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中国粗野主义的现状:混凝土与先锋建筑
发起人:毛边本  回复数:0   浏览数:1156   最后更新:2020/09/25 10:22:16 by 毛边本
[楼主] babyqueen 2020-09-25 10:22:16

来源:凤凰艺术  dbk


未知 | 尹秀珍

2020年9月19日,知美术馆举办2020全新个展“未知 | 尹秀珍”。在本次展览中,艺术家通过与CAC合作,抛弃过往的创作方法与形式,在美术馆的场域中打造出一个充满未知性的巨型装置作品。


下了飞机,出了双流机场,便来到了久违的成都。与北京、上海和广州相比,这座城市虽然没有在疫情缓解的第一时刻便进入加速重启的节奏,但就在9月入秋前,成都终于也迎来了属于这里的爆发时刻。

火锅的辣油和醪糟的香甜共同构成了这座城市的味道。不过这次的目的地并非是愈加网红热闹的太古里与春熙路,而是在距离市中心不到一小时车程的新津。在这里,人们不仅可以吃到各式的渔庄河鲜,看到老君山下县城人们所经历的现代化进程,更可以在一间由日本建筑大师隈研吾设计的美术馆中,去观看知美术馆携手CAC(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与尹秀珍共同探索和创造“未知”。而在这个场域之中,艺术家作品中的宇宙概念与展馆设计彼此贯通,尽显生生不息、道法自然的东方哲学。


知美术馆


知·未知


当尹秀珍抛弃了曾经为人们所熟知的衣物与大型装置,变得不那么“尹秀珍”的时候,她又会带来什么呢?

这或许是每一个准备前往知美术馆观看这场展览的人,在心中都会浮现的疑问。这些疑问不只是来自美术馆在前期颇为神秘的铺垫与预热,更是在前往知美术馆的路途中所不断踏入的“陷阱”——这间单名一个“知”字的美术馆,很难不让人想到“知之为知之,不知是不知,是知也”的千古训诫。但事实上,从已知通向未知,始终是这座美术馆所试图去承载的桥梁。
知识就是力量。但在由已知通向未知的道路上,我们却往往在力量之外需要更多的东西。
尤其在今年,我们愈加深知:简单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任何事件的某种偶然交织都有可能使我们自己也与现实分道扬镳。它也使我们认识到,从来没有绝对的已知和未知,从来也没有一成不变的个体与事物——但当变化来临之时,我们又该如何面对?

纵跨知美术馆的巨型装置《未知》


小时的好奇,宇宙的声音


“70年代,在我很小的时候,有一天听说我们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要上天,说是能够听到《东方红》的旋律。当时我们都聚集在京棉三厂家属区的大操场上,望着漆黑的天空,一直猜测哪颗星是卫星。我屏住呼吸,那一刻非常的安静,似乎想要听到那遥远的天边传来的乐音。又似乎真的听到了那遥远的声音。我后来查了相关的资料,知道这颗卫星即使退役也将永远漂浮在宇宙中,成为太空垃圾。它成为了宇宙组成的一部分。我对来自宇宙的声音和星星都特别感兴趣。”

——尹秀珍

开幕对谈

在展览现场,六个显示屏不断地传送全球热点新闻的标题,人工智能系统从中生成无穷无尽的星云形态显示于相邻的庞大星图。一个直径为四米的定制圆形LED屏幕,高悬于美术馆三层之间的空间中。参观者在阅读新闻时被捕捉到的面部表情又会触发一个天体群出现,其组成物则是人工智能算法对艺术家一些过往作品的解读。在参观者情绪数据的支持下,呈现出独特的运动行为。

引人冥思的 "om"吟诵之声以及近期世界事件的新闻摘录——新冠病毒、黑人人权运动、全球粮食短缺等——融入于来自深邃太空以及情感的声响,合成为一个低沉的,往往是无法辨识的声音景观。

