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是测试华人艺术市场的最后一道阵线吗?
发起人:点蚊香  回复数:0   浏览数:1937   最后更新:2020/01/21 15:52:20 by 点蚊香
[楼主] 猴面包树 2020-01-21 15:52:20


来源:一件作品


在吗?
行为、影像、图片
Performance, Video , Photography
黎薇及其他参与者
Li Wei and Other participants
2019-2020


某天,一个很久没有联系(以至于我都想不起来)的媒体记者给我发了一条微信:“在吗?,紧接着,没等我回复,她接着发来:有个采访关于.....我想请您参加.....我觉得您一定会感兴趣....,巴拉巴拉连续发了好多条,我想了想,回复她:“不在。(黎薇)


看到户外运动这个项目,内心顿时产生一种要“搞事情”的冲动。随后我就想到了“在吗?”,这个在社交网络里被频繁使用的毫无意义的问话,那天我正乘坐高铁从北京前往香港,一路上便开始想方案,我想做的事就是把“在吗?”这个问题从网络空间里拿出来,放到现实里去,看看这个没有具体对象的提问在现实中能引发什么?

我开始陆陆续续做一些实验,试图在这些实验的切身体会中找到最终的创作方案。到达香港之后,我在Instagram上发了一张图片,算是公开了这个项目的开始,意料之外的是,很多人私信我问我关于项目的内容,在我说明了创作的缘起之后,他们纷纷表示出了兴趣,这让我感到惊讶,于是我想,这个方案是否可以让大家共同参与,变成某种意义上的“公共项目”,通过网络让生活在不同地域、不同职业和不同现实经历的人们加入这场以艺术为名的表达。大概三四天之后,我开始给别人发出邀请,然后跟其中一些表示出积极性的进行电话沟通,跟他们的第一轮交流竟然让我产生了一种非常兴奋的晕眩状态,就像是某种“运动”正要来临,但随之而来的是反复交涉的疲惫和在无数次沟通中收获的挫败感,这甚至让我觉得自己难以胜任“组织者”的角色,一度产生想要放弃的念头,我知道,是自己那个艺术的“自我”在作祟,总是不自觉地想用个人对作品的“标准”来纠正和指导他们,后来我才慢慢转变观念,尽量站在对方的角度来跟他们进行交流,尽量去促成一次属于他们自身的个人表达。一开始总共有45位参与者,但真正完成作品的最后只有16位。虽然这些表达未必能达到艺术上好作品的标准,甚至在我看来根本就不能满足“户外运动”项目所探讨的方向和要求,但我依然相信,作为每一个现实中的个体,他们的“作品”都携带了某种属于自我的意识形态基因。

对我来说,这个方案曲折而复杂的实施过程是一次珍贵的经验,对他们来说,我想也是。

——黎薇  2020年1月15日

黎薇在Instagram发布项目的截屏


在吗? 行为影像,0’38’’    黎薇

瑞典斯德哥尔摩,梅拉伦湖边

瑞典时间 2019年12月15日中午11:43分至下午2:53分

袋装冰块,盐水

视频由Johan Svensson拍摄完成


这是我在瑞典斯德哥尔摩的梅拉伦湖畔实施的“在吗”,用在Hemköp超市买来的冰块(流水线产品)堆成了“在吗”的字样,并拍摄它们融化直至消失的过程。帮我实施作品的瑞典朋友Johan Svensson(约翰·斯文森)是一位坚定不移的极端环保主义者,他供职于瑞典的SEB(Skandin**iska Enskilda Banken)银行,平时除了工作以外积极参与所有的环保公益活动,每天都对气候变化的问题忧心忡忡。拍摄时,由于瑞典室外气温极低,冰块很不容易融化,一开始斯文森坚持要让冰块自然融化,但两个小时之后,不堪寒风的他选择了人工干预:他将盐水喷洒在冰块上,加速冰块融化的速度,整个融化时长是3个半小时左右,如果不做干预估计需要6到8个小时。他之所以非常热心这个项目是因为他认为我的作品就是要提示所有人关于全球气候变暖的严重性,我没有做任何解释。(黎薇)


在吗? 德国柏林,柏林墙遗址  兰青&王紫旭  2020-1-2

兰青和紫旭在柏林墙实施“ 在吗?”,过去不久的2019年11月9日,正好是柏林墙倒塌30周年的纪念日,柏林的大街小巷都充满了庆祝的人,由于柏林墙现在是被政府保护的旅游景点,所以这两位年轻人找到位于公园外马路上的一段无人问津的“柏林墙,实施了他们的方案,他们分别在“墙”的两侧(原东西德)用喷*喷上了“在吗?”的字样。(黎薇)

