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上的哥德堡号+波兰MUSIC会
发起人:牛XX  回复数:1   浏览数:2276   最后更新:2006/10/12 17:24:13 by 职业顶贴帅哥
[楼主] 嘿乐乐 2006-09-17 13:33:06
庄辉


zhuang Hui



[attachment=31492]

莊輝出生於1963年。他的作品一直都以人群為主題,他的拍攝對象包括了學校、工作單位、政府機構等等。似留念大合照的攝影作品裡,人數甚至可多達三百五十個。觀看他的作品,會發現每個「個人」都在人群中都化約成了一個整體概念,似乎整個社會或每個單位裡所展現的只是一個集體,個人價值在這個時代裡已經消失不見。然而莊輝還是企圖探求「個人」的價值和生活意義,在「一個和三十個」作品中,他將三十張照片並列,每一張看來都很相似,都有他自己在其中,然而身邊的另一個人卻不相同。這種「低限感」反而讓觀者直覺地湊近作品前,試圖找出每張照片中的不同之處。他以很精練的手法,呈現同一化的世界底下每個人不同的生活切面,表現集體意識中的個人意識,重覆的節奏中看見了實際生活面貌的多樣性,和生活的真實。

简历
[沙发:1楼] 嘿乐乐 2006-10-19 07:35:48
[attachment=31502]
[板凳:2楼] 嘿乐乐 2006-10-19 07:36:11
[attachment=31503]
[地板:3楼] 嘿乐乐 2006-10-19 07:36:38
[attachment=31504]
[4楼] 嘿乐乐 2006-10-19 07:37:02

西北女孩

[attachment=31505]

[5楼] 嘿乐乐 2006-10-19 07:32:30
[attachment=31496] [attachment=31497] [attachment=31498] [attachment=31499] [attachment=31500]
[6楼] 嘿乐乐 2006-10-19 07:35:02
十年——庄辉摄影展

[attachment=31524]
凤凰县的姑娘


十年庄辉

  兀鹏辉有没有一种谁都能被教会的摄影?有的。至少灯光、暗房、测光表以及照相机本身的原理远比开发软件、制造原子弹此类的科学,简单易学得多,是可以被教会的。不信,你到大街上走一走,每一个影楼的广告板上几乎都写着“艺术”、“专业”的字样。何为“专业”、何为“艺术”先不谈。人人都可以拍照片吗?不尽然吧。一万个手持肩挎莱卡、尼康、佳能等专业相机的人中,未必有一个会摄影的。这话说大了吗?没有,只因会用机器和会拍照是两码事——照片不是机器拍出来的,是眼睛拍出来的。你只需查一下每年售出的像机数量,想一下能留在你记忆中的照片总和,这道理就一清二楚了。我理解的摄影艺术倾向于后一种说法所带来的可能性。

  有一年,庄辉坐长途车去延安,进城的路上,他远远地看见一个交通警察,不管红灯绿灯总是一个右转的指挥姿势,车过去了,他才看明白是个假警察(雕塑)。可见他的视力是多么的不济。只好又打了个车回来,用傻瓜机补了张照片。拍这干嘛?他说不出个所以然,只能以“好玩”作托词。他用来作展览的100张照片都是这种取向,不少一看就是严重的曝光不足或过度,这丝毫不影响他想说的东西。有的照片因为以上的原因而使被摄物显得不那么清楚,他都能找出理由——摄影不是为了拍清晰的。理直气壮。我似乎明白了什么。一个经常拿照片让我看的朋友,举着贴在我电脑上4×5的商业美女反转片告诉我:“你看,多清晰,头发都一根一根的。”天呐这不是废话吗?头发有两根两根的吗?通常我会坐在沙发上,头也不抬的用庄辉的意思打击他:“你拍的再清晰,又能怎么样,那不叫艺术。”我不知道说的有没有道理,反正说三道四惯了,不管他。