展览现场

在经历了对自己“抛弃掉衣服还能不能做”的追问后,尹秀珍决定不使用她通常的材料和方法,而是化“材料”为“精神”,以小见大, 将“宇宙”扁平化, 把“未知”这个概念强化出来。在其中,“数据”作为主要元素,作品将每日动态的新闻报道,人的感官微表情,感知后的情绪波动被数据化,从而生成“未知”。“情感”的部分被数据化和抽象化。这种变化使“陌生”和“未知”占据主要位置,拓展了表达的维度。
此时,艺术家和观众之间直接通过感觉和知觉、直觉和情感来表达思想、进行交流。至少对于这一过程来说,它也不再需要仲裁者或评论者将这一交易理性化,不需要用解释和抽象来取代那种不可名状的感觉和知觉,更不需要看似声光电的媒介去干扰纯粹的精神交流。


“未知|尹秀珍”开幕现场

在这件作品中,最吸引我的或许是作品的“最后一步”——每天结束时,当日合成的“宇宙”被存储在系统中。第二天早上,随着新闻标题的更新和新星图的出现,该算法会将前一天的成果铸造为一个3D打印的硬拷贝。整个宇宙都缩小了,其主要部分被隔离、优化。尽管如此,《未知》仍易出错。虽然经过了处理,但是机器不可能将带有成千上万个主体的巨大宇宙模型输出至一个微缩版中。

▲ 情感与机器互动生成星云天体

在现场灯光以及玻璃底座为这个3D打印的机器所营造的氛围中,那些本不可见也不可知的情绪变得可视可感可知,细若游丝的材料让人想到哈利·波特的世界中那些被提取到冥想盆中的记忆——它们从头脑的最深处而来,以半透明的扭曲线条勾勒出人与世界最隐秘的关联,以及又暗示着它们又是如何影响着这个世界。

不过,真正的魔法不发生在纸上,不发生在媒介里,甚至也不是现实生活中,而是发生在观众的脑海中。当我们重新注视着这件愈加神秘却又轻盈的作品时,那些观者的期望、情感和知识与艺术家的艺术意图互相碰撞。此时,每个人与图像的互动和艺术创造力同等重要。
可以说,3D打印的机器所摆弄的是极具精密度的材料雕塑,而我们所讨论与沁入的,却是一种被称为人性的模糊的东西。毕竟在我们的人生中,最艰巨的任务就是自我分析、试图领悟我们的人性并化解其中的一切纷争。



散落在美术馆各个角落的天体雕塑

人性 x 技术


当然,在一切创作中始终有一种危险时刻存在:世界越大,创作者的知识便越被稀释,其创作选择也就越少,所创作出来的东西便愈发充满陈词滥调;世界越小,作者的知识便越完善,其创作选择也就越多。结果则是一个完全新颖的创作,以及对陈词滥调作战的胜利。
换句话说,当一个艺术家与技术团队合作创作出来的作品不再那么“自己”时,这是否意味着艺术家已然被科技所吞噬?

技术揭秘分享会

但就如知美术馆馆长王从卉所说,虽然在本次展览中,尹秀珍的创作形式并不与往常相似,但其一贯的那种“庞大的、深邃的思想性”,却在《未知》中显得愈发浓郁了。

而在尹秀珍看来,“无论怎么改变,人的情感这个部分我都希望保留,我特别希望做一件有‘温度’的作品,而不是一个冷冰冰的东西放在那。于是,“人”的因素或人的情绪是必不可少的,也许这些情绪的数据可以转化成为影像来表达,也可以生成带有人“温度”的新的 “宇宙”,新的形象,新的声音......因为未知,才会想探知,通过探知,又收获了更多的未知。

知美术馆馆长王从卉在展览现场主持对谈


因此,这件作品呈现了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人们可以从思想、情感与意义中汲取出艺术品;另一方面,人们同样从艺术品出汲取出了更为广袤的意义与情感世界,并通过这场个人冒险去试图闭合一个越来越宽的鸿沟——而这也或许正是艺术的意义——在生活中,体验往往需要通过事后的反思变得有意义;而在艺术里,体验在其发生的那一瞬间马上就会具有意义。

开幕现场A&T@项目对谈

项目总监毕昕导览

此外,作品中还存有一个元素与尹秀珍过去的经验相关联,它以“起始数据”的方式存在在《未知》中,但不作为“未知”存在。它是尹秀珍用她穿过的衣服浸满瓷泥然后烧制成瓷的造像。它看似有着织物的纹理,但实际上是衣服纤维的躯壳,里面有着无数的空间,是经历和记忆以及温度和灵魂的居所。


