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平卓马与摄影:抛弃修辞,回归朴素的记录
发起人:另存为  回复数:0   浏览数:801   最后更新:2021/07/19 11:01:15 by 另存为
[楼主] 动次大次动次大次 2021-07-19 11:01:15

来源:artnow by Noblesse   祝琳


史莱姆引擎在没顶画廊的展览“假日”现场


史莱姆引擎是一个线上虚拟平台,由4位年轻艺术家李汉威、刘树臻、方阳、善良共同策划和运营。

胡芮《很快就会够深了》


到这期杂志为止,史莱姆引擎应该是我采访过的最年轻的艺术家“。95后”艺术家的袭来,让人既感叹时间的无情,又惊喜于艺术家成长的速度。这自然也让我在采访之前有很多好奇,以及一些预判,还有一些忐忑:这批“95后”艺术家到底是什么样的状态?我们之间会有沟通交流的代沟吗?我能充分理解他们的艺术吗?他们又是如何看待我们这些“老人”的?


在两个多小时的采访/闲聊中,尽管他们自嘲习惯了网络交流,担心面对面交流可能表达得没有线上完整,但也正是在面对面交流中,这批成长于网络时代的艺术家的形象变得鲜活和立体起来:既自信,又对自己可能的不足和困难有敏锐的意识;既在全球化的语境下对一切交流和文化很开放,也面对着和所有这个时代的年轻人一样的困惑和困境;既和他们同龄的人**流产生共鸣,也对纵向的艺术发展有着自己的理解和认知;似乎无法挣脱环境的影响,又有着不受他人影响的简单和认真。


借由他们在没顶画廊举办展览“假日”的契机,有机会和这些活跃在互联网上的艺术家交流,这也是史莱姆引擎首次在线下较为完整的呈现。此前他们已经在自己的线上平台陆续组织、举办了不下10次的展览,并成功吸引了一批年轻的粉丝,也引起了艺术行业的关注。

史莱姆引擎在没顶画廊的展览“假日”现场

artnow:

想先请你们自己介绍一下,这个组织/项目/平台是什么?


李汉威:

2017年开始,我、刘树臻和方阳3个人先成立了史莱姆引擎,善良是后来加入的。我们3个是大学同班同学,在大四做了这个项目,起因是当时去国外看了一圈展览,觉得都差不多,很平,再加上自己刚开始创作,感觉也没有太多机会(给年轻人),就想着自己做些什么。一开始我们只存在于各种社交平台上,包括一些工具网站。刚开始也是比较盲目地做了将近10次线上展览,全都是找别的艺术家合作。当时也没什么目标,就是想着要做和现实空间不一样的东西,于是就做了像太空站、侏罗纪、外太空、火星等场景,基本都是现实空间没办法做的,包括一些游戏中的场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一直在找什么方式能更有效地让我们的受众更清晰地看到我们,触摸到我们。


后来认识了没顶画廊,徐震给我们的帮助很大,他和我们聊接下来怎么发展。当时自己也觉得面临着接下来要怎么做的问题,和他聊着聊着,就有了后面一些大型的、有目标性的策划,从“海洋”到“版图“”史莱姆航空”,重新找到了一些方向,或者说一些新的可能。

头条,以新闻节目的结构作为传播媒介,

结合六位艺术家(方阳、李汉威、刘树臻、莫少龙、

善良、易承桃)的创作呈现出一种完全架空的世界观。


artnow:

表演者之间是如何合作的?


李汉威:

其实就是更有策略性。以前可能更注重我们自己看到的感觉,首先是能刺激到我们自己,就像拍时尚大片似的。之后我们更明确地去寻找方向,比如“海洋”是针对疆域化的问题,“版图”是针对全球化的问题。


artnow:

你们当时做的展览都是和别的艺术家合作,展示别的艺术家的作品,是否考虑过自己的身份,是艺术家还是策展人?


