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恩利:工作室对于我来说就是母鸡下蛋的窝
发起人:蜡笔头  回复数:0   浏览数:1805   最后更新:2020/03/10 11:07:48 by 蜡笔头
[楼主] 点蚊香 2020-03-10 11:07:48

来源:打边炉ARTDBL


“深二代艺术家”钱泓霖在街头的临时空间,他展出的是一件装置作品《中康共生》


受访:张晓飞

采访:林半塘


2020年新年伊始,《打边炉》开启了一个新的专题——“公共艺术十人谈”我们将持续邀请活跃在中国公共艺术现场的创作者和研究者,共同参与这一话题的讨论,以期在新的十年开始之际,通过梳理、总结和反思,呈现当下中国公共艺术发展过程当中的问题及其思考。

此次专题的策划背景是源于第五届深圳公共雕塑展的举办,这个“街头的展览”,一方面结合了城市更新的发展需求,另一方面又将公共艺术推到了复杂的社区关系中,其中当然有博弈,亦有共同诉求上的试探和实验。为此,《打边炉》与第五届深圳公共雕塑展的策展人张晓飞进行了一次谈话,发布前经过受访人的审校。


张晓飞第五届深圳公共雕塑展策展人


ARTDBL:深圳公共雕塑展已经举办到第五届,从主题来看,如第二届的“介入”、第三届的“镶嵌”,再到今年的“嫁接”,每一届都有一个针对的对象或目标,也都涉及一个“雕塑为何”的问题,在本届的策展工作中,你如何回应“雕塑为何”这样的问题?

张晓飞:关于“雕塑为何”这个问题,从雕塑展策划初期我们就开展过讨论,当前的很多展览都是为了展览而展览,往往开幕式便是闭幕式,究竟做展览是为了什么?是做给谁看的?作品应选择在什么位置?艺术家应该怎样在现实的遭遇当中开展有力的创作?这些问题都应该逐一面对,一个都不应该马虎放过。
站在深圳公共雕塑展的角度,一个户外开放的展览,它面对的是社区的观众和更多未知的流动观众,作品的创作和研究自然就需要考虑在地因素,研究这个展览所在的“地方”;另一方面,在空间的策划上,应该使展览和作品成为符合在地的条件和需求,这里面就包含了城市需求政府需求、社区公众需求、艺术家及空间的需求等等,这些需求在艺术层面也许是相互冲突的,艺术家们就是要经过这些条件的思考沟通和再创作,用坚实而有力量的作品,回应了“雕塑为何”这个问题。


中康路位于深圳城市中轴线的北端,是一条普通的城市道路


ARTDBL:今年的主题是“嫁接”,是公共艺术与中康路的“嫁接”,那么你认识和观察到的中康路是怎样的一种现实形态?你对这条路的描述是怎样的?

张晓飞:中康路是一条普通的城市道路,但因为这里处于在深圳中轴线的背面,在深圳地标雕塑“小平雕像”的身后,街道周边的出租房也是初来深圳创业者安营扎寨的选项。中康路上的梅林村是年轻的,但是也有属于她的故事,这里是深圳最早的一批教师和知识分子的聚集地;北环路和中康路交界处那个废弃的空间,发生了很多社区人都知晓的故事,将它改造成社区公园,让原有的故事叠加了新的意义。在我的认知中,这是一条充满有很多故事,也有打开每个故事的多个角度和方式。

ARTDBL:作为中康路上的一员,你认为艺术介入进去后,可以塑造一个怎样的街区生活?

张晓飞:中康路上的“艺术”是让街区增添更多色彩和快乐的元素,我们希望它能够给这条街带来精神层面微弱的演变,不唐突,合适有度就好。我不支持突击式地批量地给一条街设置艺术作品,我希望这里是慢慢地发声,慢慢地生长,通过不断地艺术活动,使其成为一个更具活力的街区。

公共艺术项目也被称作“工程”


ARTDBL:城市街区的改造每天都在发生,艺术家的工作和街区的改造建设之间如何结合和合作,两者之间的联合性和协商性可以如何展开?

