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兴华:那个八位数是怎么回事?
发起人:理论车间  回复数:0   浏览数:988   最后更新:2021/06/01 13:22:27 by 理论车间
[楼主] babyqueen 2021-06-01 13:22:27

来源:凤凰艺术  于奇赫


2021年5月29日,中国青年艺术家刘娃个展——《午夜魑魅》在上海市文社艺术基金会和上海市文社当代艺术中心(简称:Cc基金会&艺术中心)开幕。此次展览中的所有作品均由刘娃与鲍杨共同创作完成,耗时近7个月。这个多重感官且无限演变的声音景观构建了一个入口,邀请观众打开自己的感知去体验人以外的广阔世界。


视频来源:艺术家 刘娃&鲍杨,版权归艺术家所有


展览现场 视频来源:Cc基金会

美国西部是狂野的,牛仔、仙人掌还有耸立的岩石则构成了这一片土地浪漫的想象。在自由主义和英雄主义盛行的美国,向西走意味着开启一段跋涉蛮荒的冒险旅程,充满着无限可能。艺术家刘娃与鲍杨一起,以2020年的感恩节为时间起点,开车从美国东部出发,历时7个月、1万7千公里,共同创作了一件作品《午夜魑魅》。

展览现场 视频来源:郑好


今天,这件作品在上海M50艺术园区的Cc基金会&艺术中心展出,也是艺术家刘娃2021年的首次机构个展。此次展览由影像与绘画两个空间构成,呈现了五件全新的艺术创作,所有作品均由刘娃与鲍杨共同创作完成。黑暗是整个展览的基调,空间中的视觉与听觉是高度呼应的,这些将观者缓缓地拖入了一个充满声色幻影的午夜。

展览现场  图片来源:Cc基金会&艺术中心


关于展览题目


《午夜魑魅》的题目是刘娃意译了鲍杨对于标题的建议“LATE NIGHT S**AGE”,这是对于他们一万七千公里的创作之路的心理概括。当他们在洛杉矶讨论作品题目的时候,鲍杨将车停在了一个不是很合规的地方,他觉得自己的做法非常的“S**AGE”,充满随意性。正好鲍杨很喜欢的说唱歌手是21 S**AGE,而这位歌手的S**AGE MODE也陪伴了刘娃大部分的旅行时光,所以展览的英文标题也就这样确定下来:LATE NIGHT S**AGE。

刘娃&鲍杨,《午夜魑魅》影像静帧,双频影像声音装置,12分钟55秒,2021,图片版权归艺术家所有Courtesy of the artist 《午夜魑魅幻想曲》 版权所有 © 2021 鲍杨


刘娃将“S**AGE”对应中文的“魑魅”,意指是山林里面的鬼怪:“我们那段时间在沙漠中看到了一种高大的仙人掌,叫约书亚树(Joshua Tree),它们沿着高速公路肆意地生长。由于经常在晚上开车,所以在那样的环境中,看着它们就像是鬼一样,特别扭曲;加上有的时候全是在土路上行车,那种颠簸与停顿的状态也给我带来了一种视错觉:车停了,路自己在往前走。“在晚上我们感觉所有的植物都在动,这个样子很‘魑魅’。”鲍杨说。

刘娃&鲍杨,《午夜魑魅》影像静帧,双频影像声音装置,12分钟55秒,2021,图片版权归艺术家所有Courtesy of the artist 《午夜魑魅幻想曲》 版权所有 © 2021 鲍杨


“所以我们在想,这些植物白天的时候在生长、吸收光和热以及污染物质,但是在晚上的时候也许就变成了一些很疯狂的鬼怪;这也让我想到了普通的人,或者是任何人类,有时候可能白天会做正经的工作,晚上的时候也许就会去party上放松自我。”刘娃说到。《午夜魑魅》的影像部分也很好地表现出了这样的感受:植物在白天看起来非常的安静且非常的普通,但是在黑暗中植物姿态万千,在彩色的灯光中不断地扭动、旋转,感觉像是一幕舞台剧,又像是一场谋划已久的狂欢。


