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Review 2020 年度“POWER100”榜单揭晓
发起人:号外号外  回复数:0   浏览数:1158   最后更新:2020/12/03 11:04:59 by 号外号外
[楼主] 展览预告 2020-12-03 11:04:59

以下文章来源于CEF实验影像中心


未来未来

——青年实验影像计划
艺 术 家 >
冯冰伊/马海蛟/沈蕊兰/唐潮/朱昶全
陈轴/胡伟/杨圆圆/林科/李明

策 展 人 > 杨福东

艺术总监 > 陈友桐   学术主持 > 鲁明军

项目执行 > 林奕珊   助理策展 > 李素超

线下首发(嘉宾专场)

2020.12.20 19:00-21:00

地 点 > 博悦汇影城(上海外滩店)

上海黄浦区枫泾路51号BFC外滩金融中心北区B1-B2

线 上 展 映

2021.01.20-

地 点 > 实验影像中心(CEF)公共展映厅


由实验影像中心发起主办,艺术家杨福东策划的 “未来未来——青年实验影像计划” 正式启动。


实验影像中心(Centre for Experimental Film, 简称CEF)致力于影像展映与交流。“未来未来”旨在调动更多青年艺术家参与到影像媒介的实践和相关问题的讨论中。它是一个孵化新生力量的实验场,也是一个面向未来集结各个学科、领域的中转站。


——CEF 实验影像中心


过去、现在和未来总是以某种方式连接在一起,对未来的想象、预判和质疑也是对过去的回溯和对当下的审视。时间是我们无法超越和驾驭的未知,因此未来这一抽象的时间概念注定成了人类永恒的议题。今年世界范围内发生的种种事件都在不断更新着我们未来的图景,对未来的持续探索也是思想和生命推陈出新的过程。那么,未来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存在?它是我们的未竟之事吗?对未来的讨论将趋向何方?


作为艺术的实践者,我们希冀通过推进关于未来的问题去启发和指引我们在艺术上的思考与行动。因此,对未来的设想促成了我们发起“未来未来——青年实验影像计划”。这一计划旨在聚焦新一代青年影像艺术家的创作和思考,以此为契机拓展实验影像的边界及其多种可能的未来。一方面,主题“未来未来”是对未来概念的进一步推进;另一方面,也对“未来”本身提出质疑和批判。这一原本隶属于时间线性的相对概念如今已被赋予了太多涵义。技术发展带来的方方面面的变革,包括艺术语言和艺术生产方式的改变、意识形态的转向、话语权的扩散等等问题,都更要求我们在讨论未来时、在未来还没有到来的状态之下时所应秉持的基于未来的态度。


围绕“未来未来”的思想蓝图,我们邀请了五位中国青年影像艺术家,并由他们再各自邀请一位艺术家以此进行独立创作并展示。这10位青年艺术家,他们可以是站在时间之外的观察者角色,观察、记录时间之流中未来可能的存在。项目将最终呈现出他们各自的创作或思考成果。在这里,我们探讨的未来不仅仅是艺术的未来、你我的未来,更是在立足于对过去及现在之存在的肯定和认知下,我们作为共同体的未来、未来的未来。


——杨福东


|参|展|艺|术|家|


冯冰伊,1991年出生于宁波,现工作生活于上海。2009年进入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2011年进入实验影像工作室。2013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并取得优秀毕业作品金奖荣誉。2015年毕业于英国伦敦艺术大学切尔西艺术学院纯艺术(Fine Art)专业并取得一等荣誉硕士(MA with Distinction)学位。冯冰伊擅长以介于录像艺术与电影之间的影像语言,作为表达媒介,用诗性的语言构建自我意识的叙事空间。关注从文本到图像的研究,通常以一段文本作为引子,在对其注解中找到逻辑的断裂口,进行改写和重组,将其内容置于一个空间中抽丝剥茧,混合独特的世界观进行再编织。注重空间、文本与叙事之间产生的不同可能性在对视觉语言的影响上。创作形式主要包括影像装置,摄影,动画等。她曾获2019年第十三届AAC艺术中国年度青年艺术家提名奖;2018年华宇青年奖提名;2012-2013学年林风眠奖学金;中国美术学院本科优秀毕业作品金奖。


她的近期个展包括:“She Walks in Beauty”,千高原艺术空间,成都,2020;“愚者黄金”,千高原艺术空间,成都,2018;“你一生的故事II”,剩余空间,武汉,2017;“冷事实”,千高原艺术空间,成都,2016。


