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形容/倪昆 暨2021青年艺术家个人项目招募
发起人:服务员  回复数:0   浏览数:1066   最后更新:2020/12/01 14:28:19 by 服务员
[楼主] 不举手不发言 2020-12-01 14:28:19

来源:台北市立美术馆


2020台北双年展开幕



由 台北市立美术馆(北美馆)主办的第12届台北双年展,将于2020年11月21日至2021年3月14日展出。 本届双年展 获 中国信托文教基金会主力赞助及瑞士 卢玛 基金会 LUMA Foundation 赞助,由法国哲学家布鲁诺 · 拉图( Bruno Latour 与法国独立策展人马汀 · 圭纳( Martin Guinard 共同策展, 呈献来自27个国家和地区共57位参与者及团队的强劲阵容;并特别邀请台湾独立策展人 林怡华( Eva Lin 策划公众计划。


本届双年展主题为「你我不住在同一星球上」( You and I Don't Live on the Same Planet )),企图以星球的角度审视人们价值之间的差异及其所带来的影响,并对当前持续紧张的地缘政治局势和日益恶化的生态危机提出诘问。 拉图和圭纳 指出 :「 人们对如何让世界保持宜居的分歧日益扩大,这不仅因为彼此政治意见相左,更关键的原因在于我们对地球现况的认知似乎毫无共识。 甚至有些人直到今天还认为世界是平的! 人们仿佛各自立足于拥有不同特性和负载力的星球上,造成个人在感受、移动,以及预测未来时的歧异。」


本届双年展 将美术馆视为一个 模拟天体运动的 「星象厅」, 受邀的艺术家、行动者和科学家将探索不同「星球」 之间的引力。 每个星球都体现了不仅在外观且在物质上都相异的世界:无视星球极限而坚持实行现代化的「全球化星球」 Planet GLOBALIZATION )); 感到被全球化背叛而意图筑墙与外界隔绝的「维安星球 」 Planet SECURITY 少数特权人士想在火星定居以避开世界末日的「脱逃星球」 (Planet ESCAPE ESCAPE);无法负担昂贵星际旅行转而安身于形上学信念中、探讨存有本质的「另类重力星球」 Planet with ALTERNATIVE GR**ITY GR**ITY); 以及关心气候变迁并试图调和 经济繁荣 与 星球 负载 之间平衡 的「实地星球」Planet TERRESTRIAL 。


墨西哥原住民艺术家费南多·帕马(Fernando Palma)的机械兽装置将为展览揭开序幕,在大厅中穿梭移动,诱使观者面对这些由电子材料与现成物所组成,在电力引动下呈现旺盛生命力的纳瓦文化(Nahuas,墨西哥最大的原住民族群)塑像,体现纳瓦人的传统观点:当体认到万事万物皆为具自我意识的个体, 人类便能与周遭环境建立互惠共生的关系。「全球化星球」由现代化梦想塑造而成,尽管这个世界气候变化与不平等日益加剧,仍然持续吸引着人们。 法国艺术家法兰克·列布维奇(Franck Leibovici)及法律分析师朱利安·塞胡西(Julien Seroussi)的作品《穆遵古》(muzungu)探究有关国际司法的问题。他们以海牙国际刑事法院仲裁的一宗案件为研究标的,藉档案陈列装置展现法院从业人员的实验方法学。 本计划特别招募导览员作为现场中介者,引导观众重整证据资料、通过图像创造出新的叙事,从而由其观点对该該案例产生新的论述。


「全球化星球」 对那些感到被现行经济体系背叛的人来说似乎不太具有吸引力,他们反而认为应该于「维安星球」 上躲在国家的高墙后方以求自保。 星球的出现源自于如唐纳· 川普(Donald Trump)前首席策略长史蒂夫·班农(Steve Bannon)这样的人物,他们在众多纪录片中操纵部分群众的恐惧,让那些希望建立共享世界的人们之间产生分裂。尤拿斯 · 史塔( Jonas Staal)透过系统性地剖析美国极右翼党派的宣传机制,回顾了班农执导的影像作品。 在台湾,「维安 」 的概念也是一个不断被审视和讨论的热议题。 艺术家秦政德与其协作者以士林及北投的军事和历史背景为根据,作品《在冷战里生火》由台湾冷战时期地下防空洞及防御设施相关的各种装置和文物排列组合而成,谈论当时国家如何进行监控、维持党国政权。


「脱逃星球」 探索少数特权人士的渴望,他们想要离开地球、殖民火星,或者深入地下建造碉堡以避开气候变迁的影响。 荷兰艺术家范柯·荷瑞古拉芬(Femke Herregr**en)以作品《腐败的空气──第六幕》Corrupted Air Act VI VI)邀请我们进入一个生存主义者的地下碉堡,一个假想在发生灾难时可供躲避的「安全 屋 」 (透过追踪有关巨灾债券、人类死亡率和生态灭绝的统计数据,艺术家产出可视化数据、地景浮雕、声音和影像,为末代人类的未来提出预言与想象。


「实地星球」 无止尽地在地球负载界限内寻找实现人类文明繁荣的方法。 台湾中部太鲁阁峡谷因地震、山崩、侵蚀、风化等地理动力格外活跃而设有地质观测站,艺术家张永达转化他在当地田野调查的经验,以装置作品探索地球临界区,亦即岩石、空气和动植物相互作用,创造生命存活条件的地球表层。 部分设备的灵感来自一套仿真侵蚀机制的科学仪器,从而创造出一个塑造「微观地景」的工厂。 由史帝芬·维列 波特罗(Stephane Verlet-Bottéroottéro)、萧丽虹 及蔡明君共同制作的计划《储回大地的艺术》将系统地量绘2020台北双年展对生态所造成的影响,尝试从二氧化碳排放量 的角度理解展览的物质性存在。 此次行动本着一种集体共识——文化机构必须有所转化,以多样生物共荣与基进永续为发展方向。 自今年起,北美馆将与台北市政府工务局大地工程处进行为期数年的合作计划,在台北进行大范围的多样生态林地保育工作。