关于展览


《午夜魑魅》通过触感细腻的画面、放纵想象的音乐和两位艺术家的歌声,将观众传送到植物的世界。而笔者第一次看到刘娃的作品,是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实验艺术展中的《看最后会到哪》,从医学和人文的双重视角讨论了信息安全、心理健康与冷战时期核工业等问题。而《午夜魑魅》也与《看最后会到哪》有着一定的关联,其中反复出现的三种植物风滚草、向日葵和骆驼草,分别生长于美国、前苏联以及中国的核基地。

刘娃&鲍杨,《午夜魑魅》影像静帧,双频影像声音装置,12分钟55秒,2021,图片版权归艺术家所有Courtesy of the artist 《午夜魑魅幻想曲》 版权所有 © 2021 鲍杨


风滚草在华盛顿州的核反应堆随风迁徙,肆意播撒核辐射种子的事情,是刘娃在麻省理工学院和教授聊天时谈到的。风滚草是令美国人头疼的入侵物种,一株风滚草可以沿着数公里的路径散布多达250,000个种子。刘娃在对于这种植物的研究中了解到了华盛顿州的核污染问题,而她沿着这种思路又了解到了切尔诺贝利的向日葵在成熟之后再被收割丢弃,也是一种净化核泄漏的低成本植物。在中国,甘肃核城种植的骆驼草和风滚草一样,无视人为的国界逐水草而四处漂泊。

美国西部犹他州  图片来源:于奇赫


这些植物逐渐在刘娃心中勾连了一幅跨越太平洋的世界地图,人类和自然的历史也交织其中。核辐射导致的基因变异加速了植物不可逆的衰老过程,加快了熵的增加。所以刘娃想创作一部影像作品,就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鲍杨。两个人商量之后决定去找这些植物,开了一辆普通的黑色轿车就奔向了远方。

美国西部犹他州  图片来源:于奇赫


这段漫长的旅程几乎都是与植物相伴,白天举着摄像机拍摄它们,晚上在国家公园中同它们一起安然入睡。当然,一路上气候突变与车辆故障,为刘娃的创作带来了不小的麻烦。这也让刘娃感受到:虽然活着就是必输无疑的抗争,但植物短暂的一生却展现了超乎想象的韧性和生命力,在混乱中野蛮生长。


关于作品创作


计划赶不上变化不一定是坏事,对于艺术创作来说不断地调整目标、放弃无谓的固执才能最重要的。“我们这个项目开始的时候,想从历史学或者更学术的角度出发,梳理这些植物和人类历史的关系。但是经过了漫长的旅程,特别是音乐的创作贯穿始终,我们逐渐放弃了原来的想法,真正地跟这些植物生活在一起、平等地看待它们,最后变成了它们的朋友。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似乎也变成了植物,和它们产生了一种情感的链接。”

刘娃&鲍杨,《午夜魑魅》影像静帧,双频影像声音装置,12分钟55秒,2021,图片版权归艺术家所有Courtesy of the artist 《午夜魑魅幻想曲》 版权所有 © 2021 鲍杨


正是借鉴了人类学的“他者的目光”“非我族类”“文化互为主体”的观念与方法,刘娃把自己当成植物一样,在旅途中体验那种居无定所与变化无常。“我们去这些地方之前进行了调查,是因为有这些植物我们才去的;但往往到了之后发现根本就没有,然后在某条高速公路边上却发现了。这样我就得在高速公路上停车,然后去拍,还要避免停留过长而招致警察的问候。所以在整个创作的过程中,感觉就像是在让植物找我们,我不断地把自己的期待放下,以及放下对这个作品的规划和计划,然后让这些植物告诉我们怎么办。”刘娃说。“这也是一个寻找自己的过程。”鲍杨补充到。