在柏林住了大约四年,基本见过了所有保存下来的柏林墙,大多都专门保护起来成为景点,上面很多涂鸦也成了旅游打卡胜地。那天我们路过围墙公园,偶然在外面的马路边发现了地面上被拆柏林墙的遗址,标注着柏林墙存在的时间段,两条象征性的轨迹横穿马路。我们分别在铜牌的两个方向用喷漆在地上写了“在吗?”,来往的人们并没有在意那几个字,就像不在意那两条铁轨一样。也许涂鸦在柏林的任何地方出现都不足为奇。有趣的是,在我们准备离开前,一个欧洲大叔发现了我写的中文,认真的像拍摄景点一样拍了下来。那两个“在吗?”在一定时间内会跟柏林墙遗址标牌一起留在那儿。不懂中文的人不会知道那些字的意思,懂中文的人不会知道是谁写的,在问谁。(兰青&王紫旭)


在吗? 意大利米兰 ,娃娃墙   李⼀冉   2019-12-23


在⽶兰的中世纪遗迹帝奇诺城⻔(Porta Ticinese)附近,有⼀个特殊的“观光”地点:娃娃墙(il Muro delle Bambole),顾名思义,这⾥就是⼀⾯挂满了娃娃的墙壁。娃娃墙是由意⼤利歌⼿Jo Squillo于2013年⽶兰男装时装周时为了纪念在暴⼒侵害中死亡的⼥性⽽设⽴的。这⾯墙的⼤部分地⽅被灰⾊的⾦属⽹覆盖,上⾯悬挂着各式各样的娃娃,还有塑料假花,照⽚,海报和诗歌,其中的⼀些详细记录了受害⼥性的统计数据,还有由受害者亲友撰写的声明,以警醒⺠众抵制暴⾏。公众可⾃发的在墙上摆放更多的娃娃或其他祭祀⽤品,这些本该是象征童真和美好的娃娃和花朵,由于经年累⽉的⽇晒⾬淋,⽇渐肮脏褪⾊,成为了令⼈不安的存在。在全世界都在倡导平权的今⽇,⽆论是身体上还是⼼理上,⼥性仍是性暴⼒和情感暴⼒的主要受害者,这⾯墙仍然是悲伤的,沉默的抗议和纪念声明。我选在12⽉23⽇晚上前往娃娃墙,想看看是否已经有⼈前来纪念这些因为她们的离去⽽⼀度引发热议的⼥性。然⽽令⼈失望的是,我低估了⼈类的健忘,在⽶兰满城浓浓的节⽇氛围的映衬下,娃娃墙更显萧索,偶尔路过的⼈也是急匆匆的想要迅速重新迈进圣诞彩灯装饰下的喧嚣城市,并没有⼀刻时间抬头瞥上⼀眼。只有在我们开始摆放点燃蜡烛的时候,才迫使⾏⼈停下脚步,拿出⼿机按下快⻔,再快步离去。喧嚣热闹的帝奇诺⻔吸引着⼤量的年轻⼈和游客前来享受夜⽣活, 从娃娃墙步⾏约2分钟,就会到达⽶兰的圣洛伦佐⼤教堂,在悲痛的纪念场所和神圣的教堂中间的⼴场,却成为了毒品交易的热点地带。我的“在吗?”,不单单是在问这些在如花年华却已悄然离去的⼥性们,更是在问活着的⼈们,你们在吗?在社会动荡时,在有⼈需要帮助时,在需要你们记住时,你们在吗?(李一冉)


在吗? 西藏阿里,古格王朝遗址  Sissi Gao  2020-1-1

Sissi Gao 在西藏阿里古格王朝遗址的一处雪地上以及房屋前分别留下了“在吗?”的询问,一处是用手写在雪地上,一处是用石头摆放。(黎薇)

在吗?瑞典斯德哥尔摩,国王街  倪履安  2019-12-24

倪履安在瑞典做面料设计师,他多次跟我谈到在瑞典没有存在感,他说北欧这个最接近人类乌托邦想象的地方实际上是个令人绝望的平均主义和集体主义国度,这令他觉得窒息。他对瑞典的人际关系非常敏感,他说在大街上没有愿意触碰到另外一个人,大家都谨慎的保持距离。(黎薇)



在吗? 北京昌平区宏福苑   周玥彤  2020-1-4


在吗?意大利佛罗伦萨圣母领报广场  周玥彤 2020-1-10

小周经常到北京昌平区宏福苑玩儿,这里有很多鹅,她问了下小区的保安,这些鹅是他们人工饲养的,但是因为经常没人喂,鹅食盆里的粉丝都是发霉变硬的,于是她用馒头、白菜梗、玉米粒等等摆成“在吗?”的字形,她想这样至少他们不会挨饿。

