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艺术家Pinaree Sanpitak的首个巴塞尔艺术展体验
发起人:橡皮擦  回复数:0   浏览数:1047   最后更新:2020/12/22 11:14:28 by 橡皮擦
[楼主] 蜜蜂窝 2020-12-22 11:14:28

来源:蜂巢艺术  蒲英玮


本条推送根据蒲英玮于2020年12月8日在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亚非系讲稿编辑整理完成。讲座为“流动中的亚非研究系列讲座”的第六场,完整名称为“流动的中非:在建筑与影像中遇见他者”。除艺术家蒲英玮之外,讲座主讲人还包括策展人、艺术史学者于渺与社会学学者刘烨,由北京大学程莹老师邀请并作为主持。


其中蒲英玮的分享部分完整地讲述了艺术家起初往返于法国与中国,并逐渐与“中国非洲”议题发生深刻关联的过程。讲座回顾了艺术家最早于2017年首届北京画廊周举办的个人项目“游牧小说”中对于身份种族的首次集中探讨,直至今年年底的个人项目“写真伦理-中非影集”中对与此命题的深度挖掘。


流动的中非:在建筑与影像中遇见他者


大家下午好,作为一位视觉艺术家,我触及中非议题的方式往往也多来自于我个人的身体经验:我的生活经历,我与家人或是朋友交往。而最终,对于中非问题的表达也往往从视觉层面出发,而后又以视觉的形式产出。首先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我作品中的“中国与非洲”(Chianafrica)并不是我个人的创造,而是在2009年由中国外文局所属的《北京周报》报社创办。成为中国唯一专门面向非洲读者的以深度分析报道为主的评论性月刊,同时,也标志着“Chinafrica”作为新词语的历史性确立(http://www.chinafrica.cn/),而这也是中国步入“后奥运时代”的第一个年头。”

在2013年我离开中国去往法国上学,而在2013年-20118年也正好经历了整个欧洲社会由正常而转向动荡、民粹主义抬头等等激烈的社会变革。同时,作为大量非洲国家的前宗主国,“非洲”依旧是法国社会不断、而又不得不去面对和讨论的社会议题。2015年,法国《查理周刊》(Charlie Hebdo)因报道法国作家米歇尔·维勒贝克(Michel Houellebecq)的新书《屈服》(Soumission)而引发了一连串的恐怖袭击与对于移民者生存处境的重新探讨。身份与种族,因为现实的的动荡不安而被激烈地提示出来。而这也使得我,作为存在于西方社会结构下的另一种“少数群体”,天然地(或者说被迫)遭遇了属于我的身份问题。而这种身份困扰与当初殖民时期所涉及的文明、教育、信仰问题息息相关。而在几乎同一时期,舅舅开始频繁地去往非洲,参与援助非洲的水利工程建设,而舅舅所去的国家,也大多作为之前的法属殖民地。或许是由于舅舅在非洲时每天发在社交网络的那些照片,又或许是因为我在法国时不断被现实所提示出的那些历史; 或今或古,或远或近,我遭遇了非洲。一方面,我试图理解“别人的非洲”,例如舅舅作为一个连家乡的小城都不常走出的人,如何在到达非洲时去感受这样一个差异巨大的文明?或者说,在宏大的中非共同体背下,一个面对具体工作,具体人群的中国水利工程师又是如何定位自身?另一方面,我试图理解“自己的非洲”,那些发生在我身体里的异质经验,那些关于“开化”或“改造”的经历。

首先第一件作品我们看到的是由我自己化妆而成的这张黑人头像,并且今天如果大家在社交平台搜索“蒲英玮”可能大部分出现的依然是这个头像。缘起是在2017年,在我完成“游牧小说”的项目之后,同时也是第一次大量展示殖民时期图像以及黑人形象,这在当时并不主流。而有些国外策展人则会质疑说为什么一个中国艺术家会展示黑人,这个在名义上不属于他的表达范畴的命题。但是,我意识到这种思维背后其实存在一种暴力性预设,也就是说每个群体只有权力表达在通识范围内属于这个群体的事情,而对于其他感同身受的事情则无权表达?我觉得并不应该是这样,所以我就做了这样一张作品,并正式作为我艺术家的个人肖像,去尝试挑战一下是否可以虚构一个更加多元并复杂的身份状态、这个身份状态是一种叙事的基底。而在做出了这个肖像以后,我还陆续完成了一些与对喀麦隆艺术家Barthélémy Toguo的写作,或是与海地艺术家Manuel Mathieu的访谈,而有人只看到这个黑人头像会觉得“哦,这是顺理成章的,这属于他的身份”。我觉得这就是观念产生的瞬间。另一个有趣的事情是,这件头像在完成之初,并没有带来很大的争议,即使是在我发过的黑人朋友那里,而随着整个时间范围内对中国一带一路政策的讨伐,以及2018年春晚“中国人扮演黑人、黑人扮演猴子”的丑闻之后,这张头像便变得受争议。也就是说,我认为有价值的地方时,一件作品会随着外部世界的变革而发生变化。