  就是这样一个技术上的矮子,名叫庄辉的男人竟然在实验艺术圈驰骋了十数年,而且作品多是照片,还参加了威尼斯、里昂这样的国际双年展,恐怕要让你傻眼了。我要帮他摊牌了,其实被归入所谓“观念摄影”的照片都不是他拍的,是请人拍的他的观念。他不大愿意人们把他的作品说成是“观念摄影”,“哪里有什么观念?”还不管它,暂且套用这约定俗成的称谓。   其实你现在看到的几帧照片才是庄辉自己眼睛看到的世界;自己动手按下的快门;135负片的原始效果;跑了大半个中国记录的真实。有车祸发生的现场,有农田里健康的妇女,有他的外国朋友和钟意的宾馆服务员的合影……各种各样的风景。风景倒是可说上一二:既有黄昏的玉门白云歌舞厅,又有类似于明信片的黄果树瀑布风光。这第二类风景成了庄辉近期解释最多的话题,总有人疑问这和那些风光摄影师的活有什么不同?初看照片我也在想着这个问题,且看庄辉的答复。他用到了“即兴”和“偶然”两个词,还说他不会为了拍日出而半夜起来爬山,不会去等那片云飘到他想要的位置,(刚好有一片云就在他的《黄果树瀑布》上)也不会去支个三脚架为了把它拍清楚,只是碰巧看到了,觉得有意思,随手拍了下来。这就是和风光摄影师的区别吗?好一个“有意思”就想把我们打发了,显然牵强了点,因为在照片上是看不出明显的差异的。我恰好喜欢这张《黄果树瀑布》,以为很好看。他相当谦虚地问:“你看,能不能把餐馆里的换下来。”当然可以。庄辉马上又说:“要是能发在一份时髦杂志上,读者正看着前边的美女,突然冒出一张《黄果树瀑布》,肯定会说:这杂志在干嘛。”我以为这才是他和风光摄影师的真正区别。他没有说“时尚”,却用了“时髦”。今天,这些照片就真的出现在一份时髦人士看的杂志上,读者诸君,你以为在干嘛。

  有一天,他打电话试探问我:“有张半裸的照片很有意思,不知道能不能用。”我不明白为什么,电话那头说:“乳房很好看。”我谨慎的推说:“我说了不算,要看编辑的意思。”其实我的意思是,既然好看,不妨大家一起看,看看到底好看不好看。

  十年来,庄辉在用严谨的思维完成自己的策略性作品之外,不忘以抒情的方式来完善自己的幽默之眼。静静的注视中,我看见了庄辉十年来的进展和持久的野心。一面是对国际当代艺术潮流的有力抗争与颠覆:一面又对自己的审美之维做出清醒的归纳,即便是微不足道的(可能会同样重要)。有人就纳闷他怎么把拍废了的片子都拿出来,“片子”一词就很专业,从他的重视程度看又不像废片。长远地看,正是这两种不同的取向构成了完整的庄辉其人。在看这组作品时,他说:“听说你写文字喜欢引经据典。”简直羞煞我了。他妈的,听谁说的,我哪有什么“经”、“典”可引。庄辉,这次“引经据典”了吗?倒是在你的部分作品中我看见了经典。
[7楼] 嘿乐乐 2006-10-19 07:32:02
[attachment=31495]
[8楼] 嘿乐乐 2006-10-19 07:31:34
1+30 III Artists


1995/96, photography, serie of 2, 50 x 60 cm

[attachment=31494]
[9楼] 嘿乐乐 2006-10-19 07:30:08
[attachment=31493]
[10楼] 荷尔蒙下凡 2006-10-25 05:49:46
顶!!!!!!十年的平静
[11楼] 11yio 2006-10-20 14:21:10
庄辉:永远孤独



   庄辉每年几乎都要参加艺术大展。他刚刚从里昂回来,似乎胖了许多。他嚷嚷着要回家要来一次大采购,第二天他就要摇摇晃晃回甘肃玉门老家了,“在北京呆一阵子我就烦”,庄辉摇着头。从北京到甘肃坐火车得好几天,庄辉偏偏要在这大热天坐火车。买机票多快,几个小时说到就到,庄辉不这么想,他觉得自己那种怀旧的感觉就像做梦似的,他不希望两小时的路程就完成那种魂牵梦萦,太没意思。

  虽然心里对庄辉早有准备,但最初见到他时还是吃了一惊。首先,他没有长的胡子或者小辫子,只一个平头;其次,也没有一个耳环拴在耳朵眼里;或者像现在标榜民族化的人一样穿一中山装。他穿什么来着真忘了,反正普通得没什么特点。中等个儿,挺壮实,眼睛很有神,因为是单眼皮,眼球白多黑少,总觉得他看你的时候有些蔑视。

  庄辉是个从事当代艺术的艺术家,是大家都特喜欢的那种不用上班卖件艺术品就能把自己养得很好的人。他的工作就是平时玩着,来灵感了就开始没日没夜地干事,不想干了就睡得昏天黑地的那种。他喜欢把中国本土最能体现民族化的东西以摄影作品的形式拍给大家看,最有特点的就是合影。都是大场面,做出来也挺唬人,十几米长的照片挂在墙壁上,很突兀地立在面前,真人一样。

