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结97国1750余名从业者,最新全球画廊业观察报告出炉
发起人:橡皮擦  回复数:0   浏览数:1028   最后更新:2021/02/02 10:57:56 by 橡皮擦
[楼主] 陆小果 2021-02-02 10:57:56

来源:ARTYOO  思考中的


“未知的未知”今日美术馆展览现场


作为跨媒体艺术家及低科技艺术实验室”(Low Tech Art Lab)的创立者,郑达的作品曾获得英国 “The 2017 Lumen Prize” 互动艺术大奖,以及2018年今日王式廓艺术奖。2021年1月29日,艺术家郑达个展“未知的未知”经过为期两年的筹备后在今日美术馆1号馆开幕。展览由今日美术馆主办,华中师范大学协办,今日美术馆学术副馆长晏燕策展,集中展出了郑达自2016年来以“低科技”为探讨形式的系列代表性作品。

作为一个理性与严谨的艺术个体,此次展览集中展现了艺术家系统性的工作和方法,通过郑达2016年以来的代表作《生理反应1》《机器的自在之语》《上传者》等,将机器的“冰冷气质”,“理性的运算”,以及“信息投喂”与“机器学习”,“机器美学”与“智能反馈”所构建的视觉系统呈现于观众面前。同时, 展览将“2020年1月30日”作为一个特定的“时间”概念,展现在此之后,艺术家关于未知的思考。

“未知的未知”今日美术馆互动现场


艺术家的工作聚焦于艺术与科学的跨媒体互动艺术,其创作轨迹焦距在现实与虚拟世界交错点的探索和实践,包括游戏艺术、互动艺术、机械装置、媒体剧场等。其创立的“低科技艺术实验室”基于想象力的本能,兼具创客(Maker)的思维。专注于当下媒体文化和跨学科的融合,基于电子虚拟环境的艺术实验,探索光与运动的交互、机器视觉系统的算法美学,以及可计算媒介的装置艺术的感知系统。

这次展览中,在观众触摸这些作品装置时,机器吞噬人类的体征,随之启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对周围环境的反馈,在人类不可见的空间中创造意义和未知。展览主题“未知的未知”,也进一步提示出在不断深化的全球化景观之下,经济与互联网、科技的发展成为必然趋势,而疫情的突发与全球蔓延,引发持续发展进程中关于环境和未来的反思。

艺术家郑达为观众导览


「今日」开年首展,开启艺术与科技的碰撞

2021年,今日美术馆进入创办后的第18个年头。“在‘今日’,看未来”,是作为中国第一家民营非盈利当代美术馆,对艺术发展的期许与憧憬。当代艺术、艺术与科技、艺术与设计,也成为美术馆对未来发展的三条轴线。  

开年首展“未知的未知——郑达个展”,正是今日希望呈现给大众有关“艺术与科技”的碰撞。正如张然馆长在开幕式上说:“我们因未知而好奇、因未知而反思。从神明与神话、艺术与文学、到科学与科技,自古以来人们不断试图找到新的答案。郑达向我们展示出了他对于这个主题的剖析和思考,以及在21世纪的语境里,我们如何通过艺术创作和科技运用,探索作为人的当下处境和未来的边界。”

“未知的未知”今日美术馆展览现场


郑达与他的低科技“新物种”

作为一位工作生活于武汉的湖北籍艺术家,郑达在过去的一年里有对疫情深刻的个人感悟。因此,此次个展集中呈现了他对后疫情时代语境下对环境和对未来的思考。

媒体时代的艺术关键不在于媒体本身是否具有滋养艺术的能力,而是艺术家是否愿意借用“新”的科技创造艺术。作为低科技实验室的创始人,郑达的艺术创作一直延续着对机器意识与人工智能的兴趣,强调使用自身可控的技术或者生活化的技术工具,形成工作模式来创作。“低科技”与高科技虽然没有明显的界限,但他尽量避免因过度“高科技”带来的技术制作的复杂性,以及让人产生难以亲近与理解的距离感。

郑达通过机器构建起视觉系统,探索人机之间的交互以及机器在获得“思考”后生成的“新物种”在人类不可见的空间中创造的意义和未来。在技术生态中生存和创作的艺术家,技术不再是工具,而是思维重塑和延伸实验性的力量,伴随着屏幕图像和数字形象成长的一代艺术家,更是有自我的技术认知。

在他看来人类与机器是共生关系,他常思考机器会如何看待人类,在不停进行艺术与科技碰撞的过程中,试图探讨人与机器的共生关系。无论是《机器的自在之语》《生理反应1》再或者《捕食器的函数》等,都是艺术家通过赋予作品一定的程序之后,试图让机器启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对周围环境的反馈,从而形成一种自主性运行的状态,让体验者可以感受到机器的生命之感。

作品《未知的指数》因疫情的原因,只能遗憾的以方案的形式呈现。这正回应了本次的展览主题。未来充满未知,不管是科技艺术还是人类的最终生存境遇,都沉浸在无尽的未知之中。

“未知的未知”今日美术馆展览现场


郑达与“未知”的他

除了主张“低科技”与“交互”外,在展览中郑达同时强调“游戏”这一概念。他说:“游戏对我来说是我艺术创作很重要的一个命题,游戏不仅仅改变的是娱乐方式,更是一个很重要的媒介”。“游戏”作为一种娱乐方式逐渐改变了人对于现实和虚拟世界认知的边界,对艺术家而言,未来、信息存储及其生命、意识,不同维度的概念边界不再清晰可见,反而随时互相转换。