她曾参加的部分群展有:“可善的陌生”,UnArt中心,上海,2019;“天涯芳草”,特拉华当代艺术馆,美国,2019;“你一生的故事I”,长征空间,北京,2016;“退浪”,赫尔辛基影像艺术节,芬兰,2015;“太平广记”,红砖美术馆,北京,2014;“PANDAMONIUM 又一次发声——来自上海的媒体艺术”,柏林,2014;等。

陈轴, 1987年生,本科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数码媒体工作室,2009年获学士学位,现生活工作于上海。陈轴的创作综合影像,绘画和写作,他认为我们用定义建造了世界这所监狱,而自由是定义生成之前的不确定态。艺术创作的使命正是通过揭示定义的荒唐性从而瓦解其所构建的牢笼。陈轴的创作围绕着囚禁和解放,一方面描述当代生活中的死亡属性,同时以幽默的方式拆解固有经验,释放世界本来的不确定态。


他的首部长篇电影《模仿生活》(2017)获得哥本哈根纪录片电影节新视野奖,韩国DMZ电影节亚洲视点奖,并入围61届伦敦电影节。作为艺术家他入选了ArtReviewFuture Greats 2018。


他的近期个展和个人项目包括:“镜子不久后将在世界上消失-第一章:镜子里的假象让我看不见镜子”,Cc基金会,上海,2020;“平静,7”,拾万空间,北京,2019; “蓝洞”,白立方,香港,2018;“考夫曼”,艾可画廊,上海,2014;“I’m not not not Chen Zhou”,魔金石画廊,北京,2013;“讨论”,站台中国,北京,2009。


他最近参与的群展包括:“终端”,北京X美术馆,2020;“Age of You”,多伦多当代艺术美术馆,2019; “Emerald City”,香港K11艺术中心,2018;“寒夜”,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2017;第二届亚洲录像艺术与电影论坛,首尔国立当代美术馆,2017;“我们之后”,上海K11美术馆,2017。

马海蛟,1990年生于河北,于2009至2016年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先后获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现工作、生活于北京。他长期关注生命中的“日常性”部分,并以此为基底追踪逻辑线索构成工作形态以及影像文本。于2018年入围三亚华宇青年奖以及第10届三影堂摄影奖,于2017年被提名“ART021×保时捷年度中国青年艺术家”。其作品由芝加哥大学斯马特美术馆,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ZARYA当代艺术中心(符拉迪沃斯托克)收藏。


他的近期个展和个人项目包括:“快乐区域II”,巴塞尔艺术博览会,艺术探新单元,香港,2019;“快乐区域”,TABULA RASA 画廊,北京,2018;“Message to the Future”,Canvas Contemporary Gallery, 阿姆斯特丹,2017。


他曾参加的部分群展有:“忍不住转身”,中间美术馆, 北京,2020;“ARRAY”,Baton画廊, 首尔,2019;“共生:诗与艺术的互文”,OCAT, 深圳,2019;“8102:与现实有关”,OCAT,上海,2018;“首届安仁双年展:今日之往昔”,成都,2017;“例外状态”;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北京,2017;“第11届上海双年展:何不再问”,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上海,2016。

胡伟,工作生活于北京,本科、研究生分别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和Dutch Art Institute (DAI)。他在创作中使用诸如电影、装置、绘画、摄影和现成品等多样媒介,试图在外部现实与“艺术叙述”之间建立起可思辨的联系。结合对个体特性以及社会现实的观察 , 他现阶段的创作一方面关注劳动(体力和脑力)和资本的权力关系 , 试图探讨技术与人的调解或不可协调的现象及其中的政治经济、道德关系 ; 另一方面他感兴趣个体在历史和记忆中的真实性和表演性 , 常用半虚构的方式表达某种对当下和未来的政治想象和批判。


他近期个人项目包括:“为公共集会的提案”,厦门集美阿尔勒发现奖提名展,厦门,2018; “父亲 :‘明天不要再去跟老板叫板 , 先想想他到底要什么。’”, 怀俄明计划 , 北京,2018;“没有可联系的 , 但所有都是相关的”,TJCHINA画廊,墨西哥,蒂华纳,2014