由亚梅定 · 肯内 Hamedine Kane )、史帝芬 · 维列 波特罗( Stéphane V Verlet-Bottéro 及 纳塔莉 · 姆什玛Nathalie Muchamad 与 欧利 Olivia Anani 和 莫奴( Lou Mo 共同创作的《变异 派 学校》 (The School of MutantsMutants)探讨非洲大陆未来的种种表征,聚焦非洲后独立时代的建筑和塞内加尔的政治乌托邦 理想 。受 90 年代台湾与西非一项未完成的跨国合作计划启发,这件作品包括文献资料 、三频道录像, 以及由现成媒体和政治谈话剪辑而成 ,交杂台湾和塞内加尔方言的声音 片段 。


「另类重力星球」表明,如果我们同时生活在不同的星球上,则必须适应这种奇特的地缘政治模式,来感受星球间的纵横捭阖。 隽·巴尔达扎(June Balthazard)与皮耶·保兹(Pierre Pauze)的全新图像设备作品《Mass(质量/弥撒)》,通过现实中两位知名物理学家的对话,探索当代物理学有关世界物质性的辩论:空间对于部分人而言是虚空的;然对另一部分人而言虚空并不存在, 空间中实则充斥着不可见物质,而它可能是连接宇宙万物的纽带。 双年展将以拉图的剧场式讲座影片《颠动地球》(Moving Earths)作为结尾,探讨两种对于运动中的地球所持观点的相似之处:伽利略大约在1610年的观点,以及詹姆斯· 洛夫洛克(James Lovelock)从盖娅假说中推衍出的当代见解:地球做为一个生命与环境相互回馈与调控的体系,会受人类行为影响而产生反应。


双年展期间将举办一系列响应展览时空脉络并从在地出发的公众计划,代表不同星球之间碰撞 的时刻 。公众计画 以 「协商剧场」 为开端 即 本届双年展在「政治协商的合纵连横」概念之下的实践呈现。 台湾科技与社会研究学会的学者及五所大学的学生 ,藉由争议中利害关系的角色扮演及代言,如:说客、法官、非政府组织、地方政治家等,以 情境模拟讨论 气候 变迁觉察 、核废料处理、 塑化剂究责 、 离岸风电建置争议 以及 助孕 科技等 台湾 当下 社会议题。 本计划企图建立一种教育方法学,让分持不同意见且反对彼此的人们得以有机会共聚一堂,进行协商并寻求可能解方。 「罗盘工作坊」引导参与者重新定位自己,探索与他者的依附关系,并于日常生活中寻求转圜余地、具体实行改变。 「通往世界的兽径」 为 由猎人、海洋学家和人类学家领队的三日徒步工作营,跨学科团队 将 带领参与者运用身体的感知穿越地图边界的土地,并共同构想出一条新的路径。


由奎郭利·卡斯特拉(Grégory Castéra)和艾利卡·博森(Erika Balsom)策划的影片放映计划将于双年展期间,分阶段播映18部影片。 以《滨线运动》(Shoreline Movements)为题,放映计划探讨陆地和水交界之地,既指涉不断过渡的物质环境,也是对于世俗生存之不确定和冲突的挑衅隐喻。 此计划本身并非「星球」,然而它聚焦一系列与双年展主题产生共鸣的议题,探索一群似乎不再分享共同世界的人们,如何同时渴求找到与他人互动的方式,以避免社会更趋堕落。


台北市立美术馆馆长林平表示: 「在疫情重创全球之余,我们意识到人类所能掌控的事物极其稀少,亦不再有权利去忽视世界上正在发生的事情。 台北双年展虽顺利开幕,然而它不应该只被视为一个事件,而应是一个促使大众逼视人类现实和生存处境的契机。 」


双年展开幕当日将举行空气漫游者移动展演,以及为期半天的论坛,汇聚国际及本地知名策展人、艺术家及学者就本届主题发表观点。 儿童艺术教育中心则是首度推出环绕台北双年展的卫星计划,将于12月呈献「第11号卫星—它它星球」。


视频链接影片連結: https://youtu·be/9iqmOitCeIk


布鲁诺· 拉图(Bruno Latour)

1947年生于法国博讷(Beaune)。 现为巴黎政治学院(Sciences Po Paris)政治艺术学程(the Program in Political Arts, SPEAP)及媒体实验室(Médialab)荣誉教授。 自2018年1月至今常驻德国卡斯鲁尔(Karlsruhe),分别于ZKM媒体艺术中心(Zentrum für Kunst und Media, ZKM)担任为期两年的访问学者,并于卡斯鲁尔艺术设计大学(Karlsruhe University of Arts and Design, HfG)担任教授。 拉图同时身任多所学术机构学者身份并拥有六个荣誉博士学位,另于2013年荣获挪威霍尔堡奖(Holberg Prize)。 曾撰著主编书籍20余本、正式出版文章超过150篇。 拉图曾策划重要国际展览包含:2002年与彼得· 韦伯(Peter Weibel)共同策划「打破偶像:科学、宗教和艺术的图像的制造与摧毁」(Iconoclash: Beyond the Image Wars in Science, Religion and Art),2005年独立策划「让对象公共化:民主的氛围」(Making Things Public: Atmosphere of Democracy),以及2016年「重置现代性! 」(Reset Modernity!)。 三个展览的专书由MIT Press出版。 日前策划ZKM中心当期展览「临界区:地球政治的观测站」(Critical Zones, Observatory for Earthly Politics)。


