是能把我心中所想表达一二,还望沈君海涵矫正
  如果来到这样的世界
   观一朋友的画有而作
  一
  我睁着硕大的眼 却没有看东西 是东西在看我
  我瞅着这个陌生的世界 却无法开口说话
  因为我没有嘴巴 没有手臂 没有身体
  但一切想说的话 在我眼的窗户里 一一被打开了
  
  谁明白 一只眼 就成了我的一个世界
  可谁又明白 这一个世界 却融不下我的一只眼
  谁教我 谁教我能躺着站起来 用大象的脚挠痒
  可是千万把刀枪利刃正刺向我的眼 我迷惘的眼
  
  我想抓住东西 我想脱掉衣服 但请你不要规劝我
  我的灵魂 在我的眼里 我的眼
  被挂在了墙上 他正忍受着煎熬 还流着泪滴
  如果帐帘升起 周遭变成了黑暗 我也会沉静在梦境里
  
  裸露的梦境 已吓得我半死 因为我被偷窥者无情的浏览了
  可我也看见了一个个可悲可耻可叹可怜的灵魂 可悲可叹啊
  我无法拥有基督的圣体 我无法拥有佛主的权利
  被囚禁的眼睛 已被无情熊熊烈火烧焦 可是谁又能解读我眼里的秘密
  
  二
  是我一眼看穿了某某 还是某某一眼就看穿了我
  我的眼噎住了 呕吐了一地的美味佳肴 警报已响起
  我讲着未来的故事 安静的躺在某一个旮旯里 等着机枪射击
  看着你争我夺又自私自利的红男绿女 眼里的灰烬可都是丝丝的怜惜
  
  你看那衣着光鲜的小丑 把一颗颗手榴弹扔向了观众里
  你看那儒雅的传教士 在电视等媒体里享受着当代言人的百般甜蜜
  一团和气 你不要去看你半生的财富只是他们的一次晚宴 一个会议
  他们口口声声讲的和谐 是要老婆听话情人规矩 财富任意堆积观众还涕零感激
  
  你看啊 本该勃勃生机的小草过早的僵化了
  你看啊 本该娇艳欲滴的鲜花过早的枯萎了
  你看啊 本该用壮硕身体为人民服务却臃肿得迈不开步子了
  看着温柔的现实 不堪忍受的唠叨 试问 可把糜烂当芬芳
  
  看着散发着恶臭味的尸体 我垂蜒欲滴随着视线奔袭而来
  美味啊 我等了一季又一季 生怕被我眼里一群群的狼衔去
  我不奢望 得用眼睛举着象形文字 去问赵瞎子 李聋子
  银杏的叶子已落 油菜麦子正绿 我希望你把最后的热情都留在我的视线里
   2009-12-6
  读画读你
  
  所有的唾沫 倾注到大海里 也无法让鲸鱼打一个寒栗
  在这样的冬季 你有你轻盈的脚步 漫奏一曲曲轻盈的歌曲
  你又何必祈求 世俗中的每一个人都能读懂 读懂你画里的秘密
  
  世界上六十多亿人 能有几个能坐在维也纳的音乐大厅里
  听听肖邦贝多芬莫扎特的交响曲 又有几个能领悟到音乐家创作动机
  又有几个能操琴创作一曲演奏一曲 他会的是夸夸其谈 故作解人
  
  坚持自己 不要听那些粗俗的奉承当甜蜜 也不要因恶意的伤害而自暴自弃
  迷惘他乡的人 永远不值得人怜惜 在自己的房间里 你就是主宰 就是国王
  你可以傲慢 你可以纯粹 你可以享受你精神世界的完美和充实
  
  我从不愿来做一个设想 也不愿随便来打一个比喻 什么美玉 什么钻石
  可他们却都要借助光源来承托自己 否则还不是会当鹅卵石任人丢弃
  但美玉和钻石的本质永远不会改变 就算隐藏千年万年经打磨后他依然光洁美丽
  
  亚里士多德曾说:“真理,永远只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 我确信
  我理解 黑格尔的落寞 尼采的痛苦 梵高的孤寂 徐渭的悲伤
  我更明白 崇高的思想就像是秘密 一路上只留下你苦苦爬涉的足迹
  
   2009-12-6
  
  
  


作者:痴心堂主人 回复日期:2009-12-7 9:57:00 144#

  沈君,我见你作品并不是很多,我感觉你的油画真的是能摄我心魄,但图片和实在画欣赏时感觉绝对是不一样的,可否你能寄我一副,就算你不赠与我,就算借我欣赏一下,我定会原物奉还的,不知可否,特别是那一副眼睛的抽象画,没能触目欣赏,尤感终身遗憾啊四川省德阳市第二重型装备集团公司重机分厂设备科数控组冉波邮编618000

[16楼] guest 2009-12-07 15:59:19
请老栗评价一下我的作品吧!

天涯 金石书画 热帖http://www.tianya.cn/new/TechForum/Content.asp?idArticle=564625&idItem=169&idWriter=30532525&Key=339087552&flag=1#Bottom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