接下来的一系列作品是我从2015年创作至今的系列《游牧小说》,我购买了很多生产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殖民时期空明信片,为他们贴上新的游资,然后伴随着每次我从法国回到中国,从中国去往法国的时候,寄给我自己。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就像一种自传性的物品一样,在经历并且记录着我自己的位移。我特别想向大家介绍这一组明信片,正面描述的是修女在非洲传教,而背面写着的是我自己的教育经历,他写道:


“一种教育,在接受它之前,我从想过它可以真正改变什么,但随着时间一年一年地过去,我感觉我内心深处的某些东西已经被这种教育所彻底地改变了,最令人不安的是,正是这种教育本身让我意识到了这一点,我开始被我所接受的一切所塑造,不仅仅是想法,同时原来的记忆也在被我翻回头去一点一点地修改,因为现在的这具身体已经不能与过去的记忆共存了,但文明就是这样一种东西,像药一样,救人的同时也在摧毁着身体,让身体对他产生依赖,我并不完全明白我的处境甚至完全不明白,但可以确定的是,这注定是一条不归的路。”


有时候我会觉得,今天我们的留学经历就像是与殖民时代有某种相似,我们都是去一个特定的地方,习得一套本不属于我们自身的思维经验。而最终我们被这种思维所供养,同时也被它所改造。这种暧昧关系比较贴近于我自己的真实感受。另外一个小插曲是,这件作品最终被收录在了一个法国的艺术杂志中,而杂志的主题便是纪念一位教育家,蒙台梭利。

既然开始关注明信片,也自然开始关注邮票。并且逐渐发现邮票其实也是一个丰富的图像世界。比如这张出品于1949年,为纪念万国邮政联盟成立75周年,法国邀请本土画家塞雷为其绘制了这枚邮票。画面描绘了当时的一个典型主题:世界性。其中包括了"五种人",一架飞机以及一个地球仪,它们共同象征着法兰西邮政系统在世界范围内的覆盖。画面中所有人都身着土著服饰,包括亚洲女孩,波利尼西亚女孩,非洲战士,以及来自北非和拉美的原住民。而那艘飞机则是洛克希德之星,一架二战时期的 轰炸机,而后被改造为一艘高速民航客机。在这张看似"描述世界"的邮票中,白人缺席了,取而代之的则是象征着文明,并凌驾于人群的飞机;我们,甚至只能看到它的底部;而飞机的血腥历史似乎也被遗忘地恰如其分。同样的视角也出现在这些法国所生产的阿尔及利亚邮票之中。在今天,如果我们承认美洲大陆并不是哥伦布的“发现”。同时,不论观察任何一个国家的世界地图,它们都无一例外地将自己的国家置于世界的中心。我们就应该察觉到,地理,是某种目光,也是某种言说。

这张图片来自我舅舅2012年第一次去中非共和国援建的时候所拍摄的他所负责施工的农场灌溉项目“姆波科农场”。首先我很好奇为什么伫立在中非共和国土地上的这块指示牌会以中文与英文写就,而这两种语言指向的潜在观众又是谁?另外还令我感兴趣的是在图像的上方,由中国国旗与中非共和国的国旗共同拼接而成了一面新的旗帜,以及“姆波科农场”这几个字呈现出一种怪异的间架结构,似乎绘制这几个字的人并不理解真正中文的偏旁部首。我认为这种中文的“夹生感”也非常准确的映射了今天中国与非洲的诸多交流中潜在的状态,两者似乎还没有真正的相互理解和认同。



“蒲英玮的最新项目《写真伦理:中非影集》意在探讨“摄影的’私性’如何被扩充与延伸,并尝试运用’私摄影’作为思辨的方法去解码隐藏在摄影背后的那些关乎政治、历史、伦理的牵涉”。对于非洲的关注最初源于蒲英玮在法国的求学经历、也源自他的一位亲属近期参与中国援建中非水利工程的经历则给他提供了一个切身的观察视角。蒲英玮将这一宏大议题的具体焦点放在近几年持续发酵的中非议题上。后殖民视域下法国的知识界和艺术界对于非洲殖民史、图像政治和种族问题的反思给他提供了宏观的问题视野。”