马汀· 圭纳(Martin Guinard)

独立策展人,现居巴黎。 具视觉艺术与艺术史研究背景,曾多次参与以生态型变(ecological mutation)为题的跨领域计划。 圭纳已数度与拉图合作国际策展,如2016年ZKM中心「重置现代性! 」(Reset Modernity!);以及随后该计画以工作坊形式于另外两地的延伸,包含于中国策划执行「重置现代性! 上海站"(Reset Modernity! Shanghai Perspective)作为2016「Shanghai Project | 上海种子"的子计划;以及与伊朗佩吉曼基金会(Pejman Foundation)的雷札· 黑里(Reza Haeri)、德黑兰大学科技史研究中心(Institute of History of Science of Tehran University)共同发展的系列计划「重置现代性! 德黑兰站(Reset Modernity!Tehran Perspective)。 日前协同策划ZKM中心当期展览「临界区:地球政治的观测站」(Critical Zones, Observatory for Earthly Politics)。


林怡华

擅长跳脱常规展域,进行跨文化领域的实验性操演,关注艺术的在地实践,延展艺术能动性与作用力。 近期策展包含2017年映像节「破坏控制」、2018年「南方以南」南回艺术计画、2019年北埔艺术小镇「未来的昔日」、2019年「池田亮司个展」(与萧淑文共同策展)、2020第七届台湾国际录像艺术展「ANIMA」(共同策展人游崴)。 现任山冶计划艺术总监。

[沙发:1楼] 不举手不发言 2020-12-01 14:44:48

序曲


參與者

費南多.帕馬.羅迪給茲


費南多.帕馬.羅迪給茲

(Born in 1957. 墨西哥)


Xi mo matlazacan ce cehce,2006
       液態,2015
       士兵(紅),2001
       士兵(藍),2001
       豹人,2017
       羽蛇神,2006


費南多.帕瑪是位具有工程學背景的墨西哥原民藝術家,他所打造的怪奇機器結構物在入館處大廳穿梭流竄。它們每個都是電力、建材、納瓦(又名阿茲特克的文化族群)塑像的異種嵌合體。

藝術家的出身背景是其創作概念的關鍵:在納瓦人的觀點裡,人類不是唯一具有「位格」(persona)的存有。帕瑪認為,
位格原是指稱可以與我們對話的對象,相對於不具意志力的無生命物體。一張桌子、一張椅子、一輛車子,甚至是風與天地山川等現象,都擁有位格。這些不得不擁有的體悟來自對於互惠的需求。它就像一種共生關係,讓溝通的能力,無論是依靠化學作用或基因遺傳,皆能因為責任感而產生連結,進而思考到與人類和周遭環境都建立友誼的可能狀況。

也因此,這些機器怪物在帕瑪眼中都是有生命的。對作品而言,電力作為一股引動的生命力,更勝於一種客觀現象,那麼說它具有位格並不為過。本展以和這些不明個體的不期而遇為開場,至於它們是機器還是有生命則任人解讀。帕瑪就像不同「宇宙學」的轉譯者,甚至可謂外交家,善於用不同方式揉合材質與社會秩序。

費南多.帕馬.羅迪給茲,《 Xi mo matlazacan ce cehce 》(狼頭 // 梯子),2006,鋁梯、電線、電子電路與感應器,尺寸視空間而定。
藝術家、洛杉磯與墨西哥城 Gaga Fine Arts 提供

費南多.帕馬.羅迪給茲,《士兵(紅)》,2001,木構造、電子電路、感應器與電腦軟體,尺寸視空間而定。
藝術家、洛杉磯與墨西哥城Gaga Fine Arts 提供

[板凳:2楼] 不举手不发言 2020-12-02 11:55:08

維安星球


對全球化的理想感到失落並覺得被背叛的人們,他們都會去哪裡?大致上,他們傾向去討一塊地、一道邊界或一座避風港,讓自己可以受保護,免受別人騷擾。這便是民粹主義提出的論調,如今此類運動已在許多國家站穩腳跟。這是另一場白日夢:獨立生活,忽視所有你所依賴的人類與非人類


秦政德+李佳泓+林傳凱+陳怡君

  • 秦政德

    (Born in 1971. 臺灣)

  • 李佳泓

    (Born in 1992. 臺灣)

  • 林傳凱

    (Born in 1979. 臺灣)

  • 陳怡君

    (Born in 1991. 臺灣)


在冷戰裡生火,2020

鄰近臺北市立美術館的士林、北投地區,曾是國民黨執政時期的黨政軍行政中心。這個歷史脈絡可以進一步回溯至日治時期。這兩個政權皆部署了象徵的、政治的與軍事的基礎設施來界定這兩個地區的功能,且在1920至1990年間對當地居民進行監控。

此件作品是以 「在士林北投地區的冷戰經驗」 為主題進行製作。它以各種裝置和人工製品的組成排列成五角形,像徵「梅花」的五片花瓣,而國民黨政權在冷戰期間治理臺灣時即採用梅花作為普及的精神符號。作品的第一部分是「梅冷堡──臺灣冷戰紀念碑」。第二個部分是將國家治理的相關檔案、文件、物件,重新組構後的陳列。前兩個部分,主要談論國家如何在精神上與實際運作層面上進行監控,以維持黨國政權「梅花」的完整性。第三個部分則圍繞在這座紀念碑與檔案周圍的五部錄像裝置「生伙」,與前述的國家治理敘事相對應,提供了人民的敘事。裝置分為兩個視角,一是統治者的、一是人民的,其分別穿插在五部錄像之中。「在冷戰裡生火」就字面意象,不單是冷與火於溫度上的對應,更多是體現了生活在臺灣的我們,如何在「冷戰」裡「生活」與「生伙」。

