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与景” :战争、人性与自然物的观照
发起人:babyqueen  回复数:0   浏览数:1284   最后更新:2021/01/07 17:40:00 by babyqueen
[楼主] 陆小果 2021-01-07 17:40:00

来源:北京公社  陈淑瑜


本文为陈淑瑜为北京OCAT研究中心群展“焦虑的空间档案—从地洞到桃花源”所撰。致谢作者。


地洞的入口旁边,是进入OCAT下沉展厅的楼梯,也是这个策展线索中去往“桃花源”的路径。


在最初准备“2018年研究型展览策展计划”的方案时,我就注意到下沉展厅里这一排、四个口袋式的连续隔间,它非常适合陈列“档案”——在墙上挂展品,在中间放置亚克力展柜。我觉得这个隔间的难度在于,它诱使策展人去遵从一种惯常的陈列方式,但如果想要有所突破,这又并不是一个能给你提供太多可能性和想象力的空间。

梁硕作品在展览“焦虑的空间档案—从地洞到桃花源”现场,OCAT研究中心,北京,2020


《桃花源记》所描绘的那个与自然和谐共处乌托邦村落,已经转化为社会现实中的异托邦碎片,每一个碎片都具备这个宏大结构的遗传突变基因。结合策展主题、以及我对这个隔间的理解,我首先想到了梁硕,想邀请他用他的作品和装置来处理这里的空间关系。


梁硕近几年一直在各地的山水中游荡。“景区”是一个被某种行政管理划分出来的自然区域,经过建设和命名,成为都市与山野的结合部,而作为概念的“景区”则表达着今人对山水的态度与理解,纠结了古今、时空、意识形态、审美等一系列问题。

梁硕作品在展览“焦虑的空间档案—从地洞到桃花源”现场,OCAT研究中心,北京,2020


在这个展览里,艺术家将以绘画为主要媒介,并以其一贯坚持的“渣”式审美,曲折的画壁突破了四个隔间,构筑了进入史诗状态的“景区”。“移步换景”的长卷在楼梯口已经初露端倪,观众需要在迂回中才能观看完整幅绘画。在这里,"空"与"实"相互缠绕、绘画与观众之间的关系被反转,这时的绘画不再是被观看的对象,观众则成为”卧游”其间的“游客”。


梁硕在最初看到我的策展方案时,表示我可能对他的作品存在着一定的误解。我以为这种“误解”正是我们合作的基础。巴赫金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里看到了作者与主人公之间并不驯服的争辩关系。我想这也是策展的对话关系——艺术家的作品未必总是在支持策展人的述说。策展人需要去发现那些模糊的边界, 来接受和收集不相容的思想。展览将把这一切记录在案,并保持紧张状态。

大绵山卷,2019,亚麻布上丙烯,90 x 3000 cm(未完成)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