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柏逸:开始呼吸的空间、身体与图像
发起人:陆小果  回复数:0   浏览数:1284   最后更新:2021/02/03 13:03:21 by 陆小果
[楼主] 动次大次动次大次 2021-02-03 13:03:21

来源:MaoSpace


弄堂里的西洋镜Scenic Line Of An Alley

展期 Date|2021.1.28-4.30, 周一(Mon)至周五(Fri), 10:00-18:00

地址 Address|Mao Space, 上海市黄浦区建国西路56弄29号 No.29, Lane 56, West Jianguo Rd, Huangpu District, Shanghai, China.

艺术家 Artists|刘毅 Liu Yi, 郭熙 Guo Xi, 刘国强 Liu Guoqiang, 吴俊勇 Wu Junyong, 郝经芳&王令杰 Hao Jingfang & Wang Lingjie


新年伊始,Mao Space乔迁新址,入驻上海建国西路的蜿蜒里弄,隆重呈现开幕群展:“弄堂里的西洋镜”。此次展览所展出的五位(组)艺术家,刘毅、郭熙、刘国强、吴俊勇、郝经芳&王令杰,宛如呈现在弄堂底的崭新西洋镜,各自以独特语言表达着记忆和此在的留存与转换,以及自身经历并理解的现实如何被纳入新的叙事系统。


展览现场








部分展品








开幕回顾









关于艺术家


刘毅

刘毅,1990年出生于浙江宁波。2012年毕业于中国美院跨媒体艺术学院获学士学位,2016年毕业于中国美院获硕士学位,目前在杭州生活。

“中国早期美术电影与实验动画”是她的主要的研究方向,其先后创作了《天演论》《混沌记》《度口》《身寄虚空》《一只乌鸦叫了一整天》《白水郎》等影像作品。她通过动画、多媒体、空间装置等创作方式反映了自己生活中的经历,并在展览空间中去探寻更多的可能性。刘毅的作品不拘于常见的窠臼,让观者发现有别于现实的平行世界。2017年,刘毅的作品《一只乌鸦叫了一整天》继入选并展映于荷兰国际动画节之后,又获得华时代全球短片节“终审团特别推荐奖”。2018年受韩国首尔美术馆邀请,参加“SeMA 南麂”艺术家驻地项目。2019年受邀参加The Royal Abbey of Fontevraud,Anjou艺术家驻地,同年受邀塞浦路斯动画电影节评委,并在塞浦路斯完成个人驻地项目展览。影像作品“混沌记”被澳洲白兔美术馆,斯坦福大学东亚图书馆等收藏。

主要展览包括:“扔到风里去”,香格纳M50,上海(2018);“云中渔歌”,北京时代美术馆,北京(2017);“想象力工厂,发现生活的另一种可能”,寒山美术馆,苏州(2017);“叙事曲——动漫美学当代艺术展”,澳门艺术博物馆,澳门(2017); “度口——刘毅个人项目”,上海当代艺术馆MoCA 艺术亭台,上海(2017);“流光**”,香格纳新加坡个展,新加坡(2017);“奇想阁——动漫美学双年展”,上海当代艺术馆,上海(2016);第三届深圳独立动画双年展,深圳(2016);第八届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深圳(2013);第十届中国独立影像年度展,厦门(2013);“有限的知识”,香港城市大学邵逸夫创意媒体中心CMC Gallery(2013);第九届中国独立电影节,南京(2012)。

郭熙

郭熙,1988年生于江苏盐城,2010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新媒体系,毕业后作为驻地艺术家前往荷兰皇家艺术学院驻馆两年,2015年获得纽约大学艺术硕士学位。

郭熙关心人们认知世界时所依赖的意识形态, 他將艺术家的工作比喻成一种“穿刺”, 刺破意识形态坚固的外壳, 从留下的孔洞中窥见“真相”。对于他来说, 艺术形式只是传递观念的载体, 他广泛使用装置、绘画、表演、雕塑、文本等多种形式来寻求最准确的表达。

主要展览包括: “生活应用”,昊美术馆,上海(2019);“大航海:第七个预言”,香格纳画廊,上海(2018);“在场”,中国美术学院,杭州(2018);“例外状态”,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北京(2017);“zip”,今日美术馆,北京(2017);“疆域-地缘的拓扑”,OCAT 上海馆(2017);“林中路”,香格纳画廊,上海(2016);“大航海:一个倒错的人”,OCAT 上海馆(2016);“告诉我一个故事:地方性与叙事”,上海外滩美术馆,上海(2016);“我们——一个关于中国当代艺术家的力量”,chi K11美术馆,上海(2016);微信: 中国当代艺术中的对话,亚洲协会德州中心,休斯顿,卫斯理大学美术馆,米德尔敦,美国;“Y世代之歌”, OCAT 上海馆(2015);“多重宇宙”,民生21世纪美术馆开馆展,上海(2014);“大航海预言发布”,80WSE画廊,纽约(2014);“大地备忘录”,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上海(2014);“太平广记”,红砖美术馆开馆展,北京(2014);“噢!危机”, FrankenDael基金会,阿姆斯特丹(2012);8 Flats 8 Kunstenaars 500 m2 Kunst,阿姆斯特丹(2011);城市生命馆,上海世博会,上海(2010);“丛林”,站台中国,北京(2010);仁川国际电子艺术节,仁川,韩国(2010)。