秦政德+李佳泓+林傳凱+陳怡君,《在冷戰裡生火》(影片截圖),2020,複合媒材空間裝置,尺寸視空間而定。
影片拍攝:李佳泓

冷戰時期的紋章,標誌著共同守衛臺灣的梅花、美軍顧問團與協防臺灣司令部徽章。


洪子健

洪子健

(Born in 1970. 美國)


我的敵人的敵人是我的朋友,2020

一個國家的大眾傳媒影響力是最能反映出其軟實力的指標,尤其是電影產業。而其含括的類型,還必須要廣泛多元,最顯著的指標則屬科幻片。中國的電影產業在近幾年間蓬勃發展,但比起好萊塢電影的威力依舊望塵莫及,遑論前者尚處起步階段的科幻史詩電影,而臺灣電影更是從未涉足科幻片題材。本計畫企圖拍出首部臺灣科幻片。

這是為一部預計在近期開拍的科幻推想片《我的敵人的敵人是我的朋友》所製作的概念藝術分鏡圖。影片內容描述在臺灣發生的一次軍事衝突,中、美、日、臺和其他國家的勢力皆牽扯其中。這部電影講述各式各樣的角色,包括一名在兵荒馬亂中和家人失散的少女,她的性格從一位樂觀、精明、靈活的英雄,演變成被命運擊垮最後只能向失敗低頭的倖存者。

這項拍攝計畫目前還在前製作業階段,故事軸線也尚未定案,事實上,電影拍完、剪接完成後的版本,多少和初步的劇本或分鏡腳本會有所出入,因此目前的情節都是暫定的。在前製階段,可從分鏡圖略探敘事情節的起承轉合,也就是說,就像任何電影製作過程,故事發展可能且一定會有變化。分鏡圖所展現的是有發展空間的想法,不是已經石化的現實。

再者,由於展覽只節選一部分的分鏡圖來展示,勢必會打斷故事節奏的流暢感,需要靠觀者運用想像力,去勾勒出一個更完整的敘事。用七零八碎的資訊和經驗可以拼湊出對這個世界的理解嗎?這不就是我們的日常!

洪子健,《我的敵人的敵人是我的朋友》分鏡圖,2020,水彩、法國設計紙180 磅,每幅 27.5×39.5公分。繪圖:陳瀅如。藝術家、香港Empty Gallery提供

藝術家、香港Empty Gallery提供


尤拿斯.史塔

尤拿斯.史塔

(Born in 1981. 荷蘭)


史蒂夫.班農:
       宣傳大業的梳理與回顧,2018–2019

維安星球的出現,要感謝像史蒂夫.班農(Steve Bannon)這樣的人。他是唐納.川普(Donald Trump)的前首席策略長,過去曾執導多部為另類右派政治宣傳定調的紀錄片。尤拿斯.史塔梳理並回顧班農的作品與計畫,逐條剖析慣常危言聳聽,預示大衰退即將來臨的極右派宣傳機制。班農的紀錄片所描繪的未來,是幅深陷經濟危機、伊斯蘭基本教義派、世俗享樂主義泥沼的恐怖意象,宣稱只有強人執政才有可能構築起一道堡壘,來捍衛家庭價值觀、基督教信仰、軍事力量,當然還有美國的經濟。

史塔並未採用批判的角度去正面抨擊那些民粹主義領導人,反之,他的裝置作品精準解析這類宣傳手法是如何吸收信眾,希冀透過深入的理解,方能做好反制的準備。

誠如藝術家所述:
對班農的大業進行解構,便需要對使獨裁政府得以運作的文化戰爭機制進行解構,也讓我們從中看到藝術和文化的力量如何築構種種另類現實。但另一方面則讓我們思考如何藉藝術和文化之力,去創造出不同的平權現實、以對抗當今對人類社會造成威脅的另類右派思想的宣傳。

尤拿斯.史塔,《史蒂夫.班農:宣傳大業的梳理與回顧》,2018,裝置,尺寸視空間而定。德國多特蒙德HMKV藝術館展覽現場。攝影:HannesWoidich

尤拿斯.史塔,《史蒂夫.班農:宣傳大業的梳理與回顧》,2018,裝置,尺寸視空間而定。荷蘭 Het Nieuwe Instituut 展覽現場。攝影:NieuweBeelden Makers

此計畫原於 2018 年由荷蘭的新研究所(Het Nieuwe Instituut)委託製作,
此次展出的版本為新研究所及 2020 台北雙年展共同製作。

[地板:3楼] 不举手不发言 2020-12-02 13:14:13

全球化星球


我們曾經做過一個夢:大家來把這顆行星給現代化吧!我們將共同生活在一個全球化世界裡。

但突然間,這個世界看起來並不那麼理想。因為氣候變遷和不平等的問題,現代化的夢已被打醒,對於什麼叫共同世界,這場夢只提供非常狹隘的意義。因此我們不得不問:是哪樣的動力,曾經推動著全球化?全球化之後,又會出現什麼?


