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失的连接:安娜·卡茨谈“建造一个新的新世界”
发起人:artforum精选  回复数:0   浏览数:1534   最后更新:2020/03/04 10:44:08 by artforum精选
[楼主] 陆小果 2020-03-04 10:44:08

来源:香格纳画廊


自2月14日至今,香格纳画廊策划的“艺术家云驻留”专题系列已推出五期。通过结合文字、影像、音乐等丰富形式,受邀的五位艺术家赵洋、蒋鹏奕、梁玥、梁绍基、林奥劼与大家分享了他们于居家隔离期间的独特思考与感受


然而在编辑往期驻留的同时,我们亦收到许多香格纳艺术家的积极回应——也许只是一张耐人寻味的生活照,又或是一句简单直白的话语,但它们依然蕴含并传递着某种温暖而坚定的力量。因此在今天的驻留中,我们将特别呈现乙、计文于、刘月、欧阳春、邬一名五位艺术在非常时期的生活及创作点滴,同时继续欢迎各位留言表达对本期内容的感想。


第 六 期

丁 乙


个人的隔离,
一个人的工作。
——丁乙 于上海工作室

情期间,丁乙与往常一样每日前往上海的工作室,继续进行着椴木板上的绘画创作。自2015年以来,他尝试选用相较画布更为厚重坚实的椴木为媒介,覆盖以厚重的丙烯颜料基底,进而雕刻出硬朗锋利的线条或深浅不一的切面,笔触与色彩层次和椴木肌理碰撞产生共振。

丁乙在工作室的创作过程


邬一名


“新居试涂。

——邬一名


在邬一名所描绘的生活一隅之中,花卉、树影或是都市的灯光都不再以“物”的实在性呈现在观众眼前,取而代之的是抒写生动的墨色和笔触对经验的直接呈现与暴露。


邬一名于上海工作室 | 2018


在近些年越来越转向个人化的创作中,邬一名的作品在当代的图像意识与中国传统的绘画精神之间开辟出“第三条道路”:通过对寻常风物的意态描写,进入到我们对当下经验的深层感知之中。这些作品似乎延续了传统“写意”绘画直白而凝练的笔法,但却不仅限于此。如果说他的早期作品还总是令观众与评论家纠结于中国传统、西方现代主义或是新水墨等种种历史判断和理论意识所预设的框架之中,近年来的创作则越来越跳脱出这些框架的束缚,展现出一种“随心所欲不逾矩”的练达与自在。


欧阳春


欧阳春油画作品 | 2018

家里新来的阿姨很善良,是信基督教的,她每周休息日都是去教堂。昨天吃午饭时她突然问我:“欧阳,圣经里说这个世界会毁灭,你说是不是世界真的要毁灭了?”我说:“会的,但不是今年,是过些年,你不要害怕。”阿姨点点头,过了一会,又问我:“圣经上说世界以前发过大洪水,这是不是真的?”我说:“是真的,中国也发过大洪水,所以大禹去治水。”她又点点头,然后看着饭桌旁电视机里不停播放的抗击疫情节目,蹙眉轻轻地念叨:“武汉这些人真可怜。”

——欧阳春 于北京


计文于





计文于近期的四件创作


“在疫情肆虐的年初,

我们所面对的困境的反思与自嘲

——计文于 于上海家中

提起计文于的名字,很多艺术爱好者并不陌生。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他的波普风格作品就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近年来,他的绘画作品大多来自现成品及周边的生活元素的复制和临摹。


在宅居闭关期间,计文于创作了以上四张纸本。聚焦于对“社会展场”(society of spectacles)的精确变形,计文于的世界总能让人惊喜,脱离了上下文联系的内容使艺术家找到了一个幽默的立足点,就像是要比生活中每天出现的无关的持续流动图像信息还要更真实。比起使作品更深刻和更具阐述力这样的说法,讽刺对计文于来说才是最重要的。在模拟效用,批判差距以及叙事时刻之间,计文于的艺术作品少见地达到了超现实,波普和精确度之间的平衡。


刘 月


刘月今年2月的微信朋友圈


“任时光匆匆流去

我只发黑屏。

——刘月 于上海


从2009年开始,刘月用手机在黑夜或无光线的地方正常拍摄物体,最初这些图片被发布于微博之上,2013年转到微信朋友圈,每日一张持续进行着。每张作品都由时间(精确到秒)来命名,有自己唯一的时间和空间。每一幅原黑图进行曝光后会呈现出不一样的面貌。但是包括艺术家自己,在对作品进行曝光前,谁都无法知道最后的结果。

刘月 | 为极限值得唯一14 2015-03-14 - 00:21:46 | 2015 | 爱普生艺术微喷,哈内姆勒摄影纯棉硫化钡纸基纸 | Colorful piece 200*150cm | Black piece 29*20.5cm

刘月让光线作用被削弱的图片用最普遍的方式进入快速互动的网络交流平台之中。观者看到的是重复、全黑、看似毫无信息的真实图片本身。曝光出来的内容变成了另外一种面貌。它来源于当时拍摄的现实世界,却都已经面目全非,却都为此唯一。这种变化在刘月看来,美妙而吸引人。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