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 被赫斯特切开的牛 (连载)
发起人:zxt0219  回复数:1   浏览数:2539   最后更新:2008/10/30 14:20:09 by guest
[楼主] ZZ 2008-10-30 06:34:04


李邦耀《重新看图识字2006.1号》/布上丙稀/150×94cm/2006 年


李邦耀《重新看图识字2006.1号》(局部)

如果对李邦耀的艺术历程进行一番清理,我们并不难发现:这位一直不断寻求变化的艺术家,在不同的阶段里,其艺术追求是完全不同的。具体地说,在上个世纪80年代,他的创作基本以风景、静物为主,兼及人物,而且更注重追求在艺术风格上的变化。比如在1981年至1982年,他主要是在前苏联美术的表达模式内,追求带有装饰性的艺术表现,从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出前苏联画家尼斯基的深刻影响;而从1983年至1991年,他则明显经历了从表现主义到立体主义,再到原始主义的不同过程。在这当中,我们又可以清楚地看出凡高、毕加索、卢梭等西方现代艺术大师的巨大影响。前些天,我在与李邦耀一道观看反映其创作全过程的光盘时,还笑称,他实际上是把西方现代艺术史重新演绎了一遍。因此是值得艺术史家专门研究的特殊个案。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当时年青艺术家希望超越既有艺术创作模式,进而追求艺术现代化的心理状态。应该说,在此过程中,西方现代艺术不过是当时年青艺术家寻求超越的“跳板”与“工具”而已。而不顾特定的文化背景,简单地说当时的青年艺术家们是在抄袭、模仿西方现代主义并不正确。有一点是很明显的,即当李邦耀及许多青年艺术家用自己的方式冲破了一元化的、“极左”的艺术格局后,他们很快就调整了自己的创作方向,并开始了更新的艺术追求。以李邦耀为例,在1992年以后,他的创作关注点再也不仅仅是艺术风格的变化问题,而是与当下社会现实密切相关的文化问题以及人的生存问题。在具体的艺术表现上,他的文化策略主要是借助一些与当下现实密切有关的事物及符号去揭示事物的本质。毫无疑问,这与传统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是明显不一样的。从艺术史的角度看,我们有充分的理由认为,李邦耀在1992年以后的创作是深受了美国波普艺术的影响。但他的独特之处在于:能够结合中国的社会、文化及历史现实,创造性地寻求自己的艺术主题,艺术符号与艺术手法。这也使他很好地形成了具有个人特点的艺术面貌。

最近,为了撰写本文,我将李邦耀自1992年以后创作的代表性作品全部看了一遍。让我得到很深的印象是:虽然他的具体的表现对象与艺术手法却几乎每隔一、两年就要大变一次,但其艺术主题总是在反思商业消费现象。比如,从1992年到1993年,他在以单色广告的方式创作了《产品托拉斯》系列与《英译汉》系列以后,从1994年至1995年,转而便以插图加表现主义式的风格,创作了涉及人们新消费行为的一系列作品。其中包括《大家唱》、《健美》、《流行》等等。在此以后,他又分别以超现实主义加广告的手法创作了《模型系列》与以青年女性为主题的一系列作品。只是到2002年以后,他才重新把创作的焦点放在了对于工业产品的研究上,于是,李邦耀的创作又与当初的作品《产品托拉斯》系列接上了关系,并形成了一个创作逻辑。李邦耀不断寻求变化的好处是,当他创作的众多作品放在一起的时候一点也没有重复的感觉;不利之处则是,无法鲜明强烈地确立艺术家在学术上的鲜明形象。要是他能在特定的阶段内关注特定的表现对象,并使用相对稳定的表现方式进行创作——就像王广义、方力钧、张晓刚等人所做过的那样,他的学术地位在今天肯定会高很多。所以我觉得,这是很值得李邦耀注意的一个问题。也就是说,当在画室里进行艺术创作时,李邦耀完全可以凭着自己的感觉去做,但向外推出作品时,他却应该适当借鉴一下西方大商家——如索尼、佳能电器公司的营销策略,即只有在某一类作品获得各方充分认可后,他才能在权威的时间与权威的地方继续推出新的作品,否则难免会淹没在当代艺术的汪洋大海中。

从总体上看,李邦耀自1992年以来陆续推出的每一个创作系列,都是极为优秀的,也有很大的发展余地。不过,我更喜欢他对工业产品研究的系列产品。在我看来,这一系列作品不仅向我们提示了两个方面的文化问题,也使观众在观看作品时能够参与对具体“问题”的讨论与思考。首先,它强调了西方商业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大举入侵,与此相关的是,西方的意识形态与价值观也在深刻地影响着国人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追求。对此,我们应该保持必要的文化警惕。以李邦耀多次画过的《重新看图识字》为例。在这一系列作品中,他智慧地借用了教会儿童识字的卡片样式,一方面以单线的方式描画了从西方引进的各种新产品,另一方面又在产品的下方分别写上了英文单词与汉译英的单词。比如佳能、索尼、夏普、耐克等等。由于这些产品与相关名称已深入到许多中国人的心中,也成为许多中国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因此艺术家就把人们的司空见惯但又熟视无睹的问题提了出来,相信许多人都会从中有着自己独特的体会。其次,李邦耀以他的作品把商业社会的特殊运作逻辑也揭示得淋漓尽致,那就是商业社会在不断开发或制造新的工业产品时,并不仅仅着重于产品使用功能的开发,而是不断地在符号的含义上开拓文化象征功能,并在形式花样翻新上大做文章,其目的是力图使人们产生互相攀比的心理,然后进行重复性的、过度性的、炫耀性的消费。如他在新近创作的作品《进化论》中,就十分夸张地将出现在不同时空中的最新产品,以广告似的艺术语言和并置的方式呈现了出来。那豪华的物体造型,那闪闪发光的感觉,直接而生动地表现了最新消费浪潮所制造的新商业神话。联想到前几年才出现的工业产品已经被淘汰的事实,你会发现消费新浪潮的出现是多么令人应接不暇。

在最近与我的谈话中,李邦耀把他的系列产品绘画等同于达尔文的物种研究。他指出,在达尔文的物种“进化论”中,物种生存的规律是取决于优胜劣汰,但在现代消费社会流行的产品“进化论”中,新产品的出现更主要的还是为了建立一种示范性的生活方式,用以引领新的消费时尚。更加重要的是,它们还起到了确立身份,划分阶层的作用。很明显,这也正是商业资本家们不断制造新产品洪流,重新组织大众消费行为,并推动一波又一波消费新潮的秘诀。从本质上讲,商业资本家们是在把新商品作为文化的象征符号来操纵,这就使得符号的象征意义不仅自由地游历在产品本身,而且被运用于多种多样的关联之中。于是,到处都渗透着符号与广告语言,无论在电视中、报纸中、杂志中,还是在商店与一切公共场合中,它们都包围着你,使你很难彻底超越现有的消费逻辑。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人们是通过高额消费来获得身望与尊重,也就是说,很多人并不是在购买物品的使用性功能,而是在购买它的象征性功能。这当然是病态的、不正常的消费行为,它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精神贫乏空虚与享乐型的利已主义盛行,因此是值得人们深刻反思的。我认为,这就是艺术家李邦耀工业产品研究系列所包含的深刻文化含义。
2006年12月31日于深圳美术馆

作者:鲁虹 文章来源:中国艺术新闻网原创
[沙发:1楼] guest 2008-10-30 11:01:58
[url]



Michael Craig-Martin 的超级资料


[板凳:2楼] guest 2008-10-30 11:40:35
标准软文格式体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