伊山.貝哈達

伊山.貝哈達

(Born in 1986. 摩洛哥)


預兆,2020

藝術家將有毒的化學物質倒入水族箱裡,創造出這座五彩繽紛的洞室。他接著錄下這些化學物質在水中緩緩凝固的過程,再投影至一百八十度的全景銀幕上。透過這個沉浸式的體驗,我們在觀察景像的同時,也為其所包圍。

如同藝術家所言:「所謂的汙染,其實就是在特定範圍裡以過高濃度出現的一種『純粹』產物,像是一些實驗室生成物,例如百分之九十九的純硫酸銅(所有的硫酸銅生成物至少都達到百分之九十八的純度,通常可以近乎百分之百)。」

而全球化的問題,便是源於某種微小成分的「超適地化」(hyper-localization)。

伊山.貝哈達,《預兆》(靜態影像),2007 迄今,燒杯、化學物、攝影機、即時投影。
© ADAGP Hicham BERRADA

伊山.貝哈達,《預兆》,2007 迄今,燒杯、化學物、攝影機、即時投影。法國圖爾寬Le Fresnoy展覽現場,2017。
攝影:Olivier Anselot
© ADAGP Hicham BERRADA


崔潔

崔潔

(Born in 1983. 中國)


中部非洲國家銀行,雅溫德,2020
       西方城門,貝爾格勒,2020
       羅威爾公寓,新加坡,2020
       薩拉姆塔,杜哈,2020
       新北市政府大樓,新北市,2020


現代主義和後現代主義的建築美學,深深吸引著崔潔。其龐大的結構、犀利的外觀,反映出對全球建築美學的嚮往。雅溫德、杜哈、貝爾格勒、新北市的都會建築,是藝術家搜尋靈感的對象。在畫面中,這些建築並非是靜態的,而是被想像為「流」(flux),與道路交錯縱橫,在各種建設和基礎設施匯聚形成的旋風中相擁。

藝術家在自述中說道:
上面所講的這些城市我都未曾去過,但是這些建築對我來說都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似乎在北京和上海見過,但是被拆掉了。過去的四十年,在急遽的城市化進程中[……]對於過去的回憶只能通過想像來完成。

這些作品讓我們一頭栽進後現代神話的象徵次元,也邀請我們開始整理全球建築襲產。

崔潔,《新北市政府大樓,新北市》,2020,壓克力顏料、畫布,200×150公分。
藝術家、倫敦 Pilar Corrias 畫廊提供


范柯.荷瑞古拉芬

范柯.荷瑞古拉芬

(Born in 1982. 荷蘭)


鉸接碰撞──休眠的菌株,2018
       鉸接碰撞──人類為何哭泣,2018
       亞秒級群集──當沒有一人留下僅你孤傲地獨自飛翔,2016


《鉸接碰撞》將中世紀歐洲祭壇浮雕的形狀,嵌上伺服器機櫃,這樣的配置方式也讓人聯想到交易員桌上的螢幕。雕刻的內容再現多種資料視覺化,諸如中世紀瘟疫的擴散,或是衣索比亞北部一處不穩定的潛窪地。


這些題材全都不是來自我們習知的插畫、影像或照片,堪稱影像史上的重大切換。荷瑞古拉芬提出的問題是:今日實際構成影像的到底是什麼?為了讓我們看見,數據可以被轉換成像素。然而這種可見的形式完全取決於轉換的設計,旨在幫助我們進一步理解資料。而今,機器(衛星就是一例)搜集數據,再把數據輸往其他機器。這些數據並不是為了要讓人眼視見時易懂或易辨認。明明《鉸接碰撞》不是以我們的現實為基礎,我們卻還是覺得能從中認出地景、認出形象相仿的元素。對荷瑞古拉芬而言,數據搜集的支配優勢凌駕影像本身,會引發一個新的問題:當影像不再關乎「我們看到什麼」,反而是與我們無法看到的底層數據值有關,那麼影像是什麼?假使我們無法從影像中辨認出自己的環境,是否意味著我們被迫跟自己的環境疏離?

《亞秒級群集》這系列作品,探索的是極端超快速發生的金融事件。藝術家將一毫秒內發生的交易,逐一手刻下來,共刻出超過三萬個點,就這樣創造出一種儀式,將時間、瑕疵,充滿冥思的沉悶過程都帶進來了。

范柯.荷瑞古拉芬,《鉸接碰撞──人類為何哭泣》,2018,四聯幅,木板、伺服器機櫃,不鏽鋼鉸鏈,255×72公分。

范柯.荷瑞古拉芬,《亞秒級群集──當沒有一人留下僅你孤傲地獨自飛翔》(局部),2016,壓克力媒材、手雕鋁、羽毛、沙、手刻合金,60×150×17公分。

藝術家、柏林 Future Gallery 提供


黃海欣

黃海欣

(Born in 1984. 臺灣)


小確幸之河,2015
       巴塞爾藝術展後,2020


《小確幸之河》一作描繪我們徜徉其中的富足社會。畫面以全景呈現眾人分食蛋糕、享受按摩、五花八門的美好小物,以及遊樂園等情境,與此同時,各種戲劇性的事件──攻擊、地震、暴動──穿插並行,而後方的背景則可見到運作中的石化與核能電廠。

藝術家表示,社群媒體讓她同時體驗到愉悅的時光與可怕的事件。這幅畫作如同一面螢幕,訴說著社群媒體網絡造成的全球文化所帶來的「百感交集」。

鉛筆素描作品《巴塞爾藝術展後》則提供另一種俯瞰的角度,畫中大批人群四處奔走,倉皇的理由卻與前面的《小確幸之河》大相逕庭:作品描繪的是藝術博覽會的撤展。巴塞爾藝術展邁阿密海灘展會(Art Basel Miami)則象徵文化與市場的全球化。