李汉威:

不太考虑这些。

方阳:

当时考虑得不多。


artnow:

还是觉得自己是艺术家。


李汉威:

对,我们从头到尾都没有认为自己是策展人的角色。因为我觉得策展人更多是整理归纳的工作,但我们其实没有这种感受,我们是聚集这些东西,然后再变成新的东西。就像别人是利用雕塑、绘画这些媒介,我们的媒介就是这些网络、网络媒体。

丁力 × 史莱姆引擎


artnow:

这种创作有意思的一点是,以前大多数艺术创作都比较“个人”,但你们的创作中别人的参与度很高,感觉你们也不介意这些。


李汉威:

当代艺术从杜尚的小便池开始,我觉得自己做和别人做这个问题已经不是问题了。

方阳:

我们做的可能稍微变了一点,但其实本质和那个还是一样的。

李汉威:

对,本质是这条线路下来的,我们就是把艺术作品作为一种材料,再拼接、组织。

Territory, 2020


artnow:

那你们会觉得现在这种艺术小组/团体的形式,会比个体更好一些吗?


李汉威:

各有利弊吧。我们每个人其实也有自己的创作,在一起做的项目更像是以一个团队的形式向这种媒体性靠拢,个人的话更接近传统的艺术家,比如影像、平面、雕塑。个人的更贴近自己的兴趣,在一起的时候就更贴近共同的兴趣。

刘树臻:

我自己现在在日本学的是偏向服务设计和体验设计。和工业设计不同的是,它更多是学习一种思维模式,核心是快速迭代,和不同领域的人共同创作,共同解决问题。我也在想怎么把这些用在史莱姆引擎上。

李希,版图

善良,版图


artnow:

对你们这代创作者来说,是不是技术已经是一件很自然的事了?包括互联网、工业、科技。


李汉威:

没错。我觉得前一代人可能会去反思这些东西,但我们就是成长在这个之中。前一代人好像对我们在使用的一些东西还是有一些警惕性,但对我们来说可能就比较与生俱来,不会去抗拒。

尤阿达《人马航班》


artnow:

这次做实体展览和之前在线上做展览,感受上有什么差别?


方阳:

线下的话,尺寸、材料这些问题以前在线上其实不太感受得到,但到了线下,这些就变得特别重要。

李汉威:

还有就是目标观众不一样。之前我们在线上的展览,反而艺术行业的观众比较少,到了线下,目标观众变成以专业群体为主了。这次比较明显的感受是,在网上可以怎么瞎折腾都行,但到了这里就不行,展览方案其实也改了好几版。可能也是这个时代的一个问题,就是线上这些铺天盖地的信息,我们到底要侧重哪些,这也是我们现在要想的问题。

善良:

线下展览中,不同空间往往有各不相同的局限性和优势。但线上展览中,展览本身的局限性几乎是零,而且有很多超出现实空间的优势,如物理上重力的约束就不存在了;没有交通的限制,电脑/手机就可以观展;展览空间没有边界了;作品的容纳量也上不封顶⋯⋯线下布展有点像“填空题”,观众的注意力通常集中在作品本身。史莱姆的线上,制作时自由度很高,空间本身就带有很多信息量,和作品组合起来会是比较综合的视听体验。


artnow:

现在也有很多线上展览和活动,你们觉得线上展览和线下展览,现在是什么样的差别或关系?


刘树臻:

我现在在东京,这里很多展览没办法看,有一些会有线上版模式,其实就是线下用全景相机,把现场图片拼接起来的一个所谓的线上模式,但这种复刻其实和线下看展览感觉还是很不一样,比如这件雕塑有多大,作品反光度如何,都看不到,就像在网上找蒙娜丽莎的图片的感觉。


artnow:

可能因为这些展览,其实还是用了线下展览的逻辑,而不是真的使用线上本身的DNA、逻辑和机制去做展览,它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Virtual。


善良:

是的,我觉得其实这些展览和我们做的展览,虽然都可以叫线上展览,但目的是不一样的。他们是为了更好地还原线下的环境,而我们则是把互联网、游戏引擎,把这些可以利用的点发挥出来,所以呈现出来才会不一样。

刘树臻:

复刻线下展览的这些线上展览,可能他们的目的是为了方便那些不能去线下看展的人。其实这种复刻线下体验的线上体验只能是更差的体验。

海洋


artnow:

可能这个对观众也是一个习惯和教育的过程,因为很多人对于“艺术体验”“看展体验”其实是有一个固有认识的,但现在我们要告诉别人,欣赏艺术品的体验不一定是那样的。你们会考虑自己的受众群体吗?