 庄辉两年前就做这个,1998年后庄辉就差不多什么也不干了,脑子里一片空白,除了睡觉,就是喝酒,然后就是发呆。很长一段时间他白天在家里睡闷觉,一到晚上就出去了,像蝙蝠一样。每天晚上回到家,庄辉就望着家里的抽水马桶上面弯弯曲曲的黑管子,发呆,觉得人生真没意思,活着就像一堆烂泥,“一种极深的孤独,是绝望,无奈。这社会吧,你用心去做个东西,其实大家只不过是因为某个具体的目的和你打打闹闹,活着完全不仗义。大部分人都这样,会让你觉得没意思。”然而庄辉是否也用了这种大部分人的做法与人交往呢?是否也一样给人留下了虚假的印象?庄辉说,没错,是这样。

   庄辉是孤独的,为了逃避这种孤独,他常常出去旅游,说离开北京去洗脑子。出去半个月,清醒两个月;出去两个月,清醒半年。庄辉在极度孤独的时候,总是缩在家里,也不找人聊天,就一个人静静地呆着。了解他感觉的也许只有女友,正因为彼此孤独才能相互走得近一些,或者因为寒冷才相互取暖。他说他在青艺工作的女友要比他坚强,她总在他软弱的时候给他勇气。

摘自《青年时讯》


一片云   2005

[attachment=37446] [attachment=37447] [attachment=37448]
[12楼] 11yio 2006-10-20 14:13:04
[quote]引用第29楼guest2006-10-20 22:08发表的“”:
什么东西啊[/quote]


十年庄辉!


[attachment=37450]

庄辉,过年,纸上丙烯,2004年,76X56cm
[13楼] guest 2006-10-20 14:08:25
什么东西啊
[14楼] 11yio 2006-10-20 14:09:04
1997


警察

[attachment=31690]


洗手间

[attachment=31691]

摘花

[attachment=31692]
[15楼] 11yio 2006-10-20 14:06:42
照片冲洗店 1998

[attachment=31689]
[16楼] 11yio 2006-10-20 14:02:56
美人鱼 2000

[attachment=31688]
[17楼] 11yio 2006-10-20 13:53:17
2002

宁昌老镇发廊

[attachment=31684]

松江河林木区

[attachment=31685]

小三峡水泥工厂

[attachment=31686]

中国老中医

[attachment=31687]
[18楼] 11yio 2006-10-20 13:50:58
2002


紧急修路

[attachment=31679]

海波

[attachment=31680]

金沙江

[attachment=31681]

炼铁工人

[attachment=31682]

庙宇壁画

[attachment=31683]
[19楼] 11yio 2006-10-20 11:01:25
[20楼] 11yio 2006-10-20 11:00:42
[21楼] 嘿乐乐 2006-10-19 08:09:50
《月亮》


摄影作品

[attachment=31525]
[attachment=31526]
[attachment=31527]

[attachment=31523]

点击大图
[22楼] 嘿乐乐 2006-10-19 08:04:54
《6月25日茶山镇》

装置 2002

[attachment=31518]

庄辉的作品真实地再现了发生在中国南方的一次令人同情的打工妹的亲身经历。被残害的人物形象用高度仿真的技术处理,平静的状态越发引起了人们的同情和义愤。作者对社会的关注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艺术创作,表现了艺术对生活和创作的现实态度。

[attachment=31519] [attachment=31520] [attachment=31521] [attachment=31522]
[23楼] 嘿乐乐 2006-10-19 07:58:14
集体照

[attachment=31517]

点击照片放大!
[24楼] 嘿乐乐 2006-10-19 07:52:52
[attachment=31516]

[attachment=37449]
[attachment=37451] [attachment=37453]
[attachment=37452] 庄辉《虚假─构成了一段历史的真实》,2003,油画、图片
[25楼] 嘿乐乐 2006-10-19 07:51:55
[attachment=31513] [attachment=31514] [attachment=31515]
[26楼] 嘿乐乐 2006-10-19 07:46:55
第十八章  玩艺术的庄辉



  在通县庄辉的家,我看着他的作品。先是他著名的卷轴照片<集体照>,后来又看到他的装置作品,后来。。。他有些不情不愿,在我恳求的语气加重下,他勉强地又拿出一些。我看到他参加荷兰的一个摄影大展的作品,那是一个雕塑作品,非常地炫目。
  我忍不住问,你创作这些作品时是怎么想的?他满不在乎地说"玩儿呗"。我想可能是我问得太业余,我于是使劲地专业一些:"为什么你用集体照这样一个大家都拍过,但谁也没有想到的方式当艺术来做作品?"