刘国强

刘国强,1988生于山东省 2011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新媒体系。2015年研究⽣生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新媒体系,现居杭州。创作媒介涉及影像、装置及平面。内容多以概念的多维⾓角度剖析日常,视觉上直接,简练。


个展:“参照物”盒⼦美术馆,广州(2020);“List”Riverside,杭州(2020)“图形”单⾏道画廊,北京(2019);“打开的直线”想象⼒学实验室,杭州(2018);“移动的图像” 蜂巢当代艺术中心,北京(2016);联展:“漫长的问候”华宇青年奖 UCCA,北京(2020);“在场”青年艺术家邀请展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杭州(2018);“闲散者的广场”蜂巢当代艺术中心,北京(2018);“折叠现实”Galerie Huit+MAO SPACE,香港(2017);“我们何以成为我们”言午画廊,上海(2017);“凝视与出离”其门艺术4,北京(2017);“车马之行”蜂巢当代艺术中心,北京(2016);“抵抗的涌现”泰康空间,北京(2016);“重置已知”毛空间,上海(2016);“时间翻页”雅昌当代艺术中心,深圳(2016);“我该何其幸运与你不期而遇”tong画廊,北京(2016);“蓝顶美术馆媒介研究-影像-张莉娸收藏展” 蓝顶美术馆,成都(2016);“墙势力-首届墙报艺术家展” 今日美术馆,北京(2016);“small is beautiful”季节画廊,北京(2015); “我成为你的迷宫”1933当代艺术空间,上海(2015);“不是影像”亚洲艺术中心,台湾(2015);“一个有意思的展览”西泠画廊,杭州(2015);“大地备忘录”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上海(2014)。

吴俊勇


吴俊勇,1978出生福建, 2000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 2002-2005中国美术学院新媒体系硕士,同年留校任职,目前生活工作于杭州。

吴俊勇的创作囊括了纸上绘画、油画,雕塑及动画等作品。他一直对“身体和政治混杂体”这一概念感兴趣,几乎所有的图像都衍生和游离于生理学和社会学的交界地带。他的作品是交织于现实与幻想之间的社会肖像,创作出一些同时代艺术家作品中最令人纠结与不安的影像。

主要展览包括:“山海不惊-吴俊勇个展”,北京金度艺术中心(2019);“亚洲数字艺术展”,北京联想大厦(2019);“流变的传统”,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2019);“敘事曲——动漫美学当代艺术展”,澳门艺术博物馆(2017);“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2017);“乌镇国际当代艺术邀请展”,乌镇(2016);“动漫世纪”,韩国大邱美术馆(2015);“后波普”,萨奇画廊(2014);“不合作方式2”,荷兰格罗宁根美术馆(2013),“ON │ OFF:中国年轻艺术家的观念与实践”,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2013);“第九届上海双年展”,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2012);“首届‘CAFAM未来展’”,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2012);“MADE IN POP LAND”,韩国国立现代美术馆(2010);“第三届广州三年展”,广东美术馆(2008)。

郝经芳 & 王令杰

郝经芳1985年出生于山东,王令杰1984年出生于上海。2007毕业于上海海事大学,学士学位。2008毕业于法国梅斯高等艺术学院,法国国家艺术造型文凭,学士学位。2011-2012毕业于法国洛林高等艺术学院,法国国家高等造型表现文凭,艺术硕士。现工作生活于法国米卢斯和上海。


他们的作品植根于中国文化,同时受西方艺术史的滋养;它们既是观念性的,又是富有感性的(对象和过程);它们既具有自然神秘的美感,又有知识科学的复杂性……这种两极性,我们时常从源于阴阳符号的道教中发现,相对于一个双重系统来说,更像是一种二元的存在。他们的每一件作品都建立在一种理性和精密构思的双重逻辑 (un principe dialogique) 之上——来自于他们曾经的工科背景,同时他们的兴趣落于西方观念艺术——以及对世界感性地和诗意地观察——还和他们血液中的中国文化哲学以及对我们周围物体构成方式的理解和认知息息相关。


近期主要展览包括:“中国静安国际雕塑双年展”,上海,中国(2020);“短暂的碎片”,弗朗索瓦·施耐德基金会,瓦特维勒,法国(2020);“真新镇日志”,尤伦斯沙丘美术馆,秦皇岛阿那亚,中国(2019);“平行,似存在,未完成:行进的艺术工具”,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上海,中国(2019);“Transmergence #01 : Rare Earth”,FRAC Alsace,法国(2019);“L'Atlas des nuages /云图”,弗朗索瓦·施耐德基金会,瓦特维勒,法国(2018);“第十四届里昂双年展”,里昂,法国(2017);“第62届蒙特鲁日沙龙”,蒙特鲁日贝尔弗里,法国(2017);“Les Faits du hasard,Némo 国际数字艺术双年展”,104 艺术中心,巴黎,法国(2017);“The Second Nature,La Regionale 17”,HeK电子艺术中心,巴塞尔,瑞士(2016)。


关于毛空间

自2014年成立以来,Mao Space一直致力于探寻当代艺术与上海城市文化对话的可能性。如今落位市井弄堂,意味着其更加贴近另一种意义上的“上海”,而如何在更深层面挖掘城市语境中的文化资源,如何激活这些资源与当代艺术的结合点,以及如何更有效地以当代艺术介入都市公共空间,将会是Mao Space未来持续探索下去的主题。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