以流动的时间作为视角,此次展览既是进行状态中的一次分享,同时也将成为起点,开启新的未知。

更多作品


机器的自在之语  互动灯光装置

艺术家:郑 达

尺  寸:450 x 450 x 450cm

100 x 100 x 100cm

材  料:自制LED 灯、互动控制系统、数据线、定制电源

年  份:2020年

在这个悬浮的巨型LED金属矩阵中,机器开始用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感受来表达它对周围环境的反应;当观众触摸作品装置的时候,机器吞噬了人类的体征而变得异化,触摸者的心跳被灯光装置所捕捉,从而驱动灯光的动画,机器在心跳介入的随机事件中逐渐生成对真实生命的预期;而机器对自然行为的计算,集中体现在灯光与声音还有当地天气的数据关联。

复杂的技术使机器在一个人类看不见的空间里,解释与创造着意义。机器为世界创造了一种“未知”:新的图像、新的面孔、新的语言、新的肢体行为…这种“不可知性”正以其纯粹的“疏离感”迅速诞生,并压向人类。机器在呼吸,自然在回应,复杂性使时空无法被量化,只能依赖直觉。


捕食器的函数  机械动态装置

艺术家:郑 达

尺  寸:180 x 50 x 65(h) cm

材  料:机械装置、数据控制系统、柔性布带

年  份:2018年

万事万物在最基本的层面上都只是四处游走的物质和能量而已。当“新物种”的智能这样的无形之物被有形的物质形式显现时,记忆的信息即成为“新物种”的重要生理特征。计算成为一种记忆状态向另一种状态的转变过程。一旦数据输入到运行的机器中,机械式的运行就会戛然而止,而开始柔性的展演,可视化的模拟出输入的数据。算法的函数可视作处理信息的“绞肉机”,整个状态不再是单向的输入和输出,计算就像拥有自己的生命一样,与它采取什么的物质形态无关。


上传者 灯光机械装置  

艺术家:郑 达

尺  寸:400 x 400 x 350(h) cm

材  料:机器臂、数据控制系统、激光发射器、亚克力

年  份:2018年

凯瑟琳·海勒曾指出,当今的主体有两个身体,“表现的身体”与“再现的身体”。当技术与人融合创造出的新型主体时,“表现的身体”与“再现的身体”将在这一新型主体上发生重叠。同时借用与机械臂顶端的激光折射来形成对立,机械臂的运动目标具备极强的指向性属性,而激光的射点作为机械臂的延伸,经由镜子或棱柱的重复翻折,逐渐被随机、模糊。在此,“光”即是信息,也是凸显机器计算的记忆的介质。表现的身体(重复的机械运动掺杂着超出日常经验的反关节运动)与再现的身体(日常生活化的动作模仿)相重叠产生的异质性,使这一新型主体的“形貌”逐渐浮出水面。


生成的线索 互动影像装置
艺术家:郑 达
模块尺寸:60 x 40cm 整体尺寸:60 x 270 cm
材  料:裸屏装置、亚克力、自制交互PC硬件
年  份:2015年

《生成的线索》是基于电子生成艺术计划的系列作品之一,作品利用运算模拟个人行为和环境的互动。这件互动作品完全由程序生成,已经持续运行了15个月以上,产生了1100多小时的数据和图片,观众可以看到程序模拟生成了两个鼠标在屏幕上不停地移动、点击和追逐,它们分别代表着一个人下意识的行为模式和外界环境对他的影响。一个鼠标留下的轨迹持续地受到另一个的影响,并为后者所取消。


生理反应1 动态声音雕塑

艺术家:郑 达

单个模块尺寸:100 x 200cm

作品尺寸:500 x 323 x 206cm

地台尺寸:500 x 323 x 15(h)cm

主要材料: 电子综合材料、互动控制系统、电脑风扇、电源

年  份:2016年

机器作为主体的自我演出, 让体验者更多理解机器的运行逻辑,体现机器的生命之感。日常物的机器化是作品的线索之一, 体积的加大和构件数量的增多, 可以让观众面向的是放大了的机械化合成之物, 会让体验者更多理解机器的运行逻辑,体现机器的生命之感。作品不仅注重在视觉上的体验, 更多的是剧场效应,触感、声音和交互行为成为作品延生的一种表演域, 情绪传递是观者参与过程的感受.虽然作品还是被智能所驱动变化, 但这种智化是混合了自然风力的数据化和自我运算的算法, 也就是机械能够自说自话, 运动都是随机的, 作品的情绪化其实是来自机器的自我表演, 参与者和作品的交互方式不是直接的干扰, 而是输入的一种状态。


未知的指数 数据化机器装置

艺术家:郑 达

悬浮链条 -边缘长度:182cm -最大延伸:约475cm

机械臂尺寸:400 x 400 x 350cm

材  料:悬浮链条、机械装置、数据控制系统、激光发射器

年  份:2020年

“未知的指数”,人类大脑最难领悟的事情之一就是指数的力量——有些东西就是会不断地加倍再加倍。未知的探索是以可感知的多维度去窥见超越人视域以外的物质。风的指数,风向、风速这些“不可见”的数据被漂浮在展馆上空的链条结构所截取,下方垂涎已久的机械臂,正伺机将数据吞食。机械臂以光的形式将其物化,并对空间进行切割,同时追寻链条结构的移动轨迹,将“数据”从信息这虚拟的组织中抽离并使其成为机器运行的养料,再现了“不可见”物质的生命力。在旁的观者难以分辨出算法世界与自然界之间的分界线,未知的未知将无限循环……

展览名称:未知的未知——郑达个展

展览时间:2021.01.30-2021.04.05

策展人:晏燕

主办单位:今日美术馆

协办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