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forum:重思博物馆项目
发起人:oui  回复数:0   浏览数:2586   最后更新:2010/07/20 16:42:02 by oui
[楼主] oui 2010-07-12 16:10:45


编辑:黄菊【艺术】
2009年12月10号开始,由知名策展人方振宁策划、西班牙“亚洲之家”举办的《北京时间-中国当代艺术的前沿》在马德里MATADERO MADRID——一个由屠宰场改造成的艺术中心——开幕,展览广受关注,西班牙最大的通讯社埃菲社将它评价为“迄今为止在西班牙举办的最好的中国当代艺术展”。展览之前,策展人方振宁前往马德里考察。这是他第一次来到为世界旅游者熟悉,而对他来说却是陌生的城市,为了在仅有的时间里多走多看,他在每天工作之余徒步马德里,从一位城市观察家的角度,用犀利的观察和敏锐的感受,描绘了一个文化马德里的关键词。
 

马德里艺术作为城市的源泉

撰文/摄影  方振宁 
飞机在巴黎转机再飞往马德里,我大概知道马德里位于西班牙的中部,可是一眼望窗外,丘陵被偏红的黄土所覆盖,绿色极少,我不明白为什么要在这里建都?和我第一次到巴塞罗纳的感觉完全相反,2003年我从巴塞罗纳回北京之后,写了一篇《巴塞罗纳:地中海的果实》的文章,因为巴塞罗纳的色彩象水果那样鲜艳,巴塞罗纳的女性象水果那样丰满,水果和女人都是地中海的果实。可是位于内陆的马德里,却全然没有这样的景象。那马德里的魅力在哪里呢?
 
“自来水里的水可以喝吗?”我问来机场接我,把我安排在VINCCI HOTELES酒店的亚洲之家”(CASA ASIA)的小伙子卡罗(CARLO),他说当然可以,当时的国王选这就是因为水好”。他说的是1561年来到马德里这个曾经是平静的田园,后来在此建立首都的那位任性的国王。原来一座城市是这样从零开始的,而我们现在的速成城市考虑的是什么问题呢?是什么是养育城市的源泉?在马德里停留几日后,我发现艺术和这里的水源一样,正是养育马德里的源泉。
 
傍晚的莱蒂罗公园
 
关于艺术,马德里可看的太多,但因为我没时间去太远的地方,不可能在几天里全面了解马德里,于是决定徒步游览马德里,可以多走多看。
 
最初的徒步是刚到马德里的那天傍晚,卡罗陪着我。我先在地图上找到我下榻的旅馆的位置,然后判断徒步能到达的地方,我首选的是离我下榻处最大的一块绿色,那是莱蒂罗公园(Parque del Retico)。
 
等到亲眼看见公园我才知道这个“首选”多么正确,它真是如同田园牧歌一般的地方。我从莱蒂罗公园北门的一条林荫大道进入公园,这是我第一次领教西方的造园,虽然太阳早已落山,但因为阳光不那么强烈,反倒是欣赏园林的最好时间,不同层次的绿色都融为一体,更加浓郁。
 
莱蒂罗公园自1632年起,就一直是皇室家族的私人用地,修建之初是作为腓力四世的一座皇家狩猎园,后来作为皇室的娱乐场所。常举行盛会,斗牛和模仿海军战役的场所。皇室里的人,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绿地里消费时间。18世纪时才部分对外开放,1869年才正式对外开放。
 
我从北到南徒步穿越长边的莱蒂罗公园,好奇之外,希望有惊喜,结果发现在万绿丛中一个高达十几米的喷泉,走近才知道这是座以金属结构为框架的建筑,是委拉斯开兹·博斯克为1887年的展览会而修建的玻璃宫(Palaciode Cristal),这可是意外的收获!
 
这座玻璃宫是建筑师利卡尔多贝拉斯盖斯(Ricardo Velá zquez)设计的,著名建筑师阿尔贝多德巴拉希奥(Alberto del Palacio)参与了拱顶和玻璃四面圆顶的修建,而砖瓦装饰则是另一位著名建筑师达尼埃尔素罗阿卡(Daniel Zuloaga)完成的。据说最初是作为一次殖民地展览会培育奇花异草的暖房,展览结束后便成为一间博物馆,从玻璃宫的结构来看,那应该是被当时西班牙铁艺和玻璃建筑的典范。规模虽小,但不管怎么说都是百年前金属玻璃建筑的实物,即使在今天它仍然非常时尚,可以想见,在当年那个古典时代,它放射着怎样异样的光芒!
 