  他轻描淡写地又是一句"玩儿呗。"

  我终于有些愤怒了,碍于我们刚认识,我没有敢发作。但我不再追问他关于艺术的问题,我知道他所有的回答都是:玩儿呗。认识庄辉是在火车上。我们几个从成都回北京,我因为腿疼,不能去餐车吃饭,我说我来看行李,你们去吃吧。于是我就接着睡我的觉。也不知道过了多一会儿,在梦里听到一个陌生的男声,然后就是邱志杰和他在说话,我没有完全醒也懒得起来。

  这时邱志杰叫我起来吃饭。掀开被子坐起来。看到一个中年男人。邱志杰调侃地向那个人介绍:庄辉,这就是我们的"过气美女"。他看着我睡眼惺松的样子,笑着过来和我握手,我从他眼里看到自己好像没过气。他中等个儿,皮肤黝黑,很有体魄的身材,剃着光头,看上去长得挺艺术。邱志杰说他们在餐车吃完饭,往回走的时候,在软卧车厢里有人突然叫住了他,原来就是庄辉,他去西南地区玩了两个月,在回来的火车上巧遇了我们。

[attachment=31512]

长征队伍在回京列车上遇庄辉


  在北京,通常是有展览或朋友相聚才见面,没有特别的事也见不到面。能在火车上遇到,大家都倍觉亲热。

  接下来我们就海阔天空地神聊。火车上话题是无边无际的。那天我们的车厢特别热,庄辉动员我们去他的软卧,于是我和理沙被庄辉"拐"走了。

  理沙说在日本和美国都看过庄辉的展览,尤其是那个<集体照>在展览中非常地有特色。他的那个作品在日本福冈展览时被放大为十几米长,贴在入口处整个一面墙上,煞是壮观。理沙和他聊着他们共同认识的画廊朋友。我静静地听着,从他们的聊天中我知道一些他的情况。
  接下来我和庄辉也聊了几个小时,把理沙聊睡着了。

  回到北京后,我忙着治腿伤,过了几天才静下心来。就接到庄辉的电话。他邀请我和理沙去他位于通县的家玩儿。这是我们在火车上就说好的。我是非常想看看庄辉的作品,但那时我的腿被医生严格控制不许行走。庄辉说,通县空气好,有利养病。我去接你吧。他一门心思地执著着他的想法。

  我们在电话里讨论了半个多小时。拗不过对通县画家的好奇,拗不过他的盛情,我决定去离北京较远的通县他的家。可惜的是理沙那天要加班。他再次看到我时我已经拄了双拐,在北京的大马路上显得很突出,把庄辉吓了一跳。他不知道我的腿那么严重。他不断地抱怨我没有告诉他我的腿伤如此严重,他一脸的歉意。

  坐在车里,他介绍着住在通县的种种好处,简直就好比住在了故宫。要不怎么会有几百个画家住在这里呢?他无比得意自己的选择,但我想到的是理沙的那句话,她在日本博物馆的老板前几年去庄辉家看画,看到他的家是"家徒四壁"。

  这是一个很大的房子,在我的心目中不像是个家,只是个房子。有一百多平米,没有什么家具,站在客厅里说话还有回音。一切都是简陋而又简单的设施,墙上没有任何画。我四处寻找他的作品,他说他从来不挂自己的画。"为什么?"
  "看着烦!"

  那天在他的家里吃了很丰富又很简单的饭,因为所有的菜都是在他的楼下熟食店买的。我们喝着酒,是他最喜爱的北京红星牌二锅头,话题在二锅头里变得随意又无边无际。先是知道他是个单身,接着又知道他有过几个前妻。"没有孩子"他很英明自己的决定。"我对孩子负不起责任",他轻松地喝了一口酒。"现在这样最好"。

  我环顾四周,觉得他说的"好"很个人,他的家就是一个小栖的地方,很暂时的一切。他知道我的意思,他说,我的生活力求减法,东西越少越好,我不喜欢满的感觉。是的。我想,他对家对孩子都感到害怕,当然对"满"会有负担。我想起在火车上他说,每年都要四处去走走,冬天和夏天去两次。年三十大早就往火车站去,也不设定目的地,看到什么车票好买就先上了车再说。在我的概念里,过年时一个人在外面游走,大多是独身的,抑或是害怕没有团聚,抑或是凑着假期。但没有团聚的理由更多,我就是如此这样多年,怕在家里听到过年的炮仗声。