张晓飞:艺术家和街区的改造建设,主要通过策展团队进行协助沟通,因为除了政府方,还有建设方以及工程实施方,还有空间所有权的业主方,这是一件非常繁杂的过程,我们既要捍卫艺术家的创作理念,亦要考虑街区实际需求,更要符合城市和政府的规划方向,单靠艺术家的力量是非常困难的。

曾经有个设计师跟我说,“设计是带有服务性质的,是在充分满足甲方需求的前提下,以专业的角度给他做最大的提升建议,但建议是否能被采纳,这得看甲方的审美和包容程度,所以,一个好的项目,必须要有一个好的甲方“。公共艺术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是需要被设计的,是带有服务对象的,但我相信在这次展览策划中,正是因为大多数“甲方”愿意在这个街区做一些尝试,这个展览最终才能顺利落地。

ARTDBL:街区居民的意见,在这个行动中处于怎样的位置?

张晓飞:我们需要了解居民的意见和需求,他们是这个行动当中最重要的角色之一。每个人的关注点不同,审美不同,需求不同,要满足整个街区的居民口味,那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在这个过程当中既要听意见,也要作判断,我们会邀请居民代表参与讨论,尽可能地打开一些交流的可能性,但我们也很小心地防范陷入一种众声喧哗的境地,我们既要应对“大多数人”的意愿,同时也要找到一个恰当的平衡点。

展览准备期间,街区上的大树也被砍掉了一部分,彭立彪的《彭立喵仔仲康路》,被策展人张晓飞视作“大树纪念碑”。


ARTDBL:在街道工作,是否遇到计划之外的挑战?

张晓飞:展览准备过程中许多不可预料的事情发生,使展览面临巨大的挑战:首先,这个展览要与中康艺术长廊建设改造的配合,因为需要配合现场的环境提升改造,我们与艺术家一起工作期间,大家对空间的了解是一直在变化的,对场地的定点野无法确定,这需要与艺术家耐心的面对和调整,例如彭立彪的作品,原计划是在树枝上多余的截枝点上做创作,但突然收到消息,大片的大树都将被砍去,原本树上的创作变成了在地创作的大树“纪念碑“;

其次是艺术家的创作方案会随着对街区的认识作出调整,而在街道的申报审批流程中,是需要固定的流程机制,一旦方案得到领导的认可,重新调整的沟通成本非常高;

在街道上做展览,安全性更受关注,无论在作品的材料选择,还是基础结构,都需要更周全的考虑,在安全性的考虑中,我们遇到了行车安全的挑战,作品设置在道路边,不能太过于分散司机的注意力,原本希望设置在道路边的方案,亦需临时进行调整;

最后是街道的工作中,涉及每个空间的使用需要跟每个空间的主体单位沟通,这就涉及到更多的的意见和需求,更多的规范和标准,这对于艺术家来说,是巨大的挑战。

ARTDBL:在你的展览前言中,你提到了“雕塑”和“非雕塑”的思考,在你看来,如何把握雕塑的边界,或者说边界已经变得不重要了?

张晓飞:从定义来说,雕塑属于造型艺术的一种,雕塑和非雕塑之间的界限,还是比较好厘清的。但从展览的学术方向来说,从第二届深圳公共雕塑展开始,我们就主动模糊掉了“雕塑”的边界,展览已经不再是纯粹传统雕塑造型研究的方向,更多的是往公共艺术的更宽泛的思考维度去展开和探讨。

这一届深圳公共雕塑展就是一个特定的环境下出现,它和一个街区的生长结合在一起,我们不是为雕塑而雕塑,更不是为展览而雕塑,而是根据空间环境和居民的需求,自然而然地产生作品。

ARTDBL:这次展览进一步回应了城市策展的理念,在你看来,城市策展要给“城市”带来什么,又要给“策展”这个工作带来什么?

张晓飞:“城市策展”是这次雕塑展举办的前提和基础。我们把中康路视作一个展览的发生地,这里没有美术馆里专程观展的观众,我们遭遇到的是不经意行走的路人。这样的“不经意间”,就把艺术带入到了社区生活,从而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拉近了艺术家和观众的关系,我相信也会由此增强街区居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在城市策展的策略下推进“中康艺术长廊“,其中会延展出很多的各种各样的“需求”,例如井盖改造、旧墙改造、标识性雕塑创作等永久性的作品的需求,这是街区对艺术的理解和需求,我们从这些需求出发,推动了艺术家和城市、社区、市民更紧密的交流。这种多重关系的平衡和把握,恰恰是在街头从事策展工作的重要内容和现实意义所在。它不是室内精英的决策,它是一种现实当中的退让和坚持。


文中用均图由受访者提供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