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地的孤儿
发起人:陆小果  回复数:0   浏览数:941   最后更新:2020/12/09 11:15:38 by 陆小果
[楼主] 毛边本 2020-12-09 11:15:38

来源:空白艺论KONGBAI  钱梦妮



和梦妮聊天,我能够感受到她是一个极为认真的人,这也许和她多年的文化记者经历有关,也可能是性格使然。认真两字虽然说起来容易,但是要真正落实到每一个项目,每一场展览,每一篇文字上,并不轻松。而这其实是每一个艺术从业者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常有人说,艺术行业的门槛太低,要我说,门槛低点没事,关键还是态度问题,不管是机构内也好,机构外也罢,抱着混江湖的想法或打酱油的心态做事,终究不能长久。在这次对话中,梦妮有一句话我特别赞同,“自己坚持不生产垃圾,或者不成为垃圾生产的帮凶”,以此共勉吧~


问:旷之
答:钱梦妮


旷:聊一最近的写作状态吧~


钱:最近到处看展、聊天,回来写稿。我之前比较熟悉以大众媒体视角去写艺术家和展览,采访也会从非专业的切口进入,文字尽量避免繁复。近半年尝试在艺术媒体上发表一些文章,也多半是访谈、现场观察或者对展览的稀释解读。所以对于艺术评论文字,我还处于摸索练习的状态。当然其他的诸如媒体访谈稿、豆瓣读书笔记、日记随笔这些都持续在做。

旷:从事写作的动力是什么?你之前从事过很多年的文化记者工作,后来转型成为机构从业者,这种身份的变化给你的写作带来了哪些变化?

钱:其实“写作”这个字眼就像“策展人”一样是分量很重的词,我之前是以新闻写作为生,更多地像是观点事件的搬运工:把外界看来不是那么容易理解消化的东西透过采访、查资料、简单研究重新整理编排,以文字形式输出。因为大部分都是文化选题,新闻属性偏弱,反之需要大量专业领域的认知积累,久而久之就会意识到我已经半只脚跨进了行业里。动力主要来自于采访和聊天这个环节,我实在是喜欢与内容生产者们面对面谈论他们自己也享受其中并且全情投入的东西。而写作是这个环节的必要产出过程。

而艺术写作吸引我的地方其实是再创造:与新闻记者相比,展评作者的个体主观视角介入程度要深得多。当代艺术本身也更为庞杂、先锋,需要我调动所有的感官去接受、分辨,选择自己最有共鸣、最能感受的部分去阐述。实际上还有反向的:捕捉自己最不能理解、最没有共鸣的部分去批评。当然后者需要更加谨慎输出。而这种写作有助于我把握那些流动的不确定的真实。

旷:身为一个前机构从业者,你觉得内容生产对于机构而言意味着什么?

钱:内容生产是艺术机构存在的全部意义:包括展览、公教活动、出版、自媒体。这几个方面我在最近两年的机构工作中全部都负责或深入参与过,充分认同它们对于机构的重要性。

旷:这部分能展开聊一聊吗?在我看来机构的内容生产某种程度上算是PR了,但可能更侧重围绕展览本身而展开,展览既是内容生产的一种形式,同时也是事件,最终打造的仍然是机构自身的IP。从这个角度来看,内容从策划之初,就应该带有比较明确的方向性,要服务于机构的定位和调性,这是否在一定程度上对内容本身构成了限制?

钱:其实理想状态下,美术馆的品牌效应是通过持续不断产出稳定水准、稳定方向内容来打造的,这些基于美术馆馆藏、创立团队的取向、现任馆长的兴趣方向和资源。展览、活动、出版物等内容生产工作都在这个范围里进行,也就自然带有明确的方向性和定位、调性。这里的限制就是一切内容产出本身带有的自然属性,为什么会是问题?