路途中的刘娃与鲍杨 图片来源:刘娃


德国哲学家亚瑟·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在随笔中记录了自己与植物的对话,他在一棵橡树下发现了一棵与众不同的植物,而在碰到这一植物以后它说了话:“别采摘我!我不是供你们制作标本的。”而当他看到一朵美丽近乎于完美的野花后大声叫了起来,而这朵野花却对他说:“傻瓜!你以为我开花是为了给别人看的吗?我开花是为了我自己,而不是因为别人的缘故。我开花是因为我喜欢开花。我活着,我开花,这就是我的愉快和乐趣所在。” 刘娃也是如此,试图挑战了观者对于植物传统的认知,这对于对我们理解当下人与病毒、自然与社会的“羁绊”大有裨益,重新审视自然-社会网络中的复杂关系。


关于作品理念


此次展览并不意在将植物拟人化,而是希望强化和“植物化”(vegetalize)人类的感官, 重新思考人类在彼此之间设置的界限。可能有的人觉得植物很可怜,我们在利用它来去讲一个它们的故事。但是我们真的不能理解它们在说什么,也许我们在讲一个完全错误的故事。其实有很多研究后人类的学者讨论这个事情,例如迈克尔·波伦( Michael Pollan)的《植物的欲望》(The Botany of Desire)。比如说小麦它能够成为最普遍的一种植物,可以大量散播它的种子,苹果与郁金香在生长中变得好吃与散发出特殊的气味,这些都是不断地迎合人去散播自己的种子,小麦最终变成一个数量比人类还要多的植物。”刘娃说。

刘娃&鲍杨,《午夜魑魅》影像静帧,双频影像声音装置,12分钟55秒,2021,图片版权归艺术家所有Courtesy of the artist 《午夜魑魅幻想曲》 版权所有 © 2021 鲍杨


“所以就是我觉得这是一个相互利用的过程。但只有相互利用的时候,我们和植物之间才是平等的。我们不应该在人类和植物之间划一个界限,当我们在说‘利用植物’,就是把这些植物拟人的话,好像就是一种‘不正确’的感觉。实际上这是因为我们在心里画了一个线:人类到这儿停止了,植物从那边开始。但是在旅程当中我们感受最多的就是没有这条界限,包括国家与国家的边界、人与人之间的边界,其实不是那么重要。所以不必那么泾渭分明,也许放开的那一刻才发现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刘娃说。

正在拍摄中的鲍杨 图片来源:刘娃


今天,全球范围内对环境生态的破坏日益严重,《午夜魑魅》促使我们去思考植物在人类社会中所发挥的作用。这一不可或缺的物种美丽而复杂,刘娃与鲍杨的共同创作的作品能够让观众站在一个新的视角理解彼此。“和这些植物生活了这么长的时间,又花费了这么多的心血,我们都想把生命献给这些植物,虽然它们真的是普通的杂草。” 刘娃说。“我们希望有更多的人能看到这件作品,能让人们意识到即使是很普通的东西也很重要。包括我们自己,现在不管是谁都很重要。” 鲍杨说。


关于共同创作


展览中的四件绘画装置作品,刘娃用黑色几何形在画面中切开一个深邃的黑洞,把其充满张力的画面压抑住、压缩成一个点,而这个点又是音乐发声的出口;鲍杨为每幅绘画创作的音乐循环往复又富于变化,四首曲子有时错落有时同步,形成随机而巧妙的组合,延展出无限的可能性。

▲ 刘娃&鲍杨,《猫眼愉悦》,绘画及声音装置,153x213cm,时长无限,2021,布上丙烯:刘娃,原创音乐:鲍杨,图片版权归艺术家和Cc基金会所有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Cc Foundation

▲ 刘娃&鲍杨,《器官捐献者》,绘画及声音装置,153x213cm,时长无限,2021,布上丙烯:刘娃,原创音乐:鲍杨,图片版权归艺术家和Cc基金会所有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Cc Foundation

▲ 刘娃&鲍杨,《器官捐献者》,绘画及声音装置,153x213cm,时长无限,2021,布上丙烯:刘娃,原创音乐:鲍杨,图片版权归艺术家和Cc基金会所有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Cc Foundation

▲ 刘娃&鲍杨,《取悦者》,绘画及声音装置,101x101cm,时长无限,2021,布上丙烯:刘娃,原创音乐:鲍杨,图片版权归艺术家和Cc基金会所有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Cc Foundation


