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国核:一只叫“满满”的猫替他接受了采访
发起人:无厘头  回复数:0   浏览数:1210   最后更新:2021/03/29 11:07:35 by 无厘头
[楼主] 动次大次动次大次 2021-03-29 11:07:35

来源:IDEAT理想家


“艺术家张培力在过去几年中不断地拓展着语言与材料的疆域,用极为节制又生猛的语言探索了自己这个「人」、这种物质以解剖和解构的视角所能衍生出的无限可能性。

.....

我感动于他以这样冷靜和理性地表达生命的疯狂,这似乎也暗合了2020以來全人类的主题,我们如何面对自身、生命与死亡。”


翁菱

天安时间当代艺术中心创始人/综合艺术策划人


“身体数据2020-张培力”展览现场 ©天安时间当代艺术中心


“身体数据2020”是艺术家张培⼒创作历时五年有余的⼀批作品最新的命名。这些作品包括利⽤数字技术和3D雕塑制成的艺术家本⼈身体的⻣骼、器官,以及⾎液、脂肪容量等可视化的实体。作品媒介包括影像、雕塑、灯光和电动机械装置,雕塑材料主要采⽤了⼤理⽯、⽟⽯、玛瑙、树脂、⾦属、陶瓷等。

身体数据2020-张培力

展期:2021.3.27-2021.06.27

展览地点:天安时间当代艺术中心(北京市东城区平安大街玉河一号)


继2019年11⽉作品⾸次以“关于强迫症的年度报告”为题在上海仁庐空间展出后,此次在北京天安时间当代艺术中心的新展可被视为“身体数据”的延伸,张培力也为此特别创作了两件大型机械装置作品“碰撞模式1”和“碰撞模式2”


本次北京展览中最早的作品是借展于泰康保险集团收藏的、艺术家创作于1987年的油画《X?系列》,这也是他在“池社”期间所绘画的医用乳胶手套系列中的一张。

张培力,《X ? 系列》,1987 ©天安时间当代艺术中心


本次展览共呈现了张培力20件(组)作品,分布在大大小小不同的房间中。其中构成作品的所有关于身体的形态与数据都来⾃张培⼒本⼈,艺术家把自己作为一个客体来研究,在利⽤医学透视扫描数据并转换为通⽤空间形体信息之后,可以看到关于艺术家身体报告般精准的模拟标本

张培力,《器官和骨头》,2019 ©天安时间当代艺术中心


作品利用医学扫描自艺术家张培力的身体数据生成的数字信息,经3D 打印和3D 雕刻,结合手工打磨而成,材质来自意大利卡拉拉的白色大理石,也被称为米开朗基罗大理石。

▲张培力,《我身体的水的总量》,2019 ©天安时间当代艺术中心


张培力被称为“中国录像艺术之父”,创作于1988年的《30x30》为中国最早的录像艺术作品;强调艺术对于现实⽣活的关照和⼲预,强调艺术语⾔的批判和⾃我批判性。

张培力,30X30,单视频录像,32分钟9秒,1988


他曾受邀参加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展览项目、威尼斯双年展等重要国际艺术展览,而作品也被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法国蓬⽪杜艺术中⼼、⾹港M+等多家国内外重要美术馆所收藏。1984年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毕业之后,张培力于1986年与耿建翌等创办了艺术家团体“池社”。

张培力,《关于肺、胆囊、胆总管、动脉⾎管、肺动脉⾎管、肺结节的数据》,2019 ©天安时间当代艺术中心


90年代初期,张培力放弃了早已成熟的绘画技法和观念,全力投入录像及相关摄影、装置艺术的创作。艺术创作之外,张培力从事艺术教学工作亦有三十余年,他于2003年在中国美术学院创办的新媒体系开启了中国艺术院校中最早的新媒体艺术教育,不但催生、推动了中国新媒体艺术的发展,也培养并激励了张鼎、李明、林科等一批中国年轻一代艺术家。

张培力 “儿童乐园 CHILDREN’S PLAYGROUND” 10视频10画面录像装置

张培力“水—辞海标准板” WATER: STANDARD DICTIONARY VERSION


展览入口处的“密码”与二层的“**与签注”是相互呼应的两组作品,表达了艺术家对于身体、身份的思考——这件作品其实也是之后“身体数据”作品的出处。“密码”这一组数字其实包含了张培力的***号码,而每个数字又由无数个艺术家测量自身的数据所构成。