  现在潇洒地玩艺术的庄辉,以前可没有那么潇洒。一直被他心目中看得很重的艺术玩着,彻底折磨着。这个天翻地覆的转变大概开始于1995年他从河南到北京来的那个时候。

  今年已经39岁的庄辉出生在甘肃,父母在他上小学时相继去世,他被远嫁河南的姐姐带到了洛阳。他记得他开始学画画时正是76年毛主席去世,那年他13岁。"家里没有什么人和画画有关系,所以没有遗传方面的因素"他回答我关于他为什么画画的问题。要硬说有关系,那就是我的父亲是小镇照相馆的照相师傅,他会拍照片。

  姐姐妹妹哥哥很多的庄辉其实就是个农民,我看到照片上他小时候的家在土坯房子里,典型的北方农村房子。后来他在洛阳的一家大型拖拉机厂当工人十几年。在那里成家立业。不爱当工人,所以没有好好地干,尽在哪儿捣乱,爱打架,还为此进过几次局子呢。因为自己会画画,就留着长发,穿着怪异,以示自己与众不同。在工厂里的那段时间没有什么可以回忆的,除了惹是生非就是骑车云游四方。很早地就办过自己的个人画展,自己给自己办,范围很小,也没有什么人重视,唯一的是有家报纸来采访过他。画展办完了,就把画毁了,觉得那是很艺术的表现。

  庄辉在叙述自己的过去时用着自嘲语气。

  庄辉在世俗人间挣扎着,做着那个年代所有追求艺术的人共同做过的事,标新立异,反叛世俗,痛斥金钱。 95年三十多岁的庄辉一事无成,空有一腔热血,在河南洛阳默默无闻地痛苦着自己。我一直问他,是什么机缘使你舍弃你的所有,怀揣着1000块钱来北京找世界的?他从没有正面回答过我,可能有什么隐情秘不告人?

  我知道的是,他只身一人两手空空来到了北京。

  艺术家是心灵的受虐者,在北京的最初,他不断地拷问自己的灵魂。不知是某年某月的某一天,他把他的油画笔统统封起来,决定用照片来实现他的艺术了。也许是冥冥之中父亲的指引,也许是彻底的无产者可以砸碎自己,也许是北京的艳阳带给他无限灵感。总之他的世界从那时完全改变了,他在深深的海洋里终于爬到了岸,用了他的青春所有时光。他还是幸运的,很多人在苦海里挣扎一世。最后还是挣扎。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农民和工人的社会经历虽然是他不喜欢的人生,但使他清醒。他看到了低层社会,他把着劳动人民的脉搏,他有了为普通大众说话的资格。他准确地使用集体照这个看起来普通,做起来麻烦,但展出来是艺术的形式。他赋予这种很常见的照相形式为艺术形式,这就是他的独到。

  我们很多人都在这种照片上出现过,但凡有点年纪,在国家单位呆过或参加过什么会议留过影。就是这么普通简单的留影,人很多的合影,庄辉把它扩展成为巨幅照片作为他的艺术作品呈现。用这种形式是要有勇气的,是要有眼光的,是要了解什么是艺术的真谛的。先是他拍了"一个和三十个",他还不过瘾,接着就拍一个和三百个,接着就一发不可收拾了。。。他拍到了世界各地去了,他的合影照片被世界上大大小小的艺术展览给展览着,他的名气在国外响亮了起来。

  第一个买他的照片的就是个美国人,叫马修。他在中国从事和艺术有关的工作。马修没什么钱,但马修有眼光,马修买了照片还写了文章介绍庄辉,结果庄辉的名字在国内也响亮了起来。响亮的速度是迅速的,96年以后,庄辉的照片被世界上许多美术博物馆展览收藏。我总也不明白这种照片怎么它就可以是艺术品?看了许多介绍他的文章后我才知道其中含义。作为一种特殊社会形式,集体是很中国式的存在,随着现在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家单位这个群体逐渐在消失。

  庄辉敏感地发现这一点,他要保留和反映这种消失的过程,作为中国的特色让人们记忆。
  我不是艺术家,我没有这种尖锐的敏感。被社会冶炼了无数年的庄辉有着这种眼光,这就是艺术家,善于发现不被发现的细小事物。他持续地挖掘着他的发现,他继续关注着他的关注。
  他又拍了"公共浴室",这也是一种正在消亡的公共形式。。。。。

