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okoon Ang: 家庭工程 + Susanne Winterling: 天鹅的世界
发起人:yoyo  回复数:0   浏览数:2860   最后更新:2005/05/09 03:28:48 by
[楼主] yoyo 2005-05-09 03:28:48


12+当代实验影像展映第拾陆回

放映时间:2005年5月21日14:00-16:00
展映地点: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4楼放映厅

纪录片:《夜行人》
导演、拍摄:黎小锋
时长:78分钟
制作时间:2001.9-2004.9

12+ Contemporary Experimental Images

Date: 2005.5 21, 2:00-4:00pm
Venue: 4F, ShanghaiDuolunMuseum of Modern Art

Documentary ‘Walk in the Dark’
Director & Photography: Li Xiaofeng
Footage Length: 78 min
Date created: Sept. 2001 – Sept. 2004



内容简介:

盲人鲍家翔天天在街头卖唱,为养家糊口有尊严地活着。每天一觉醒来,都有两件事堵在她的心头,一是打官司追回别人欠她的数万元债款,一是让患有轻度智障的养女明明完成学业,溶入正常人的社会。

镜头近距离地伸向了鲍家翔的日常生活。爱与怜悯,希望与怅惘。梦想的一再破灭,交切的是永不停息的脚步。母女日常的对话常让人笑得难以抑制,但一转念,又会悲从中来。

官司一直没有眉目,而明明在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之后,不肯再去上学,端着罐子下了地铁。以爱的名义,母亲艰难地尽着自己的责任,虽然发育成熟的女儿在渐渐脱离她的控制。

片尾,明明在隔壁认真、细致地扑着眼影,而鲍家翔则不厌其烦地一遍遍向外界拨打着那个似乎一直占线的电话……在命运与责任之间,她还在摸索着前行。


导演简介:

黎小锋,男,江西萍乡人。硕士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现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博士生。独立制作的纪录片作品主要有《打春锣的人》、《三轮车夫》、《夜行人》、《百步街》(未完成)等。

对时间的关注和敏感使得黎小锋选择纪录片为表达方式,在他看来,只有直接电影那种记录方式,才能够接近生活的本来面貌。他比较欣赏美国的梅索斯兄弟拍摄的《推销员》、《灰色花园》这样的作品。还特别景仰欣赏的工作方式。小川为拍《三里冢》,可以与当地人一起生活9年,在拍《夜行人》的时候,黎小锋也在被拍摄者鲍家翔家附近租了房子,一住就是两年。

在《夜行人》中,时光沉淀在鲍家翔身上,显现出人类极强的生命修复力。这种修复能力能够将一种本来忧伤的质地转化成另外一个方向,或许只有这样,才是坚强生存的唯一法则。

黎小锋是个很细腻的纪录片拍摄者,他并非一意把镜头停留被拍摄者作为盲人的弱势和无奈,而是另外一种因反差而在其身上产生的痛楚:鲍家翔实际上是一个聪明而内心强悍的人,一个凡事都要做到最好的人,她追求完美。她甚至把男人分为两种,一种像“狗”,一种像“树”。相比其他天生的盲人、比起那些外地来京的人,她有着强烈的心理优越感,但她又是个盲人,生活局促,一个人带着有点智障的养女生活,这就注定了她的悲哀。那些优美而浪漫,能够飞翔于黯淡生活之上的事物注定根本与她无关。

如果是一个女性纪录片作者,关注的更多的可能是女性被拍摄者身上潜在的感性。而黎小锋最早关注的是“信任”:他不相信两个没有关系的盲人可以公平地分钱。更久的拍摄中,他关注的是她的特质,关注的是一个心气高远却命运多悖的女子在日常生活之中的状态流露。

影片表现鲍家翔的主要是在母女关系的表现中,随着养女明明的长大并进入叛逆的青春期,鲍家翔正在失去她的控制力。面对母亲的严苛,女儿甚至可以通过看电视不开声音而达到一种反叛。黎小锋只是忠实地记录着这一切,在镜头前的女孩子总是生动活泼,母女之间的交流、顶撞也令人忍俊不禁。一边是直接纪录的方式展现了生活的毛边状态,一边是随着女儿的独立意志不断清醒而变得富有对抗性的母女关系。这条重要的生命线索也是这部纪录片的活力所在。

直接电影的风格可以用一句很贴切的话来说明:像叮在墙上的苍蝇一样记录。黎小锋倾向于这种风格,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直觉上的认同。
南无之无聊!~
[沙发:1楼] 冰是睡着的水 2005-05-09 03:57:39
嘿嘿
[板凳:2楼] 风吹一点云 2005-09-17 02:14:35
我也是江西人哦,支持一下! 我们国产片就缺少像黎小锋这样选择纪录片为表达方式,接近生活的面貌的片子!!!希望我们江西多出现这样的人才。。。呵呵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