他曾参加的群展有 : “格物致知”,时代美术馆,广州,2020;“街角·广场·蒙太奇”,剩余空间,武汉,2019;“末路斜阳”,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上海,2019;“睡眠复仇 , 梦见生命”, Württembergischer Kunstverein,德国, 斯图加特,2019;“Array”,Gallery Baton,韩国,首尔,2019;“快乐的人们”,中间美术馆,北京,2019;“此地有狮”, 798 当代艺术中心,北京,2019;“挽歌:有关怀旧的五种欲望机制”,亚洲当代艺术空间,上海,2019; “挣扎、记忆、关联”亚洲文化殿堂,光州,韩国,2018 “游戏的终结”, 鸿坤美术馆 , 北京,2018;  “抵抗的涌现”泰康空间 , 北京,2016; “Collective Disorder / After Speaking” ,Greylight 计划 , 布鲁塞尔,2016,等。


他曾获得韩国艺美基金会“东亚艺术家扶持计划”奖项和集美阿尔勒提名,并曾在荷兰、韩国、马来西亚、葡萄牙、墨西哥做过艺术驻留项目。

沈蕊兰,1993年生于江苏苏州,工作生活于杭州。2011-2018在中国美术学院实验影像工作室、基本视觉研究所学习,并获得硕士学位。她关注偏远世界里的短暂事物和影像本体之间的关系,游魂式地穿梭在眼睛抵达事物所通过的视觉残留中,将影像与空间、文本结合,重构为一连串所见世界的碎片集合。她曾入围CineCina纽约华语电影节地平线计划实验影像单元(2020);西湖国际纪录片大会(IDF)“IDF学院”培育单元(2019),获北京国际短片联展“潮汐”华语短片竞赛单元潮汐奖(2018);罗中立奖学金入围奖(2018);中国美术学院崇丽艺术奖(2018);中国美术学院毕业创作暨林风眠创作奖“铜奖”(2015)。


她的近期展览/放映包括:CineCina纽约华语电影节地平线计划巡回展映,2020;江苏影像新浪潮作品联展,上海、无锡、杭州、南京,2020;“东方诗意黄山影像”,国家典籍博物馆,北京,2019;“无效兑换”,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杭州,2019;之江国际青年艺术周,象山公社,杭州,2019;北京国际短片联展,潮汐华语短片竞赛单元,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北京,2018;第二届“郎静山杯”中国新画意摄影双年展,淮安,2018 ;“无界动生”,三尚当代艺术馆,杭州,2017;“相对论-MTM25周年跨界艺术展”,MTM Art Space,北京,2016;“逸气旁出”,白马当代艺术中心,杭州,2016;“诗影重重”,2016“影像当代”艺术家邀请展,千岛湖,2016,等。

杨圆圆,1989年生于北京,是一名视觉艺术家与电影导演,她通过影像、摄影、艺术家书与表演等多种媒介叙事。曾获ART POWER年度艺术发现大奖(2019);亚洲文化协会奖助金(2017);新锐摄影奖提名(2016);华宇青年奖提名(2016);法国阿尔勒摄影节作者书奖(2015);Magenta基金会Flash Forward摄影奖(2013);三影堂特尼基金奖(2012),等等。


她的近期个展包括:“大连幻景”,AIKE,上海,中国,2019;“交错剧场”,华美艺术协会456画廊,纽约,美国,2018;“间隔地带“,Modern Art Base, 上海,中国,2018;“在视线交错之处,上篇“,C-空间,北京,中国,2016。


她曾参加的部分群展有:“华文码头:从唐人街到红色国际主义”,OCAT深圳,中国,2020;“佛系青年:冷漠与共”,歌德学院,北京,中国,2019;“非黑/非红/非黄/非女”,时代艺术中心,柏林,德国,2019;第三届北京国际摄影双年展 & 首届北镇国际摄影大展:混合的公共性与私密性,北京,中国,2018;“疆域:地缘的拓扑”,OCAT上海,上海,中国,2017;“游·历:华宇青年奖2016年度入围艺术家群展”,三亚艺术季,三亚,中国,2016;“Diversity of Modernity”, Fotogalerie, Wien, 维也纳,奥地利,2016;等。

2018年,她在纽约的Art in General与UnionDocs进行驻地。2019年,她的处女短片电影《相爱的柯比与史蒂芬》入围多部国际电影节包括美国亚特兰大电影节、卡姆登国际电影节、亚美国际电影节、台湾国际女性影展等。目前,她的第一部长片《女人世界》正在后期制作中。