“她用颜料描绘花,我用音乐来演奏花,我们不是分开来创作的。我们各自的创作是融合的,也是没有界限的。” 鲍杨说。“其实合作过程当中也是一种发现,把自己所坚持的东西放下,然后潇洒地认为这个东西已经存在了,只是我们需要去找到它而已。” 刘娃说。而《午夜魑魅》中包含了一段刘娃唱的歌,但她说自己不会唱歌;当笔者问鲍杨刘娃唱的怎么样时,他非常肯定地说“比专业的歌手都唱得好。”

创作中的鲍杨 图片来源:刘娃


刘娃与鲍杨从个人感知的线索出发,通过回望历史,在看似平常的事物中发现新的趣味;在影像视角不断的切换中,将无数的生命体验缀合为一件充满思考的作品。可以说,两个人同时抵达了《午夜魑魅》,在植物召唤出的平行空间中进行着一种共时性的创作。“共时”是瑞士心理学家荣格(Carl Gust** Jung)在上世纪上半叶提出的概念,其内涵包括了“有意义的巧合”,用于表示在没有因果关系的情况下出现的事件之间的意义连接。刘娃站在这个时代最新思想的前沿,思考着当代艺术、科学技术、地缘因素、政治制度等诸多话题,其作品在全球化的今天指向一种完全不同的未来。


关于展览空间


《午夜魑魅》所在的上海市文社艺术基金会和上海市文社当代艺术中心(简称:Cc基金会&艺术中心)于2016年11月初正式成立。而上海市文社艺术基金会(Cc基金会)成立于香港和上海,由收藏家和企业家周大为先生创办与支持。基金会长期致力于赞助年轻的文化艺术工作者和团体,鼓励具有创新观念的各种艺术形式,营造和改善文化艺术工作者的环境氛围,致力于促进中国当代文化艺术及教育事业的发展。

Cc基金会&艺术中心  图片来源:于奇赫


在周大为看来,艺术是每个人都该追求的一种精神文化上的东西。他通过近几年的观察发现,艺术对年轻观众来说更多的是一种潮流和生活方式。所以基金会近年来所举办的展览,例如童昆鸟个展——“三毫米上的金色恶托邦”、陈抱阳个展“金唱盘:非空约束失败”与周轶伦个展“迷信 保佑 现代主义”,都是专注于青年艺术家的宣传与推广。“对我来说,中国正在树立自己的艺术史和艺术标准化体系。” 周大为表示。


关于艺术家


刘娃,中国青年艺术家,1994年生于中国北京,毕业于耶鲁大学,获得人类学与艺术双专业本科学位,现攻读麻省理工学院艺术文化与科技硕士学位,工作生活于纽约与北京。刘娃的创作植根于人类学,意在探究人的情绪与感知的主观性和可塑性。她跨学科的实践在后人类的语境下,重新构想人的能动性,回应脑科学对于情感与欲望的量化、预测和影响。其作品以流动且去中心化的视角,质问人文与科技之间辩证的权力关系。


鲍杨,跨媒介艺术家和钢琴家,工作生活于纽约。在茱莉亚音乐学院附中、柯蒂斯音乐学院 学习钢琴演奏,并在新英格兰音乐学院获得钢琴演奏本科和硕士学位。鲍杨的创作结合后人类主义和极简音乐,情感充盈且易于欣赏,意在将多元化的审美体验带给更多的新观众。他的音乐创作首演于纽约林肯中心和波士顿艺术中心,获得苹果音乐的首页推荐、德意志唱片公司的指导、以及硅谷领先的人工智能公司Vicarious的邀约合作。


关于项目组织人


尚端是一名驻洛杉矶的撰稿人,艺术史研究者和展览组织人。她的研究方向是全球化、城市翻新、社会变革以及阶级的重新划分对艺术创作的影响。


展览信息

刘娃个展:午夜魑魅
合作艺术家-鲍杨

展览时间:2021年5月29日 — 8月29日(周一闭馆)
展览地点:Cc基金会&艺术中心 上海市普陀区莫干山路50号15号楼101室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