普拉多大街艺术漫步
下榻的酒店离“亚洲之家”不远,那是马德里最市中心的地方,离众议院大厦只有50米之遥。最主要是它离普拉多大道非常近,这条大道从18世纪的波旁王朝起就是有名的散步大道。马德里的博物馆和高档酒店就是在200年前从这里发展起来的。这也是最吸引旅行者的地方,没有到过普拉多大道,等于没来过马德里。
 
普拉多大街是双向通行的宽阔大街,在中间的林荫大道上徒步真是舒服,但普拉多大街的知名是因为它的文化性。准确地说,这是一条艺术散步的长廊,被绿荫所覆盖,南北向的大道两边依次排列着许多世界有名的美术馆和博物馆,而且还在增加。其中最重量级的就是普拉多博物馆(Museo del Prodo)
 
这座建于18世纪的普拉多博物馆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博物馆之一,也是收藏西班牙绘画作品最全面、最权威的美术馆。我在博物馆里看到那些级别很高的收藏后,第一个感觉是:西班牙曾经是一个势力很强的帝国,而国王爱艺术如爱江山。在尼德兰画家希罗尼穆斯·波希(Hieronymus Bosch)1505年创作的《欢乐园》里描绘了天堂和地狱的景象,是菲利普二世的最爱。有这样热爱艺术的国王,博物馆怎能没有好收藏!
 
普拉多博物馆收藏有15-19世纪西班牙、佛兰德和意大利的艺术珍品。我看到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重要的画家桑德罗·波提切利(Sandro Botticelli)的一组油画,如果不是在同一个博物馆里同时看到波提切利和博施的作品,我还真不知道波提切利原来受尼德兰绘画的影响那么直接。
 
馆内还收藏有丢勒最重要的自画像,以及希罗尼穆斯·波希彼得·布鲁盖尔(Bruegel·Pieter)的许多重要作品,但以以西班牙画家委拉斯开兹(Diego Velázquez,)和弗朗西斯科·戈雅(Francisco Goyay)的作品最为丰富。其中,在委拉士开兹传世的大约100画中,普拉多博物馆就收藏有50幅。——博物馆的广场上树立着委拉士开兹的青铜雕像。
 
对西班牙来说,二楼可能是博物馆最重要的地方,那里有很多埃尔·格列柯(El Greco)的绘画,一看就知道这些是该美术馆引为自豪的收藏。可我的感觉是,地下一层的藏品最重要,世界级的星级藏品都在地下,可能出于防盗的考虑。
 
我看到的普拉多博物馆,是马德里三大博物馆(其它两家是雷纳·索菲亚当代艺术博物馆和蒂森·波那米萨美术馆(Museo Thyssen-Bornemisza))联手改造完之后的事。改造是一个为了提升所有西班牙博物馆的全国性计划。
 
像西班牙这样经济上并不富裕的国家,希望开发文化旅游产业是自然的,此前看到过一个小统计,在整修之前,每年大约有175万人次到西班牙的普拉多博物馆参观,整修扩建后,参观人数变成了250万。整修之后的博物馆,里外的景观连成一体,后面扩建了一座配楼,配楼和主楼的地下层相通,并设有演讲礼堂和咖啡厅。非常完整。
 
有报道说,西班牙政府提供了1.88亿欧元资金用于这项计划(改造于2006年完工)。如今,这3个重点博物馆已成为附着在马德里南北主干道上的一个“艺术走廊”,很多来此的旅行者都沿着这条走廊活动。
 
干旱的现代主义设计
 
虽说普拉多大街是“艺术走廊”,可那主要是对一般的旅游者而言,而我主要想看的是当代艺术,国立索菲亚王后艺术中心(Museum National Center de Art Reina Sofia)算是解了我的渴。
 
我早乘车路过时发现艺术中心的屋顶,像一个巨大的黑色帽子,但它和临近的建筑有一个很好的衔接,于是决定一定要去看看。特别有魅力的是老建筑部分增加的两座冲天的透明观光电梯,它和老建筑结合得很好,成为参观者观看城市的平台。可是绕到南边新建的部分又觉得有点恐怖,巨大的黑色和巨大的红色拼在一起,让人既兴奋又压抑,但真正的问题还是在我进去之后发现的。
 
索非娅王后艺术中心的新老建筑各有一个内庭:一个是绿荫葱葱,可以休闲静坐望天;另一个是巨高有顶,无一颗草木,是一座干旱的庭。前者是索非娅王后所有,后者是现代建筑师所创。
 