唐潮,1990年生于湖南,2014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实验影像工作室,现工作生活于上海。他的工作本质有像在实践写作中一种深思之轻的建议,比如把剧本提炼成一句话:“身处现代岛屿的困境,一个自我放逐的乐园。” 到最近:“几种心旷神怡的点状覆盖一连串孱弱的呼声。” 你可以集中在这句话的语气、节奏,换成摄像机的话,就是聚焦在晃动、光线还有景别。话的内容不是最重要的,有时候轻声细语、结巴,或颠三倒四。当然他偶尔也用图片、行为、装置或戏剧来说出,甚至是键盘上敲击几个字母。唐潮擅长在特定的地方摁下空格,连续摁住几秒               也可以。他总是试图在每段平铺直叙的空白处释放一些言外之意。


他的近年个展包括:“从匮乏变成轻” (Vanguard画廊,上海,2017); 集美·阿尔勒发现奖提名(厦门,2016)。


他曾参加的部分群展有:“游戏社会:狼、猞猁和蚁群” (现代汽车文化中心,北京,2020);“自由联接” (OCAT x KADIST,OCAT上海馆,上海,2020);“在半个迷宫中”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杭州,2019);“海面之下是火山”  ( 博而励实验平台,北京,2019 );“马照跑,舞照跳” (时代美术馆,广州,2019)、“剩余的时间-房间6号” (歌德学院灰盒子空间,北京,2018)、“当媒介成为日常” ( 星汇当代美术馆,重庆,2018 )、“Pity Party” ( SleepCenter,纽约,2018)、“Asia Now” ( Hoche大道9号,巴黎,2017 );“一幅不包含乌托邦的世界地图甚至都不值一瞥” (北京公社,北京,2017)、“LOOP Barcelona” (巴塞罗那,2017);“抵抗的涌现” (泰康空间,北京,2016)、“展览的噩梦(下) ”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上海,2015)等。

林科,1984年生于浙江,2008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新媒体系,现工作生活于上海。从2010年开始, 林科将自己变成自己的实验对象,投身于计算机时代的行为艺术之中。林科将笔记本电脑作为其艺术工作室,从计算机软件和互联网中提取素材作为其艺术作品的素材与形式。日常互联网的探索和对应用软件的操作催生出他的艺术创作和自画像。他使用屏幕截图和 屏幕录制软件记录操作行为和概念图像。他主要的作品形式为装置、图像、声音、文字、视频和电脑绘画。在他的作品中,林科以非常规的方式使用电脑软件,在软件原本设计的意图之外寻找新的功能,从而使的语言从基本的交流功能中得以解放而获得诗性。如果诗歌表达了语言的乐趣,那么林科的作品则呈现了软件用户图像界面的愉悦。林科的创作实践为他赢得了2014年OCAT-皮埃尔·于贝尔奖与2015第九届AAC艺术中国年度青年艺术家大奖。他的作品亦被广泛收藏, 香港M+视觉文化博物馆,北京新世纪基金会,及K11美术馆馆藏。林科同时也是艺术团体“双飞艺术中心”的创始成员。


他的近年个展包括:“悬浮诗集”,Riverside,杭州,2020;“维度的边界”,浙江美术馆,杭州,2020;“天空绘画”,Bank,上海,2019;“Like Me”,Bank,上海,2016;“L in K” , 杨画廊, 北京, 2014。


他曾参加的部分群展有:“非物质 / 再物质:计算机艺术简史”,UCCA,北京,2020;“自由联接—2020 OCAT X KADIST 青年媒体艺术家展览”,OCAT上海馆,上海,2020;“张培力和耿建翌的学生们”,西岸艺术中心,上海,2019;“Chinternet Ugly”,曼切斯特华人艺术中心,曼切斯特,英国,2019;第六届广州三年展,广东美术馆,广州,2018;克利夫兰三年展,克利夫兰当代艺术博物馆,克利夫兰,美国,2018;“疆域——地缘的拓扑”,OCAT上海馆,上海,2017;“复相·叠影——广州影像三年展”,广州,2017;“第11届上海双年展—何不再问”,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上海,2016;“GLOBALE: New Sensorium”, ZKM媒体艺术中心,卡尔斯鲁尔,德国,2016,等。