  他从一穷二白翻身进入了小康之家。但他还是很农民地生活着。恶习不改地喝着五块钱一瓶的二锅头,讲着粗话,洗凉水澡,爱光膀子,穿着拖鞋,完全地没有任何边幅可修。黑黑的皮肤,憨憨地笑着,脸上没有阴谋,说完话爱吐一下舌头,淳朴得像个老农。
  他也和他喜欢的女人纠缠着,用农民的朴实和工人的执著吸引着城里的大小姐们。在这方面他有些得意,他的朋友们总是奇怪,庄辉其貌不扬也没有钱,却总有漂亮的女孩子围在左右。
  有什么奇怪呢?他貌似憨厚的笑脸后面,其实有着一肚子狡猾。他深藏不露得很呢。


  他不紧不慢地悠哉悠哉,用他老老实实的眼睛看着这个世界,从他的镜头里总是能看到很熟悉的画面。他捕捉着许许多多的细节,拍着普普通通的人们,轻轻松松地走着他自己的人生道路。他不急不噪,素材来自于他的骨髓和细胞里,来自以往的经历。源源不断地给着他创作的情感。"我不爱扎堆,我不合群,我喜欢独自一人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他是住在画家成堆的通县,但他选择了画家不住的通县另一个方向。他对自己的前途设计是很地主式的。"我想老了以后找块安静的地方,盖个大院儿,养匹马,拍拍照片,画画画儿,就这样了。"

  他的理想一点不远大。挺现实的,实现起来也不困难。

  我看中国当代艺术史时发现,不是科班出身但有出色表现的艺术家中,庄辉是其中少有的一位。因为他的轻松,生活紧张的人爱和他交朋友。庄辉有一大帮各式各样的朋友,大家爱和他说自己的作品,爱和他喝酒,爱和他一起游山玩水。庄辉很幽默地把玩着城里的生
[27楼] 嘿乐乐 2006-10-19 07:43:21
[attachment=31511]
[28楼] 嘿乐乐 2006-10-19 07:42:38
[attachment=31509] [attachment=31510]



社会行为艺术

  庄辉从中国摄影的传统形式和他自己的行为艺术作品"为人民服务"中得到启发,在1995年到1997年之间创作了一系列集体肖像全景照。这些作品与名为《一和三十…工人、农民、儿童和艺术世界的人》并分为四部分的作品是一前一后创作的。

  在这组照片中,庄辉本人位于每张照片的最右边,就在一瞬间抓住了观众的注意力,尤其是那些对中国当前社会感兴趣的外国观众。这使得他被频繁邀请到海外展览作品。《一和三十…》系列以王劲松在《标准家庭》中所形成的手法,深刻地审视无产阶级工人的生活。庄辉在探索社会主义社会里普通老百姓划分范畴的同时,也参与到镜头里头来了。庄辉在每张照片中的姿势都一样,笑容是凝固的,但是言外之意的变化令人深思。这不仅是一件艺术品,也是完全令人信服的珍贵历史记录。
[29楼] 嘿乐乐 2006-10-19 07:39:51
庄辉:用傻瓜相机看世界

[attachment=31508]



用”杂乱无章”来形容《十年》这个展览并不过分。也许这些作品惟一共同之处就是,它们都是这个叫庄辉的男人用傻瓜相机拍的,这些作品的内容丰富得没有道理,有乡间健康的农妇、快乐的孩子,有黄果树瀑布、延安宝塔山这样的风景,有城市里恶俗的雕塑,有一些现场留影式的纪念照,还有一些搔首弄姿、半裸不裸、身份暧昧的女人--一些朋友因此开玩笑跟庄辉说展览应改名叫《庄辉:罪恶的十年》。

  这些照片以一种彩旗招展的方式悬挂在北京四合苑画廊里,人们从下面走过。这种景象总好像有某种可疑之处,像一个行为艺术,带有某种用意不定的幽默成分。

  让一张放在家庭相册还勉强可看的照片放大到展出的尺寸,这张照片就呈现出某种怪异。要么这是在拿大家开玩笑,要么便是此人自信到了某种极致---让一张因曝光问题而惨白的照片以艺术品的身份出现,这需要多大的自信和勇气。

  庄辉拍过一些集体照,最普通的集体照,众人肩并肩正襟危坐的那种,但庄辉就敢自信地说那是他的艺术作品,并且还把它们送到了威尼斯双年展上去,而且偏偏有人叫好,认为庄辉以这种特殊的方式,关注了”集体”这种很中国式的存在方式逐渐淡化的现实。

  一些评论家说,从某种意义上说,庄辉的摄影才是真正的观念摄影。

  假如说庄辉的”集体照”还有思想的脉络可循,《十年》却真的是没有任何逻辑。一张风景照和一个身份暧昧的年轻女性有什么可比性?一些农村孩子的照片和一个车祸发生的现场有什么关系呢?