2020年1月9日,小周回到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在那里她的计划是用面包摆放在圣母领报广场费迪南一世雕像前(Piazza della Santissima Annunziata)的地面上,等待那里的鸟类来吃,但是事与愿违,她发现因为天气转凉,连续两天鸽子都没来,失望之余她决定无论有没有鸽子来,都要再次实施,于是2020年的1月10日,她再次带着面包来到圣母领报广场,结果鸽子很快就来了,她告诉我刚摆“吗?”字,“在”字已经被吃完了,重复几次她都没能完整的“在吗?”出现,等她吃完饭再次回到广场上,鸽群已经不在那里了,她终于用面包把“在吗?”摆好,等了很久之后,鸽子们才溜达过来勉强吃了一些,最后,后来竟然来了一只乌鸦,全都吃掉了。
“意大利的鸽子和北京的鹅截然相反,可以说根本不会挨饿,室外餐厅、广场,几乎都可以看到它们和人抢食的身影。这些鸽子已经完全失去了警惕性,从文明的角度,不被圈养的它们,比鹅更像是人饲养的动物。”  这是小周给我发来的信息。(黎薇)


(未完待续)

[沙发:1楼] 猴面包树 2020-01-21 16:52:14

(接上)




在吗? 河北燕郊某学校  高雅康  2019-12-29  

高雅康在她任教的中学请学生们一起演绎了充满集体主义意趣的“在吗?”,我看了视频之后马上想起原来上学时候的课间操,升旗仪式,甚至想到了国庆大阅兵。(黎薇)

在吗? 印度古吉拉特邦,帕坦小城  魏星  2020-1-4

两张照片都是在古吉拉特邦小城帕坦拍摄的,一个是个10岁叫帕丽的小姑娘,还在上学。一个小伙子是个突突摩的司机,叫苏尼,26岁,因为印度几乎每一个邦都有自己的文字,所以邀请他们在纸上分别用中文和古吉拉特文写上“在吗?”。(黎薇)

在吗? 北京花家地  朱砂  2020-1-4

朱砂在想了很多天以后,走到花家地的大街上,在一个电线杆子上贴了一张纸条:“在吗,在吧”。(黎薇)

在吗?土耳其,卡帕多奇亚   黎晓亮  2019-12-21

土耳其的白鸽岩屋景观(图片来源于网络)

土耳其的奇石林地形奇异多变,早在公元前8000年已有人类居住,位于Uchisar区内的白鸽屋(PigeonHouses)便是典型的示范单位。Uchisar区是奇石林中最大的白鸽屋群,大多白鸽屋保护良好,而且平均高度有20多米,相当壮观大约四十年前,整个奇石林将近有二十万人都住进了大小不同的白鸽屋内,但自从被列入世界遗产,奇石林内能修建成白鸽屋的山洞便升价了数十倍,加上山洞酒店进驻抬升市场,也深受游客欢迎,所以现在一个可住人的山洞都要人民币15万元左右。

摄影师黎晓亮在土耳其拍摄的时候,在当地的白鸽岩屋实施了“在吗?”,他在白鸽岩屋入口处发现一颗枣树散落在地上的快要熟烂的果实,便把它们收集起来拼出“在吗?”。(黎薇)

在吗?北京昌平区中滩村北三街  肖克寒  2020-1-4

我在路上经常可以看到很多情色小卡片,却从来没见到过扔它们的人,这是一种多么公共又私密的互动,于是我便在一个晚上用这些卡片在大街上摆了个“在吗?”。(肖克寒)

在吗?香港尖沙咀某酒店   Kalyan Yim  2019-12-20

Kalyan是很多香港年轻人中的一个,中学毕业后在各种酒吧和club打工,以及在电视台和剧组做兼职。但她跟我谈到过她的志向是做摄影师,为了完成“在吗?”,Kalyan制作了无数写有“在吗?”的不干胶贴纸,并邀请了一位她最喜欢的模特Rita,在尖沙咀附近租了一间酒店,拍摄当天为了支持她的热情我也去了现场。严格意义上,我个人并不认为这个方案符合要求,但我仍然选择尊重她自己的表达。(黎薇)


命運給予魚浩瀚的海洋作自由,

但魚有天對水面世界生了好奇。

魚游到水面要離開海洋,頭探出水的另一面,

魚發現了魚不能沒有水,在淺岸徘徊苦惱著。

地上有人行過了,看到在打轉的魚,

人用杯子撈起了魚,魚終於離開了海洋。

人回家把魚放到玻璃缸,魚對新的環境心帶期待。

人每天餵飼,魚繼續探索,

魚水中哭訴,人不得其解。

玻璃缸看出去的感覺,比由海洋看上水面更糟糕。

人那生活也成了魚那,魚只能再次用回憶找自由。


by Kalyan Yim


关于运动员

黎薇  1981年出生于中国北京,200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第三工作室,现居北京。

返回页首