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社会”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暂行)
发起人:hk-art  回复数:13   浏览数:3501   最后更新:2006/03/05 11:40:18 by
[楼主] 黑吃黑 2006-03-01 16:23:23
城市传真 墨尔本

影像体验之旅
澳洲动态影像中心与「白色噪音」展

文│胡忻仪



当台湾还笼罩在11月的秋老虎下,南半球的澳洲墨尔本正值初春。墨尔本是个美的不象话的城市,沿袭着英国维多利亚式的优雅,新旧建筑各自争妍却又和谐地并处。对于艺文爱好者来说,最兴奋地莫过于紧邻亚拉河畔(Yarra River)的艺文集中地,有知名的维多利亚艺术学院(Victorian College of the Arts)、馆藏丰富的维多利亚国家艺廊(National Gallery of Victoria)、展演重镇的艺术中心(The Arts Center)和观光胜地联邦广场(Federal Square)。联邦广场于2002年落成,特殊的建筑外观使它成为了墨尔本的新地标,户外的广场则成为市民的聚集中心,广场内则还有维多利亚国家艺廊的分馆伊恩波特中心(Ian Potter Center)以及令人惊艳不已的澳洲动态影像中心。
[沙发:1楼] 黑吃黑 2006-02-15 09:10:49
动态影像中心
1. 造型特殊的「记忆格」(Memory Grid),增添了不少观看影片时的新奇趣味。Courtesy by Australian Center for the Moving Image (Photo/Christian Capurro)

什么是动态影像(moving image)?这个名词也许听起来不甚熟悉,但其所含括的电影与电视影片、网络和电玩游戏,却是充满在我们熟悉的日常生活中,而澳洲动态影像中心即是一个提供各式影像探索的地方。该中心正式成立于2002年1月,但其历史可追溯至1946年维多利亚州政府所成立的州立影片中心(State Film Center of Victoria),目的在于推广纪录与教育性的影片,之后随着电视的普及,州立影片中心也开始参与电视节目的制作,同时成为澳洲影片的重要档案库。1960年代,州立影片中心开始提供当地的电影工作者于影片制作、剧本、发行等相关咨询,1969年更成立了州立电影院(State Film Theater),放映非商业性质的影片。1970年代开始收藏学生创作的影片,而这一段期间因为澳洲电影在国际间渐受重视,政府投注资金增加,电影制片业者的信心上升,澳洲的制片产业也有了重大的改变。1983年维多利亚州议会通过法案,决定以州立影片中心为基础,增建新馆,同时也将收藏功能扩展到展示(presentation)功能。1986年,由于数字媒体于影视产业(screen industry)的运用渐增,决定改名为澳洲动态影像中心(Australian Center for the Moving Image),将收藏扩展至各式动态影像内容,新馆的空间设计也考虑到这类型的展示需求必须异于传统的展示方式,同时在1988年成立教育推广部门(Education Program),作为中心与中等学校(secondary school)课程结合的接口。1990年初期澳洲政府在各项评估下决定以墨尔本为基地,而动态影像中心的成立也有了更具体的计划。

以推广动态影像为目的的动态影像中心,除了相关展览、活动的办理外,拥有傲人的影像收藏,与丰富的教育资源。坐落于联邦广场,有着绝佳的地理优势,空间共有三层,二楼的部分为电影院,拥有最佳的视听设备,一方面作为中心内常态性的影片活动播放外,同时提供其它单位的租用;一楼的空间则区分为四部份,分别为「记忆格」(Memory Grid)、「电玩实验室」(Games Lab)、「数字工作室」(Digital Studio)和「银幕区」(Screen Pit)。「记忆格」为一交互式的展示空间,以随选视讯的方式将该中心所收藏来自独立影像工作者、学生、小区,以及参与动态影像中心工作坊的学员的两百多部短片做播放,类似电玩机具或小包厢或太空舱的空间设计,增添了不少观看影片时的新奇。这些原本属于小众的影片,大部分讲述着一段段属于自己的故事、地方的历史,或许是实验性的,却也提供了不同的声音,而在动态影像中心里,大众却可以透过记忆格,来聆听这些被忽视的声音,或许可以作为想法的交流。而对于一般观光客来说,这些影片提供了非官方的城市记忆,是更市井小民的墨尔本故事。电玩游戏对我们来说也许并不陌生,但是除了「玩」之外,对于电玩我们还了解什么?动态影像中心的「电玩实验室」将电玩的发展历史,从过去、现在到未来,用游戏的面貌带观众深入探索这项最受欢迎的动态影像形式。「数字工作室」主要是提供学校团体与小区民众相关影像制作课程和工作坊的场地,而许多在此出炉的作品都成为「记忆格」的展示作品之一。「银幕区」则是一个类似摄影棚的开放剧场,具有制作与教育性的功能,可以进行多媒体表演(multimedia performance)到电视广播(television broadcasts)的各种活动。地下一楼则是动态影像中心的主要展览空间「银幕展厅」(Screen Gallery)。该展厅专门为投影式的作品所设计,因此举凡是家庭式小型的投影,到大尺寸的影像作品,都能在这里呈现最佳的效果,加上长方形且挑高超过六米以上的展厅横跨了联邦广场的地下空间,难怪动态影像中心敢骄傲地说这是全世界最大的「银幕展厅」。除了大尺度的展示空间外,展览的质量也令人印象深刻。
[板凳:2楼] 黑吃黑 2006-02-15 09:11:26
「白色噪音」的体验之旅
2. 「白色噪音」(White Noise)一展的入口,图中的色块立牌为平面屏幕所做的作品说明。Courtesy by Australian Center for the Moving Image (Photo/Christian Capurro)
[地板:3楼] 黑吃黑 2006-02-15 09:11:53
3. 日本声音艺术家池田亮思(Ryoji Ikeda)所展出的《频谱II》(Spectra II)。Courtesy by Australian Center for the Moving Image (Photo/Christian Capurro)
[4楼] 黑吃黑 2006-02-15 09:12:15
4. 「银幕展厅」(Screen Gallery)里大尺度的展示空间。Courtesy by Australian Center for the Moving Image (Photo/Christian Capurro)
[5楼] 黑吃黑 2006-02-15 09:12:58
5. 日本声音艺术家池田亮思(Ryoji Ikeda)所展出的《data.spectra》。Courtesy by Australian Center for the Moving Image (Photo/Christian Capurro)