在這件素描裡,博覽會關上對外大門,不再開放給大眾,藝術從業人員則忙著清理空間。這類匆亂的景象在全球各地的藝術市場上屢見不鮮:先由美國的展會打頭陣,緊接著,亞洲的展會也隨即開幕,依次匯聚來自各地的國際畫廊、收藏家、記者與其他全球化的人們──不過今年例外,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的緣故,這些人只好全都待在家中。

黃海欣,《小確幸之河》,2015,油彩、畫布,203×489公分。

黃海欣,《巴塞爾藝術展後》,2020,鉛筆、紙,193×488公分。


讓.卡通百伊.姆肯迪

讓.卡通百伊.姆肯迪

(Born in 1974. 剛果)


Simultium,2009
  Yllux,2012
 Lester,2011
Simulhom-Simultium (Physionomie),2009
Simulhom-Simultium (Bornes),2009


這些雕塑看起來岌岌可危,但卻能安然而立。作品的造形儘管──依照藝術家的說法──「隨意不拘」(aléatoire),組成的各色元素倒是其來有自。成長於剛果民主共和國的姆肯迪,從小就對生活周遭常見的工具、包裝與器物十分著迷。銅是電路與數位螢幕賴以運作的必要元素,這個國家的整體經濟便是仰賴銅礦的開採;然而,在他所居住的城市盧邦巴希,不僅停電成為常態,也只能取得劣質的銅。

讓.卡通百伊.姆肯迪,《Yllux》,2012,紙板、筆、紙、電線、塑膠輪,102×119×93公分。安特衛普trampoline畫廊提供。
© Gladstone Gallery, New York, Brussels

藝術家、安特衛普trampoline畫廊提供


法蘭克.列布維奇 &朱利安.塞胡西

  • 法蘭克.列布維奇

    (Born in 1975. 法國)

  • 朱利安.塞胡西

    (Born in 1977. 法國)


穆遵古(那些兜圈兜個不停的人),2016
       波格洛,2016
       陳列,2017–2020
       九張像素化的證人照,2018


塞胡西曾是國際刑事法院(International Criminal Court,簡稱 ICC)的分析員,參與過波格洛大屠殺(Bogoro case)的調查。列布維奇為詩人兼藝術家。兩人共同以嶄新的手法結合藝術、詩學與社會科學,將其運用在國際司法案件的事實調查過程上。他們特別關注國際刑事法院早期的一個案件;當時,剛果民主共和國的民兵襲擊了依圖利省的一個小村莊,名叫波格洛。

相較於法律從業人士慣常法理先行,再以證據收尾的作法,塞胡西與列布維奇提議從證據資料下手,並自藝術、設計、詩學或社會科學汲取各種方法檢視相關圖像。

藉由本次的雙年展,藝術家邀請觀者使用架子、磁鐵、標籤與色碼等,任意組成這些證據資料,透過圖像創造出新的敘事。過程中,他們既是評斷證據的國際法官,也是策展人,正在布置一場短暫的展覽。

法蘭克.列布維奇 & 朱利安.塞胡西,《穆遵古(那些兜圈兜個不停的人)》(展覽物件),2016。
法蘭克.列布維奇提供

法蘭克.列布維奇 & 朱利安.塞胡西,《穆遵古(那些兜圈兜個不停的人)》,2016,裝置,磁性漆、磁性架、磁鐵、噴墨列印、簽字筆、亮光漆、中介人,尺寸視空間而定。Bunkier Sztuki 當代藝術畫廊展覽現場,波蘭克拉科夫,2016。
Justyna Gryglewicz 提供


MILLIØNS建築工作室(澤娜.柯瑞騰 & 約翰.梅);基爾.莫+彼得.奧斯伯恩

MILLIØNS,2012年創立於洛杉磯的建築設計工作室。


建築的鬼田,2020


這件裝置展示與「西格拉姆大樓」(Seagram Building)有關的數據及空間資訊,這是一座於1958年竣工,由密斯.凡德羅(Mies van der Rohe)設計的曼哈頓經典現代主義大樓。作品透過動態互動視覺化技術,呈現從開採原料的第一刻直到現狀的時間歷程,清楚顯露單單一座大樓的建築計畫,即涵蓋廣大的區域範圍。這件作品運用各式證據,藉由數位投影、原始地理及建築元素,闡述建築在這個星球上觸及的範疇,讓設計實踐擺脫抽象概念,而被更實際地理解為實地活動的類型之一。

若建築師再不把建築視為實地事件及物件,其思考實踐將持續排除本世紀的重要環境動態及政治過程,甚至造成集體性和專業性的危機。因此,建築師描述建築的方式,愈來愈需要不斷體現創造建築時所涉及之人、地方及政治的內在團結和互惠性。這個世紀的環境和社會狀態,提示著一種更為自我重覆的建築和其產生方式。

MILLIØNS 建築工作室(澤娜.柯瑞騰 & 約翰.梅);基爾.莫+彼得.奧斯伯恩,《建築的鬼田》(高樓上的能效標示), 2020 ,裝置,尺寸視空間而定。

團隊成員:Zeina Koreitem & John May (principals), Alex Yueyan Li, Jacqueline Wong, Sam Kaufman, Wendy Guerrero, and Samanth***asseur
合作對象:Kiel Moe (Sheff Professor of Architecture, McGill University, Montreal), Peter Osborne (McGill University, Montreal) and Remy Fortin (McGill University, Montreal)