  可是,也奇怪,当这些看上去比较糟糕的照片汇聚在一起,它们的混乱居然构成某种朴素的力量。

  庄辉的照片带有一种不经修饰的底层视角,散发着一个进城农民的审美趣味。但庄辉不避讳这些”粗俗”的情感,他坦承自己喜欢在火车上看小贩们兜售的低级杂志,到其他城市后看漂亮姑娘,逛洗脚中心等。

  “有些画家借此形势反此意,被称之为’反讽’,我比较反感,我要证明我自己的情感是这样。”庄辉说。

  独立策展人张离写的评论说:”庄辉将他生活中的情感状态复制出来,所选择的照片朴实、艳丽、通俗,有一种雨后的清新感。”

  这些照片的拍摄本身就是这样,什么东西他感兴趣,就拍,完全凭着一种不知所来的直感。从1992年到2002年,10年下来,拍了1万多张,准备展览的时候,在这些庞杂的照片中选取100张,也是凭借这种直感,看哪张比较”跳”、抢眼,就选择哪一张,不管技术问题。”越来越感性,越来越像自己”,这是庄辉的原则。

  某些照片也做了一些后期,但是强调的也是作者对影像最初的、有时带有主观性的印象和感觉---比如说”宝塔山”那张,加了浓重的黄调子,带有一种怀旧色彩。

  庄辉经历坎坷,很小父母就去世,他曾经流浪过,蹲过监狱,做过很多年的工人,也曾经有过几次几乎自杀,他说做艺术是他活着的理由,并且对于别人怀疑他的艺术动机有些生气:”我不会拿我的生命来开玩笑。”他说。

  在一幅名为《吴堡镇上的摄影师》的照片上,庄辉似乎有某种寄托,照片里是一个中年男人站在照相馆的虚假布景前。庄辉的父亲就是一名小镇上的摄影师,他去世的时候庄辉还不明白自己的生活究竟发生了什么巨大改变,但他最后还是选择了用相机来表达他对这个世界的看法。
[30楼] 嘿乐乐 2006-10-19 07:37:51
[attachment=31507]
[31楼] 嘿乐乐 2006-10-19 07:37:25

黄果树瀑布

2002

[attachment=31506]

[32楼] 11yio 2006-10-19 19:13:20
《带钢车间》
[33楼] 11yio 2006-10-19 19:06:03
《带钢车间》



作者:邓欣南
文章来源:本站首发
浏览:132 次




庄辉最近在犀锐艺术中心展出的装置作品《带钢车间》,在今年北京的当代艺术本已不平静的水面上,又撞开了数圈波纹。在观看这件作品时,我相信多数人没能抵抗住好奇心的蛊惑,明里暗里地摸了摸作品的某个部件,并因为自己的眼睛终于被欺骗而窃喜。那些古老、沉重、油腻不堪的钢铁机床、料箱、铁链和钢板,实实在在的,都是包装电视机的白花花的泡沫塑料做了效果;而那些放在一旁的肉丝面和蛋花汤,也是历久不变质的硅胶。这一切,在昏黄的、欠了瓦数的白炽灯下,那铺陈开的大片空间静默忠诚,活像一名老实巴交的大块头。展开后160平方米、打包后55个立方米——尽管中国有不少人都热衷于利用不同的材料复制现实,但庄辉也算创下了高烧热度的记录。

当代艺术作品中聪明的多,动人的少,而我还是被感动了——尤其一想起庄辉曾经在洛阳东方红拖拉机厂的这间带钢车间里,汗流浃背地工作了近20年,眼眶中就充盈了些酸涩的东西。他何时开始预谋从这里出走,以及后来如何出走,出走后又经历了什么,他如何混迹到艺术的山头,他并没有陈说。庄辉给众人留下的印象,是他那些长卷般的黑白集体合影照,被各种声音批评、阐释过无数遍。当年,他把自己低调地嵌在集体的大机器里,如同一颗螺丝钉;而如今,他终于开始讲述自己了。经过了数年的面壁,他的头脑清醒心智成熟,他的心房被涨得酸痛,里面翻滚着鲁迅笔下“不能已于言的冲动”。