李汉威:

会的。我觉得这就是这个时代的人的状态,会担心自己的社交媒体上的粉丝是增加还是减少。


artnow:

艺术家也这么在乎这些?


方阳:

非常在意。前几天我的Instagram被封了,之前所有在那个社交媒体上的联系都没了,完全不能接受,感觉自己这几年的人生、历史都没有了哈哈。

李汉威:

你在网上消失了,你整个人的存在感就消失了。我们几个人可能都有这个感觉,用邮件回答问题会更完整,现在这样面对面坐着聊,往往会遗漏一些东西,就是习惯了网上交流的感觉。

史莱姆引擎在没顶画廊的展览“假日”现场


artnow:

那你们自己觉得,线上的自己和线下的自己是一体的还是有差别的?


李汉威:

我肯定有差别,但比如善良就肯定没差别。

方阳:

比如我和善良去日本,有Ins上一直互相点赞的在日本的朋友,其实从来没见过面,但我们都觉得对方是自己非常好的朋友了,到了日本就约出来见面,就觉得是已经认识很久的朋友了。


artnow:

虚拟的空间是虚拟的,但虚拟世界的体验是真实的。


李汉威:

其实投入的比现实中还多。

头条 2, 2020, 4'27''

头条 1, 2020, Video, 8'32''


artnow:

那习惯了社交媒体的你们怎么看待社交呢?


李汉威:

我知道可能比我们大5年、10年的艺术家,很多人还是喜欢聚在一起交流,聚在一起吃饭喝酒,但我们好像没这么强烈的这种诉求。也不知道没了这些是不是好的,因为有时候面对面聊确实会产生一些东西,社交媒体上大家不会聊太深。

刘树臻:

我在这里也感受到这点。我在这里上学一开始是网课的形式,大家都不认识,然后自我介绍,介绍完就一键结束了,没有后续的交流。如果是线下的话,肯定会结束会议后继续交流。线下交流可能效率没有线上那么高,但人和人之间的联系会多很多,我觉得这是两个方向。


artnow:

今天全世界的年轻人几乎都成长在同样的文化环境中,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一方面是越来越严重的同质化,一方面又是人人都要强调个性和自我,但其实那些“个性”又很像,你们对此怎么看?


李汉威:

我觉得个性被细分了。比如像关于死亡的话题,可能赫斯特(DamienHirst)已经做到头做到绝了,但到了我们这一代,再去讨论死亡的话题,就被细分成了很多条,有美的,有暴力的,这样反而没有特别有个性的了。

善良:

我自己对文化的认识几乎都来自互联网,而且受从小看的日本动漫的影响很大。所以很神奇的一个事情是:即使我生活在中国,却对日本的社会环境意外地比较熟悉。这在“版图”里也有侧面体现,比如我自己的作品尽管在上海这座城市展出,但实际上并没有和上海有什么明显的联系,与其说是“上海”的作品,其实更像是“地球人”的作品。

方阳:

网上的个性就是亚文化,他一定会从你看得见的地方把这些东西表达出来,比如在哪里打钉、在哪里文身,但其实当初做这些事的人都是有文化背景的。年轻人对新鲜事物都保持着好奇与激情,这是非常好的点,也都渴望能有自我表达的领域。但挺悲哀的,大家本希望能有区别,去摸索风格,好不容易某个群体出现了反叛的姿态,在建立风格的过程中,转眼间就能被收编转化成商品输出。上一辈的对年轻人的个性化诉求一直保持敌意,媒体写****,用丑化的图片,用流量来压垮你喜欢的,大品牌不会错过赚钱机会,会提取符号重新定义。这个环境真的开放吗?感觉挺忽悠的,就是在玩养成游戏,教育出一群没态度的、听话的、老老实实的、愿意掏钱消费的乖小孩。



Bysanz × 33EMYBW × 方阳


artnow:

创作本来就是一代比一代难的事情。你们作为年轻艺术家,觉得现在艺术行业/艺术圈的生态中,最需要改变的是什么?


李汉威:

都饱和了,而且现在比如很多人在网络上做类似于行为艺术的东西,如果以行为艺术家的角度来看,其实那些人都是他们的竞争对手。我们在做东西的时候也会考虑这些网络平台,也不会觉得自己高高在上。

方阳:

太无聊了,也很虚伪,更像是自嗨。展览非常多,但都不太愿意去看,真的没意思。没有话语权什么都没法改变,只能老实做作品,接活提高生活质量,熬到他们老了干不动了,再来谈怎么改变吧。

谢林佑,版图

易承桃,版图


artnow:

那你们怎么看“人人都是艺术家”?


刘树臻:

门槛降低我觉得带来的是不好区分业余和专业。现在对专业的定义,很多还是以前的标准,但我觉得这种标准和门槛会慢慢提高。以设计为例,以前的形式是追随功能的,但现在就不是这样了,这个时候对设计师的定义就不能仅仅是会计算、会画图,还要有对于意义、理念的要求。对于艺术也是这样,进来的门槛在不断变低的同时,对于专业度的要求会越来越高。我们现在处在一个信息量巨大的时代,在这个时代,所有的东西都在降低门槛,在这个时候,变得最稀缺的东西就是筛选,帮你筛选的东西。

方阳:

我觉得现在的标准很多都是根据之前的艺术家来制定的。比如很多在国外读艺术回来的艺术家,仿佛是老师给了他一个方向,大家都沿着一个方向在做,并没有真正的创新。比如说摄影,可能90%学纯艺摄影出国读研的,回来做的作品都是关于地域性、出国的经历、黄种人的身份、身份认同这种。

李汉威:

出国的人多了是好事也是坏事。好事是能让国内当代艺术的市场更完整、更完善,坏处可能就是刚才方阳提到的,但我相信肯定会有人意识到,也会有人做得好的。这个年代的艺术家要发展一种新的视觉语言,是必要的。

Bysanz × 33EMYBW


artnow:

你们是斜杠青年吗?


李汉威:

这个是不可避免的。现在这个时代,面对复杂的网络系统,只有斜杠才有这样的精力和认知,去组织这些事情。

刘树臻:

我觉得斜杠青年的另一面,可能就是所谓的工匠精神。但工匠精神的另一面其实是有一点不想麻烦做别的事情,比如我就拧好这颗螺丝钉,有不想接受自己认知范围外的事情的一面。但现在时代已经不同了,斜杠青年可能在另一种意义上会比普通青年更忙,他不一定是什么事都点到为止,也可以是多方面的精通。


关于艺术家

史莱姆引擎(www.slimeengine.com)创立于2017年,现由李汉威、刘树臻、方阳、善良共同运营。史莱姆引擎致力于开发前所未有的作品创作、展览策划和观展形式。通过与艺术家的交流与合作,利用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虚拟世界,呈现出丰富的当代艺术形态。

史莱姆引擎持续组织线上展览,先后策划了“丁力 × 史莱姆引擎”“头条”“版图”“史莱姆航班”“海洋”“Bysanz×33EMYBW × 方阳三人联合项目”等。

史莱姆引擎也作为艺术团体参加了数场展览,作品展出于CAC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前哨当代艺术中心、E.M.Bannister画廊、2019广州空港双年展、昊美术馆和没顶画廊。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