瑪利安.莫里

瑪利安.莫里

(Born in 1972. 挪威)


Hyperborea(極北國),2019
       Lecanorales(茶漬目),2019
       Cloud 9(幸福之地),2019
       Schlaraffenland(人間福地),2019
       Rift(裂谷),2018
       Fines Terrae(大地的邊界),2018
       Mahoroba(桃花源),2019
       Folly Map (Harlequin)
(瘋狂地圖 [ 丑角哈勒奎〕),2020
       Shambal(理想淨土),2020


瑪利安.莫里的繪畫呈現自成一個世界的地景,融入不知名且未被描述的周遭景致。她的作品結合多種地圖、巴洛克風格地圖或當代用以探勘石油的地震區域圖。「它們分享著光明的世界觀,但也隱含某種未知元素,我們無法確知會找到什麼、在何處發現和這些發現背後的涵義」。這件作品對於什麼是我們認為地球上有價值的東西,以及人們決定探索、保存和利用哪些事物,提出質疑。

此作品也可被詮釋為片段破碎的懸置地景,從其自身土地「剝離」,置於某種夾層空間中,讓觀眾得以思考探索。

布魯諾.拉圖在《著陸何處》(Down to Earth)一書中,討論「離岸」生存、飄浮於土地之上的概念,隱喻我們(現代人/全球居民)長期生活於星球邊界之外,與地球能供應的資源現實斷裂脫勾,猶如活在一種懸置面上,無從著陸。我們究竟如何才能「腳踏『實地』」?瑪利安.莫里的創作完美展現「全球化星球」和「實地星球」之間的張力,描繪出飄浮、孤立與離岸的風景。

瑪利安.莫里,《 Shambal(理想淨土)》,2020,油彩、麻布,150×100 公分。

計畫支持:挪威卑爾根市參議會(Bergen City Council)、挪威當代藝術辦公室(Office of Contemporary Art)


蜜卡.羅登伯格

蜜卡.羅登伯格

(Born in 1976. 阿根廷)


宇宙生成器(AP),2017


踏進《宇宙生成器(AP)》就如同走入一座萬花筒:影像從地球上的一點移向另一點,來回往復。影片一開始是在美國邊境附近的墨西哥城鎮墨西卡利的一間中國餐館裡。當女服務生掀開餐蓋,我們發現自己似乎被吸進一座隧道,經過幾處轉折,來到了中國的義烏市場。在那裡,小販攤位上擺滿人造花、花環、塑膠玩具、LED,還有林林總總的廉價製品。這些製品通常可在世界上流通無阻,當然也包括第一幕裡墨西哥的餐館,「 然而人和某些產品要通過美墨邊境,可就面臨重重限制了」,策展人瑪歌.諾頓(Margot Norton)提醒我們。彷彿魔法般,我們取道一條長長黑洞,從世界的一處到另一處:這條「全球化」的捷徑。

蜜卡.羅登伯格,《宇宙生成器》(影片截圖),2017,單頻道錄像裝置,彩色、有聲,26分36秒。
藝術家、Hauser & Wirth 畫廊提供

此作品原由德國敏斯特雕塑展(Skulptur Projekte Münster)委託製作。
製作協力:丹麥路易斯安那現代藝術博物館(Louisiana Museum of Modern Art)、
倫敦Outset當代藝術基金會、希臘複生態當代藝術行動(Polyeco Contemporary
Art Initiative)

製作人及攝影指導:D**id Hollander (Fourth Density Productions)
演員:義烏國際商貿城老闆及員工、 Cary Cahill、Vicky Ramírez、Penelope
Jefferson、Aevin Dugas、Pete Booth
場景、道具和特技總監:Katrin Altekamp (4DEE Production)
數位成像技術員:Loïc de Lame (Laryenco Production)
布景:Cary Cahill
燈光師:Alan Hostetter
聲音製作:Ronen Nagel and Nati Taub (Sound Around Studios)
特效:Alexander Lemke
製片(中國):Matt Clarke and Clark Wang
製片助理(墨西卡利):Audrina Quintanar


安東尼奧.維佳.馬克提拉

安東尼奧.維佳.馬克提拉

(Born in 1980. 墨西哥)


燃燒的地景 二, 2019
       燃燒的地景 三, 2019
       燃燒的地景 六, 2019


靈感源自墨西哥詩人胡安娜.伊?斯.德拉克??(Juana Inés dela Cruz)的詩作〈火〉(Incendio),這批大型織毯描繪煙霧彌漫的燃燒風景。究竟濃煙暗示著什麼?藝術家運用網路駭客及行動主義者經常使用的「圖像隱碼術」(steganography)來隱藏祕密訊息,將外洩的機密名單編碼織進作品的經緯交錯之中,藉此對逃稅者提出指控。

因此,這批織毯具備雙重身分。它們一方面是精心編織的風景圖像;另一方面則形成一座檔案庫,列舉跨境金流、逃避國內稅制系統的公民。

安東尼奧.維佳.馬克提拉,《燃燒的地景》,2019,圖像隱碼術、提花織毯。CIAP藝術中心展覽現場,比利時哈瑟爾特。
攝影:Michiel De Cleene。藝術家、哈瑟爾特 CIAP提供

安東尼奧.維佳.馬克提拉,《燃燒的地景 三》,2019,圖像隱碼術、提花織毯,158.4×282公分。
墨西哥城Labor藝廊提供

藝術家、墨西哥城Labor藝廊提供

[4楼] 不举手不发言 2020-12-04 11:16:32

實地星球


如果你知道全球化星球的現代化計畫正走入死局,那麼你會去哪裡?如果要按現代的生活方式,必須耗掉整整六顆地球的資源,那麼想生活在單一個行星的範圍內時,你該怎麼辦?