老建筑以前是马德里市一家18世纪后期建造的综合医院,后改建成现代艺术馆,1986年才对外开放。建筑非常普通,格局上不像博物馆,当然不能和普拉多博物馆相比,但围合的中心庭院满目绿色,虽然有现代装置性雕刻在其中,但它是休闲的,人们可以和风、和阳光一起沐浴。现代建筑的尺度是人的欲望的反应,而传统的建筑既有人的欲望又有控制,它试图反映人们的综合性思考,所以你会看到它和自然和谐共处。
 
扩建后的部分成了一座集中了20世纪现代美术精华的美术馆,最有名的是展出了毕加索的《格尔尼卡》(Guernica),它的意义如同卢浮宫展出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这部分在2005年落成,也有一个巨大的庭院,却无一草木。它出自法国建筑师让·努维尔(Jean Nouvel)之手,虽然努维尔2008年获得了建筑界的最高荣誉普利兹克奖,但是我仍然质疑他的后期作品,他最好的作品还是他的成名之作阿拉伯世界学院,卢塞恩文化国际会议中心和巴黎卡迪亚基金会也不错,而这座艺术中心扩建的部分过于庞大。
 
我看到一群假期旅游的学生们参观完之后,挤在一块阴凉的角落席地而坐,广场或者说是庭院中,只有一件美国波普艺术家罗伊·李奇登斯坦(Roy Lichtenstein,1923-1997年)的雕刻孤零零地站在那里,我不知道这广场为何而设计?马德里的市民和参观者需要怎样的内庭?这不是一份问卷,而是对现代主义建筑设计的质疑,我个人觉得这个庭园像是一个干旱的现代主义设计,所以没有必要一味地去相信什么普利兹克奖一类的奖项,还是要自己去看设计到底好不好。
 
美术馆的金砖四角
 
另一天,我在徒步时发现了一座外观奇特色调古朴的现代建筑,原来它是 2008年2月挤进来的一家艺术新户,那是刚刚诞生的马德里最新的当代艺术中心Caixa Forum。虽然论博物馆的建筑面积和藏品,它都无法和离它不远的普拉多博物馆、提森·波尔内米萨美术馆以及索菲亚王后艺术中心相比,但是这座建筑独特的造型和跨社会的文化项目形成了一个全新的社会与艺术中心概念,它向社会提供了一个所需的平台。所以这座不大的建筑,却在普拉多大道上打开了一个大门。
 
建筑由瑞士建筑师赫尔佐格与德梅隆担纲设计,这一博物馆还有着一个漂亮的身份:它由一座百年历史的电站改建而成。博物馆的开张实际上是我们向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工业遗产的致敬,这也为城市成功保留历史遗存提供了又一典型范例。
 
CaixaForum确实迷人,可是前来参观的人都不会不留意建筑旁边有一座建筑的整面墙都被植物所铺满,那是建筑师与法国植物学家Patrick Blanc合作设计的垂直花园,它会应四季而变化。当时这座发电站的建筑面积只有2,000平方米,重建后的建筑面积增加到原先的5倍,它现在已经被重新规划到马德里的地图中。
 
有人说,马德里有大大小小62座美术馆,其中有三个是绝对不能错过的,那就是有“美术馆黄金三角”之称的普拉多美术馆、提森.波尔内米萨美术馆以及索菲亚王妃艺术中心,可是2008年又在黄金三角地增加了Caixa Forum座博物馆,它的诞生,改变了普拉多艺术大街的地图和“美术馆黄金三角”的格局,我觉得应该这样来称呼它们:美术馆的金砖四角。
 
MATADERO MADRID:马德里的798
 
这次来马德里的原因,是因为受“亚洲之家”的邀请,在马德里举办一个中国当代艺术展,我来看看他们已经选好了的场地,马塔德罗马德里(MATADERO MADRID)。我相信目前还没有一本关于马德里的指南上会有“MATADERO MADRID”这个地方的介绍,也没有多少人知道这个昔日屠宰场转变为艺术中心的过程。来之前我已经看过图纸,非常适合艺术展,让我垂涎三尺,但到了现场才感到震撼,可以说是马德里的798。
 
屠宰场从2006年开始规划动工,计划已经到了2011年,——西班牙人永远慢节奏。
马塔德罗马德里拥有85,184平方米的空间,这是20世纪的马德里建筑中最独特的工业建筑之一,1910年由建筑师路易斯设计,而今天它是新的文化中心战略计划的一部分,马德里市议会与公共和私营机构建立伙伴关系,寻求将它转化为文化中心,这是一项雄心勃勃的扩张项目,而它只是14,83万平方米改造为现代设施的扩张项目之一。
 
而今的马塔德罗马德里是一个艺术家、创作者、学生和专业人士的交汇点,现在已经为这些活动准备好了场所。我所策划的展览《北京时间—中国当代艺术的前沿》,正是这样一个成果。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