这次的参访,恰好遇上「白色噪音」(White Noise)一展,也让我展开了一场独一无二的影像体验之旅。从一楼步下的大墙上,大剌剌地写着「……游入白色自由的无底洞,无限就在你面前。」(…Swim into the white free abyss, infinity is before you.)这段引用自俄国艺术家马列维奇(Kazimir Malevich)的话,点出了「白色噪音」的策展概念。马列维奇是当代绝对主义大师,以色块和纯粹的几何图形表现力、速度和动作著名,而「白色噪音」原指各种音频(frequencies)集合起来的声音,在近一世纪之后,策展人企图以马列维奇对于抽象几何的论点出发,集合当代新媒体艺术家,讨论数字时代中动态影像与抽象的关联。整个展场的设计也同样围绕着马列维奇所提出的「方即为型的原点」(the square is the zero of form)的概念,因此将长型的「银幕展厅」以方型的门所串联出的通道作为主动线,通过每道门的右方即为作品成列的空间,不同于传统的作品说明牌,改于主动在线以直立式的计算机屏幕做作品与艺术家的介绍。大尺度的录像作品或装置作品所呈现的效果,的确相当震撼,像是日本声音艺术家池田亮思(Ryoji Ikeda)所展出的《频谱II》(Spectra II)即善用了长型空间,转化为仅容许一位观众进入的狭窄黑暗走道,观众在这个空间只能感受到一波波刺耳的声音,以及突然闪入眼里的红外线强光。整个展览令笔者印象深刻的倒不是作品,而是整个展览规划与执行上的用心与创意,从步入展场的那一剎那,整个氛围就让观众置身于「白色噪音」之中,紧紧扣合着整体参观经验。
[6楼] 黑吃黑 2006-02-15 09:13:52
多元整合的组织架构

6. 位于联邦广场内的澳洲动态影像中心(Australian Center for the Moving Image)入口。(摄影/胡忻仪)
[7楼] 黑吃黑 2006-02-15 09:14:20
7. 澳洲动态影像中心(Australian Center for the Moving Image)。(摄影/胡忻仪)

尽管开馆至今仅三年,澳洲动态影像中心已成为全澳洲最重要的新媒体艺术中心,从其历史背景可以发现,澳洲动态影像中心的发展是相当渐进式的,由最早的电影收藏功能,随着科技的进步,逐渐加入电视、数字影像等内容,有了馆藏后,才进一步发展出展示与教育推广的功能。整体的组织架构包含了教育发展部门(Program Development)负责馆藏与教育推广,创意发展部门(Creative Development)负责展览与网站策划,技术部门(Operations)负责策研发、架构和管理馆内的各项公共设施并维护作品与展示器材,行政资源(Corporate Resources)则是该中心的主要决策单位。同时背后有坚强的顾问团队,主要来自业界,包括信息传播、电影、营销、网络出版、财务、法律等领域。一年四季不断的教育课程重点在于推动「动态影像识读」(Screen Literacy)(注),此外也重视与小区的互动,以及和业界的资源合作关系。在台湾急欲发展数字艺术中心的同时,也许位在南半球的澳洲动态影像中心的经营模式是值得我们深思参考的。



注:「动态影像识读」如同目前台湾在推动「媒体识读」。随着影像在我们生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影像阅读能力的重要性也渐不容小觑于传统的纸本阅读,因此澳洲动态影像中心提出了「动态影像识读」的概念,目的在于培养民众阅读、了解、分析、解释、创造和欣赏动态影像内容(screen texts)的能力。



相关网址◎[url]www.acmi.net.au
[8楼] guest 2006-02-15 09:48:18
[quote]下面是引用黑吃黑于2006-02-15 17:09发表的澳洲动态影像中心与「白色噪音」展(转):
城市传真 墨尔本

影像体验之旅
澳洲动态影像中心与「白色噪音」展

.......[/quote]
请注明来源《典藏今艺术》杂志,谢谢!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