也許正是時候下定決心永遠著陸在地球上,並且看看我們可以一起居住在哪裡。當然,這星球是很不一樣的大地。若要登陸實地星球,必須學會用不同的方式看地球:把自己鎖定在臨界區內,並受行星界限的約束。由於「實地星球」的模樣目前仍很難理解,因此我們提出幾種接近它的方式。


張永達

張永達

(Born in 1981. 臺灣)


scape.unseen_meta-T,2020
       scape.unseen_model-T,2020
       scape.unseen_sample-T,2020


由於科學家不可能完整地研究臨界區,因此在特定幾處觀測站集齊多套儀器,例如位於臺灣中部的太魯閣峽谷。之所以相中該地,是因為這裡諸如地震、山崩、侵蝕、風化等地理動力格外活躍。一但測量到這些過程,搜集到的數據就會被送往外地分析,例如位於德國波茲坦的亥姆霍茲德國地球科學研究中心(GFZ)。藝術家獲得在太魯閣和德國兩地駐村的機會。

此裝置分布在兩個樓層,用意在於提醒我們:臨界區不只在我們頭上,也在我們的腳下。陳設在走廊的作品展示數據資料、各式偵測器,以及一臺敏銳的地震儀,可以捕捉地面上的每個運動—從參觀者的腳步移動到美術館上空飛機經過引起的震動。

地下室中庭陳設九支試管,作用猶如一座塑造「微觀地景」的工廠。確實,地景有部分是因為侵蝕而生成:水流或風帶走地殼的一部分,例如將岩石和土壤運往別處,創造了起伏地形。

本次展出的儀器裝置以較小的尺度再造太魯閣峽谷立霧溪溪水的湍流系統。其會擾動小塊岩石和沙子撞擊圓盤表面,刻劃出痕跡。展示尾聲時,岩盤將不再是平的,它們會順勢變化,如同一片微小的河床。

張永達,《 scape.unseen_model-T 》(模擬圖),2020,裝置,尺寸視空間而定。

資料來源:波茲坦亥姆霍茲中心 — 德國地球科學研究中心資料庫
地震儀設備與技術合作:
國立交通大學防災與水環境研究中心趙韋安助理教授
技術支援:噪咖藝術有限公司


食事提案
(丹尼爾.費南多.巴斯克瓦 & 阿隆.夏貝)


  • 丹尼爾.費南多.巴斯克瓦

    (Born in 1984. 西班牙)

  • 阿隆.夏貝

    (Born in 1984. 以色列)


牡蠣間,2020

超抽地下水造成的海岸沉陷,是全球性的開發主義所產生的惡果,從雅加達乃至紐奧良,到處都有同樣的現象,尤其可見於泰國與菲律賓各地的魚蝦養殖池。在這些土地下陷之處,地表成為一層容易變形的皮,反映出地球因體液被抽走而產生的扭曲失衡。自1990年代開始,臺灣西南海岸一帶以每年十公分的速度下陷,密集發展的水產養殖業已造成整個區域地層下陷,面對這點,我們需要思考該如何協助仰賴地下水抽取的土地進行轉型。

臺灣西南海岸的牡蠣養殖業由來已久。生長於近海的牡蠣,並不需要仰賴抽取淡水;作為濾食性生物,牠們在吐納的同時,也可以改善海洋生態,進而打造水質。牡蠣殼不僅是珍貴的石灰資源,也是牡蠣苗附著其上、生長成形的材料。一堆堆閒置於臺南、雲林、嘉義或屏東路旁的牡蠣殼是時光甬道的入口,它們既是過去被食用的牡蠣所留下的殘骸,也是孕育未來將被食用的牡蠣的溫床。

《牡蠣間》的靈感來自具有百年歷史的三合土技術──一種不需要水泥,而是混合牡蠣殼、糯米與麥芽糖的黏著劑。這件現地回應的全新裝置,運用廢棄的牡蠣殼,以其多孔的物質
性重新想像臺灣水域的不同未來。

集結來自海岸生態學、材料科學、工藝與建築遺產的臺灣專家,本計畫研製出一種新的三合土混料,展示這些半永久棲息在水下的海岸生物的形態,並用語音敘事引導觀眾沉浸其中,藉此重新想像人類與海岸共存的他種方式,這個場合也開發讓參觀者的身體在經過改造的貝殼表面上休憩、同時享受在皮膚上用牡蠣殼進行去角質處理。當牡蠣的歷史滲入你的耳石裡,摩刷應可清潔肌膚毛孔中多餘的雜質,這麼一來,或許我們能在夢中隨著這些牡蠣進入一個全新的宇宙,不會耗盡土地資源。

臺灣口湖鄉沿海出現成堆的牡蠣殼。


動態自造實驗室

李柏廷、黃聖傑、何紹源、林旺廷、張博涵、王若鈞、蔡宗廷,2013年創立於臺北的設計團隊。


暗流,2020

動態自造實驗室是集結跨領域專業的團隊,專注創作並使用另類能源的研發。在這個作品中,植物透過行光合作用所製造的酸,讓這些裝置能夠產生路燈照明所需的電力,而路燈提供恆定的光,從而刺激植物的生長。為了創造這個自體供電系統,這項計畫採用六十組的電極高壓驅動讓燈具發亮,而這些設備需要定期維護。

動態自造實驗室,《暗流》, 2020,裝置,尺寸視空間而定。

動態自造實驗室,《暗流》, 2020,裝置,尺寸視空間而定。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