朱昶全,1989年出⽣于⼭东,2014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现⽣活⼯作于杭州和上海。朱昶全从分析⼈的⽇常⽣活来介⼊艺术活动。他想通过分析影响⼈的⽇常⾏为中种种潜在因素来揭⽰当下⽇常⽣活的规律,他认为影像的效⼒并⾮源于⾃⾝承载的意义,⽽是缘于它们的潜在⼒量,能够释放观者⾃⾝积累的经验,并能在这巨⼤的社会机器运作之中更加⾃觉。朱昶全认为,事情的发展绝⾮单线性的,“全因素叙事”是艺术家对影像创作的理解,把影像与空间中的⽇常物品通过戏剧、动画、装置、 绘画等各种形态⽣成新的叙事关系。曾获2017年华宇⻘年奖“特别奖”,2014 年林⻛眠创作⾦奖,2013年第十届全球华语⼤学⽣影视奖“最佳动画奖”。


他的近年个展包括:“朱昶全,⼀个动作的历史”,尤伦斯&美⾼梅,澳⻔,2019;“⼀个动作的历史”,OCAT,上海,2018;“有头⽆脑”,Vanguard 画廊,上海,2016。


他曾参加的部分群展有:三亚艺术季“共同⻛景”,三亚,2017;“例外状态”,尤伦斯,北京,2017;“复象之肝”,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2016;“奥伯豪森国际短⽚电影节”,奥伯豪森,德国,2015;“失意者的回忆录”,巴黎,法国,2014;“⼤地备忘录”,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上海,2014,等。

李明, 1986年出生于湖南沅江,2008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现在居住并工作于杭州。曾荣获2017年“HUGO BOSS亚洲新锐艺术家大奖”、2008年“皮埃尔•于贝尔创作提名奖大奖”。


他的近期个展包括:“1703”,天线空间,上海,2018;“烟士披里纯”,和维画廊,杭州,2017;“MEIWE”,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2015;“中介”,天线空间,上海,2014。


他曾参加的部分群展有:“一沙艺世界:探索社会几何形态”,三亚亚特兰蒂斯,海南,2018;中国HUGO BOSS亚洲新锐艺术家大奖,上海外滩美术馆,上海,2017;“无行不作”,瑞士伊韦尔冬当代艺术中心,2016;“为什么表演?”,上海明当代美术馆,2016;“转向:2000后中国当代艺术趋势”,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2016;“混杂的世界,议论中的大多数”,釜山双年展,2016;“教程——中国移动影像用户指南”,意大利皮诺·帕斯卡里博物馆,2016;“我们——一个关于中国当代艺术家的力量”,上海chi K11美术馆,2016;釜山双年展,2016;“必要元素——中国移动影像”,伊斯坦布尔博鲁桑当代艺术中心,2015;第八届深圳雕塑双年展,2014;“又一次发声——来自上海的媒体艺术”, 柏林MOMENTUM,2014;“流行树与镜”,纽约国际艺术工作室与策展项目(ISCP),2014;“中华廿十八人:鲁贝尔家族收藏”,迈阿密鲁贝尔家族收藏博物馆,2014;“ON | OFF——中国年轻艺术家的观念与实践”,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2013。


|策|展|人|

杨福东,1971年生于北京。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当代艺术家之一,杨福东从九十年代末起就开始从事影像作品的创作。无论是摄影、电影还是装置,均以多重的文化透视、交错的时空体验形成独特的文化视觉诠释。他的作品具有明显的多重透视特征,其作品探讨着神话、个人记忆和生活体验中身份的结构和形式,每件作品都是一次戏剧化的生存经历,一次挑战。曾参加德国卡塞尔文献展、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法国里昂双年展、上海双年展、亚太当代艺术三年展等多个重要的国际当代艺术大展。


|项|目|执|行|

林奕珊 | EYSON


设计师,CEF 实验影像中心运营经理,担任多个展览与项目的执行负责人。

|助|理|策|展|

李素超,毕业于英国格拉斯哥大学,获艺术史硕士学位,现工作生活于上海,是一名独立艺术评论人、写作者和译者。她的写作,包括评论文章、访谈及论文发表于ARTFORUM中文网、《艺术界LEAP》《典藏》《艺术新闻》《芭莎艺术》、Ocula、艺术碎片等艺术媒体平台。2019年获第六届国际艺术评论奖(IAAC)二等奖。她也为艺术机构和活动担任翻译。2017年被委派为第11届AAC艺术中国评审翻译。她的工作围绕广泛的与当代艺术和文化相关的议题。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