对生活悲观的人除了过去一文不名。他的一生是无数片段的堆积,而这些支离破碎的回忆,层层叠加才拼凑成现在的他,而只有参照着回忆,他才可能在莽原上找到现下自己的坐标。去年的《6月25日茶山镇》的作品,或许逃不过“道听途说”的责难,而《带钢车间》则是庄辉活生生的血肉躯体。血肉之躯所经历的痛苦和欢喜,极度个人,也无法替代。在带钢车间工作的近20年,对于40岁的庄辉来说无疑是遮不住、躲不开、越不过的巨大沟壑。回顾这条大张着嘴的裂缝时,我相信他既恐惧又庆幸,并对那些跟他背负同样经验而今还在沟壑中的人们,抱有难以言传的同情。这些交织的复杂情绪在他创作这件作品最初的构思中可以窥见影子。他提起多年前曾经目睹一位工友在没有保护的情况下,被半空中落下的钢板切断了腿。他对车间矛盾的感情,也体现在他同十几名洛阳的旧时工友一道布展的过程中,以及工间捧着盒饭的谈天时。我不以为反刍过去,是一种顾影自怜的小资情怀;相反,我觉得他是在努力地挣脱什么,或者说他需要从这沟壑里爬出来。我相信某位哲人所说:回忆不过是忘却的一种形式。

把埋藏着的记忆碎片极力地从黑暗的忘却深处挖掘出来,巨细糜遗一一陈列,这个近乎于自虐的过程漫长煎熬又痛楚难当。而回忆一旦以某种形式凝固下来,心中涌动的压力就得到了释放,艺术家因此解脱。这部分的回忆,在如火山尽情爆发之后,终于可以在心底某个柔软安全的地方沉沉睡去。我相信杨绛是经过了数年对过去的咀嚼以及被过去的侵蚀和折磨,才最终重返尘世。《我们仨》就是为了忘却的纪念。庄辉用了多长时间呢?我所知道的,制作作品的数月间,他重新戴上老式的安全帽,在早班铃响的时候,随着上班的工人一道来到车间干活,开模、塑形、打磨、上色,一丝不苟。他严肃敬畏地、忘却了时间地消耗着自己的时间和生命,来思念过去再现回忆,同时无疑地,他消耗了的生命再度沉淀为回忆,并不断刷新着当下的他自己。一如历练修行。

另一个有趣的细节是,庄辉最后完成的作品中,没有叙述那桩骇人的事故,却增加了工人用餐的一个场景:放着捻过的烟屁的钢坨上,铝质饭盒和搪瓷茶缸看起来都在亲切地微笑着。现实的沉重冰冷坚硬,回忆的轻飘温暖脆弱,对比与反差造成的巨大张力,通过视觉以及触觉,准确无误地撞击着观看者,叫人不由自主地想起昆德拉描摹回忆和遗忘的句子。可能,庄辉的出发不过是因为恐惧,却在艰难跋涉之后,最终发现自己,也琢磨出自己,原来如此。
[34楼] guest 2011-02-08 23:33:15
喜欢
[35楼] guest 2011-02-10 01:23:10
发点新图看呗。
[36楼] guest 2011-03-17 18:50:55
他的摄影好在哪里?
[37楼] guest 2011-03-17 20:53:17
顶了,要求新图
[38楼] guest 2011-03-17 21:34:07

庄不会用像机,更不懂摄影,在河南混不下去,请人拍了集体照拷癖一堆国外大牌,如查普曼兄弟等一波人的装置,呼游到现在。
[39楼] guest 2011-03-22 18:23:29
撞毁的东西有感觉有想法有感情,不是浪得虚名。
[40楼] guest 2011-03-22 18:51:04
好东西呀
[41楼] guest 2011-03-22 21:39:27
“十年”展览里面的这些照片算什么?普通的图片,老百姓相册里有成千上万呢!
[42楼] guest 2011-03-24 21:26:30
骗子
[43楼] guest 2011-03-26 23:40:22

沃夫尔岗,提尔慢思的盗版
[44楼] guest 2011-03-29 00:03:06
43楼的笨笨!别以为你知道几个外国人,就出来说盗版!
你看人家十年的作品是从啥时开始地==那时侯你知道个逼!
[45楼] guest 2011-04-09 18:31:17
又挖出来丢人现眼
[46楼] guest 2011-05-18 17:21:06
这是个骗子
[47楼] guest 2011-05-18 17:27:39

玩样子 庄比
[48楼] guest 2012-05-12 17:56:32
非得弄点高雅的东西出来才叫艺术么?

现在人家描绘现实生活就不叫了么?

再说人家搞艺术不是让你在这乱评价的

什么都不懂 还不虚心点学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