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苏桥:都没骚出圈儿,哪有什么内循环?
发起人:欧卖疙瘩  回复数:0   浏览数:1204   最后更新:2020/08/26 21:59:30 by 欧卖疙瘩
[楼主] 陆小果 2020-08-26 21:59:30

来源:卡蒂斯特KADIST  王拓


王拓作品展场图,《自由联接》群展 ©OCAT上海馆


OCAT 上海馆和卡蒂斯特合作推出的青年媒体艺术家展览 “自由联接”正在展出。这次合作希望在关注影像及其装置的媒介现实的同时,观察艺术家自我赋予的社会属性,打破媒体艺术领域囿于媒介形式的讨论。卡蒂斯特对于媒体艺术收藏的关注尤其体现在我们对于开放数据库的开发和传播。我们邀请了此次参展艺术家王拓体验卡蒂斯特的在线录像库,并挑选出他所感兴趣的媒体艺术作品。


八月八日晚,刚刚降落上海。出门前终于上Kadist的录像库注了个册,把之前一直没机会但很想看的《未知的云彩》看完了,一件何子彦2011年的作品。


何子彦, 《未知的云彩》,2011年


作品《未知的云彩》(2011年)的名字取自十四世纪中世纪对于信仰的论述。感觉(而非理智)可以激发野心家和上帝之间的“未知的云彩”。在这一影像中,五个主人公表演了他们的日常生活。场景设置在新加坡的一个即将被拆毁的公共设施内。这些人以一种隐居似而又荒谬的方式住在他们各自的公寓里。直到有一天,一朵神秘的云彩出现,将他们互不相连的生活连接起来。这是一个关于独居和共处紧张关系的故事。这朵象征性的云彩既代表神圣的启蒙又代表了化觉。 (该文字来自卡蒂斯特)


我趴在旅馆房间的床上写在手机的备忘录里面。体验一件好作品和体验一段你已经忘掉的人生很类似。读着别人的书,最终发现熙来攘往间,迎面走来的竟是你自己。


与何子彦去年在乌镇相遇,他知道我这两年创作中有一条和北方萨满有关的线。七月初我还在长春的时候,我们有一个线上的对谈。他说到他看我的片子时,虽然没有看见真正的萨满,却有一种萨满体验。我们好像都对作品如何成为一个传递能量的媒介感兴趣。今天看《未知的云彩》,片中几个角色在各自空间里被无法名状的力量贯穿,最终连接到正在观看作品的你,这也是一种萨满体验吧?与其给你一个答案,不如带你穿越时空降落在这个难以描述的庞然现实面前,这难道不是time-based的意义吗?艺术家很多时候以具象的现实,政治或者历史为对象,但其实从来不需要具体地去讨论这些对象。它们是背景,或者助你出神的灵药。年轻的作家总会着迷于塑造令人玩味的结构,或者宣言式的判断和观点,而大师的写作化骨无形,让人穿越时空,忘记阅读。这是一个释怀的过程,如是我闻。年轻的艺术家把只属于个人的经验既当作入口也当成了出口,好艺术家向世人揭露你的秘密。


文艺创作是艺术家在自己的心里唤起曾一度体验过的感情,并且在唤起这种感情之后用形象来传达出来使别人也能体验到同样的感情。好的艺术作品是艺术家通过创作将这些情感具象表达出来,同时也帮助了人们,尤其为最接近事故的人们创造了一条情感宣泄的出路。托尔斯泰如是说。

八月十日晚,上海雨雷共作,返程北京的航班延误。


大约六七年前,在纽约第一次看到小泉明郎的影像。请让我描述下,这是这样的一种观看,你听到由清晰的词语揉成的暧昧,你看见克制的动作在不露声色。在这暧昧与克制之间,好像是我自己情感的矛与盾,缓慢流淌出来,招架不住。人们会真的在意他人的伤痛吗?

小泉明郎,《Inder Kommen Sie/这是一个喜剧》,2012年


很久之后,我在自己创作的时候,也慢慢体会到一个似乎否定的答案。激烈之创伤与平淡之生活、无聊之人生在很大程度上是异质同构的。童年微小的委屈可以成为理解淤积多年的血海深仇的瞳孔。好像有数不清类型的人类情感,那么复杂却可以共情和贯通,可能只是因为爱恨情仇在不停地变幻着形态。如同约瑟夫坎佩贝尔的“单一神话”,如果所有的英雄都正在经历一样的旅程,那我们不也是看着别人的故事,体会自己的伤痛吗。所有人的历史都是一部历史,因此我们可以活在他人的历史里。


然而当艺术家在谈论“严肃的”历史话题时,在谈论什么呢?


艺术家都在作品中注入了太多可被讨论的线索,这些线索成为了现实维度里绞缠在一起的登山锁链。比如,特工“莱特”成为了何子彦讨论意识形态矛盾下东南亚身份认同的线索;“神风特攻队”成为了小泉明郎讨论军国主义阴霾下个人与系统关系的线索。这些实在的东西在很大程度上似乎也是观者赋予作品的“意义”。我们的观看往往是一种双重观看,当无法被讨论的情感产生联结时,实在和易于讨论的“意义”就会被投射出来。然而实在的“意义”和虚无的情感是共生在一起的,只是我们这个时代,资本主义的细枝末节已经把当代生活的“意义”全部排空,使我们变得有些头重脚轻,探索“意义”成了我们观看时的安慰,成了这个时代的痼疾。


双重观看的缺憾也许对应的就是心盲(aphantasia)和眼盲。情感和意义合在一起才最终构成观念。


终于登机。


王拓


1984年出生于长春,现生活、工作于北京。王拓2014年毕业于波士顿大学视觉学术学院,获得绘画系美术硕士学位。王拓的艺术实践以影像、行为、绘画为主并涉及多种媒介,通过在预设情境下对他人真实生存经验以及文献行为化的介入,来揭示当代人类境遇与精神遗产之间不稳定的关系。他的作品中经常基于对已有的文献(如文学、电影、戏剧、美术史)的引用,来建立一个多重叙事的情节迷宫,在那里,有关当代社会的戏剧化的、幽默而荒诞的成分被展示出来。王拓的实践也同时探讨了人造观念和意识形态是如何从其历史背景中生发而出,并与持续变化的社会状况相适应的主题。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