旷:我只是比较好奇机构从业者怎么看待自身的内容生产,就像你说的,机构本身的各种因素构成了种种限制,比如馆藏和现任馆长的兴趣,这意味着在内容生产的过程中存在着某种权力关系,比如谁主导了团队的方向,团队内部的沟通机制,以及合作中的各种摩擦、妥协,而这些最终都会影响内容的呈现和品质。然而,似乎并不能以“限制”为由来回避自身的问题吧,对于外界的批判性声音也不能视而不见吧?

钱:机构比较容易自带冗余,那些冗余工作和由于种种庞杂缘由导致的迷惑实践可能是外界批判的主要来源吧。虽然“外界”可能也就是不明就里的大众或揣着明白装糊涂的从业者。当然最好这个问题还是可以就事论事,不然一切问题都会归因到那个不可言说的地方,一了百了。

老实说你这些观察其实都是对的,可是问题就在那里,总觉得我们能做的应该不仅仅是指出问题。我能跟你说出一大堆问题,但是抱怨和批评谁都会,关键还是看自己怎么选择怎么做事。说白了其实就是自己坚持不生产垃圾……或者不成为垃圾生产的帮凶……

我之前是对中间美术馆抱着很大认同期待去工作的,两年里面也的确收获不少东西,尤其是卢馆长对于思想文学社会学领域的探索合作,其实都会成为当代艺术的养料。直到现在我也蛮认同~

旷:我本人很认同卢老师和“中间”的实践和工作,尤其是出版这块做得很好,但我还是忍不住要吐槽一下“中间”的位置,太偏了哈哈哈。其实,对于“外界”来说,能做的可能只有指出一些问题,真正要改变现状还是机构自身,他们如何反思自己的定位和工作。同样,如果说艺术批评存在“危机”的话,该反思的还是写作者自身。

钱:我非常厌倦“危机”和“反思”这样的词语,表态实际一无是处,重点是盖子下面的作为。另外,中文语境里似乎也并没有字面意义上的“批评”,这是我个人非常渴望读到的那种文字,请有理有据地告诉我“这个展览哪里不好、怎么不好”,或者“这个展览可圈可点,其他有些平庸之处或败笔,分别都是XXX”。重点是有理有据,而不要谩骂。其实就我平时跟大家的聊天相处感觉,很多人都具备这样的能力,但都不太愿意抛头露面做坏人。当然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烂的太多了,绝大多数根本不值得花力气批评。关于当下的艺术写作现状,我以一个练习者视角看,至少有不少作者和编辑在不断贡献自己的智识和劳动,是不是认真写就的文字只要稍微读一下就看出来了。

旷:除了认真,还有哪些品质是你看重的?

钱:少攀附引用。多一篇真挚的文章就会让世界少一篇敷衍了事或扭捏做作的文章。

旷:最后,推荐一两个你最喜欢的写作者吧,或者你喜欢的艺术批评文章/著作

钱:我最近刚读完毛姆的短篇集,能轻松搭建出人间荒诞事的文笔实际上也跟写作本身无关了吧!另外还有这两年一直在读的学者孙歌,推荐她所有的书。请观看一位思想史学者如何使用简单文字描绘缜密逻辑思路。关于艺术类的书我近期读了美国艺术批评家约翰·拉塞尔(John Russell)写的《弗朗西斯·培根》特别喜欢,这是我心目中完美的艺术家传记,距离对象足够近、长期观察交往,又足够远、可以自由使用理论语言去编织阐释。


关于对话人


钱梦妮她曾任多年文化记者,在北京中间美术馆任职期间负责参与了展览研究、出版、公教活动、媒体关系等多项工作。她作为联合策展人参与策划群展“忍不住转身”、“林中空地:重访假杂志的实践”,作为助理策展人参与过多个大型展览。她长期关注当代艺术、建筑城市、文艺乡村建设、现场演出等领域,文章散见于《第一财经日报》、《碧山》、界面新闻、《信睿周报》、艺术论坛中文网等处。


旷之,“空白艺论”主编,一个被迫以文字为生的写作者。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