艺术家尹秀珍与天体雕塑

这个瓷“佛”并不出现在展览中,而是将它进行3D扫描成为一个起始的数据。在展览的初始阶段我们会感受到“空”,那些虚位以待的投下透明阴影的亚克力板和亚克力柱在空间中勾勒出那种不存在的“存在”。随着像的不断生成和打印,在展览结束时,108樽像会像尘埃一样散落在美术馆的不同地方,与这个由很多瓦片构筑的建筑形成一个“思考冥想的场”。虽然有了108樽像,但仍然保持“空”。在未来不确定的展览中会继续形成更多的造像,丰富着“空”。

尹秀珍表示,展览的过程是重要的,展和览并存,也使“温暖”与“冰冷”互融。一层是影像,呈现新闻标题的屏幕和人脸识别系统以及3D打印机和地面圆镜共处在一层的空间中,墙上有亚克力平托板,也会在未来呈现“造像”,人往上走,转着楼梯向上前行的时候,扁平化的宇宙屏幕,悬于美术馆的挑空空间,大家断断续续也能听到“未知”的声音,而顶层是造像集合地,作品与人,与建筑,与自然。与天关联,最后融合交织在一起,就像有一个星球运行在其中......


另一个有意思的巧合是,在尹秀珍的作品中曾经大量出现了不同人穿过的旧衣服,以呈现某种个体或意识的集合;而在本次展览中,虽然没有出现衣服的元素,但就在美术馆外路口旁的草地上,几件当地村民的衣服就在展览的巨幅海报下晾晒着。

你看,哪儿有完全的未知?


有涯 x 无涯


虽然庄子曾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但尹秀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一直在对已知的确认和未知的探索中前行,使人生更有意义。信息通过多种途径传递,我们似乎以为通过这些信息就可以了解已知的世界。甚至我们对新闻报道产生了依赖。对那些似乎权威的话语坚信不疑,我们被“已知”引导、束缚、控制......但“未知”才是领路人。

在某种程度上,“创作的精灵即是矛盾的精灵——突破表面现象看到一个未知的现实”(让·科克托)。而或许就在已知与未知的巨大鸿沟里,通过艺术,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他的真理。毕竟,现实的一端是纯粹的事实,是纯粹的已知,而另一端则是纯粹的想象,是纯粹的未知。在这两级之间存在一个变幻无穷的“光谱”,所有的艺术、故事与情感便游弋于这光谱之间。
或许,有意义的生活,也同样就是置身于“未知”的永恒风险之中。全新未知的美术馆与全新未知的艺术家,也就此浮现。



关于艺术家

尹秀珍(生于 1963 年,北京,中国)曾于国内外重要艺术机构多次举办个展,并受邀参加世界范围内的多项大型展事。她的作品目前正在参加日本青森弘前砖仓库美术馆的群展“Thank You Memory-从酿造到创造”,以及金鸡湖双年展“自.长物志”。主要个展包括 2019 年美仑美术馆个展“废园”,2012 年于荷兰格罗宁根美术馆举办的个展“尹秀珍”,2010 年于佩斯北京举办的“第二张皮”,并于同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项目 92:尹秀珍”,展出其大型装置作品《集体潜意识》。尹秀珍参加的主要群展包括 2020年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展览“全球抵抗”,2020 年芝加哥 Smart 美术馆“物之魅力”, 2019 年的第 58 届威尼斯双年展主题展、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展览 “媒体网络”以及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2012 年第一届基辅国际当代艺术双年展,2011 年横滨三年展,2008 年上海双年展,2004 年悉尼双年展,2004 年第 26 届圣保罗双年展,以及 1998 年由亚洲协会及旧金山现代美术馆主办的“蜕变突破——华人新艺术”展等。艺术家曾获得包括中国当代艺术奖(CCAA)以及 2000 年联合国教科文青年艺术家奖(UNESCO/ASCHBERG award)在内的多个重要奖项,她的作品也曾在《纽约时报》(2006 年)及《美国艺术》(2003 年)上受到高度认可。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