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旅法艺术家王度特展”将于武汉美术馆开幕
发起人:平平平  回复数:0   浏览数:2023   最后更新:2008/12/26 12:44:51 by 平平平
[楼主] 平平平 2008-12-26 12:44:49
六月,是我疯忙的一个月:选主题、编写题纲、采访一个个艺术家、整理烦人的录音文件,疲惫!每到周末,穿梭在各个大大小小的展览上,端着酒杯,人五人六儿似的和艺术家们或是画廊的老板寒暄,偶尔抛出个貌似学术的问题,会让艺术家很是得意,原来自己在媒体心目中还是很有份量地,然后你会看到艺术家眼里闪着成就感的小火花儿。碰上关系熟络的,就嬉笑调侃几句,伙同着晚上去混个饭局,反正是画廊出钱,艺术家为的是攒个人气儿。

在北京,特别是在798这样的艺术区,无论是演艺明星还是艺术家明星,经常会从你身边擦肩而过。再大腕儿的明星,我见了依然没啥感觉,许是老了的缘故,懂得了明星也不过是一个鼻子两只眼睛的道理。看看那些十六七岁的孩子们屁颠颠的跟在明星后面窃窃私语,压抑着内心的狂喜拿着纸笔想索要签名又迟疑不敢上前的样子,觉着他们真幸福!大多时候我不愿随众人口称哪位艺术家为“老师”,烦不烦啊,假惺惺的张口就来,我觉着那是骂人!只有对真心喜欢的人或是其作品,才会出于非常敬重的心态称其为老师,真正意义上的老师。看不惯有些人,自己称自己是老师,摆出一付师者的姿态跟旁人说话,那架势特拿自己当个人儿。要不要脸啊?!当然,我也常常向只似三两土豆重的人阿谀献媚,说着应场的亏心话,趋炎附势的样子,一付狗脸相!这能否算为艺术献身?算了,这帽子太大了。每个人心里都会有面镜子,但往往对着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真心喜欢一件事,就会将之赋予理想化。一路摸过来,越来越觉着艺术圈也不是什么干净的圈子。只是,那时我还小,很傻很天真。或许,看待任何事情都是相对来说的,不能以一面弊端而否定全局。正如上周六,东京画廊门口的桑巴鼓队乌央乌央地吸引了一帮帮人,喧天的鼓声,没有人避而远离那震耳的愉悦,有些围观的人们甚至是以一种步步迎上的姿态近距离临身于其中,无论多腼腆的人都会不自控的随着鼓点轻摇腰肢,脚踩鼓点晃动着脖颈,情人们的眼神在彼此交融,眼里似乎充满狂野激情却也柔情脉脉,那种惬意和发自内心的感染根本无需多言,我想这正是音乐的魅力所在,其实艺术也本应如此。只是,中国的当代艺术太过艳俗太过庸俗,嘲讽旁人的同时,自己其实也已俗得无可救药,傻乎乎地还在指着旁人的鼻子乐。除此之外,中国的的当代艺术也倍儿“卡通”,在卡通被艺术家美化成某个时代文化的代名词因而像鬼子扫荡似的大规模泛滥创作时,我视卡通其意为幼稚及白痴,卡通文化本身没错,错的是自以为除了爱因斯坦自己就是全宇宙第二聪明、死了一个毕加索没人再能比自己适合当老二的人。假如有一天走在798院里,听到有人称自己“真卡通”,别美,那不是在夸你,那可能是实在不好意思当面骂你二乎。

艺术圈里有太多诸如此类装逼的事儿,不过是有些恰巧被我逮个正着儿,只因我眼里可以揉进砂子,但却容不得一点鸟粪。
转自艾艾博客
[沙发:1楼] guest 2008-12-27 09:46:03
那个SB写的文章。
[板凳:2楼] guest 2008-12-27 15:17:43
只是,那时我还小,很傻很天真。
[地板:3楼] 大妖 2008-12-27 16:16:53
说的没错啊,吼吼
[4楼] guest 2008-12-27 17:47:21
藝術家也是人··是人就有是是非非,更何況這些人還得靠藝術賣錢過日子,怎么可能沒有是非嘛,藝術早就是個臟詞了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