来自自身的数据和社会给予的数字共同构成了这件作品。作品给人带来强烈的生理上的不适——刺眼的白光扑面而来,让人无法直视。对于这样故意的设置,张培力希望观众能够联想、感受到光背后隐喻的一些东西。

张培力,《密码》,2019 ©天安时间当代艺术中心


独立的空间内,人工照明程序控制,观众走进后就进入了这件作品。桌案上摆放了白纸,艺术家用荧光材料印刷了身体组织器官的数字信息,在每页白纸上小的数字又排列成一个单独的大的数字,但在正常照明下是不可见的。随着光照强度的变化,空间变成全黑,这时纸上的数字显现出来。

张培力,《**和签注》,2014 ©天安时间当代艺术中心


也许与张培力从小的生长环境有关——他出生于医学世家、父母也都是医生——张培力从小就对医学、对人类的身体很感兴趣,很多作品也都与此相关。由于自己儿时经常住院的经历,对死亡的感受和看法也与其它的小朋友很不同“我一直觉得死亡是离人很近的”。


比如为本次展览特别创作的作品之一“碰撞模式”2就好像一个寓言式的作品。天安时间艺术中心一层正中的房间,左右两边、两支金属臂连接着电磁铁,被磁铁所吸附的煤气罐,不时地、像钟摆一样分别撞向中间倒悬的人类头骨——这是扫描张培⼒头骨后被放大的金属模型——在毫无心理准备的情况下,巨大的金属撞击声瞬间爆炸在白色的空间中,让我感受到强烈的恐惧,想尽快逃离这个现场,那一刻,我感觉离死亡、离未知的恐惧很近。

张培力,《碰撞模式2》,2020 ©天安时间当代艺术中心


仁庐负责人孙瑾说道:“这件作品的视觉震撼力很强,而突如其来的碰撞,给人带来强大的压迫与不适感,真的感觉是提着心在看”。与2相比,“碰撞模式”1则少了一分残酷,多了一分幽默:安置在两个弹簧上的白色头骨在轨道上以加速、匀速、慢速三种速度向中间“碰撞”,好像人与人之间不同的关系形态。


与2019年在上海展出的作品相比,艺术评论人张离觉得“碰撞模式1”、“碰撞模式2”这两件作品是“身体数据”系列作品的新发展:“之前的‘身体数据’是针对艺术家个体自身的,关注身体的局部、器官、骨骼;而新作品到了另一个层面——个体之间发生的关系,个体与社会机制、与思想观念发生的关系”。

张培力,《碰撞模式1》,2020 ©天安时间当代艺术中心


从一楼转入二层,从创作于2019年的“全身的骨头”到同年创作的另外两组作品,从整体到局部——更多艺术家的身体密码被打开。比如艺术家把测量自己身体后得出的血液总量、脂肪总量和水总量的数据,制成了一组三个由人造水晶、大理石构成的“物体”,从而把不可视的、原本私密的身体密码转化为可视的、公开的艺术作品;毕竟没有人可以在活着的时候能触摸到自己体内的器官。

张培力,《器官和骨头》,2019 ©天安时间当代艺术中心


来自艺术家身体内部的形体,借助医学扫描和3D打印和雕刻的技术,成为了一件件可见的物品。由于不同的材质,它们有着不同的颜色和质感。艺术家将它们随机地、无差别地散放在地面上,观众可以观察、识别这些熟悉或不熟悉的解剖形态


与之相呼应的是编号为19的一组六件由白色玛瑙、大理石制成的雕塑,分别对应艺术家扫描自己身体各个器官的形态:头骨、心脏、肺、肝脏、肾脏、大脑。此组作品没有名字,只有一串冷冰冰的数字,让人联想到生命消逝后留下的也许只是一组组数字。值得注意的是这三组作品艺术家选择的材料都是坚硬的、不易破碎的——无论大理石、玛瑙还是水晶——这都与柔软的人体器官与脆弱的生命构成了矛盾与对比。