——策展人 于渺



《写真伦理:中非影集》同时聚焦了三位不同身份背景的中国人,他们依照不同目的,分别拍摄了他们所看到的非洲不同地区的不同影像。他们分别是:援建非洲的水利工程师李桂平、新闻记者李亚楠、与经营着一家亚非拉主题商店的淘宝店主Megan。《写真伦理:中非影集》对这三位人物以及他们所拍摄的照片进行采访、翻拍、与影像拍摄,试图将“中非命题”中的宏大叙事经由这三个个案与“私摄影”的视角传递出来。同时,展览也会直接选取三位人物的个人(素人)摄影,进行着色处理成巨幅照片。而“着色摄影”的动作本身也隐喻着殖民地摄影的典型美学。展出作品围绕“着色摄影”与“私摄影”两个摄影史媒介概念所展开,并对其进行了意识形态化的观念性处理。展览同时回顾了艺术家近几年往返于中法之间,并持续创作至今的“游牧小说”系列明信片作品。并在展览的影像中发布了艺术家与3D团队以其个人形象为模版所开发的虚拟形象“TA”。


——《写真伦理:中非影集》


接下来向大家介绍的是我正在进行中的项目“水坝剧场”,这个项目更加聚焦了我舅舅-李桂平,一名工作于山西的水利设计院的工程师,在非洲亲自参与勘探、评估、修建的水坝:Karimenu2期大坝。也是围绕中国在非洲的基础建设而展开的研究性项目。作品计划通过对Karimenu2期大坝的整个审批到实施过程的了解,并结合可以接触到的尽可能多的相同、相关项目的资料。首要目的是尽可能地呈现其中多方立场对待中国主持修建基础建设修建的不同态度,以及不同人群所受到的影响。其中涉及到了除了大背景下的两国邦交,一带一路政策以外,更多具体的事件则体现在:由于工程修建而要搬离家园的原住民、项目施工团队常驻非洲的中国人、促成此类项目的中间人等等不同的人群,他们的生活又由于这类项目而产生了哪些变化。以及现代化工程的修建,这种文明与科技的模式又在当地的生态/文化中扮演着什么样的位置?这个项目将结合建筑、影像与绘画等多种媒介。呈现一个综合的剧场形态。


关于艺术家


蒲英玮,1989年出生,现工作、生活于里昂和北京。2013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获学士学位;2018年毕业于里昂国立高等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并获得评委会最高嘉奖。蒲英玮的工作以对现实境况的私人体察为路径所展开,他认为个体的经验与记忆是世界存在的诚恳证词。通过展览、写作、出版、讲演等不同形式的实践,艺术家进行着对政治历史文本的个人化重访与戏仿,并将这些跨越了种族、国家、语言、殖民等宏大命题的叙述悉数降落在其非虚构的个人史写作上。近期的个展/个人项目包括:写“真伦理:中非影集”,“集美·阿尔勒发现奖”提名展,厦门(2020);“时间,历史,我们”,蜂巢当代艺术中心,北京(2020);“双重帝国”,新中法学院,里昂(2018),“宛若真实”,GalerieSator画廊,巴黎(2018),“蒲英玮与吉姆·汤普森建筑事务所”,J: GALLERY,上海(2017);“游牧小说”,蜂巢当代艺术中心,北京(2017);近期的群展包括:“恋舞神曲”,泰康空间,北京(2018),“登陆舒适区?”, 泰康空间-日光亭项目,北京(2018),“疆域-地缘的拓扑”,OCAT上海馆/OCAT研究中心,上海/北京(2017-2018);“小说艺术”,OCAT深圳馆,深圳(2018);“全球定位”,乔空间&油罐艺术中心项目空间,上海(2017);“教学相长-第三届实验艺术文献展”,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2017)。他曾获得约翰·莫尔绘画奖(2012),入围华宇青年奖(2018),影片《访谈录》入选法国卡昂Si Cinéma电影节(2018)。同时,蒲英玮把自身所切身经历的中西方游牧与全球化浪潮视为一种当代性流亡,其作品也试图描述中国本土境况在与其他文化语境的相遇中互为参照并且相互阐明的关系。2016年,当“后真相”成为年度词语后蒲英玮开始虚构写作,其文章《帝国遗产——论〈踱步:七十年的走过〉与其缄默》获得IAAC国际艺术评论奖二等奖(2019)。他认为母语写作与翻译工作是处于“他者”位置的身份构建与语境生产行为,而这种生产则朝向着一种脱离了既定意识形态窠臼的,一种可能的新身份的到来。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