▲  “身体数据2020-张培力”展览现场 ©天安时间当代艺术中心


“身体数据2020”,看上去冰冷、理性,让人不适甚至恐惧,但看过之后再翻回去想,能够感受到艺术家深沉的人文关怀。


张培力以往大部分作品都与社会问题相关,从2020年上海展览更多关注个体的细微与内部再到2021年的“碰撞”,是一种回归,重新与社会再进行碰撞。正如翁菱所说“无论何時,大家都在以不同形式,绵力推动着社会的良性变迁”。尤其在新冠疫情仍未结束、全球政经动荡时观看这个展览,另有一番感受,展览呈现了⼀个从社会公众到个⼈⼼理的多维度的刺痛带,同时因其决绝和冷酷反⽽带有抚慰和治愈的调性。面对死亡,面对未知的未来,面对自我,存在在一起,在一起存在。

艺术家,张培力


“密码”这件作品,强烈的白光会给人直接带来生理上的不适,就像您说的,建议观众佩戴墨镜观看进行视力保护;但是光也是这个作品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请问您为什么选择极度强光?你期待的效果是怎样的?


光一方面是自然界的一种物理现象,但同时光的背后也有很多我们能联想到的寓意所在。比如我们在演讲或被拍摄时会经历强光的照射。经常有被采访、拍摄经历的人会有一种心理准备,但是一般的人会有一种不舒适感。所以当你被拍摄、被照射、被强光刺激到,这种关系有时是非常微妙的,也许是一种系统、一个机构、一种特别的人际关系。这时的光,已经超越了它的自然属性与物理性——因为它是被人为放大的——我想强调这种不可见,使用强光也许可以让你意识到、联想到这样一种关系。


“密码”(***)这两组数字都是后天的。身体的数据是通过高科技手段、我主动想去获得的,而***号码则是系统带来的数据,是一个被动的、社会属性。前者是关于我的身体,后者与我的身份有关——虽然它们指向不同,但都是关于我。我希望把这两个数字放在一起能够带给人一些联想:比如这两者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如何拿到这些数据?

张培力,《密码》,2019 ©天安时间当代艺术中心


“血液、脂肪、水”这一组作品让我联想到60年代欧美的极少主义艺术——艺术家希望创作“不像艺术的艺术”,作品能被看作独立的物品、避免与之前的任何事物发生关联——请问您是如何看待极少主义艺术的?


我不知道在多大程度上受到过极少主义的影响,但我确实挺喜欢极少主义艺术。我觉得极少主义是对之前的抽象表现主义的一种反叛;极少是到了另外一个物极必反的程度。它极端排斥个人的情绪、排斥任何感性的东西,甚至排除艺术家想表现的这种欲望,我觉得这有一点点像中国的禅宗。它举重若轻:艺术家做最少的事情,来牵动人的视觉的、想象的神经。

张培力,《血液总量》,2019 ©天安时间当代艺术中心

张培力,《脂肪总量》,2019 ©天安时间当代艺术中心


请您谈一下最新创作的作品《碰撞模式》。


你可以把它设想成一个视觉加听觉的声音装置。至于选择煤气罐,一方面它是我们的日常生活用品。以前很多人用、现在逐渐减少了,都市中还在使用煤气罐的可能只有:马路边做夜宵的流动排挡,没有通管道煤气的餐饮店和城乡结合部的居民。所以煤气罐的使用在时间上是有一个变化的。现在城市中,如果不是流动生活的人一般会有一个稳定的住所、会有管道煤气或电。另一方面,煤气罐又是非常危险的,会有爆炸的隐患。有一些危险的东西你可以不去用它,但煤气罐和人的生活距离是最近的。我觉得煤气罐既是日常的、平民的,又有一种危机的暗示。


您如何看待死亡?


2017到2019年,我的父母、哥哥、我生活中最亲密朋友相继离去,那段时间我经常去殡仪馆,看到白骨,一个人瞬间变成一堆灰烬……这让我对时间和生命的概念有很大改变。我突然发现,时间的概念真的是相对的,人的生命如此短暂。我的父母是90多岁走的,哥哥和好朋友都是50多岁走的……我们总说高寿是幸福,其实这些都是相对的。如果后面活的质量不好,那么那一段活着的时间是没有意义的。我觉得人真正活着有意义、有价值的时间其实非常短暂。

张培力,《碰撞模式1》,2020 ©天安时间当代艺术中心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